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要問90想喝什麼:中國葡萄酒會複製美國的崛起嗎?
新財富APP(http://www.ikuyu.cn), 溝通資本與分析師的橋樑,提供有深度的見解
作者 華創證券 王鶯美國葡萄酒消費問鼎全球第一,星座集團披荊斬棘走向巔峰
(一)新世界的崛起作為西方文明的標誌,葡萄酒在人類歷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葡萄酒具有舒緩疲勞、減輕病痛、消毒殺菌、美容養顏等功效,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認為葡萄酒是一種溫和的酒,適量飲用對人的身體會有益處。在古代文明中,希臘人通過殖民運動拓展了葡萄種植區域並向大眾推廣葡萄酒,對葡萄酒文化的促進功不可沒。希臘文化衰退後,羅馬逐漸在歐洲地區擴張,羅馬人用手稿記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了解土壤、坡度和葡萄園方位的重要性,並發展了歐洲的葡萄酒貿易。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歐洲葡萄園也得到廣泛拓展。中世紀時期,在天主教教義和彌撒活動中葡萄酒扮演重要角色,隨著天主教在整個歐洲的傳播,葡萄酒隨之盛行。
隨著新大陸發現,葡萄酒開始從歐洲大陸向世界傳播。以美國、澳大利亞為代表,以及南非、智利、阿根廷、紐西蘭等,基本上屬於歐洲擴張時期的原殖民地國家,這些國家生產的葡萄酒被稱為新世界葡萄酒。近年來新世界葡萄酒對舊世界葡萄酒造成了猛烈衝擊,兩者在命名、工藝、口感、等級以及產區制度等方面存在差異。根據國際葡萄酒協會的數據,2014年全球葡萄酒產量在10億升以上的國家有9個,按照產量由高到低分別是,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南非、中國、智利,九國合計產量212.1億升,佔全球總產量78.56%。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舊世界國家位列葡萄酒生產前三名,產量分別是46.7億升、44.7億升、38.2億升,合計佔據全球總產量的48%。
若從產量變動來考察全球葡萄酒市場生產格局變遷,舊世界產量衰退明顯,新世界增長迅猛。2000-2014年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酒產量分別下降18.84%、13.41%、8.38%;以美國、中國、智利、澳大利亞等為代表的新世界國家均有所上升,其中南非、智利、澳大利亞產量分別增長61.2%、57.3%和48.9%。(二)美國葡萄酒消費問鼎全球第一
2013年,美國葡萄酒飲用量第一次超越法國,躍居世界第一;2014年美國葡萄酒消費量達到31億升,而法國降至28億升,差距進一步拉大。1934-2014年,美國葡萄酒人均消費量由0.98升攀升至10.6升。目前,美國共有16個葡萄酒產區,包括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愛荷華州、密歇根州、馬薩諸塞州、科羅拉多州、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肯塔基州、愛達荷州、馬里蘭州、新墨西哥州、紐約州、新澤西州和密蘇里州。
加州作為美國葡萄酒的象徵,在美國葡萄酒世界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一席。加州的葡萄酒產量佔美國總產量的90%,約有3754家註冊酒庄,擁有116個(AVA)法定產區,種植總面積543,000英畝。1769年加州出現第一個葡萄園,在19世紀50年代及60年代,加州葡萄酒之父阿格斯頓從歐洲引入300多個葡萄酒品種,加州葡萄酒蓬勃發展序幕就此拉開,期間經歷了根瘤蚜及禁酒令的毀滅性打擊,在上世紀上半頁再次復興,隨著品種標誌法及AVA法定產區制度的確立,加州葡萄酒業迅速發展,隨著巴黎判決的絕對勝出,加州葡萄酒以嶄新的面目公諸於世,至此加州葡萄酒開始與法國頂級酒分庭抗禮。(三)美國葡萄酒消費崛起成就星座集團
星座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優質葡萄酒、啤酒和烈酒生產商,是全美最大的高檔葡萄酒公司之一,在美國高端酒市場佔有率達到20%,同時也是紐西蘭和加拿大最大的葡萄酒公司,擁有釀酒葡萄園種植面積2000多英畝。星座集團在全球擁有蒙大維(RobertMondavi)、羅迪城(ClosduBois)、艾思坦莎(Estancia)、黑岩石(Blackstone)、黑盒子(BlackBox)、金凱福(KimCrawford)、拉文斯伍德(Ravenswood)、韋斯特(MarkWest)、魯芬諾(Ruffino)、希蜜(SIMI)、福思肯(FranciscanEstate)、綠霧(ArborMist)、雲嶺(Inniskillin)和詩凡卡(Svedka)等100多個品牌,其中葡萄酒品牌佔到50多個。
蒙大維(RobertMondavi)是美國最重要的酒庄,一直擔任美國葡萄酒業領導角色,該酒庄是加州最大的優質葡萄酒生產酒庄,年產150萬箱;雲嶺(Inniskillin)是加拿大最老牌的酒庄,創建於1975年,雲嶺酒庄旗下的酒曾獲得多項國際榮譽,在最好的葡萄酒專賣店以及餐廳里都可以看到其身影;魯芬諾(Ruffino)位於義大利托斯卡納(Tuscany)基安帝(Chianti)內,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受追捧的義大利酒庄之一,魯芬諾酒庄出品的經典酒款是魯芬諾基安帝干紅葡萄酒(RuffinoChianti)。1945年MarvinSands創立了星座集團的前身Canandaigua,成立之初,公司的經營策略是售賣桶裝葡萄酒,屆時只有8名員工。經過70餘年發展,目前的星座集團已經成為世界葡萄酒企業的新王者。星座集團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七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8年-1987年)):國內併購在1948年至1987年間,CanandaiguaIndustyies在國內併購了一系列葡萄酒企業和品牌,建立起強大的市場銷售網路。
·第二階段(1988年-1990年)):跨境併購在歐洲、南美併購中小葡萄酒企業和品牌,並返銷美國市場。1988年將MarcusJames品牌的原料種植轉移至巴西,1990年開始進口瑞士、義大利葡萄酒。·第三階段(1991年-)):收購本土大企業、進入高端領域1991年星座集團收購GuildWineries所有資產和部分負債,收購時Guild是美國第7大葡萄酒生產廠商,此次收購包括Cribari,Dunnewood和Cook三個品牌,以此為起點開始對本土強勢企業的收購;1999年購買SimiWinery和FranciscanVineyards,由此進入高端市場;2004年星座集團以10.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RobertMondavi公司,通過此次收購公司確立了在高端葡萄酒領域的領導地位。·第四階段(1993年-)):代理銷售國內外品牌1993年藉助收購Barton,Canandaigua葡萄酒公司步入進口啤酒和蒸餾酒領域,並開始利用本土銷售網路體系代理Corona、青島啤酒和巴頓國際商務公司的伏特加、威士忌和龍舌蘭酒等。·第五階段(2003年-)):併購國際強勢品牌2003年星座公司完成對BRLHardy的收購,通過此次收購,星座公司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廠商和銷售廠商以及第一個真正的國際葡萄酒公司;2004年星座公司以10.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RobertMondavi公司,通過這次收購,公司的產品組合中又添加了一些世界上最受人喜愛的優質葡萄酒,同一年收購的還有義大利品牌Ruffino、荷蘭品牌EffenVodka等。·第六階段(2007年-)):專註高端,出售部分資產2007年以前,公司通過一系列併購迅速做大資產規模,獲得100多個葡萄酒品牌成為世界葡萄酒領先企業,公司產品涵蓋了低、中、高端市場。2007年之後,公司開始剝離利潤率較低的品牌,聚焦高利潤品牌。2008年星座集團宣布將部分美國葡萄酒資產出售給一家加利福尼亞的私人公司,本次出售資產包括加利福尼亞的GeyserPeak,BuenaVista,GaryFarrell,AtlasPeak和XYZin,華盛頓的ColumbiaWineryandCoveyRun,以及愛達荷州Ste.Chapelle,使得星座公司可以專註於核心資產,減少品牌重複和產能過剩問題。
星座集團的發展主要依靠併購。如1948-1987年期間,星座集團通過對國內中小葡萄酒企業的併購,構建了龐大高效的營銷網路,為之後代理銷售進口酒及推廣自主品牌都有很大的幫助。公司在全國範圍內組建經銷商聯盟,在包括華盛頓特區在內的22個主要州開展密切合作,公司擁有專業的經銷商團隊,並在市場中不遺餘力加強品牌投資,不斷鞏固本身已經很強大的營銷團隊。公司極其注重自身品牌建設,目前擁有100多個品牌,這些品牌或是以併購方式從別的企業取得或是自己通過投入創新而來。諸如WildIrishRose、J.RogetChampagne、SunCountryWineCoolers、ArborMist等都是公司自己打造的品牌,而諸如RobertMondavi等更多的品牌則是通過收購得來。品牌建設極大地拓展了公司的市場空間,為經營規模的擴大奠定了基礎。同時在品牌衝突、個別品牌盈利能力下降的情況下,公司又選擇對有規模、高利潤品牌聚焦,這一趨勢在2007年之後的多次出售非核心品牌中可以看出,效果也很明顯,相關非核心品牌資產的售賣雖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營收能力,但提高了公司整體利潤水平,同時為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以2007年為分水嶺,前期可視為公司努力提升經營規模階段,而後期隨著部分品牌出售,公司更注重於盈利能力增長。公司財報也印證了這一點,我們注意到,2007年之前公司將主要精力投放於經營規模擴張,在1987-2007年的三十年間,主營收入增長30餘倍。隨著主營業務產能過剩和品牌過剩的出現,公司決定剝離非核心品牌,專註於盈利能力強的品牌,同時也對公司產品結構進行調整,2008-2013年公司主營業務經歷了近六年的下滑,但毛利率水平由2007年之前的不到30%逐漸攀升至2014年的40.9%,實現了資產結構的改善。中國葡萄酒消費市場潛力巨大(一)中國葡萄酒行業空間巨大2014年我國葡萄酒消費量15.8億升,佔全國酒類消費的比重僅為2.6%,而我國烈性酒消費量超過100億升,啤酒消費量更是接近500億升,佔比分別達到17.2%和80.2%。從全球角度看,我國啤酒消費量已超過全球啤酒消費量的1/4,烈性酒消費量接近全球烈性酒消費量的40%,而葡萄酒僅佔全球葡萄酒消費量的7%。
從人均消費量看,中國大陸人均葡萄酒消費量僅為1.24升,香港、日本、新加坡人均消費量則分別達到5.3升、2.7升、2.3升,法國、義大利、澳大利亞、英國、美國更是分別高達45升、38升、22升、20升和9升。(二)中國葡萄酒消費三大趨勢:年輕化、快速滲透、追求性價比1、75後已成為我國葡萄酒消費主力軍根據也買酒《2014葡萄酒電商大數據報告》,我國葡萄酒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19-30歲、31-40歲這兩個年齡段,各年齡段葡萄酒消費佔比分別為46%、38%,葡萄酒消費低齡化態勢明顯。根據我國人口結構,2013年10-19歲、20-29歲、30-39歲的人口數量分別達到1.5億人、2.3億人、2.0億人,佔總人口比重分別達到11.3%、17%、14.9%,隨著10-19歲人群也逐漸步入社會,葡萄酒消費潛在人群有望突破5.8億人。2、葡萄酒消費快速向三四線城市滲透
隨著收入水平提升,以及葡萄酒文化的普及,葡萄酒消費正快速向三四線城市滲透,2014年三四線城市葡萄酒消費佔比已上升至21%,與省會城市消費量基本持平。
3、消費需求呈現多樣化,性價比關注度提升
全球領先的葡萄酒行業市場調研和諮詢公司酒智(WineIntelligence)發布了《中國葡萄酒消費者細分2015》報告,針對中國的3800萬進口葡萄酒消費者,酒智劃分出了6類特點鮮明的消費者,發展中飲用者、冒險精神發燒友、傳統名庄愛好者、社交圈新人、健康少量飲酒者、節儉的偶爾飲用者。與3年前相比,冒險精神發燒友和傳統名庄愛好者等「發燒級」消費者在總體消費者人口中的比例逐漸變小,而健康少量飲酒者和節儉的偶爾飲用者等飲用頻率較低的群體的比重逐漸變大,新出現的發展中飲用者的比例也佔到19%。在人口數量上,購買頂級波爾多葡萄酒作為禮品的「傳統」消費者正在被一群全新的葡萄酒消費者取代,這群全新的消費者飲用葡萄酒比一般消費者更頻繁,並希望尋求高性價比的產品。葡萄酒行業反轉,張裕國產酒霸主地位日趨穩固
(一)葡萄酒行業反轉改革開放後,我國葡萄酒行業茁壯成長,其中歷經兩次調整。第二次調整出現在十八大召開後,限制三公消費對高端葡萄酒市場造成衝擊,名庄酒泡沫破裂,葡萄酒行業陷入深度調整。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行業收入、盈利增速持續正增長,進口酒增速恢復,我們判斷反腐對行業的負面影響已基本消除,葡萄酒行業觸底反轉。(1)起步期。這一時期我國葡萄酒產品以半汁葡萄酒為主,產量增加了3倍以上。允許半汁葡萄酒生產是由當時特定國情決定的:一方面,改革開放之初經濟落後,國民消費能力低,葡萄酒生產原料匱乏;另一方面,國內消費者難以短期適應葡萄酒偏澀的味道,半汁葡萄酒較甜的口感更具過渡性作用。
(2)第一次調整期。1994年,國家出台全汁葡萄酒標準,逐漸取締半汁葡萄酒的生產,引導行業朝全汁、干型酒方向發展。半汁葡萄酒的限制導致行業出現短期波動。(3)快速發展期。2000年後,隨著消費水平上升及對紅酒認可度的上升,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產量從2億升擴張到13.8億升,增加了將近6倍。同時,國內湧現張裕、長城、王朝等龍頭企業,陸續推出覆蓋高、中、低端的產品線,國內龍頭廠商在中低端市場佔據相當份額,並在高端酒庄酒市場初具規模。2005年後,隨著進口酒關稅的下調及一系列葡萄酒貿易政策的放鬆,進口酒憑藉其品質逐漸成為內資企業的有力競爭者。(4)第二次調整期。一方面,十八大召開後,新一屆政府陸續出台一系列強有力的反腐政策(限制三公消費),對高端葡萄酒市場造成衝擊;另一方面,原進口高端名庄酒市場投機嚴重,泡沫積累,中央限制三公消費的政策間接導致名庄酒市場泡沫的破滅。這兩個因素共同造成了2013、2014年行業產量出現了連續的負增長。(5)企穩復甦。結合2015年行業收入與盈利的數據,我們判斷限制三公消費政策對行業的負面影響已逐漸消除,前期利空政策倒逼行業加速產品結構調整,當前行業已經觸底回暖。(二)張裕國產酒霸主地位日趨穩固
我們在草根調研中了解到,張裕作為全國最大的葡萄酒公司,恢復情況明顯優於其他龍頭企業,而公布的行業和公司財報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2015年上半年,張裕收入佔全國葡萄酒製造企業收入的13.6%,稅前利潤佔全國葡萄酒製造企業利潤的42.1%,其國產酒市場地位已經恢復至2012年行業調整前的水平,反觀長城、威龍、通葡、中葡等,葡萄酒業務收入或利潤佔比均遠遜於2012年,王朝更是被指控虛構銷售業績超過4.3億元和價值5億元過期葡萄酒庫存被轉移。經過本輪調整,張裕國產酒霸主地位愈加穩固。關稅下調刺激進口酒市場大發展,國內酒業龍頭強勢介入欲分一杯羹
(一)關稅下調刺激進口葡萄酒市場大發展
九十年代中期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推進,居民收入迅速增長。由於國內葡萄酒產量有限,進口葡萄酒開始進入國內市場。首先接觸進口葡萄酒的是沿海地區居民,隨後的幾十年中,進口葡萄酒落地生根迅速發展。鑒於數據可獲取性,我們對進口葡萄酒的分析主要從2001年開始,進口葡萄酒發展可歸納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萌芽期(2001年-2005年)經濟增長帶來了葡萄酒的消費需求,這一階段進口葡萄酒溫和發展,從2001年不足5萬千升上升至2005年的6.67萬千升。·第二階段:成長期(2006年-2009年)中國加入WTO之後承諾降低進口關稅,葡萄酒進口關稅從65%降至14%-20%,關稅的減讓極大促進了進口葡萄酒發展。2006年進口量是2005年的一倍多,到2009年進口量達18.73萬千升,約為2005年的三倍。·第三階段:泡沫期(2010年-2012年)在這一階段進口葡萄酒迅速發展,其中中高端葡萄酒成為追捧對象,包括政府採購在內的龐大消費群體帶來了進口葡萄酒及酒庄酒狂熱。·第四階段:調整期(2013-2014年)隨著以限制三公消費為代表的節約政策的開展,進口葡萄酒尤其是高端葡萄酒市場遭到一定打擊,經過2013-2014年調整,進口葡萄酒重新進入增長通道。·第五階段:反轉期(2015-)
2015年進口酒復甦明顯,1-9月進口量同比增長46.4%,1-9月進口額同比增長22.7%。根據中智自由貿易協定,自今年1月1日起,中國對智利葡萄酒實行零關稅,僅徵收10%的消費稅;6月17日中澳自貿區協定的簽署則意味著澳大利亞葡萄酒將在2019年享受零關稅。目前,進口葡萄酒佔全國消費量比重在1/3,隨著零關稅的施行,進口葡萄酒消費量佔比有望進一步攀升。
(二)國內酒業龍頭強勢介入,爭做進口葡萄酒整合者
伴隨著葡萄酒進口量的快速提升,進口酒行業存在的問題日益突出:·進口酒「三無」。沒有超級品牌、沒有暢銷單品、沒有主流模式;·進口酒價格虛高。國際採購長鏈條沒有價格競爭優勢不得不賣高價,沒信譽的商家欺騙消費者牟取暴利。·葡萄酒進口商規模小,生存周期短。進口葡萄酒行業以小企業為主,2013年進口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葡萄酒進口商僅為12家,進口額500萬-1000萬美元的26家,進口額100萬-500萬美元的207家。葡萄酒進口商除規模偏小之外,生存周期也很短,在2012年4936家進口商中,有近1300家出局,又有2071家新進入。由於進口葡萄酒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而現有進口商缺乏競爭力,國內酒業龍頭企業摩拳擦掌,將強勢切入進口酒市場分得一杯羹。1、洋河提出「先國外後國內、先貿易後資本」紅酒發展戰略洋河自2008年開始全面調研國內外葡萄酒行業發展格局,深度接洽代表企業;2011年正式啟動進口酒項目,2012年組織專家團隊嚴苛篩選,並與法國、智利的紅酒供應商正式合作,2013年「星得斯·星級」、「王者臉面」系列上市;2014年「星得斯·拉丁之星」系列上市;2015年計劃推出「星得斯·珍藏」、「星得斯·鑽石」系列。經過三年實際操作及持續不斷的全方位調研,洋河提出了「先國外後國內、先貿易後資本」的紅酒業務發展戰略。原因包括:(1)紅酒在消費者心中是一種西方生活方式的代表,且由於國內紅酒行業近些年來層出不窮的質量問題,消費者對進口紅酒越來越青睞。但從長遠來看,要想在中國紅酒行業扎深根、結碩果,一定不能只靠進口產品打天下,未來在國內培育種植園、建立自產基地是必由之路;(2)在品牌成熟之前,待消費者認可品牌,產品放量之後,再考慮通過資本合作的方式將產銷雙方的優勢牢固嫁接,既提升供應安全性又提高產品競爭力。
洋河作為傳統型白酒企業在進口葡萄酒操作過程中的突破:(1)立足網路、深挖渠道,搶佔市場終端。公司現有銷售網路覆蓋全國所有縣級城市,且在華東地區等重點銷售市場已經滲透到村鎮級市場;(2)樹立品牌、推拉結合,打造強勢品牌效應。公司將圍繞「智利葡萄酒領導品牌」的目標,差異化運作品牌,與智利合作夥伴共同協商,通過專業品鑒會等形式與目標消費群體直接交流;(3)與時俱進、突破創新,實現渠道圖為。開發電商專供產品,推出專供產品愛未停,運用獨特的包裝設計,採用官方限量發售。2、中糧進口酒打造五大商業模式,立志整合進口酒產業鏈2014年1月中糧集團正式成立進口酒業務部,發力進口酒業務,目前進口葡萄酒已全部覆蓋12個主產國的36個產區,已進口50多個葡萄酒品牌和新舊世界絕大多數名庄酒,SKU數量達到406個。中糧最終目標是,締造全品系、全價格帶、全區域,消費者信賴的,中國競爭力最強的進口酒商品組合。中糧進口酒擬打造五大商業模式,即中糧名庄薈國際酒業1000「E+名庄薈」連鎖商業模式、中糧名庄薈國際酒業500優商工程商業模式、中糧名庄薈國際酒業200名庄酒商商業模式、中糧名庄薈國際酒業100品牌合伙人商業模式、中糧名庄薈國際酒業全網營銷商業模式。通過中糧集團強大的品牌背書、資本實力和供應鏈優勢,以平台化的形式整合中國的進口酒產業鏈。3、張裕開啟國際化布局新篇章,渠道優勢助其搶佔進口酒市場2015年是張裕海外併購元年。春季糖酒會期間,張裕五大葡萄酒事業部首次亮相,分別管理公司在法國、西班牙、義大利、澳洲和美洲五大葡萄酒主產地的併購事宜。2015年9月22日張裕成功收購西班牙愛歐公爵集團,開啟國際化布局新篇章。愛歐公爵是西班牙里奧哈最具影響力之一的葡萄酒集團,旗下擁有四大酒廠,年產量達到1.6萬噸,擁有和控制西班牙里奧哈產區葡萄園超過1500公頃,2014年愛歐公爵銷量突破2000萬瓶。我們在秋季糖酒會了解到,張裕將於11月下旬在全國召開進口酒經銷商大會,年內或有其他酒庄收購完成。張裕擁有全國葡萄酒行業最強大的銷售網路,擁有中高渠道、郊縣渠道、A類直供公司、B類直供公司、先鋒專賣店公司、酒先鋒電商公司、法國進口酒公司、西班牙進口酒公司、義大利進口酒公司、澳洲進口酒公司、美洲進口酒公司、富郎多中國公司等12個分銷渠道,3700名銷售人員、6200名促銷員、5300個經銷商,29個倉儲物流中心,渠道優勢將助推進口酒業務大發展。強烈推薦張裕:充分受益中國葡萄酒市場崛起,對標美國星座集團1、充分受益中國葡萄酒行業崛起2014年我國葡萄酒消費量15.8億升,佔全國酒類消費的比重僅為2.6%;從全球角度看,我國啤酒消費量已超過全球啤酒消費量的1/4,烈性酒消費量接近全球烈性酒消費量的40%,而葡萄酒僅佔全球葡萄酒消費量的7%;從人均消費量看,中國大陸人均葡萄酒消費量僅為1.24升,遠低於香港、日本、新加坡的人均消費量,我國葡萄酒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站在當前時點,我們認為,葡萄酒公務消費已充分擠壓,個人消費和商務消費重新佔據主導地位,公司作為中國葡萄酒標杆企業將充分受益。2、張裕國產酒霸主地位愈加穩固張裕作為全國最大的葡萄酒公司,恢復情況明顯優於其他龍頭企業。2015年上半年,張裕收入佔全國葡萄酒製造企業收入的13.6%,張裕稅前利潤佔全國葡萄酒製造企業利潤的42.1%,其國產酒市場地位已經恢復至2012年行業調整前的水平,反觀長城、威龍、通葡、中葡等,葡萄酒業務收入或利潤占行業的比重均遠遜於2012年,王朝更是被指控虛構銷售業績超過4.3億元和價值5億元過期葡萄酒庫存被轉移。經過本輪調整,張裕國產酒霸主地位愈加穩固。3、張裕開啟國際化布局新篇章,渠道優勢助其搶佔進口酒市場2014年進口酒收入僅佔到公司總銷售額的2%,公司長遠目標是,進口葡萄酒收入占公司總銷售額的比重超過3成。2015年是張裕海外併購元年,春季糖酒會期間,張裕五大葡萄酒事業部首次亮相,分別管理公司在法國、西班牙、義大利、澳洲和美洲五大葡萄酒主產地的併購事宜,2015年9月22日張裕成功收購西班牙愛歐公爵集團,開啟國際化布局新篇章。張裕擁有全國葡萄酒行業最強大的銷售網路,渠道優勢將助推其進口酒業務大發展。4、強烈推薦,合理估值100元葡萄酒行業回暖跡象明顯,隨著公司繼續發力中低端產品、完善渠道下沉、做強做大進口酒業務,以及穩步推進成本控制,2015-2016年公司有望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79億元和15.91億元,對應每股收益分別為1.72元和2.32元,合理估值100元。風險提示進口酒業務拓展低於預期;(完)推薦閱讀:
※大膽:這一次,我竟想觸碰國家葯管規則
※2億元不用還了?小馬奔騰創始人遺孀金燕債務案有望逆轉
※解構同業存單套利鏈條,去槓桿之路任重道遠
※絕味鴨脖的黃色營銷,為何會激怒消費者?
※貸款買房被拒遇信用危機 如何防範陷入信任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