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機場「攪動乳海」雕塑的文化內涵

從來沒有一個神話的影響能如此深遠和廣博,從上古天竺史詩《摩柯婆羅多》的描繪到高棉吳哥通王城的雕像,從大洋彼岸古埃及的墓刻到瑪雅金字塔的石畫,及至當今泰國素萬那普機場的雕塑。異曲同工間,歷經幾千年的斗轉星移,依舊經久不衰。

作為一個印度教的創世神話,攪動乳海的典故和埃及,中國,美索不達米亞等古文明傳說一樣,描述了宇宙六合都誕生於混沌之海。

據說天地初開之際,天帝因陀羅巡天,有一聖人將一串白花獻與天帝,天帝將花置於坐騎白象頭上,不想白象因受花香刺激而狂奔,將花踏於足下。於是聖人不悅,詛咒神族將失去天界的權柄。因陀羅以慧眼洞觀,預見阿修羅將統治三界,只好向維施努求助。維施努告知只有通過攪動北極星之上的乳海,取得不死甘露,方可解除詛咒。但衰弱的眾神無力完成如此浩大工程,只得以分享不死甘露為誘餌,求敵方阿修羅合力。於是維施努拔取曼荼羅山作為攪海之杵,以蛇王瓦蘇基為繩。經過數百年的攪拌,依次從中浮現多種生物,宇宙因此而始。直至最終天醫川焰手托不死甘露出現。

當我們深思這個略顯平淡的故事,會發現其背後所隱藏的思想精髓,即是所有上古靈知文化的主題。從宇宙的創生,到不死甘露的出現,是生死相對的完整體現,但也暗示了必定有一途徑,可以超越這種局限,這也正是吳哥窟通王城的主要橋樑以此雕塑做主題的根本原因。創造這一奇蹟建築的柬埔寨王闍耶跋摩七世在他所立的眾多碑文中明確表示,他創建這些偉大作品的動因,是要「留給人類為自己贏得永生的絕佳機會,從而解放所有為生命而掙扎的人類」。因此如同吳哥的主體建築一樣,「攪拌乳海」作為一個立體的曼荼羅,在生與死之間搭起了一座暗橋。而最終的結局,是不死甘露的取得,是對死亡的超越。

與此同時,它體現了一個更為深遠的意義,這一意義,在上古全球性的靈知文明中曾廣泛的體現。在我曾經研究的古埃及案例中,有一幅「荷羅斯神」與「賽特」各處一方,通力合作,拉扯一條纏繞於巨鑽的長繩兩端使之旋轉的雕畫。「荷羅斯神」與「賽特」在埃及的神話中是一對不共戴天的死敵,他們於奧西里斯神被謀殺後爭鬥了80年,直到下一個新世代的建立。此外還有一幅法老一體雙頭的石雕,兩個頭各朝向一方,歷史學家認為,兩個頭分別代表回溯過去於沉思未來。而我更傾向於這樣的觀點,那即是宇宙平等相對的兩極力量的創造性互動,是產生一切新意義的根本動力。荷羅斯與賽特的雙面一體,如同天神與阿修羅的合作,中國的陰與陽。對立的雙方互相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這便是物質世界運作的基本原理的和生命活動產生的條件,也正是「攪動乳海」這個創世神話最深層的內涵之所在。

推薦閱讀:

雪蘭莪內戰(2)
東南亞國際志願者招募 | 包機票食宿,這個寒假刺蝟帶你去遇見另一種生活!
選擇困難症福音丨 吐血盤點東南亞海島的魅與惑
試譯馬來西亞中一歷史課本第三章「東南亞早期王國」(1)

TAG:神話 | 泰國 | 東南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