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的先驅——千年越窯(一):何謂越窯?

在陶瓷的發展脈絡中,瓷源於陶,而陶不一定都能發展成瓷,由陶轉變為瓷,需要很多條件。一般來說,成功燒制瓷器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制瓷原料的選擇與加工,必須是富含石英和絹雲母等礦物質的瓷石、瓷土或高嶺土,主要表現是氧化鋁的提高和氧化鐵的降低,使胎質成白色,氧化鋁越多、氧化鐵越少,胎質就越白;二是燒成溫度須在1200℃以上,使胎質燒結緻密、不吸水分、敲擊發出清脆的金石聲;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溫下燒成的釉面,胎釉結合牢固,厚薄均勻。

限於對燒制原理缺乏掌握和自然條件、技術條件,迄今發現中國歷史上較早的陶器發源地,如南頭庄、賈湖、裴李崗、仰韶、馬家窯等北方遺址文化中,均未能首先進化發展到燒成瓷器。然而,在古越大地上,特別是寧紹地區,勤勞的越民族先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樸實勞作,長期在制陶技術上的探索、傳承和積累,經過軟質陶——硬質陶——原始瓷的發展歷程,於東漢末期時成功燒制出成熟瓷器,並創造出舉世聞名的青瓷文化,成為世界制瓷業的源頭,為人類進步和繁榮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何謂越窯?顧名思義,就是指吳越土地上的陶瓷窯,多指寧紹地區的陶瓷窯。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會稽郡改為越州。越窯之名,最早見於唐代,陸羽在《茶經》中說:「越瓷類玉邢瓷類冰」。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窯。當時,越窯的主要窯場在越州的餘姚、上虞一帶。因此越窯是指坐落在唐代天寶年間越州轄區(會稽、山陰、諸暨、餘姚、剡縣、蕭山、上虞七縣)內的窯場,以出產類玉似冰的青瓷而著稱,超出這個範圍的浙江其它地區的窯場,儘管也生產越窯風格的青瓷,但不能稱之為越窯,而只能為越窯系窯場。

越窯自東漢開始生產瓷器,經三國、兩晉、南朝、唐,一直到北宋後期衰落,延續千餘年,經歷了創燒、成熟、穩定、鼎盛和衰落幾個大的段落,它是中國南方青瓷生產的重要產地,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很多朋友覺得奇怪而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北方的陶要早沒有發展到瓷,而南方陶較晚卻最早發展到瓷呢?這種疑問是沒有道理的,我們說的早晚,是一個考古學上描述發現證據的概念,它不代表真實的情況就是這樣,有可能還有更早的東西,只是歷史遺迹消失殆盡,或者沒有找到證據而已。由於遠古各地區人群、部落之間缺少聯繫,陶的起源和發展,一般都是自發、多源的,相互之間的學習、繼承、影響比較少。

考古界在寧紹地區一直沒有發現商代以前陶窯遺址,並不能說明,這個地區的陶的起源,就比北方要晚。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南方多森林、山地,原始先民的聚居地主要集中在山間谷地,聚居群體不會太大,不可能出現較大規模穩定的制陶作坊;二是早期制陶採用「平地堆燒法」,沒有相對穩固的窯室,所以,一旦廢棄之後,就很難留下遺迹;三是寧紹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降水豐沛,植被茂盛,地表受風化、侵蝕、搬運等外力作用強烈,加上植被覆蓋率高,生長繁殖迅速,原生地表幾乎無法穩定存在。因此,學術界很少涉及商代以前寧紹地區陶窯的研究。

根據現有的考古資料,在浙江上虞縣出土的東漢四十餘處漢代窯址中,可以看出由原始瓷向瓷器過渡的整個過程。這四十餘處窯址橫跨時間長,有前後的時間順序關係。有十一處東漢早期的窯群,主要生產高溫硬陶,並燒制一部分原始瓷,刷的是青釉。稍後期的六處窯址中,原始瓷比重增加,罐、壺的胎質細膩,質量提高。在稍後的五處窯址中,原始瓷比重進一步升高,品質增多,器壁減薄,釉層加厚,胎體更細膩更堅硬,白度增加呈灰白或淡黃色,質量進一步提高。在這些窯址中,也同樣發現大量燒制不成功的原始瓷。

慈溪上林湖越窯遺址

隨著燒窯的時間順序,在位於越窯著名產地——慈溪縣上林湖兩岸發現的六處稍晚窯址中,首先發現了質量不錯的原始瓷的窯,接著發現了原始瓷與瓷器交替出現的窯,然後在上林湖西岸的周家嶴和桃園山,發現了制瓷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的瓷窯,在這裡出土了非常豐富的瓷器,有壺、罐、盆、缽、碗、盞和印紋罍等,大都施青釉,釉層均勻,釉色淡雅,已經是真正的瓷器了。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所有考古當中,發現的最早瓷窯——越窯——浙江省慈溪縣上林湖西岸周家嶴窯和桃園山窯。憑藉目前的證據可以說,最早的瓷器是越窯青瓷,時間定格在東漢晚期。除最早的慈溪越窯之外,東漢晚期的瓷窯窯址在上虞、寧波和永嘉等地都有發現,其中以上虞的數量為最多,產品為青瓷和少量黑瓷。從此,在中國廣袤大地上,由南至北,瓷器的發展呈雨後春筍之勢,在萌動、發芽、生長。

上林湖越窯青瓷遺址

越窯由陶進化發展到瓷,有自然條件、技術條件和經濟社會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看自然條件。浙江東部地區的龍門山、會稽山、四明山、天台山等四列山地區山體,大多以火山岩和花崗岩為主,經過漫長的地質風化侵蝕,逐漸形成了極其豐富的優質瓷石礦藏資源。根據記載,從三國時期以來,僅上虞地區就有800多個瓷石礦點,瓷石的主要成分是石英、絹雲母和高嶺石,一般都是露頭礦床,除去表層粘土即得,開採極為方便。

根據河姆渡遺址文化層中出土的大量陶器碎片、木炭、動物化石、殘存建築物分析,浙江東部特別是四列山地區在7000年前就是氣候炎熱潮濕、原始森林鬱鬱蔥蔥,適合燒制陶瓷的松木極其豐富。根據歷史記載,越王句踐為了實現霸業,極力擴充軍隊,他曾於句踐十年(即公元前487年),下令三千人砍伐一年,砍伐木料製造戰船打造水軍,砍伐的地點就在會稽山北麓的木客山。越國打敗吳國主要靠的是水軍。據《越絕書》卷八等史料記載,句踐二十五年(公元前472年)越國都城遷往琅琊之時,曾「使樓船卒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為桴」,可見瓷器誕生之初,上虞地區的松木木材燃料非常充足,很適合燒窯。後來由於過度砍伐造成樹木燃料枯竭,導致越窯窯址向曹娥江地區遷移。

然後看看技術條件。從河姆渡遺址文化可以看出,浙江東部,特別是杭州灣地區在新石器時期已經有人類定居,這從遺址的文化層中發現大量的草屑、稻殼和陶器可以例證。

從河姆渡等一大批遺址發掘來看,寧紹地區的越民族歷代陶匠在陶瓷的成型、製作技術方面,有著不斷鑽研、不斷創新的發展歷程並且有著明顯的傳承關係。

在浙江東部古越國地區,除河姆渡遺址之外,還有大量其他新石器遺址存在,如小黃山遺址、慈湖遺址、樓家橋遺址、塔山遺址、小東門遺址、鰲架山遺址、鯔山遺址、名後山遺址、跨湖橋遺址等,這些遺址里相繼出土的陶器表明,該地區的制陶技術,經歷了一個從不成熟到十分成熟的漫長曆程,並且制陶技術一脈相承。

上虞越窯青瓷遺址鳳凰山窯址

燒窯技術的發展,也是越窯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根據考古挖掘和對大量古陶瓷標本的測試分析,寧紹地區在商代以前使用平地堆燒法,在商周時期出現龍窯的雛形,到東漢時期龍窯漸趨成熟,三國兩晉之後,窯體不斷變長,「火膛移位」技術和還原焰窯技術得到充分應用,使得窯溫提升技術掌握不斷突破,為從原始陶——陶器——硬陶——原始瓷——瓷器的發展歷程提供了最重要的還原焰氣氛和溫度條件。

越窯龍窯

所謂「火膛移位」技術是窯匠們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驗,改變過去龍窯的單一火膛,實現多個火膛分段燒制瓷坯,同時找到了解決窯室內瓷坯均勻升溫的方法,從而實現了陶瓷的大規模穩定燒制。

慈溪上林湖越窯遺址

所謂還原焰是相對於氧化焰而言,燃料燃燒時氧氣供給充分的叫氧化焰,氧氣供給不充分的叫還原焰,氧氣不充分時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與釉中的氧化鐵(三氧化二鐵)發生反應,使三氧化二鐵還原成FeO,從而改變陶瓷表面顏色,產生青色。越窯屬於典型的還原焰窯,至遲在商代,窯匠們就開始用還原焰焙燒印紋硬陶和原始瓷,唐代秘色瓷就是越窯在還原焰條件下燒制的傑作。窯匠們採用「火膛移位」技術、改變窯床坡度、縮小排煙通道、降低室內氣壓差、提高空氣抽力等辦法來改善燒成環境和窯內溫度,確保越瓷的質量不斷提高。

東錢湖越窯窯址

在越窯興旺發展的千餘年裡,越窯的裝燒方法、施釉和裝飾工藝也是一脈相承、不斷創新。根據考古發掘,寧紹地區如上林湖、姚江流域的裝燒技術不斷改進,由漢代之前的裸燒,發展到唐代的匣缽密封裝燒,為瓷器的燒成,創設了穩定的還原氣氛,從而瓷器的質量不斷提升,直到燒成最高水平的「秘色瓷」。

匣缽裝燒示意圖:l、4—匣缽複合裝燒法 2—匣缽柱(單件)扣燒法 3—二缽一凹封口組合裝燒法

龍窯套裝示意圖:1—裝燒剖面圖 2—裝燒側面圖

施釉和裝飾工藝的發展和改進,大大提升了越窯瓷器的品質。施釉最早出現在商代,早期越窯是根據器物的不同用途來施釉的,最初不是為了使陶器美觀漂亮,而是為了提高陶瓷器的機械強度,降低吸水性,不易沾染污垢,便於清洗。當嘴直接與器物接觸時,光滑的器物會比粗糙的更舒適。從出土實物進行比較,碗、盞、缽、盆內滿釉,外半釉;壺、罐等容器一般口沿內外及外壁施釉,內壁常露胎,胎釉相互起襯托作用。唐宋時期,瓷器多內外壁施釉。

以上林湖越窯為例,唐代早期,因明火焙燒,釉色有青灰、青黃和淡青幾種,釉層薄,不均勻,普遍無光澤,透明度不高:中唐時期,開始使用匣缽裝燒工藝,瓷胎裝入匣內與窯爐空氣隔絕,產品釉色以青、青黃、青灰居多,不見淡青色,釉層均勻,光澤感強,透明度好;晚唐、五代、北宋時期,燒制技術進一步提高,釉色以青黃、青灰、青泛黃為主,有少量青、青綠釉;至北宋晚期,因越窯衰落,裝燒工藝倒退,再次出現明火裝燒現象,釉色變得灰暗無光澤。從東漢成熟瓷的出現到宋代越窯的衰落,越窯的裝飾技法有印花、刻花、劃花、堆塑、鏤空、貼花、剔花、繪畫、金銀飾等等,裝飾方法在不斷發展和改進並且一脈相承。

越窯紋飾

文章來源:老程聊陶瓷,作者:程彥林

(未完待續)

百度搜「碗姐」、「碗姐說瓷」可了解哦,也可關注微信公眾號「碗約」和「碗姐說瓷」,頭條號「品瓷中國」觀看每期《碗姐說瓷》節目和學習了解陶瓷知識和選購陶瓷產品。

關注頭條號「品瓷中國」,學不一樣的陶瓷知識!

推薦閱讀:

古董陶瓷娃娃碎裂如何修補?
漢英陶瓷詞源
陶瓷產品品牌-推薦
求推薦與陶瓷鑒賞有關的紀錄片?
瓷器上的自述文件

TAG:陶瓷 | 媒體 | 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