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解毒劑

幾經折騰,人們終於意識到中國的學校教育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了,於是想起了家庭教育這根救命稻草。前段時間,人民日報上的一篇文章《教育改革從家長教育開始》在朋友圈裡被反覆轉發獲贊無數,反映的就是這種心態。文章我看了,基本邏輯是中國的學校教育之所以問題重重,改革舉步維艱,不是因為教育部門不給力,而是因為家長們冥頑不化,因此當務之急是對家長進行教育,只要家長們擺正了心態,懂得了科學教養方法,學校教育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我得承認,文章中所舉的種種現象都是事實,所持觀點也多半合理,但我真的很不喜歡其中的邏輯。根據文章的邏輯,中國學校教育的問題都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引起的,與學校和教育管理部門無關,這實際上是要把很多本不該由家庭教育承擔的責任轉嫁給家長,客觀上起到幫助學校教育推卸責任的作用。按照這一邏輯,學校教育改革已經沒有必要了,因為一切問題的根源都在家庭。

這篇文章另一個讓我吃驚的地方是「教育改革要從家長教育開始」這種提法。一般而言,當我們說到改革時,會很自然地將其理解為自上而下的一種變革。在我們國家,管教育的那個「上」叫教育部,但教育部管的是學校教育,怎麼能夠去改革家庭教育呢。難怪我的一個師弟看到《家庭教育——新任教育部部長的第一把火!》這樣的消息會驚呼「第一把火怎麼感覺像是部長逗著玩……教育部不應該著重於學校教育么?」這確實像是在鬧著玩,頗有一股「既然學校教育我玩不轉,那就先讓我來玩玩家庭教育吧」的孩子氣。其實,如果學校教育都玩不轉的話,家庭教育就更不可能玩得轉了。儘管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而且前者要遠比後者複雜和穩定。家庭教育受社會風氣、文化習俗、傳統價值以及家長自身的人格特徵、觀念等種種因素的影響,具有極強的個性化和傳承性;學校教育是針對大眾教育的一種制度性設計,至少在具體內容和形式上是比較容易改變的。所以學校教育可以由行政部門統一規劃,家庭教育卻只能在時代潮流中潛移默化。

不過,雖然我不贊同「教育改革要從家長教育開始」的提法,但我仍然認為對家長實施教育改變家長刻不容緩。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學校教育這艘大船該駛向哪裡、如何轉向以及最終完成轉向都需要漫長的時間,而孩子不可能等到這些都完成了再去成長。現在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哪位教育部長或者國家領導人的英明神武上,以為只要某個人動用一下行政權力中國教育就能夠改天換地,而很多家長則把這種希望寄托在校長身上。在我看來,這都是不切實際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幾乎所有的人都看出了中國教育的所有問題都和高考有關。但是,如果廢除現有的高考,或者採取另一種形式的高考,馬上面臨的更大的問題是教育公平的問題,而教育公平的問題涉及社會公正,社會公正則牽涉到方方面面,已經不是教育部長可以解決的了。只要現有的高考制度沒有實質性的改革,考試分數就不可避免地充當著指揮棒,哪個學校的教育宗旨偏離這個指揮棒的方向就只能接受被淘汰或者被邊緣化的命運,因此,任何一個負責人的校長都不可能忽視這個指揮棒的存在。所以,儘管我很不喜歡學校把考試分數作為衡量學生最重要(甚至唯一)的標準,但我能理解他們的邏輯。在長沙某著名中學裡,學生的地位階層就是由每次的考試成績決定的,班級第1名的學生有優先選擇班上任何一個座位的權利,然後是第2名,第3名……最後一名沒有選擇。這種做法固然有些駭人聽聞,但由於這所學校是湖南省每年考清華北大等名校考得最多的學校,無數優秀孩子(或者父母)仍會前赴後繼……存在即合理!尤其作為家長,只是一味地譴責批判現在的教育體制其實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改變不了世界,就改變自己。別指望通過家長改變中國的學校教育,但可以指望通過家長改變他們的孩子。家庭教育不是學校教育改革的源頭或動力,而應該作為學校教育的解毒劑。當學校教育在用冷冰冰的理性教會學生如何在殘酷的競爭中勝出時,家庭教育則應該用充滿溫情的愛為殘酷競爭中的孩子減壓。現在中國教育的可悲之處在於,當孩子被學校教育的殘酷競爭搞得身心皆疲時,回到家裡還得面對父母的可怕壓力。一位某著名中學的學生,學習非常優秀,所以對她而言,考試本身從來不是她的問題,真正的問題來自她那位無微不至的母親。每次考試,只要成績稍有下降(哪怕下降一個名次),她的母親都會瘋狂的指責她。母親的瘋狂引發了她的瘋狂,於是一對瘋狂的母女經常大打出手,直到110登門平息。據說,這種現象是重點中學裡的常見現象。如果這些孩子將來真的發瘋了,該由誰負責?其實,很多時候,在孩子被學校教育弄得灰頭土臉時,父母的一句鼓勵、一個微笑、一次擁抱,就能讓他重新鼓起勇氣打起精神。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因為是家裡獨子,父母對我的學業抱有很大的期望,所以一旦考試不盡如人意我首先擔心的是父母如何反應。很幸運的是,父母從不打擊我,自始至終都以我為傲。每當看到他們寬容的一笑或者聽到他們心平氣和的鼓勵,我懸著的心就放下來了,重新整理一下心情,把希望放在下一次。

學校就像一個社會,那裡的殘酷是現實的,不要試圖否認;但家庭不一樣,她應該是一個可以讓人睡個好覺的地方。當孩子在學校的競爭中遭受挫折,累了,煩了,厭了時,父母唯一該做的是打開大門,張開雙臂,在床上鋪上乾淨的床單,先讓孩子好好休息一下。父母做的這些當然不可能代替學校教育,但卻可以為學校教育解毒,能夠讓孩子意識到,即使在學業的競爭中失敗,他(她)仍然是值得愛的。只要有愛,孩子就能成長。因此,家長教育應該教會家長如何去愛。

推薦閱讀:

校園暴力的「受害者」是否存在普遍特徵?
《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的小孩子英語怎麼那麼好?
數學好的小孩和語文好的小孩哪個聰明?
既然研究生如此苦逼,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還要讀研?
恨父母的孩子應該怎麼走下去?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