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林看小國的生存之道

去巴林已經很是有些日子,終於有時間回過頭來審視一下這個海灣小國。

能有巴林之行是因為我所在的單位參與沙特一個智庫組織的東北亞與海合會能源關係的聯合研究項目。除沙特的機構外還有不少海合會的成員參加,合作討論會的地點選在了巴林。小國巴林有著便捷的入境政策,對中國公民可以落地簽,這也是會議選在巴林的重要原因。本來單位一位更資深的女同事是應該參加這次活動的,而她又擔心女性到伊斯蘭國家多有不便,因此任務落到我頭上,而我則是有幸前往了這個海灣的彈丸小國。

巴林面積750平方公里,比新加坡稍大,人口120餘萬,首都麥納麥。所謂首都,其實也就是島上人口集中的城市部分而已。

北京沒有直飛麥納麥的航班,因此轉道多哈。在我印象中卡達已經算是小國了。從多哈飛了半小時,飛機幾乎沒有到巡航高度,就到了只有一條跑道一個航站樓的麥納麥機場。而卡達航空的空姐在短在的飛行時間裡還為乘客準備了棗茶,喝起來有點薑茶的味道。

在飛機快要降落時我努力地尋找著美國的軍港,但沒有找到。巴林是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的駐地,是美國在海灣重要的基地。像巴林這樣的小國,自身的武裝力量無足輕重,即便有也是象徵的無足道哉,最多是維持治安彈壓地面。這樣的小國的一般都存在與大國緊密的防務合作,通過集體安全的方式謀求生存和獨立。而在我到訪之前,受「阿拉伯之春」影響巴林爆發了占人口大多數的什葉派穆斯林對遜尼派國王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遜尼派的領導國家沙特派兵幫助巴林當局進行了彈壓。不過進到城裡完全看不到騷亂的痕迹,表明局勢已經被控制下來。沙特和巴林由一座大橋相連,兩國實際上成了陸上鄰國。巴林的經濟和防務也多依靠沙特,兩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巴林在很大程度上是「寄生」在沙特身上。在坐當地計程車時,司機收了我的巴林第納爾而找給我的錢是沙特第納爾。他告訴我在當地兩種貨幣是通用的,使用起來也不太計較匯率變化,就籠統地按照10:1來計算。

會議的一個組織者推薦大家推薦了了兩個地方,一個是博物巴林館,另一個是當地的市場。建議會議間隙可以去看看。市場就在酒店不遠處,步行可至。看規模也就相當於國內一個地級市裡的市場規模,蔬菜水果一應俱全。旁邊的超市遠不及國內城市廣場那種大超市的規模。博物館位於稍遠的海邊,乘計程車前往。裡面的展覽除了展示巴林傳統的民俗和生活風貌,其他的主要是與其他國家的交往歷史(包括被殖民)。作為一個彈丸小國,其歷史必然不會是封閉的、自給自足式的,而必然要與其他文明互動交往,在互動中找到自身的定位。透過博物館的玻璃幕牆可以看到蔚藍的波斯灣,雖然是伊斯蘭國家,巴林卻也有著明顯的海洋文明屬性,博物館中展出的各國的古代貨幣就是這裡歷史上商業發達的見證。而在開放互動的同時珍視自身的歷史文化傳統,保持自我,才能保證一個彈丸小國在歷史長河的潮漲潮落中不被淹沒。

傍晚時分在街上閑逛,可以看到一些小酒吧和露天的牌局(撲克牌),這在嚴格執行伊斯蘭法的國家是見不到。巴林的寬鬆,引得不少沙特人前往休閑消費。街上婦女不少,非穆斯林女性也不必圍頭巾。同來開會的中國女學者們到這裡並沒有感到任何不便,只有在參觀大清真寺時,才需要圍上由清真寺提供的頭巾。

巴林雖地處波斯灣,但國土面積小,也就意味著地下的石油資源也有限,因而遠遠算不上能源大國。加之油價低迷,自然要尋找更多途徑發展多元化地經濟。在會議期間,不少當地學者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頻繁向中國與會者發問。積極地尋求各種機會與大國合作,對於巴林這種小國是理性的選擇。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不少大國、中等國家都被搞得焦頭爛額。而不少小國家卻一直生存了下來,而且看起來活的還不錯。透過海灣小國巴林,似乎可以看出一些這些小國的生存之道——開放、合作、與鄰為善、在大國中尋求平衡、自由的政策刺激經濟等等。在一個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因素交織的現實世界中,小國也可以遊刃有餘。

回程依然是在多哈轉機,相比巴林,卡達看起來好大。


推薦閱讀:

霸權在解體
老梁說天下之金正恩是什麼類型的節目?
G20減排「成績單」公布,給出席漢堡峰會的美日當頭一棒
朝鮮人民怎樣評價他們的第一夫人李雪主?
談談你對近年來,中美關係發展狀況的看法?

TAG:國際關係 | 國際政治 | 巴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