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 | 延續兩千多年的行為藝術
如果你去西藏、尼泊爾旅遊,可能會遇到藏傳佛教中,一種獨特而精緻的宗教藝術——壇城沙畫。
壇城,用梵語來講就是曼陀羅,它不是我們現實中的某個城市,而是修行者們腦海中想像的佛的宮殿。
它是一種以幾何圖形為主的構圖。簡單講,就是圓形外套方形,方形外再套圓形。
中心的圓形為主尊,方形代表城牆,四方有四道城門,外面的幾個圓環代表護城河、蓮花牆、金剛牆、火牆、風牆、大海神馬的…抽象與具象並用,反正一般人別想看懂…
它的製作方式除了接下來要講的沙畫,還可手繪、銅鑄、木雕,可做成平面的,也可做成立體的,或者直接修一座壇城,比如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的壇城~
壇城沙畫的原料是彩色沙粒,這些沙粒都是從天然的礦石中開採的。
礦石經過研磨後加水沉澱,瀝水晒乾,再經洗料、篩選等工序得到精緻的沙粒。再將沙粒摻入各色染料,得到基本的顏色:紅、黃、藍、綠以及天然的白色,然後再以此為基色調配出其他顏色。
在繪製前,喇嘛們會在事先準備好的台座上打上基線、對角線、方形、圓形等幾何元素。然後描輪廓線,再從中間向外繪製。
每一個步驟,全部按照藏傳佛教密宗的講經制度來完成,每一個細節之處都要謹記心中,不可以大開腦洞,加入自己主觀的臆想。
壇城沙畫最重要的繪圖工具是錐形銅管,大小不一的銅管作用不同。寬口的用在空白較多的地方,尖細的用在法器和植物這些細緻的地方。
壇城沙畫的繪製是一個艱辛而細緻的過程,喇嘛們製作的動機和完美程度,關係到觀看者是否能從中獲得最大的加持(灰色代表有註解),因此喇嘛們一般會戴著口罩,以確保壇城的清凈,並且全神貫注、一絲不苟。
沙畫完成後,所有的僧人會一起誦經護持,然後又毫不猶豫地將其毀滅,這些繪製壇城的彩沙也不會保留,喇嘛們會把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倒入附近的河中,另一部分送給大眾。
從艱難的創作,到成功後的喜悅,再是毫不猶豫的毀滅。斑斕的沙粒世界被辛苦地拿起,又被輕鬆地放下,沙子變回沙子,空無一物。
兩千多年來,修行者們就是用這樣的藝術形式,呼應著佛法「無常、幻化、不執著、空性」的本質,詮釋著佛教成、住、壞、空的道理。
當然,作為一門宗教藝術,壇城沙畫遠沒有上面描述的那麼簡單,它有著極其嚴謹的構圖以及深刻的宗教含義,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聊啦~你要是有興趣,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嗶哞」,說不定哪天我就聊了呢~
下面是一些沙壇城的欣賞:
?最後是愛看不看的註解,我已經儘力通俗了:
1、加持:說起來比較複雜,舉個簡單的例子來幫大家理解,比如你送朋友一個吉祥的禮物,祈禱他能通過這個禮物獲得健康與快樂,這種無形的力量發揮作用的過程大概就是加持的意思了。
2、成、住、壞、空:講的是這個世界從生成到毀滅的四個過程,成就是生成、住就是安穩存在、壞出現災難,空就是毀滅。這種感覺放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就好比「生、老、病、死」。
(當然,佛教對於這些詞語的解釋肯定更高深更高級,解釋的不當,還請包容,如果看不下去,那就噴吧~)
推薦閱讀:
※【分享】在海外被困受到大使館/同胞援助是怎樣的體驗?
※韓國濟州島哪裡最好玩?
※比蔚領更正宗,明銳旅行版會賣的更好嗎?
※東莞塘廈的早晨,是怎麼樣的風景?
※春節小長假去南方還是北方遊玩?
TAG:西藏 | 生活、藝術、文化與活動 | 沙畫 | 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