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及系統發展歷程
七月底,通過下發新版《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也稱「徵求意見稿」),監管層再一次明確展示了降風險、去槓桿,推動銀行理財業務的規範化進而向資管業務轉型的意志。金融發展史中的眾多先例表明,對金融機構來說,監管法規的變化在給既有業務形成挑戰的同時,往往也是驅動金融業發展和創新的引擎。事實上,在「徵求意見稿」下發之前,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理財業務向資管業務轉型就已成為業界不斷凝聚的共識。基於這樣的共識,在克服新監管框架帶來的挑戰、推動存款替代型傳統理財業務繼續增長的同時,主動擁抱轉型,同時也是擁抱銀行資管業務領域正在出現的先機。和在其他銀行業務領域一樣,有競爭力的IT系統對打造新型銀行理財資管業務競爭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結合中外商業銀行資管先行者的行業實踐,探索切合中國實際的新一代系統解決方案,在當下所具有的現實意義,不言而喻。
和建築界廣為人知的「功能決定形式」(Forms Follows Function)類似,金融業務系統建設可說是「業務決定系統」。回顧理財業務以及相應業務系統不同發展階段可知,理財業務系統也不例外。
業務和系統:前世今生
大致說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可以分為以下發展階段(表一),不同階段中業務需求重點的不同決定了理財業務系統建設重點的不同。
表一:理財業務以及相應系統需求發展的各個階段
第一階段:起步階段(2003年-2005年)
以外資銀行產品、結構化產品、外幣理財產品為主,2005年五大國有銀行開始全面開展理財業務。
2001年底中國正式加入WTO,做出了全面開放金融行業的承諾,成為中國金融業進行改革的最大外生動力,中國金融理財業務的發展也隨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證券、基金、保險等投資市場雖然開始逐步形成,但影響甚微;金融市場的監管剛剛起步,尚存在諸多不足;受市場需求和監管兩方面的影響,金融機構自身對產品的開發和創新動力不足,一些早期的理財產品如證券投資基金和投連險還都處於嘗試時期,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的理財服務普遍較為簡單。
2002年以來,隨著金融業對外開放程度的深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銀行、保險、基金、信託、外匯等行業紛紛加大業務創新力度來提高綜合競爭力。隨著這些行業競爭意識的增強,相關金融產品與服務的社會宣傳力度也不斷擴大,公眾對金融產品與服務的認知度日益深化,金融理財市場初步形成,金融理財業務悄然興起。從市場構成看,證券投資基金獲得了快速成長,資產規模進一步擴大,成為理財市場的主體;保險理財產品則由於「退保風波」而一度陷入停滯,經過三年低調的運行而逐步復甦;信託理財產品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產品數量、種類和資金規模顯著增長;經過兩年整頓的證券公司在2005年3月才開始推出券商集合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由於收益率高於儲蓄但風險較低而成為居民儲蓄的替代選擇,產品數量和資金規模迅速擴大,五大國有銀行開始全面開展理財業務。
這一階段,國內銀行理財產品市場以外資銀行產品、結構化產品、外幣理財產品等為主,種類趨於多樣化,設計創新有了明顯突破。早在20世紀末,工商銀行就推出了理財諮詢設計、存單抵押貸款等理財顧問服務。2003年,中國銀行發行了我國首款外幣理財產品—「匯聚寶」外匯理財產品;之後渣打銀行、廣東發展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和招商銀行相繼推出了大量外幣理財產品。2004年,光大銀行推出了國內首款投資於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陽光理財B計劃」,揭開了我國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序幕;此後,中國民生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等亦紛紛推出投資於央行票據、金融債券等金融資產的人民幣理財產品,推動了人民幣理財產品的發行。這一階段,開展銀行理財業務的機構較少,市場產品數量亦較少。據統計,截止2005年底,約有26家銀行開展了理財業務,當年理財產品餘額約2000億元。
這一階段理財產品的違規操作、惡性競爭不斷出現。直到2005年銀監會出台了《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辦法暫行規定》等制度,才結束了銀行理財業務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局面。第二階段:探索發展(2005年--2008年)
商業銀行自主發展理財業務。人民幣理財產品佔比迅速提升,資產配置更為靈活。受資本市場繁榮影響,推出的投資於新股申購和類基金理財產品深受市場歡迎。
銀監會於2005年出台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辦法暫行規定》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管理指引》,標誌著監管部門第一次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從此理財業務有法可依。在此階段,各商業銀行積極探索與發展理財業務,不斷加大理財產品的創新和產品發行力度,理財業務在銀行行業內開始得到普及。
其主要特徵:一是投資方式的多元化,投資於新股申購、信貸資產等金融產品的理財產品紛紛湧現,資產配置多元化。2006年6月,中信銀行首倡人民幣理財產品利用信託模式進行新股申購投資模式(雙季理財3號),人民幣理財資金進入交易市場。二是理財產品運作模式豐富,部分銀行推出類基金理財產品及短期理財產品,深受市場歡迎。三是商業銀行跑馬圈地,獲取大量理財客戶,重視營銷而忽略投資管理。
這一階段,在內在需求與外部環境共同作用的情況下,各銀行紛紛轉變經營理念,銀行理財業務也取得了較快發展。2006年初,低迷多年的股市開始強勢反彈,難得一遇的股市大好行情,中國資本市場的爆髮式增長及2006年6月第六次IPO重啟都催生並直接助推了理財業務快速增長。2005年只有11家銀行發售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僅有593種,募集資金有2000億元;2006年發行銀行比2005年增加了15家,發行數量翻了一倍,募集資金比2005年增加了一倍。2007年有39家銀行發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2404種,募集資金比2006年增加了一倍。這一時期,理財產品之於社會公眾的印象即「只要買就能賺,而且收益絕對高」,狂熱的投資者支持理財業務一路走向巔峰至2007年10月。2008年56家商業銀行共發行銀行理財產品4456款,遠高於2007年的發行數量,73款到期產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為4.52%,總體平均收益水平遠高於定期存款利率。
銀行理財業務繁榮局面的背後隱藏了諸多深層次矛盾。一是市場因素。這一時期市場中理財工具總體較為匱乏,一旦出現回報好的理財產品資金往往迅速聚集。無論是股票還是基金,上漲實際上是一種被資金「挾持」下的上漲,市場本身缺乏穩定性,泡沫的積聚以及後來的破裂最終引致了不久以後的市場低迷。二是投資者心理因素。當時,投資者基於單一逐利目的下的盲從選擇。面對高回報,投資者收益期望持續膨脹。許多對於股市基金一無所知的民眾經不住誘惑紛紛入市,很多投資者忽視投資潛在風險和內在價值,短期投資和一夜暴富的心態強烈,盲目跟風特徵明顯,進一步助長了市場泡沫的膨脹。三是金融機構自身因素。這一時期多數金融機構自身的服務水平尚處於低端。不僅缺乏專業的產品設計人才也缺乏專業的高端客戶服務人員,使得其在合理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方面力不從心,從而客觀上加劇了市場的虛假繁榮。
2007年12月24日,浦發銀行公告其理財產品「匯理財」2006年第九期F2計划到期收益率為零,首開國內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零收益」先河,讓國內投資者第一次意識到理財產品的風險特性。全球金融危機蔓延波及國內理財業務市場。上證指數從2007年10月的6124點,到2008年的最低點1664點,最多時市值縮水達到22萬億,投資者在這個階段的投資損失慘重;也是在這個階段,投資者的風險理財意識開始覺醒並回歸理性,為日後理財市場的復甦並健康發展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礎。第三階段:擴大規模(2009年--2012年)
在利率市場化穩步推進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開始更加重視發展理財業務,並意識到理財業務是商業銀行轉型的方向之一。大力發展理財業務已成為各商業銀行的共識。
經過投資損失的洗禮後,2009年投資者信心企穩回升,國內市場逐漸回暖,保守的投資傾向有所改變,股票、基金以及房地產等投資方式占居民理財份額的比重不斷擴大。2009年共有6824款理財產品到期,平均年化收益率為3.26%,比起2008年的4.52%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來講有明顯的下降趨勢,下降幅度近三成。儲蓄、基金及一些風險低、期限短的銀行理財產品仍是投資者的主要選擇。自2009年起,人民幣理財產品逐漸成為主流產品。國有銀行則憑藉其網點資源、客戶資源、綜合實力優勢逐漸佔據國內理財市場主導地位。投資管理日益受到重視,新股產品和權益類產品規模萎縮,全面的銀行理財產品體系逐漸形成,且參與的金融機構眾多。銀行順應客戶需求推出期限較短、收益穩定、資金門檻不高的固定收益類產品。
這一階段銀行理財業務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參與發行理財產品的銀行數量、銀行種類取得較大突破。截止2012年底,全國有233家銀行開展理財業務,涉及國家開發銀行、5家大型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89家城商行、96家農村合作機構、29家外資銀行及郵儲銀行。二是產品發行數量、規模呈高速增長態勢。截止2012年底,各銀行共存續理財產品32,152款,理財資金賬面餘額7.10 萬億元,較2011年末增長約55%。
伴隨著銀行理財的高速發展,監管部門對銀行理財業務的監管力度也不斷加強,監管制度不斷完善,相繼出台多項規則制度規範銀行理財業務。2011年,銀監會印發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對規範銀行理財業務的銷售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是以短期、投資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同業存款和債權類項目為主,這類資產風險相對較小。投向權益類資產的產品規模較小,且大多為高凈值客戶和私人銀行客戶理財產品。從全行業發展來看,股份制商業銀行仍然是發行主力,城市商業銀行直逼國有銀行;理財產品以非保本為主;人民幣理財產品占居絕對主導地位,各類外幣理財產品市場佔比繼續下降;超短期理財產品急劇萎縮,1至3個月期理財產品成主流;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產品增幅減緩,組合投資類產品增長顯著;單一結構性存款、信託貸款類產品向各金融同業參與轉變,單一產品模式向組合類產品模式轉變。在上述第一二三階段,各商業銀行在發展理財業務過程中,重銷售輕管理,以「跑馬圈地」的心態大力發展理財業務規模,發展與擴大理財業務規模成為第一要務。在此期間,各商業銀行針對理財業務系統的建設重點為理財銷售系統,目標相對比較單一。可認為這段時期的業務系統處於「銷售系統為主」的初始階段。
第四階段:規範化(2013年)
理財業務在繼續狂飆突進的同時開始規範化。2013年銀監會下發了《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也稱「8號文」),「8號文」對理財資金的投向、風險撥備提出明確要求,對規範理財業務投資運作,防範化解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風險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原則和標準;要求理財產品必須單獨管理、建帳和核算,並對理財資金投資於非標債權的規模提出了明確的限制。
根據「8號文」要求,理財業務管理將不在金融市場部的資金交易與管理軟體系統上運行,商業銀行開始獨立開發建設理財資產管理系統。這個階段的系統建設重點主要是理財資產管理業務的業務處理、監管報送;主要功能有產品端管理、資產端管理、核算、報表管理。據此,可認為業務系統處於「獨立的理財業務管理系統」 階段。第五階段:向資管轉型(2014年至今)
2014年銀監會發布《中國銀監會關於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也稱「35號文」),對商業銀行事業部制改革的規劃和時間進度提出了明確的要求。「35號文」的發布,標誌著銀行理財業務的管理將向「類基金化」模式發展,多家商業銀行計劃籌備資管子公司。近日下發的「徵求意見稿」一旦正式落地,監管層推動理財業務轉型的力度,將進一步增大。與此同時,市場中有助於推動傳統理財業務迅猛成長的諸多外部因素,有相當一部分也開始生變,比如說,利率市場化的深化、銀行不良率出現上升跡象直接削弱了傳統理財業務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資產端負債端收益率之差在不斷收窄,理財市場從一線城市向中小城市全面覆蓋的過程已基本完成,等等。推動理財業務向資管轉型,在這段期間成為行業不斷凝聚的共識,凈值型理財產品也進入高速增長期,2015年增長率超過140%,大幅超過同期理財業務整體增長率。傳統理財業務向資管業務轉型,代表著業務經營思路的重大改變,也代表著系統需求的重大改變。與傳統理財業務相比,資管業務對產品設計、資產配置、投資策略與管理、交易處理、風險管理等項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對於交易性資產具備更強的覆蓋能力、具備對衍生品資產的專業風險分析能力、對投資組合的主動管理能力、對各類交易性資產的直通式交易處理能力,等等。反映到系統層面,在覆蓋傳統理財業務需求的同時,其需求還將包括一個典型資管系統應具備的投資分析、資產配置、組合管理、績效評估和風險管理功能,以及前中後直通式的一體化高效交易處理功能,對包括利率、信用、權益、外匯、大宗各類資產在內的多資產覆蓋,尤其是對銀行在各方面具有歷史優勢的利率、信用、外匯、大宗(或稱FICC)的非權益類資產的全面支持,支持本外幣跨幣種資產,對結構性產品具有「穿透式」交易表達和定價功能,等等。據此,可認為業務系統達到了「新一代前中後一體化資管系統」 階段。轉型期:業界的聲音
以上概述的新一代前中後一體化資管系統的需求和傳統理財業務系統的差異,首先源自存款替代型傳統理財業務和真正代客理財的資管業務本身的不同。在傳統理財業務主營的預期收益型產品中,客戶和銀行之間是由銀行承擔隱形擔保職責的債權-債務關係,客戶的身份是債權人;在資管業務主營的凈值型產品中,客戶和銀行之間的關係是委託或信託關係,客戶的身份是「股東」,同時為風險和收益的承擔者。在資管業務中,銀行的使命也將由儘可能如約提交收益變成在不兜底的同時獲取儘可能高的收益。事實上,關於轉型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在操作層面帶來的具體變化,業內不乏探討,不少業內資深人士對此發表過看法。比如說,浦發銀行的謝偉認為,隨著利率市場化改變傳統理財業務對金融壓抑突破的基礎,商業銀行在傳統理財業務向資管業務轉型過程中,理財投資範圍將由在岸向離岸與在岸並驅轉變,投資策略將由被動投資組合向包括更多金融衍生品運用的主動投資組合轉變、由持有資產向交易資產轉變,風險控制將由信貸模式向綜合模式改變。南京銀行的戴娟等認為,轉型之後,預期收益型和凈值型產品應能並存;大類資產配置將由傳統的債權投資向全市場資產配置轉變;投資操作將由傳統的持有到期和配置為主轉向配置和交易兼顧。中國銀行韋德平認為,轉型過程中,理財部門內要實現前中後台完全隔離,並具備單獨明晰的風險管理職能,對與業務相關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進行及時有效的識別、 監測、計量和評估。民生銀行吳偉認為,銀行資管的目標客戶群應該是風險承受能力中等的人群,大類資產配置體系的建設在產品設計中尤為重要。
表二:理財資管業務的業務要求、相應的系統需求以及由此帶來的結果
以上討論結果的總結可見於表一,其中增加了結果一欄,裡面概述了相應的系統需求實現之後對提高業務能力的貢獻。這些業界聲音的總結,基本上概括了新一代銀行資管系統相對於傳統理財業務系統需要加強的功能。
轉型期:業界的探索
上節所述的新一代銀行理財資管業務系統所需加強的功能,大多已在其他系統里實現,其中一部分可見於銀行或券商的跨貨幣多資產業務系統,比如說,在銀行里往往體現為資金業務系統,在券商則體現為某類資產(比如說固收)業務系統,另一部分則可見於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風險分析和風險管理及績效評估系統。事實上,許多情況下銀行理財業務管理在早期便可在資金業務系統里實現,比如說,Calypso 、Misys、Murex、Sungard等歐美供應商提供的銀行資金業務系統在全球市場交易性資產覆蓋或前中後交易處理方面就應該能夠滿足新一代銀行資管系統在這方面的需求。然而這樣的安排可能並非長久之計。銀行的資金業務,在保證本行流動性的基礎上自營,在許多情況下負有做市職責,為客戶提供特定金融產品的報價交易服務,與資管業務在存在共性的同時,也有不小的區別,這種區別可以大到兩類業務需要在不同的公司子公司內進行,客戶評估這兩類業務機構的方法也有不同,對前者可通過對客報價成交的速度和質量來衡量,對後者可通過客戶資產的投資收益來衡量。業務性質的不同,造成系統需求的不同,使得銀行資金業務系統難以覆蓋新一代銀行資管系統的需求,比如說,資金業務系統在理財業務產品端的管理功能就相對薄弱,國外系統對非標資產等中國特色金融產品的處理就更加有難度。
但也有國內廠商在引進國外供應商產品後做本地化的優化和改造,開始打造新一代銀行理財資管業務系統,其中北京乾元大通軟體有限公司發揮其在前中後一體化業務系統領域,尤其是銀行傳統擅長的非權益類資產前中後業務系統領域,以及在投資機構的風險分析和風險管理及績效評估領域的積累,對法國摩根銀行的資管系統進行了本地化的改造和優化。北京乾元大通軟體有限公司自2015年開始全面規劃與設計新一代資產管理系統,在跨貨幣、多資產、衍生品等中外差別不大的功能方面能夠對國外供應商產品在對國內市場尤其是銀行間市場的金融工具的前中後直通式交易處理方面以及在資管業務風險管理績效評估方面則充分發揮積累,在對傳統理財業務處理功能充分體現中國特色,幫助銀行在打造具有競爭力的資管理財業務系統。
打造能力的比賽:剛剛開始
資產管理行業往往有著較強的馬太效應,強者,未來很可能會更強,即便還沒有到互聯網那樣「贏家通吃」的地步。種種跡象表明,和歐美較為成熟的金融市場相比,中國銀行業資管業務的競爭仍處於早期階段,領先者,領先的門檻還不是那麼高;落後者,追趕的大門仍然敞開。儘早佔據先機,佔據自己擅長領域的領先地位,可能是當下銀行理財資管行業各機構共同面臨的機會和挑戰。
表三:美國和中國銀行業資管規模前三名的機構美國各銀行的資管排名以2014年所管理的資產規模(AUM)為序,中國各銀行的資管排名以2015年年末理財產品餘額為序;美國各銀行的總資產排名以2015年的總資產為序,中國各銀行的總資產排名以2015年的總資產為序,上述排名所依據的資管規模、總資產以及資管規模/總資產比例,在右邊相鄰欄目依次展示。所有金額單位均為十億美元。人民幣美元匯率為6.6。美國資管數據:Statista,Institutional Investor;總資產數據:Statista,http://Relbanks.com。中國資管數據:各銀行的2015年年報;總資產數據:普華永道的2015 Performance of A-share and H-share Listed Banks
表二展示了美國和中國銀行業資管規模前三名的機構、它們以資管規模為序和以銀行總資產為序的排名,資管規模、總資產以及資管規模/總資產比例。如下可知,兩國數據的比較結果,和之前所寫中國銀行理財資管和美國相比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的說法相當一致。
-美國銀行的資管排名和總資產排名的關聯性(13、1、8對應1、2、3),大大低於中國銀行兩者排名的關聯性(1、2、3對應1、2、3)。後者的高相關性,和中國理財業務以存款替代型產品為主的現狀相符。前者的低相關性,表明銀行資管業務能力足夠強大時,資管規模和銀行總資產的相關程度可以極低,並且銀行資管業務更加多樣性,摩根大通和道富的資管業務就有相當大的不同,在各自的擅長領域裡,馬太效應更加明顯。美國銀行的資管規模與總資產之比,大大高於中國銀行,一個超過400%,一個10%,兩者有數量級差別,並且美國銀行的資管規模可以是總資產的許多倍。與此相對應,中國銀行的資管規模均明顯小於總資產,且均為總資產不大的一部分。前者的高比例表明,對於凈值化的資管業務,總資產已不再是約束資管規模的天花板。後者的低比例表明,剛兌的存在,使得理財業務規模達到總資產的一個不大的百分比時,就會出現監管層因對銀行承擔風險的顧慮推出新規踩剎車的情況。以上分析較為初步,比如說,與美國銀行有關的數據均為2014年(考慮到美國金融行業年增長率大多為個位百分數,這樣的近似對結論影響很小),未考慮美國同樣相當龐大的財富管理業務,美國名稱裡帶有銀行的金融機構的性質和中國的可能有所不同,等等,進一步的分析超出了本文的範圍,並且這些分析的不精細也不應影響上面結論的性質。美國銀行資管業的現狀很可能不是中國銀行資管業的未來,但肯定是一個巨大的免費案例。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出,資管化轉型成功之後可以帶來的天花板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以及佔據多樣化資管業務各個先機的可能性。佔據這些先機的比賽,是自身能力的比賽競爭,而不再是簡單的總資產規模的比賽。IT系統建設是打造自身能力的極其重要的途徑。中國銀行理財業內的領先者們若能在原來的傳統理財業務繼續成長的同時,積極打造能力,應能順利完成轉型,佔據屬於自己的先機,迎接銀行資管時代。
推薦閱讀:
※客戶經理的7個必備工具:SWOT、PDCA、6W2H、SMART、WBS、時間管理、二八原則!
※客戶的健康無小事
※我親歷的跑路老闆,錢都去哪兒了?(來自一位基層銀行行長的口述)
※銅博士
TAG:銀行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