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法國藝術電影製作不需要考慮票房?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

藝術電影在法國的地位崇高,是最能代表法國民族的品牌之一。法國作為全球第六大票房的國家,背後有著對小眾,藝術和獨立電影的大力支持。而藝術電影也是法國電影產業至關重要的部分,在年度票房中佔據很大的份額。過去五十年來,法國的票房平均位於世界第二,在2016年,總票房為2.13億歐元。單單一部藝術電影,《Irreplaceable》在當年就共賣出了150萬張電影票,票房直達1千萬之多。平均來說,在法國每20分鐘車程就有一家電影院,而法國人也平均每年去3到5次的電影院。對於他們來說,藝術電影是組成法國這個國家文化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法國藝術電影的成功並不是一步登天,而是國家政策和廣泛觀眾基礎之間的合作而成的。成熟的電影推廣機制和機構、作為立體產業的電影節、完善的藝術電影院線和屬於法國自己的電影之都都是使得法國電影屹立於全球前十的重要因素。

政府對電影產業的長期扶持政策

法國對電影產業的扶持政策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實行電影資助制度,給電影藝術創作以財政保證。從1948年開始,法國財政法中便明確規定:法國電影工業享受電影扶植資金的支持。即採用票房預付款制度,規定國家影視動畫中心(CNC)可以從每張電影票(7—9歐元)中抽取12%的稅金,用於藝術電影的創作,宣傳和發布。美國的商業大片要進入法國市場也必須把12%的票房收入拿出來,由於法國是數一數二的票房大國,全國擁有3000多個電影院,7000多個熒幕,所以就算要拿出來好萊塢也是很甘願的,這樣就變相的保證了法國本土的電影的資金來源,也為那些小眾,獨立和藝術電影提供了更加多的可能性。

除此以外,很多公司和投資人都自願投資給CNC,由CNC來選擇好的電影項目去資助。如果電影拍出來是賺錢的,CNC會歸還本錢和分派盈利給各大投資人,如果電影是虧本的,那也沒關係,投資者會減免一定比例的稅收,所以錢收回來很好,收不回來,因為減稅,所以還是有回報的。

CNC 全名為 Centre national du cinéma et de l』image animée,成立於1946年,剛創立的時候跟美國電影產業很相像,那時還沒有偏愛文藝,倒是偏重商業和票房。後來在1959年的時候經由Andre Malraux的帶領之下,由於市場成熟後需要新的電影類型,藝術電影產業開始產生和流行。現在CNC的主要任務在於支持,規範,推廣以及保護法國本土藝術電影和動畫。

雖然法國不是很大,人口也不多,但卻是全球文藝電影的巨頭,每年大概製作300部藝術電影,百分之70是來自國際片子訂單。CNC年度預算,大概有十億美金左右。美國大的電影公司會選擇投資幾部大製作,而CNC則是將錢分攤,分別投資於一百部各種類型的文藝電影。

除了電影稅TSA以外,法國還出了「文化例外政策」,表明法國的文化產品,例如電影,與其他行業的不同。在藝術電影中,政府和電影投資者也特別重視處女作,有許多的電影節都設備獎金鼓勵新生代電影人去發行處女作,包括實驗電影和短片。這些文化產品應當受到政府的特殊保護與資助,提倡集合製作人,電視台和外國的投資,使得藝術電影行業能夠長久的持續發展和繁榮。

獨一無二的電影節和電影之都

電影節是法國電影產業的另外一張世界性名片,雖然法國的電影節並不多,但是非常有名。

比如,戛納電影節和南特三大洲電影節的意義都遠遠超出了電影節本身,它們簡直就是囊括了電影節日、學術會議、旅遊觀光、時裝展覽、明星派對和商業推廣等各種名目的文化產業盛會,或者也可以稱之為電影文化產業主題公園。以戛納電影節為例,法國人在介紹戛納時,除了標榜它藝術趣味的權威性之外,主要強調的就是能夠看到十二公里長的海灘全景的古堡,彙集世界各地音樂作品和戛納歷史文化圖片的戛納電影宮、沿著海灘的大道、海灘邊上的豪華建築、各種美食等,就像在穿越用時尚藝術鑄就的通道,泳裝、手錶、太陽鏡、香水、項鏈應有盡有。

戛納是披著電影藝術面紗的娛樂和消費的天堂,真正受益的正是法國的電影甚至整個文化娛樂產業。除了戛納之外,法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小電影節比如南特的三大洲電影節、國際劇作家電影節等都是法國電影贏得世界尊重的重要平台。凡屬電影比較發達的國家,都會有自己的電影中心,或者竭力打造自己的電影之都。比如美國的好萊塢、印度的寶萊塢、上個世紀30年代的上海。法國電影之所以成功,部分是因為她擁有自己的電影心臟——巴黎大區。法國巴黎的電影業和視聽產業非常發達,大約90%與影視相關的產業分布在巴黎大區。該地聚集著約550家製作與發行公司及60家後期製作公司。除法國國家電視三台和音樂頻道之外,所有法國廣播公司都在這裡設有分支機構。該地區的影視產業聘用了超過15000名的全職工作者和25000名的兼職工作者。

完善的藝術電影院線

藝術影院是法國電影產業至關重要的部分,在年度票房中佔據很大的份額。法國的政治家(不論他們分屬於何種派別)都一致認為電影院是文化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影片的選擇應該儘可能地多樣化,因此,法國社會可以持續地通過政策來保證藝術電影得到放映。結果他們在文化藝術和產業/票房上面獲得雙豐收。在1962年影院分類體系剛剛發布時,只有50塊銀幕獲得了藝術影院認證。在2010年,已有1024處,超過2000塊的藝術影院銀幕獲得認證。法國藝術電影院不僅數量多,其運作績效還要經受嚴格的評定與考核,在農村,如果一家藝術影院放映的普通影片和藝術影片各佔一半,那麼它就算是合格的;在巴黎,一家影院放映的影片70%是藝術影片,下一年才能保住藝術影院的資格。完善的藝術院線體制使法國成為世界藝術電影的天堂,保證了法國藝術電影文化的主導性。

以下介紹一些位於巴黎拉丁區域的電影院:

[CLASSIC] Filmothèque du quartier latin

主要上映最經典的法語和英語電影,偶爾也上映一些近期的文藝電影。

票價:4 - 9歐位置:9 rue Champollion, 75005 Paris

[CLASSIC] La Cinémathèque

著名建築師Franck Gehry設計給那些瘋狂的電影愛好者的特別電影院,感謝他們在電影界的付出。裡面展出了許多在經典電影里用過的器材和道具,是經典電影迷必去之地!

票價:2.5 - 5歐

位置:51 rue de Bercy, 75012 Paris

[ART] Le Louxor

建於1921年的新古埃及建築設計,展示古今最棒的藝術電影,偶爾也開放給學校舉辦活動,作教育用途。

票價:3.5 - 9.5歐

位置:170 boulevard Magenta, 75010 Paris

[ART] MK2 Beaubourg

提供非常多選擇的電影院,主要上映的電影都是最原本(沒有經過法語翻譯)的藝術電影。

票價:4.5 - 13.9歐

位置:50 rue Rambuteau, 75003 Paris

[COMMERCIAL] UGC Les Halles

上映商業大片,包括許多有名的好萊塢英雄片等。是擁有40多個熒幕的大電影院,主要語言也以英語為主。

票價:5 - 41.5歐

位置:7 Rue Berger, 75001 Paris

[COMMERCIAL] Max Linder Panorama

全巴黎最漂亮的影院之一,提供非常享受的高級電影體驗,能選擇的電影種類不多,通常每次只上映兩到三部電影。

票價:5 - 10.3歐

位置:24 boulevard Poissonnière, 75009 Paris

法國民眾的集體意識

1995年12月28日,法國巴黎協和廣場。法國著名演員德迪帕約和阿蘭·德隆從片盒中拽出一部美國電影拷貝,然後當眾銷毀。這是法國電影人對電影誕生一百周年的紀念。意味深長的是,法國電影同時也是全球抵抗好萊塢電影的急先鋒。

法國人對本國電影文化採取非常強硬的保護姿態。除了實行上文所說的「文化例外政策」,法國對電影文化的保護採取了更加積極主動的措施。這些保護措施具有極其廣泛的民眾基礎(眾多個人行為的匯合)。比如法語保護政策、扶持青年創新型導演。

在法國,的確存在自覺抵制英語文化的集體意識。伴隨著美國商業電影在世界範圍的傳播,美國人倡導的價值觀、時尚、生活方式和審美理想被「灌輸」到世界各地。法國的國家電視台,幾乎所有的外國影片都被翻譯成法語之後才播出,由發行商確定其法語名稱,並及時翻譯成法語公映,有的院線是原聲發音配有法文字幕,但普通法國人還是愛看法語版。很多非英語國家的電影人都在嘗試說英語的同時,法國電影人卻以在官方場合講法語為榮。很多法國電影人請外籍演員拍戲,導演都要求演員說法語。

中國和法國電影行業的不同之處

法國電影行業的制度和中國很不一樣,CNC的存在能夠給小眾,獨立和藝術電影找到存活的空間,而他們也能夠為法國電影行業和觀眾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這樣一來一往的能夠最大限度的擴展了法國人對於電影的消費空間,也能讓法國電影行業能夠持續的發展。每年法國需要拍攝的電影有300多部,而中國有約500多部。但是法國的電影種類比起中國卻要多出很多倍,這是因為中國的藝術電影很難有發行的渠道(詳細請看上一片文章),也很難有觀眾群。

另外,在法國,電影拍攝的周期都很長,需要經過許多方投資者以及創作者的討論和參與。雖然前期製作需要很多時間和協調,但是一旦決定要拍攝了,就沒有票房壓力,對於小成本的電影來說,通常電影預算都是在100萬歐元以下。由於法國的藝術電影在拍攝之前資金和投資都到位了,所以可以慢慢的拍攝,慢工出細活,只要參加各種藝術節和電影節,肯定能找到想要的觀眾。

還有的是觀眾對於藝術電影的需求也有區別。在法國,有著許多不同種類的電影院,有些主要上映經典電影,有些則是小眾或商業電影。藝術電影在藝術電影院會起碼展映兩周,如果反響和票房好的話甚至會展映幾個月。很多國家,比如美國和英國等,電影在展映的第一周如果效果不好的話,就會被撤走了。不過,中國的市場很大,我們都相信,只要慢慢發掘,肯定能夠找到藝術電影的存活空間,和受眾群體的。這也是為什麼各大國家的電影公司希望進入中國市場的原因。

結語:別誤會!法國也並不是只有藝術電影,他們在喜劇,劇情片,科幻片上也有許多製作,只是因為那些片子大多數都是以英語為主語言,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在法國製作罷了。像是《颶風營救》,《超體》,或是更久以前的《龍之吻》等,都是法國製作,美國演員,法美合作而成的商業大片。法國人一直鍾愛於製作「無趣」的藝術電影是因為他們並不需要考慮票房因素,因為他們在製作電影之前就已經能夠確定不會虧錢了。票房的收入只是一個小小的回饋罷了。

往期內容

《我們常言感嘆:電影里的套路都一樣。但你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嗎?》

《紅毯背後,戛納電影人的生活》

FAFD Communication 是坐標於倫敦的電影製作公司,放眼歐洲,美國,亞洲等地的全球 時尚?藝術?電影?設計 產業交流推廣平台。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參與我們全球活動。我們會定期發送關於各大電影節,藝術展覽,時裝周,以及美食旅行等信息。

(長按關注公眾號)

Website: fafd.co.uk

Weibo: fafd_communication

Instagram: fafd_communication

Facebook: FAFD Communication

Youtube: FAFD Communication

Email: info@fafd.co.uk

合作聯繫和加入粉絲交流群請加小編微信號~

文字:Benoit Lelievre(法國導演),部分來自知乎和豆瓣,Variety,中國網

記錄:Lily 林俐余

編輯:Kitty 蔡

圖片:Lily 林俐余和網

推薦閱讀:

愛麗斯是不是《花容月貌》當中最偉大的人?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中觸不可及的到底是什麼?
電影《花容月貌》的導演是誰?
我們不一樣——《豪門生死戀》
最近看了部名為花容月貌的電影,對這部電影你們怎麼看?

TAG:法國電影 | 法國 | 戛納電影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