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龍設法,儒家應運

諸子百家之儒家應運

說點研究心得——學術價值與社會生態

1、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總稱,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

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不過12家學派。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農家、兵家、醫家、縱橫家、陰陽家、名家、雜家、小說家等

2、首先,學術要盛行,就不能範疇太小,或流於空洞

陰陽家提倡陰陽五行,把五行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作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合法性,但是它只適宜改朝換代時,平時對社會並無多少指導意義,可以說既範疇太小,又流於空洞

名家辯的內容,多半是與政治實務無關的哲學問題,可以說,太過空洞,很容易變成詭辯,為世人不喜

雜家、小說家,有些實用範疇,但範疇過小,也不能盛行

3、實用而局限一偶者,也不能興

農家、兵家、醫家、縱橫家,都提出了相關行業的學說,但非種田無以為農,非將士無以學兵,不是醫生也很難讀醫,不是外交人員也無從縱橫

因此它們的局限性很明顯

唯墨家、道家、法家、儒家,提出了對社會形態的總體看法

4、墨家

首先,墨家政治主張兼愛非攻,天命主張非命,生活主張節儉,可以說都是與社會生態相反

兼愛非攻,在當時就違反社會需要統一根本精神

非命使統治者失去合法性

貧困節儉,違反人性

所以迅速淘汰

有人稱墨家在戰國時代曾是顯宗,這其實是荒謬之言,它的思想針對的是當時下層人士和工匠,並且去發展組織

當時郡縣制還沒有正式形成,民是由士,大夫,卿等土地擁有者控制,貴族直接控制,沒有多少散戶,而工匠在各國都是嚴格控制使用的戰略人才

因此,它怎麼可能發展?

5、道家

道家的哲學道理,我們姑且不論,但現實缺陷其實非常鮮明——過於消極,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可以說,無論它有多少智慧,但是對現世是不適宜的,所以淘汰

6、法與儒

我繼續說,儒、法,理論範疇覆蓋整個社會,又不和墨家一樣搞對抗,它都能被統治者接受和利用

那為什麼,儒勝利呢?

很簡單,秦形成並且被後世繼承的郡縣集權制,本身就大大加強中央的力量,本身就是「法刑於天下」

一旦不加調和,用法家治國,因此「法」就越來越殘暴

「法刑於天下」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就算賜死當聖恩」

故世人稱,暴秦

這種情況下,皇帝是滿意了,但皇帝之外的宗室,大臣,官吏,百姓都生活在暴政里,旦夕不保,它們不能接受這種赤裸裸暴政,而政權又少不了它們的支持,因此政權需要一個既融合,又略相反學說,陰陽相對

故,儒家,仁政,禮教,很完美的切合了郡縣集權制

所謂的仁,我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但是必須說下禮

禮,有秩序一方面,但是這禮和法的區別是,它不單純是暴力形成,更大比例是溫情,責任和義務形成

兒女要孝順父親,但是父親也要愛兒女,這是慈孝

兄長要愛護弟妹,弟妹要敬愛兄長,這是友悌

《左傳·隱公三年》:「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簡單的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君臣,父子,夫妻,長幼,朋友都有義務和責任,並非單方面的生殺予奪

這就是法和禮最大區別

7、祖龍設法,儒家應運

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它建立的郡縣集權制,在正常情況下,能對任何臣民生殺予奪

許多人說二千年的封建王朝是內法外儒,其實根本不理解本質,這法,不是哪個學派,是郡縣集權制本身形成,它本身就是酷法

正因它本身是酷法,秉雷霆刀斧之刑,所以才要懷禮數仁德之心來進行調和

儒,本身恰完美調和了郡縣中央集權,符合了除皇帝外的大部分社會力量的需要,這才是為什麼儒家應了大運的原因

可以說,不明白這點的話,根本無法理解儒家為什麼真正大興的歷史原因


推薦閱讀:

白富美居然與窮小子私奔,歷史上這對情侶演繹什麼是真愛
為什麼有人秦始皇陵地宮不能挖?
來扒一扒「經略幽燕我童貫」的皮,現現他的原型
李白一首詩把你帶進歷史,這種感覺才叫爽
被戴綠帽子的古人有哪些?

TAG:中國古代歷史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