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殺」了《大眾軟體》?

本文絕對不帶有任何惡意,畢竟我也是有上面這本玩意兒的人,算得上是個鐵粉吧?

大眾軟體,這本經歷了21年風雨的雜誌終於在494期走到了盡頭。當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的心情是十分複雜的。1999年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開始看大軟(於是暴露了年齡),那會兒是家裡長輩買雜誌,他們不看的時候我拿過來看一下。

從雲起、碧落、阿飛,到林曉、司馬平安、生鐵、冰河、八神經、Suki,再到Yarrn、軟飯王……這些年編輯更新換代,雖然我和其中大多數都未曾謀面,但是在學生時代讀著他們的文章,確感覺他們都在我的身邊一樣,和我一同生活、學習、遊戲,說《大眾軟體》是我眾多老師中的一員,也不為過吧?大軟當年的「專題企劃」和「龍門茶社」確確實實給剛入坑(遊戲、網路兩個坑)的我無數啟發,那些知識有趣而又實用。每個月買2次「大軟」和1次「漫畫派對」回來看,可以說是比周末玩幾個小時遊戲還要幸福的時光,也許是舊習難改,現在相對於電子閱讀,我還是更加喜歡看紙質刊物。

但是回憶再怎麼美好,也改變不了大軟走向休刊的事實,21年的時間,終於從創刊走向了終點。既然如此,萬事皆有原因,就讓我們來分析下,是誰殺了大軟吧。

一、新媒體

網路媒體的興起是對紙質媒體的第一波衝擊,各大門戶網站讓新聞更具時效性,基本一件事情發生之後,幾個小時之後就會有報道出來,當年的3大:新浪、網易、搜狐,新聞的標題都還很「耿直」,不像現在已經有了「新浪體」「網易體」「知乎體」等等,追求的也都是報道的時效性,獨家性以及內容的可讀性。版塊也開設了很多,基本涵蓋了生活與工作的各個方面,對了,當年的新浪科技版還是真正的科技版,全是講前言科技的東西,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混雜著很多的創業勵志故事和「科技公司融資新聞」,放著「互聯網+」的衛星。大家都知道,IT,互聯網,遊戲都是前言產業,相關新聞的時效性非常重要,紙媒由於自身的劣勢,遭到了新媒體的第一輪衝擊。

到了2012年前後,智能手機的概念普及到了大多數國人的心中,新媒體的觸手也伸到了移動互聯領域,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又一次發生了革新。我們知道網媒誕生之後,一件事報道的時效性在時間上已經幾乎達到了「即時」的水平,但是在空間上依然拘泥於電腦終端,就算有筆記本電腦,也並不如報紙、雜誌等刊物攜帶方便,而且網路在當時也不是隨處都有的。但是智能手機+新媒體在移動網路的幫助下,電子閱讀基本上把「空間」的障礙也完全克服,此時不僅媒體方的報道更快速,讀者這一端也可以第一時間接受到最新的信息,雙方實現了「同步」和「無縫連接」。最可怕的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往需要一個團隊才能夠成為一家媒體,而如今,「再小的個體也能有自己的品牌」這一口號,把「自媒體」的概念徹底帶火了,除了官方的大媒體,大家也可以從垂直領域達人的自媒體那裡獲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新媒體的這幾記重拳,從時間到空間,從組織到個人,不得不說給了紙媒一記重創,姑且把殺死大軟的嫌疑算它一份吧。

二、讀者

老一批讀者工作越來越忙碌,很多也逐漸結婚生子,留給雜誌的時間越來越少,基本都轉向了視頻和各大媒體平台(微博、微信、知乎、快報等),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直接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垂直領域內容,而且內容大多輕鬆詼諧,有的甚至還配有漫畫,不像紙媒的內容總是透著一股子正經嚴肅的味道。再加上購買難度越來越高,老讀者倒戈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而新一代的同學們,從小就在電腦和網路的熏陶下長大,其中有不少小小年紀就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機,幾乎可以說直接跳過了紙媒閱讀的階段,投入到了新媒體的懷抱(由於現在電子閱讀的陣地已經從電腦轉移到了手機上,所以上課時候偷偷看雜誌的行為也變成了偷偷看手機)。他們不僅可以個性化關注自己喜歡的內容;在互動性上,手機上的內容也是甩紙媒無數條街,人畢竟是社會生物,一群人拿著手機互動,互推和轉發以及刷評論,肯定是要比一個人拿著一本雜誌孤零零坐著看要來得開心(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這樣的),更何況,現在新媒體上每天都有新的「節奏」,要是和同學交際的時候跟不上他們的節奏,自己心裡也會感到尷尬吧。

讀者的「見異思遷」,對於一本雜誌來說絕對是沉重的打擊,甚至一些人看來是撼動根基的麻煩,由此看來,讀者老爺們的嫌疑也是洗不清了。

三、「大軟」自己

隨著林曉、司馬平安、生鐵、冰河等「大軟黃金一代」的離職,雜誌的內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下滑,「攻城略地」欄目被取消,「龍門茶社」也一副風雨飄搖的樣子,「專題企劃」的深度大打折扣,大量國產網遊的迷之廣告加入了進來,整本雜誌的篇幅本來已經縮水很多,再給廣告和軟文讓那麼多位置,恐怕大有不妥,雖然我們也都知道,辦雜誌需要收入需要錢,但用PM們的話來說,「產品原則」都無法堅持,那麼產品必將會走向失敗的。

《大眾軟體》一直以來能夠在行業內立足的根本不就是「敢說敢講」的形象,深度專業的內容以及知識淵博的編輯么?如果雜誌再也不能給讀者帶來這些「標籤」一樣的感覺,那麼老讀者流失,新讀者又吸引不到,這也成了意料中的事情吧。

幾代編輯之間的水平差異如此明顯,「大軟」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可見尤為嚴重,原因不外乎那麼幾點,

1、新人錄用的時候不夠嚴格,「招人」這個環節本身就出了問題;

2、內部培訓機制不完善,沒有在老一批編輯還在的時候迅速培養新人,提升新人的能力;

3、新人因為種種原因(或主觀或客觀)沒有環境去學習老一輩編輯們的經驗,在一些不成功的嘗試之後仍然做了無效的堅持,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另外,在WEB2.0之後,UCG內容增長迅猛,移動互聯時代更是如此,並且從BBS到QQ群再到微博、微信聚粉,「網路社群」的構建越發重要,然而在西祀衚衕、天涯、MOP的鼎盛時期,信件仍然是「大軟」和讀者們互動的主要方式,雖然專門設有「讀編往來」版塊,但是互動的效率,多樣性都完敗給了BBS和QQ群,「晶合後院」沒有投入必要的資源,後續也發生了「關閉和重開門」,導致後院最後沒有形成足夠的影響力,沒有聚集足夠多的用戶,在我個人看來,是個較大的失誤。「社群」陣地的丟失,也讓大軟後續的很多工作和部署,就算押寶在「情懷」這張牌上,也顯得充滿了各種不確定因素,沒有社群作為後盾的「情懷」是空泛虛無的,所以上一次大軟眾籌續命之後,也一直處於一種慢性死亡的狀態。

在第一次眾籌之後,「大軟」也嘗試過製作APP和電子版,但是似乎沒有找到優秀的團隊和技術人員來執行,項目的質量上一直被讀者所詬病,最終「電子化」的轉型計劃擱淺,「大軟」選擇了以實體雜誌為核心,微信訂閱號和微博作為新媒體入口的策略,但或許是之前經歷的種種坎坷元氣大傷,「大軟」的態度越來越保守,訂閱號不和別家做互推,依舊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官方社群,在很多評論性文章中立場越來越鮮明,少了以前的那份客觀與中立……《大眾軟體》,一本曾多年站在業界前沿的雜誌,一家做出過無數次「神預測」的媒體,犯下的錯誤卻是自我封閉,與時代脫軌,在我看來,就算其中有難言之隱,也是極度不應該的。

最後,從2011年開始,各地開始陸續出現購買「大軟」困難的情況,以前能夠在報刊亭很容易就買到的《大眾軟體》,往往要提前預訂或者跑到很遠的地方去購買,有的城市逐漸「跑遍全城都買不到了」。要知道,用戶們是越來越懶的,用戶習慣也是很難扭轉的,假設讀者們在自己習慣的購買地點買不到雜誌,而且買雜誌的難度已經如此之高,還會有多少人會為了一本雜誌到處折騰呢?渠道上的嚴重萎縮,感覺是直接打斷了雜誌的腿。

內容質量的下降,廣告的增加,新老編輯的青黃不接,眾籌之後的保守閉塞,渠道上的致命傷,這些仔細想的話,雖然很不想說出口,但是不得不說,都是「大軟」雜誌社自己造成的問題。

當網媒(網易、新浪、搜狐們)崛起的時候,《大眾軟體》在衝擊之下巋然不動,反而迎來了自己的巔峰期,但是「黃金一代」走了之後卻頂不住後續新媒體的衝擊了;讀者們為什麼會放棄「大軟」,因為本來就是靠專業、深度、「夠硬」的內容吸引讀者的,沒了這些,可能只有「情懷」能夠支撐大家買下去了;歸根到底,真正「殺死」《大眾軟體》的,只有它自己,也希望這成為「大軟」留給我們的最後一筆財富——避免相同的錯誤。

本人訂閱號:Qinghua_Game

歡迎討論


推薦閱讀:

你的小孩見過世界,比什麼房子都重要
從事互聯網金融行業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小米2代移動電源兩萬毫安和羅馬仕sense6比較?
諾基亞有哪些黑科技?

TAG:信息技術IT | 科技 | 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