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公司是來做事的,不是來交朋友的
我來公司是來做事的,是來把事做成的,不是來交朋友的。
用經濟學原來來解釋這個現象就是——付出與回報的對等。如果你對一家公司懷抱太多感恩之心,那就證明你做的貢獻比公司給你的少,因此感恩;如果你對一家公司懷有太多抱怨,那就證明公司給你的比你做的貢獻少(當然也有可能是你個人能力不行,天天抱怨,好吃懶做);理想的狀態是你做的共享創造的價值和公司給你的是對等的,這樣你們的關係才能長久的維繫。
而很多人把太多的時間用來處理人際關係上,這樣的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制度有問題,做不大,走不長遠。你見過一家經常內耗的公司能做的很大很好嗎?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爭權奪利,都把時間和精力花在這上面,哪裡有時間做好事情,做出業績?越是人情關係越濃的公司壽命越短。
任正非和馬雲就是運用制度的高手。華為的員工平均年薪是63.2萬,但是加班也是業界有名的,高付出高回報,實行末位淘汰制度,淘汰掉不適應公司發展節奏的人。馬雲也是用末位淘汰制度殺了很多人。無論你之前對公司付出多少,只要你跟不上企業發展的節奏你就會被制度淘汰。別說功勞和苦勞,因為你過去做的所有貢獻公司都給了你對應的回報,誰也不欠誰的,所以誰也別拿道德來綁架誰。
很多公司拿著阿里公司的加班照片鼓勵員工加班,後面收穫一堆白眼。我們公司是716模式,也就是一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6小時,對面公司見到我們公司大晚上還燈火通明的加班就過來取經,後面我們帶動了整層樓一起加班,但是也逼走了不少人。典型的又想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付出與回報的對等才是維繫長久僱傭關係的根本啊。
有個例子,小王在一個變態老闆的手下做事,工作前幾年每次聚會都吐槽老闆的變態,變態的KPI考核制度,毫無關懷,每次聊到老闆都有一種要辭職的感覺。另外一個同學小陳,公司福利好,工作環境寬鬆,老闆仁慈,每天做做報告,喝個小茶就過去了,生活水平小康有餘。
5年之後小王自己創業單幹了,憑藉原來公司完整的制度,嚴格嚴謹的變態作風和積累的人脈資源做得風生水起,有啟動資金、有資源。而小陳因為老闆移民,公司不做了,這個時候小陳發現自己出去不知道能做什麼,原來的做報告局限在一個很小的領域,跟上一篇文章說的一樣,這樣的能力不具備流通性,而他出去竟是和比自己年齡小好幾歲的人競爭,從頭開始。
一家負責任的公司關注公司利潤的增長,關注員工的成長,人才的培養,上對得起投資人和股東,下對得起員工。溫室里的花朵哪天真的少了溫室的庇護能在市場上存活嗎?年輕人,尤其是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現在所承受的一切都會在未來回報你的,現在享受的一切也會在未來報復你的。
有活力的公司會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做事兒上,會為了做好一件事相互爭執和撕逼,這樣的爭吵是必須的,只要達成的結果是好的就OK。這個是一個創業公司里比較理想的狀態。如果一家公司今天這個看哪個不爽,需要部門之間的支持和配合的時候就是不配合,巴不得你做砸了,被罵了,下台了,好自己上位或者出了口氣。這樣的爭執是以損害公司利益為前提的行為,這樣的公司能做的大么?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是人情社會,你對我好一點我就願意配合你,我跟你不熟我就不願意幫你的忙,為了往上爬就是要處好各方關係,要不然有時候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合作夥伴之間也是如此,你讓我爽了我才願意和你合作,你讓我不爽,有錢我都不賺,講的是感情,感覺。
因此你想在公司得到什麼很重要,你處在什麼樣的環境,需要對應你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很重要,除了做事還要做人。這個尺度要如何拿捏就需要靠我們自己去把握了,沒有絕對的解決之道,守住自己的初心便好。你是來做事的,還是交朋友的?培養自己的流通性、進階性能力,比什麼都重要,這是你的職場硬通貨,要不然下一份工作別人給你年薪百萬你拿得起來嗎?
回歸正題,你來公司是來做事的,把事情做好得先做好人,任性死得快,低調壽命長,好自為之吧少年!看完點贊是對作者最起碼的尊重!朕等著~
推薦閱讀:
※職場丨怎麼處理和領導同事之間的關係?
※入職新公司很浮躁怎麼辦?
※被誤用的偽萬能邏輯
※曲文談斗數:「對另一半尊重體貼的員工一定是的好員工",這話成立嗎?
※做自己,不做職場「老好人」
TAG:職場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