「出師未捷身先死」,這是諸葛亮星殞之地——岐山五丈原

那些年,票在旅途。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我是乘公交車來到岐山蔡家坡鎮的五星村的。當地人或者來旅遊過的人應該知道我此行的目的地——諸葛亮廟。

說起諸葛亮廟或者武侯祠(諸葛亮封武侯),全國還真不少。到底有多少座武侯祠(廟),有說10幾座,有說有幾十處,有的說有100多處。歸結起來看,名氣最大的當屬成都武侯祠。成都是三國蜀都,現在又是繁華的都市。最早建的是漢中勉縣的武侯廟,以後我會專門講。其他要麼是武侯的出生地山東,任過職或打過仗的地方,如湖北、河南、重慶、四川、雲南、甘肅、陝西等,還有就是他的後人遷徙定居過的地方,如浙江、台灣等。浙江衢州就有個諸葛村,是諸葛亮後裔定居的地方。人們祭祀孔明,說明孔明政策惠民,為百姓做了好事,才得以名望深入民心。

來到五星村,首先被山頭的建築施工驚呆了。一個不富裕的偏僻村,為啥有這麼大動靜?我首先想到,諸葛亮廟在山頭上,問了一下,果然如此。

這裡是諸葛亮星殞之地,岐山五丈原諸葛亮廟始建於唐代,諸葛亮第五次伐魏駐軍於此,後病卒於此,五丈原從此聞名於世。

我一時要抓緊時間,就走了公路並穿越,竄到了施工的場地。

看這施工的架勢,可以猜出幾分要建的景觀模樣,大概是山水瀑布。我就不明白,這裡缺水,又在這麼高的地方建這樣的景觀工程,真的能吸引更多的遊客嗎?

好不容易穿過了施工區,先到了這裡,武侯添燈處。進去一看,空無一人,景象破敗。

要踏上幾十級台階,才到諸葛亮廟前。當然,進廟你還得先買門票。

2017年8月 諸葛亮廟 門票35元

公元234年春,諸葛亮統蜀軍由漢中出發,出斜谷穿過秦嶺,進駐五丈原,開始了他一生中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他的對手司馬懿率大軍屯駐渭水南岸一帶和他對峙,與此同時另一支魏軍則在渭河以北嚴陣以待,互為犄角。諸葛亮找不到好的進攻機會,於是就地屯田。打仗拼的是實力,乃至國力,就蜀國而言當然不如曹魏,司馬懿和諸葛亮打防守持久戰,諸葛亮不殞也必然無功無果。

這是廟前日本友人的書法作品,你品品看,也可見諸葛亮的「東方文化化」。

結義槐

踏進廟門,晨鐘暮鼓這都是不變的廟宇布局。鐘樓前有一株百年古槐,一桿二叉三枝,暗合劉、關、張三結義,故名「結義槐」,也有的說是魏、蜀、吳,形狀奇特,為廟內三景之一。

獻殿

八卦亭 處於獻殿和大殿之間

大殿(正殿)

武侯正殿為廟內中心建築,清光緒年間重修。大殿前檐的兩棵中柱,柱子為雲楸木,未著任何色彩,柱身的紋路清晰奇特,似龍似鳳,被稱作「龍鳳紋柱」,亦是廟內一奇。

落星亭

古人認為,帝王將相都對應天上星宿,每人都有一顆主事自己命理的星辰,夜觀星象可以預測吉凶。當時諸葛亮身體不好,扶病出帳,仰觀天文,十分驚慌:「吾見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隱,相輔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吾命可知!」於是孔明在軍帳中設燈做法,祈禳北斗,如果成功可壽增一紀即再活十二年。沒想到魏延冒失鬼飛步進入軍帳中稟告軍情,竟將主燈撲滅。孔明嘆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這都是小說、評書中的描述。《三國演義》第一百四回,隕大星漢丞相歸天,不久,諸葛亮即病逝五丈原軍營,享年54,落地的隕星即「落星石」留在了這裡。當地有「落星灣」「落星坡」「落星鄉」等地名。

諸葛亮衣冠冢

相傳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軍中,蜀軍將其衣冠埋葬於此,堆土為墳,以示致祭。冢建於三國末年,明嘉靖年間重修,加石欄檻二十八樁,喻諸葛亮自隆中出到五丈原逝,期間輔佐劉備、劉禪父子二十八年。

月英殿

諸葛亮的夫人可能沒什麼人知道。他的夫人姓黃,名月英,長得丑,是名副其實的丑妻,但聰明達理是必須滴。供奉她的「月英殿」只能在正殿傍邊陪侍著。

五丈原山勢陡峭,山頂平,這種地形叫「塬」,在黃土高原常見。諸葛亮廟建站在塬頂,雖然平地不多,但廟內布局嚴謹,古樸典雅,碑石林立。

出了諸葛亮廟,我就尋找下山的路,因為施工,好不容易找到下山的路,原來還是條古道,現在已經水泥化了。

古道十三盤

當年蜀軍駐兵塬上(山頂),塬高缺水,士兵下塬取水而築此路,坡道多彎盤曲,俗稱「古道十三盤」。

諸葛泉

十三盤的山下有口泉,是諸葛亮駐軍五丈原時開鑿的。村民飲用自來水之前,此井水一直是村民的飲用水。這裡還有諸葛亮屯兵時的「諸葛田」。

總體說來五丈原諸葛亮廟的遊客三三兩兩並不多,當地人更喜歡的是趕這裡的廟會。岐山火車站在蔡家坡鎮,新建的高鐵站也在蔡家坡,蔡家坡還開通了城際列車,加上旅遊資本的注入,或許,這裡的旅遊將來會紅火起來,萬一實現了呢?

岐山美食

上次講岐山另一處景點周公廟時,帶你逛了一下岐山縣城,這回帶你認識一下岐山美食。說到岐山的美食,莫過於大名鼎鼎的岐山臊子面了。如果你不知道臊子面,不知道最正宗的臊子面是岐山臊子面,那就不能算美食吃貨了。岐山臊子面下次單獨講。就西府(鳳翔府的別稱,現在泛指寶雞及其周邊部分地區)一帶而言,美食都差不多,但花樣各有不同,比如臊子面、鍋盔、麵皮等等。對於外地人來說,光名字,就霧裡看花,比如臊子面、餄餎,還比如下面這個

來上一碗。攪團一般用玉米或者洋芋(馬鈴薯)加工成細細的粉,製作時要不斷的攪,大概要攪成一團吧,吃起來口感細膩,不怎麼填肚子,但困難時期它可救了不少人。我還吃了一種團菜,就是青菜葉子切碎怎麼炒一炒,北方面食很精緻,但炒菜就顯粗糙了。

岐山擀麵皮,又名「涼皮」、「釀皮」。相傳清朝康熙年間,岐山人王同江從北京皇宮傳至岐山,距今已有二百七十餘年歷史。我也是只會吃,不會做。西北人普遍吃辣,尤其是油潑辣子,端上來的都是已經給你澆好了辣子。

豆花泡饃,饃(餅子)切條,上面澆上豆花,再放上幾段麻花,好吃,填肚子。

更多內容

我的百家號、今日頭條、企鵝號、大魚號、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之——票在旅途

推薦閱讀:

帶著狗狗的三天兩夜惠州行
2018東北雪鄉旅遊住宿交通行程攻略
有暖氣的北方冬天就一定好過嗎?屋外凍成狗,屋內又熱成狗!
自今意思和誰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侗鄉最美徒步地_貴州黎平侗族大歌發源地隱身大山的迷人自然寨

TAG:國內旅遊 | 寶雞市 | 諸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