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林妙可的表現解讀表演型人格

最近最火爆的事件之一便是童星林妙可的遭遇,興師動眾的參加北京電影學院的考試,結果被無情拒錄。這種反差的結果一時間引發了網友的大量評論。然而讓人痛惜的是:根據從網上曝光的林妙可面試視頻和採訪報道來看,小時候異常可愛的林妙可儼然已變成一個搖頭晃腦,矯揉造作看上去毫無真情實感流露的木偶式人物,無論如何這跟她當初以可愛靈氣出道的形象已大相徑庭,廣大網友對成年後林妙可紛紛表示失望,面對這樣一個讓人尷尬的形象,林妙可,真的已很難讓人喜歡起來。

毫無疑問,廣大觀眾討厭的是她與人交流時做出的做作姿態。

人們之所以討厭做作,是因為做作的行為隔絕了真實的情感流露,做作傳遞出了做作主體活在一個不真實的世界,而不是眼前的這個世界,她們似乎在根據一套想像中的情景做反應,並且隨時隨地表現出一種誇張的戲劇化的反應,讓與他們交流的人感到無法應對,甚至十分尷尬,同時面對其做作勁又感到十分的好笑。

林妙可不是唯一的一個,生活中類似她這種看似奇怪的人很多,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別而已。

那麼到底林妙可怎麼了?

她很可能患有這麼一種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

「表演型人格障礙(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稱癔症型或尋求注意型人格障礙,是一種以過分感情用事或誇張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為主要特點的人格障礙。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在行為舉止上常帶有挑逗性並且他們十分關注自己的外表。

這類人情緒外露,表情豐富,喜怒哀樂皆形於色,嬌柔做作,易發脾氣,喜歡別人同情和憐憫,情緒多變且易受暗示。以自我為中心,好交際和自我表現。對別人要求多,不大考慮別人的利益。思維膚淺,不習慣於邏輯思維,顯得天真幼稚。女性發病率約為男性的兩倍。」

表演型人格障礙的特點:情感反應強烈易變,感情用事,喜怒哀樂皆形於色,情感體驗膚淺,誇張而脫離實際,常常給人以在演戲的感覺。

由於我們不了解真實生活中的林妙可是什麼樣的,缺乏相應的資料,但從網上可找到的資料看,林妙可離表演型人格並不遙遠。

與正常人不同, 表演型人格的人格建構並不在真實的世界之上,而是建構在表演之上。他們隨時隨地都在準備著演出,表演就像一層皮膚那樣長在她們身上,成為他們肉體的一部分,她們已經完全分不清或者不願意分清哪些是表演哪些是現實?按理說正常人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表演的成分,但是正常人能區分開哪些是表演哪些是自己真實的反應。對正常人來說,表演如同面具,只是他們的衣服,他們不需要的時候能夠脫掉,並且可以根據情景調整更換自己的面具,但是患有表演型人格的人他們的面具長成了皮肉。

也可以說表演型人格的人沒有習得一個真實的自我,而只學會了通過一個虛假的自我與世界互動(或者一個虛假的自我是他們更愛的更願意接受的,從而拋棄了那個真實的自我)。有表演型人格障礙傾向的人最核心的特點是喜歡以過分的感情用事和誇張言行來吸引他人注意。這種人絕大多數是女性,她們人格不成熟,情緒不穩定,以自我為中心,自我陶醉並富有幻想。

可以說她們有一個建構在在虛擬舞台上的虛假自我。

在表演型人格人的內心裡,自己永遠是某個虛擬舞台上的主角,周圍的人全部都是她的「觀眾」。幻想中,人們總是會被她的魅力所傾倒,以她為中心旋轉。她們往往具有強烈的表現欲,表達出誇張的情感體驗,甚至裝腔作勢,而完全不顧周圍人的感受。

表演型人格是如何養成的?

一般來說有兩種表演型人格的養成來源:一類是過度期望獲得關注,往往是因為早年缺少關注,甚至是被忽略和被嘲笑的對象。這類孩子便開始在白日夢中去尋覓從沒獲得過的溫情。從而漸漸脫離現實,用幻想置換現實以逃避生活中的壓力,打擊,不如意等等,久而久之,表演便形成了人格的一部分。

而另一類表演型人格往往來源於父母不當的教養方式。父母總是期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做膚淺的表現是表演型人格的重要促成因素。比如:父母總是要求孩子向自己展示漂亮的容貌、舞台式的言行等,否則就忽略,甚至懲罰孩子,那麼孩子就會對自己真實的自我缺乏自信,而努力發展一個父母喜歡的虛假型自我,她們只能把自己代入父母渴望她們成為的角色,表達父母期待她們做出的行為和喜怒哀,。長成一個時時刻刻都在表演的形象,這反應了在她們表演的背後,其實是一種時刻要取悅別人,以換取自我存在價值的植入觀念,而這種觀念從小被植入了她們的生活環境。一切都被虛假化了。

很明顯林妙可有一個看上去成功的童年。當我們用成功這種成人世界裡的思維概念去規定孩子的時候,悲劇就發生了。無論網友如何謾罵,童年時的林妙可無疑是天真爛漫,可愛異常的,不然也不可能以童星出道。但是之後呢?發生了什麼?被植入的錯誤的信念也許從她成名的時候就存在了,之後只是由一顆種子長成大樹的過程,自始至終的悲劇在於,林妙可只是一個取悅型人格的代表,人們當年喜愛她,是因為她的可愛,人們今天討厭她,是因為她在接近20歲的時候依然做出10歲時的樣子,歸根到底,上帝在小時候賜予她的禮物太重了,以至於她的父母沒有想好怎麼處置這份厚禮,而所付出的代價要遠隔10年之後才會看清。

本文作者:達芙妮(公眾號:工業時代的月亮)


推薦閱讀:

黃昏症候群

TAG:人格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