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無限

一、

既然說到真的無限,那麼就說明了有假的無限,也就是黑格爾所說的「惡的無限」。有限與無限是以往的哲學家常常討論的問題,但黑格爾認為,他們所討論的無限是「壞的或否定的無限」。這樣的一種無限,僅僅表現為對有限的否定,但僅是認為並表示應該揚棄無限,但並沒有真正地揚棄無限,仍然是有限事物的簡單重複。正如康德的實踐公設那樣,認為靈魂應當不朽,然後人們再去軟弱地證明靈魂如何不朽。也就是說,壞的無限,被有限死死地限制住了,並沒有真正揚棄有限,只是表達一種認識——有限應當揚棄,卻不知道如何揚棄。

把惡的無限誤以為真的無限的人,總把無限看作時間的不斷延長、空間的不斷延伸、數量的不斷疊加,設定一個界限然後超越這個界限,再設定一個界限然後再超越這個界限。黑格爾諷刺

「許多喜歡自樹新說的天文學家曾經提出了不少空洞的宏論。他們常宣稱,要思考時間空間的無限性,我們的思維必須窮盡到了極致」

——這正是有限事物的簡單重複、無窮進展——

「我們必須放棄這種無窮地向前進進展的思考,但並不是因為做這種思考太崇高了,而是因為這種工作太單調無聊了」。

這種呆板的想法認為只要思維一步一步地去拓展邊界便是一步一步地接近無限,但實際上「這種變換從來沒有離開有限事物的範圍」。

如此看待無限,只是把有限放在此案,把無限放在彼岸,中間隔著永遠無法跨越的鴻溝,雙方固執地割裂著,這樣無法接近有限的無限,何以稱得上真的無限?按照這樣一種二元論的看法,無限也「只是以特殊之物,與有限並立」。有限也在這種二元論的體系中,成為了絕對的存在,而且得到了固定和獨立性。主張有限與無限堅固對立的人,實際上並沒有如他們所想那樣超出一切形而上學,黑格爾指出「有時他們承認有限不適自在自為的,沒有獨立的現實性,沒有絕對存在,而只是一種暫時過渡的東西;但有時他們又完全忘記這些,而認為有限與無限相對立,與無限完全分離,將有限從變滅無常中拯救出來,把它當做獨立的,自身堅持的東西。」

二、

而真正的無限是「在別物中即是在自己中」,從過程來表述就是「在別物中返回到自己」,而並非「單純滯留在無窮進展的壞的無限中」。

有限和無限是對立統一的、內在聯繫的。

首先,任何事物都是有規定的,也就是說,它並非虛無的,而是有一定界限的,從這來看,也就是有限的,而有限,即是一種否定,這種否定規定著它正是它而不是別的。正如斯賓諾莎所說「一切規定都是否定的」。而正當我們提出某物的規定,指出它是有限的,那麼我們的認識就已經超出了有限,從包含這無限的角度來看,某物才是有限的。而某物既然是有規定的才能成為某物(否定了原來的虛無的無規定狀態),則某物是有限的,那麼某物則無時無刻都蘊含著無限的意思。事實上,沒有哪個客觀的事物能夠永遠停留在自己的界限,而不向它的對立面轉化、突破它的界限。「生命」與永恆二者不可共存。也就是說有限總要轉化為無限的。那麼也就是說,真正的無限,是這樣一種與有限內在聯繫著的,是有限的否定,是「非有限」,而不是重複的有限。既然,有限是某物的規定性,是對純粹虛無的一種否定,而無限又是有限的否定,那麼無限也就是否定之否定,亦即肯定,是「在別物中即在自己中」、「在別物中返回到自己」(虛無——有限物——無限)。某物對於別物來說都是別物,是別物之別物,任何某物都是「在別物中返回到自己」。真正的無限要把別物與某物的聯繫看作內在的聯繫。

再者,必須說明有限與無限的這個對立統一。這種對立統一,並不能理解為兩者在並存在同一個環節內,不能理解為雙方都被「原樣保留」並未被磨掉「尖銳性」。這種統一是一方吞掉一方,一方包含著一方的統一,是一個過程里的互相轉化。統一中,有限和無限都經過了改變,而並非像酸鹼中和一樣雙方的性質都被中和。黑格爾說明,「否定之否定不適一種中性狀態」。在有限和無限的對立統一當作,無限能保持自身,亦即當你說某物時,某物即為有限,而當說到有限是,亦即暗含著無限。作為否定之否定的無限,亦即是肯定,無限是肯定的主導的,黑格爾說,「只有有限才會被揚棄」再次深刻地揭示了運動的絕對性的觀點。

理解黑格爾闡述的有限與無限的辯證統一是十分重要的。通過這個理解,我再次的理解到了辯證法核心——對立統一——的精髓,並非那種「既是……又是……」的庸俗理解和萬能公式。理解有限與無限的內在聯繫,也是對訓練辯證思維的一個十分有益的過程。因此和大家分享,共勉之。

推薦閱讀:

知制漢語之「客觀評價」
閱與思·詮釋學導論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三聯書店,2012年4月,356頁,45元(精裝)。
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論壇.成立宣言
我為什麼要堅定不移地反對"勃學"?

TAG:哲學 | 黑格爾Hegel | 辯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