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為什麼如此熱愛推理?

作品:《綠膠囊之謎 》(約翰·狄克森·卡爾)

  文和今天要推薦的是密室之王卡爾的作品,在推理界,卡爾算是聲名赫赫的人物,至少能讓阿婆不吝溢美之詞的人並不多見——「現今的偵探作家很少有作品能讓我困惑,但卡爾能」。

  這篇《綠膠囊之謎》以「毒殺」為題材,講訴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家糖果店的巧克力被人投毒,導致一個孩子喪生,憤怒的村民紛紛指控威爾斯小姐是兇手,但苦無證據。案件焦灼四月之久,威爾斯小姐的叔叔馬庫斯·切斯尼決定靠自己的力量為侄女證明清白,然後他自導自演了一場只有兩名演員的短劇——他自己和一名全身包裹的神秘客,要重現兇手下毒的手法,結果出人意料,在幾名目擊者的眼皮底下,馬庫斯被塞入一顆綠膠囊而遭到毒殺……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解謎的人,那麼這個故事一定非常適合你。數量眾多且質量過硬的謎團是本書的一大賣點,如魔術袋的神奇功能(完全推翻了第一個投毒案件的作案時間),人物交換詭計、時鐘所帶來的混淆、攝影膠片的掉包、攝影燈泡的燃燒時間(決定性證據之一)、不在場證明……共同構成了這個精妙的故事。只可惜了那翻譯水準、那令人崩潰的莫名其妙的敘述方式,讓文和閱讀之時十分之不順暢,也算是白璧微瑕吧。

  當然,如果僅僅做到這個程度,絕對無法稱得上神作。在文和看來,《綠膠囊之謎》的不凡之處,更在於以下兩點:

  1,「毒殺講義」的設定。作者通過菲爾博士之口,講訴了對於「毒殺」的看法,為「毒殺者們」勾勒群像:「通常是有些想像力、受過教育、有教養的人。」(拔高了毒殺的逼格,並非如刀殺、槍殺一樣什麼人都能做);描繪「毒殺者們」的心理特徵:「他們的性格里,隱藏著對他人痛苦的冷漠」;剖析「毒殺者們」的動因:「只因虛榮心漫無節制」;最終得出結論:「從一開始就註定失敗,因為反覆嘗試,導致無法全身而退。」

  這些一針見血的分析,也讓本書成為了後來讀者心中「毒殺」的經典之作,歷久彌新。

  2,十個問題的設定。這或許應該歸結為一個哲學問題,我們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的嗎?現實是殘酷的,十個問題,每個都應該有確定的答案,但文中三位目擊證人,關於十個問題的答案卻是不盡一致,甚至大相徑庭。或者因為無法集中注意力,或者因為位置和立場不同,或者因為受到其他人或事物的影響而導致認知偏差……所以,到底什麼可信,誰又值得相信?

  也許答案只能如文中所述,依靠邏輯嚴密的推理來抽絲剝繭了。

  對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如此熱愛推理的原因。

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完美的」跳樓殺人事件
有些事,一個標點都不能信
豆瓣9.0以上,5部「高智商」刑偵推理劇!
那些讀到洗腳水冷掉都不肯動的偵探小說們
論名偵探的自我修養(推理能力)

TAG:偵探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