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吐槽的廣播體操,曾是統治世界的工具
在中國,大部分中學每天都會準時上演兩場「速度與激情」的戲碼:一場是中午下課後晃悠著鍋碗瓢盆,叮叮噹噹跑到食堂搶飯,另一場則是在聽到起繭的進行曲和教導主任的催命聲中,你推我搡趕到操場,做廣播體操。
跟著領操員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幾千個學生在操場上集體「尬舞」,像極了古代皇族們的祭祀大典。別看他們身穿同款校服、操著統一的動作,指不定誰在自己的BGM里偷偷預謀著什麼。
比如我早已熟記暗戀的人站在第幾列第幾個,抓緊「體轉運動」的那幾秒,正大光明地朝他的方向望去,雖然大部分時間得不到回應,還可能正好和一臉「冷漠.JPG」的班主任對視。
德國是廣播體操界的鼻祖
「廣播體操」並不是中國人的發明,跟著動感的口令操練著整齊動作的,除了天朝的中學生,還有200年以前的一群德國人。
早在19世紀,那會的德國還叫「普魯士」。三皇會戰失利後,普魯士上下士氣跌落到谷底。當年的一位小憤青——體育家「路德維希·楊」——帶著他潛心研發的秘笈「楊氏體操」站了出來,誓言要拯救「國之喪氣」。這套融合了軍事遊戲和隊列練習的體操瞬間燃炸了普魯士青年熊熊的愛國火種,不能上戰場,在平日里為國家全力以赴打一次操也是好的啊。於是軍事操練開始演變為民間的團體操。
除了跳操,普魯士青年們還要完成穿統一的體操服、做操前後高唱愛國歌曲、發表時事評論等系列任務。路德維希?楊看到這一幕頗有成就感,「體操永遠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愛國行動,是整個民族的事業」。
當時在普魯士興起的很多「體操俱樂部」某種程度上講不僅是體育組織,而是作為宣傳民族復興的愛國政治組織存在,也正因如此,後來很多俱樂部的重要成員(大多為楊氏的學生)由於政治迫害而逃亡美國,並將體操運動帶到了那裡。
不過在普魯士時期的體操頂多稱作「喇叭體操」,畢竟那會廣播技術都還沒出現。
統治世界,從體操開始
1925年3月31日,在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冠名的「Setingup exercise」的這檔節目上,廣播體操首次在電台播放,保險公司美其名曰:為了促進大家的身體健康(公司就能少賠醫藥費)。
沒想到這樣的傳播效果還不錯,吸引了一大波「種子用戶」。於是廣播體操正式登上了世界的大舞台。
一年後,急於「做大做強」的日本從美國這種「配音樂、徒手操」的運動中發現了「強國強民」的秘籍,於是將其引進國內。日本是第一個引進廣播體操的亞洲國家,並把這種運動的全民性發揮到了極致,全國上下,老老少少紛紛加入到「操練起來」的大軍中。
1928 年日本開始播出自編的第一套廣播體操,舉國家之力推廣,偏遠地區沒有普及廣播設備怎麼辦?郵遞員會上門服務,送上廣播體操的綱要、圖解、伴奏樂譜等四處宣傳。
日本政府如此積極地採用「洗腦式」擴張,鍛煉國民身體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為正在抬頭的軍國主義——軍國民教育進行鋪路。
1923 年之後的關東大地震後,日本民眾從精神到身體上都經受了巨大的折磨。自己只有這麼大塊地兒,還處處都有自然災害地隱患,開拓生存空間成為日本的時代要義。吞併朝鮮以後,日本開始對近鄰中國圖謀不軌。
中國人第一次接觸「廣播體操」就是從一段屈辱的歷史開始,1935年後,日偽政府曾在我國「東三省」推廣和廣播體操非常類似的「建國體操」和「新民體操」,為的就是增強所謂的「奴化教育」,讓中國老百姓接受軍國主義的洗腦。
當時,在東三省的學校里,全體師生要升「偽滿國旗」,唱「偽滿國歌」,面向東南——日本東京皇宮方向——給日本天皇敬禮,深彎腰 90 度。這些儀式結束,全體師生齊聲背誦《國民訓》,做「建國體操」,完畢之後,才能進入教室上課。
1945年日本戰敗後,因廣播操帶有「軍國主義」屬性,應戰勝國要求禁止。但日本的廣播體操一直沿用至今。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儘管「初次見面」並不是一段美好的回憶,但這不妨礙中國民族獨立以後借鑒這種健身方式。
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人均壽命只有 35 歲,嬰幼兒死亡率高達 20%,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一份簡單的入伍體檢單便把很多熱血青年擋在了部隊大門外:很多人不是太矮,就是太瘦,還有許多疾病。國家體育局為國民的身體素質操碎了心,奈何當時實在太窮,在北京連一個帶看台的籃球場都難找。
1950 年深秋,一支神秘的考察團風塵僕僕地從蘇聯返回北京,這支「全國體育總會籌備委員會」派出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得出一個考察結論:廣播體操是強身可行之道。
以日本的「辣椒操」為原型編動作、邀請作曲家配樂、找模特拍廣播體操圖,幾經波折,1951年11月中國第一套廣播體操正式頒布了。從此,這項運動和中國人民結下不解之緣,並在後來那段集體主義的年代裡落地生根,發揚光大。
各級政府機關憑著超強的執行力,大力普及全民做操,一大批「廣播體操骨幹分子訓練班」、「廣播體操傳授站」從各地冒了出來。「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到身體好!」(口號就是這麼念的,並非突然開車)
據說幾年後「在大喇叭廣播的帶領下,商場里的顧客和售貨員一塊兒做操;在火車上,列車員帶著乘客站起來做操;馬路兩邊房頂上凡是能站人的地方,總能找到做操的人」,類似的情景隨處可見。
這套操在文革時期玩出新花樣,最時髦的毛主席語錄成為了廣播操BGM:當年北京「二炮」文工團的群眾們茅塞頓開,用毛主席語錄配上樂曲再添加上徒手體操動作,這種「毛主席語錄操」一下子風靡北京,後來普及到全國。
第一節「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配上上肢運動,雙臂上舉、挺胸、抬頭,表現對中國共產黨、馬列主義無限信仰和崇敬。第二節「我們應當相信群眾,我們應當相信黨」,動作就是擴胸運動……
將文字語錄翻譯成肢體動作的「政治廣播體操」可以說是「廣播體操發展史」上的創舉。
然而,隨著文革在 1976 年戛然而止,第五套廣播體操也五年後悄然落幕。此後沒有了政治壓力,廣播體操也開始逐漸回歸到比較純粹的為身體健康的目的。
1980年,我國人均壽命飛速增至67歲,從35歲到67歲的跨越,這勛功章上必定有廣播體操的一半。
體操可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
改革開放後,更加酷炫多元的健美操、迪斯科、霹靂舞湧入到人們的娛樂生活中,廣播操只剩下每天早晨電台裡帶著清晰口令的音樂了。
到了2002年,「第八套全國中學生廣播體操現在開始」的女聲每天又按時在全國各類院校響起。從此夏季作息在早晨,冬季作息在兩節課之後的廣播操成為每個中國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的習(噩)慣(夢)。
最大的00後即將迎戰高考從此不用和廣播操打交道,最大的10後已經開始上小學,認認真真地跟著體育老師學著雛鷹起飛。在愈來愈追求個性、潮流和新鮮感的文化下長大的這幾代,對這種「雞肋」的健身方式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想笑這些看起來很蠢的動作
有些學校為了迎合學生們的口味,將「江南 style」融入到學校體育的課間操中,或者直接全體做瑜伽、跳街舞。據說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和火爆場面,和被動做廣播體操而一片哀怨的場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此看來,六十年來都沒有實質性變動的標準化的動作、結構和音樂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的興趣和時代文化的需求。
課間活動越來越折騰,可它們還真不一定有廣播操的鍛煉效果好。有研究表明,廣播體操在醫院是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關節活動屈伸不利的患者必須要做的康復訓練。
甚至有學者提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做廣播體操,有利於緩解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平淡,延緩患者精神衰退,是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效的康復手段。
當年那些做著廣播體操的人已經升級為了跳廣場舞,但永遠都有祖國的花骨朵在操場上和廣播體操作鬥爭。廣播體操從未被遺忘,它已經深深地植入了幾代中國人的腦子裡,成為不同代人之間少有的共同回憶。
希望到了八十歲,你在收音機的廣播體操音樂中驚醒,當年趁著「體轉運動」回頭偷看的那個人,還在身邊。
作者 | 段夢蓉 凱娃子
參考文獻:
[1]杜長亮,劉俊一. 「江南style」能否代替廣播體操——時代體育文化與傳統體育文化的辯證博弈[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5):11-15.
[2]張楠. 從廣播體操到戲曲廣播操:探索當代中國人的身體規訓[D].上海戲劇學院,2013.
[3]陶寧蔚. 廣播體操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社區醫師,2014,(21):166-167+169.
[4]徐海波. 建國以來九套成人廣播體操的比較研究[D].內蒙古師範大學,2013.
[5]路雲亭. 身體的集團儀式——作為權力、動作和誤區的廣播體操[J]. 體育與科學,2011,(01):24-30.
[6]劉俊一,徐瑩,馬睿. 我國廣播體操60年發展回顧與展望[J]. 體育文化導刊,2011,(06):14-16.
[7]薑桂萍,紀仲秋,楊明,姚明. 中、日兩國廣播體操發展歷程及運動負荷的比較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02):277-278.
文章為《上流Upflow》原創,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歡迎轉發。
推薦閱讀:
※男生學什麼專業優勢大?
※各種培訓班層出不窮,家長定鬧鐘搶名額,為何輔導班這麼受家長追捧?
※浙江工商大學怎麼樣?
※馬雲開辦15年制度私立學校「雲谷」,大公司如何改造教育資源?
※【評價】如何看待學校「強捐感恩費」這種亂收費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