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壺一茶,養壺,紫砂壺的兩個真實小故事,不怕噎死你!

第一個故事,「一壺不能侍二茶」,我以前一直認為是,所以,我節遵循規則。紫泥仿古泡熟普,段泥瓢泡生茶,朱潘泡鐵,潮州紅泥水平泡單樅,坭興海棠泡六堡茶。

有資深茶友就和我說,這個是賣壺的人忽悠為了多賣壺,我堅決不信,好歹養了那麼多年的壺。

好吧,盲品,泡熟普的壺,用開水,燙一次,冷水沖,再燙一次。泡任何茶,結果你盲品能喝出來?答案肯定是不可能。

有鑽牛角尖的人說,泡茉莉花茶,或者廣義的中藥的茶,那種壺,肯定可以品出來。所以我不夠嚴謹,要縮小茶的定義花藥茶不算。我這裡也提一下,有神人可以喝出來,不過我目前沒碰到。

第二個故事,壺必須認真對待,每天養,這樣適茶。

我以前是這樣,首先是污衣派,後來,養了,淺色段泥壺,該凈衣派。(兩派與丐幫的故事,可以自己百度)

壺友勸我,別養壺了,根本沒有養壺這一說法,壺就是拿來用的。

誤區:

一、開壺。有些壺有聽信一些網路上不正確的開壺方法,說是用甘蔗和豆腐開壺。如果這樣做,泡茶時會混雜有豆腐味、甘蔗味,進而影響茶味。實際上這個甘蔗是堵塞紫砂壺氣孔。

二、淋壺。泡茶時將茶汁淋在壺上,認為這樣壺就能多吸收一些營養,且不擦不刷。久而久之,壺被一層茶垢包起來,壺表面變得膩黑而無美感。這個是污衣派的創意,當然新壺可以這樣養的。

三、乾擦。泡茶時趁壺身熱將茶汁淋在壺身上,等茶汁傾倒出後,用干毛巾來回擦拭。這種方式養的壺,變亮較快,但養成後,最怕人的手氣、水汽,一旦沾到了壺面,則養成的光澤容易褪去,導致壺面光澤不勻。用手盤出來的壺,最怕這種。

四、濕擦。壺身熱時用毛巾沾茶水擦拭壺身,不斷地推搓。這種方法就好像擦皮鞋,將茶汁一層一層擦在上面。養亮後,如果久置半年以上不用,光澤會逐漸褪去。

五、勤刷法。泡茶時淋茶水在壺上,趁壺熱吸收之際,用毛筆或小刷子,勤加刷洗,使茶汁均勻刷在壺上,好像是刷皮鞋,是一種假亮。

唯一正確方式:自然用。一把壺用3年以上,自然出黯然之色。

時間誤區:我的一把壺,兩泡茶就養亮了!壺不是馬桶壁,兩泡尿就黃了。為了養壺,製作壺的商家而刻意減低窯溫,實際上壺當時容易養出光亮,但壺體如陶器不聚香。

好的壺靠養!有些壺再怎麼也養不出來,比如柴燒紫砂壺,接近瓷器的高溫,基本上玻化了。

正常的壺,3月到一年時間用,可以初步看到變化。大於這個時間的說明窯溫高,反之,不過窯溫高的壺少,誰為了高溫破壞成品率,而且品相不好又不好養?


推薦閱讀:

心愛的瓷器壞了,怎麼辦?
我去看了故宮紫砂展...不是假的(上)
紫砂壺多少價格你能接受?
只聽樓梯響,未見紫砂人——擁有就是緣分

TAG:紫砂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