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離開諮詢行業時,寫給全體同事的話
三年前,離開諮詢行業時,寫給全體同事的話,三年後,再次翻閱,很多情境歷歷在目,拿出來與正在打拚路上的年輕人分享。
1、關於目標。一個員工如果與一個企業的目標或價值觀不一致,就要考慮是否要離開了,如同感情不合的夫妻,日子過的總是那麼不盡人意。
2、關於修為。對於一個工作不到5年的人來說,即便你再優秀,你在一個行業圈子裡面,都僅僅是菜鳥,千萬不可驕傲:什麼內部的經理啊,銷售冠軍啊,優秀員工啊等等,走出去,去外面比比,看看我們自己處在什麼位置,用網路語說,你再牛B,百度怎麼搜不到你!所以,虛心,謙遜不僅是一個人的修養更是一個人的長期修為。
3、關於第一份工作。可以賺的少,也可以做的不開心,只要明確你未來想要的是什麼就好了,如果做的連個人目標都沒有了,做成了要啥啥沒有的境地那才是最悲哀的。
4、關於理念。做了這麼多年的服務和銷售工作,我從沒偏離客戶的軌道,一直圍繞著客戶展開工作,僅能推銷公司的核心產品,那你只能稱之為公司的好銷售,但絕稱之不上行業的好銷售,不信,你走出去,換一家公司試試。說的白一點,你帶不走產品,也帶不走客戶。我這幾年一直堅持一種銷售理念,它是經過客戶認同和稱道的:先營銷自己,再營銷產品,最後營銷公司。(做服務,賣產品,首先都是要讓客戶認同你,很多銷售覺得你們自己跟客戶總是有一層隔膜,那是你不夠真誠,你腦子裡首先想的,總是賣東西給人家,而不是你能幫到人家什麼,如何一同成長)
5、關於付出。你們覺得工作苦么?累么?壓力大么?不,你們現在的工作,都是已經進入了軌道的,公司有相對完善的流程、制度,有主管,有老師教和帶,相比多年前,跟著老闆打江山的一群人,你們要幸福的多,可你們的效率和效益,卻不比當年,當年8個人創造的價值和利潤遠比現在高的多,你們真心有抱怨的理由么?請多努力和勤奮吧!用更短的時間去超越前人,否則你要求有高的回報是不現實的。
6、關於銷售。我一直認為,銷售是一個腦體結合的工作,當年老闆建議我去做銷售,我是很抵觸的,可等我做了幾年銷售之後,我發現,銷售工作比我做產品、客服、人力、財務、行政工作時,都有成就感和收穫,可現在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做銷售,把銷售變成了體力工作,換句話就是傻瓜式的哈啦電話---跑客戶---等待產品部的方案---跟客戶討價還價---糾結業績等,請記得,銷售工作是需要多用腦的,多想想這個電話該怎麼打,跟這個客戶應該怎麼溝通,產品的方案我應該如何建議產品部來支撐,客戶為什麼總是認為價格是問題,業績那個數字真的那麼重要麼?如果不重要,什麼重要?銷售究竟可以為自己帶來什麼價值?
7、關於服務。一個員工,任何情況下,你的崗位說明書的第一點,都是做好服務,做好部門內的服務,跨部門的服務,公司的服務,客戶的服務。但現在,往往看到你們的心態不在服務,而在利益上,至少,我在公司的這麼多年,哪個人有什麼樣的工作、生活、學習上的問題,我都會支撐一下,我想的是:能幫就幫一下吧!一個團隊的氛圍需要建立彼此的信任、熱情、誠懇,說的白一點,就是要有人緣,這一點,不是請吃頓飯,偶爾拍個馬屁,又或者送點小禮物,就能建立和養成的。
8、關於學習。公司老闆是一個非常強調持續學習的人,招聘每一位員工進來的時候,也都非常看重你們「學習」的這一特質,但進到公司之後,一年一年過去,我個人覺得,你們的學習成長,遠遠比我們期待的慢,是公司和主管培養的不夠?還是你們學習的意願不高呢?還是雙方都有責任呢?我的想法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就好像很多窮山溝里一樣出狀元,一樣考進清華北大,你難道說他沒有好的資源和平台,就不成器了么?我個人的理念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高人指路,自己領悟。想想我們的行業,我們的工作,這幾點都是可以實現的,關鍵是看你自己有沒有用心,我們每天除了大綱,講義,還可以閱讀新聞(這都是讀萬卷書的積累方式),我們去很多地方拜訪客戶,跟課(這都是行萬里路的積累方式),我們面對不同的客戶,有時候你還能去參與一些招聘,又有時候你可以面對不同的學員(這都是閱人無數的積累方式),多多跟老師聊聊你的想法,請他給些建議,多多跟你的客戶聊聊,看看他有什麼可以分享給你(這都是高人指路的積累方式),最後,古語有言,一日三省,三比較難,一總該容易吧,每日都想辦法進行一次思考,想想自己昨天做了什麼,今天要做什麼,明日可以做什麼,就好像目標---計劃---執行,一樣,我不信這樣的方式,你的學習力不增長
9、關於效率。提一個老生常談的概念,80/20法則,沒有人不知道這2個數字,沒有人不知道它的意思,不過很少有人做得到,做得好,我舉幾個例子,你們思考:a、銷售的最關鍵的部分是什麼?(答案是臨門一腳,促成成交那一步,那你們80%的時間都是在研究什麼,絕對是臨門一腳以外的那些事)b、公司主流經營是什麼?(答案是培訓【看看公司銷售額所佔比例】,再追問:那你們在研究什麼,賣什麼?)c、手裡有一堆的客戶,你們放在經營那些有價值的客戶上的時間是多少?(我們往往固化的覺得已成交或長期合作的客戶就不用那麼「認真」對待了,結果呢,新客戶難開發的要死,老客戶不斷流失,得不償失!)d、很多銷售的壓力來自業績,那你們看看是哪些客戶給你們帶來這些壓力呢,一定是那些小P客戶,唧唧歪歪又沒什麼錢的,對么?他們其實佔據了你80%的工作時間、精力甚至是心情,如果你把精力都調轉到那20%的客戶身上,你的壓力還會那麼大么?你的心情又會是如何呢?至少,我在做銷售的那幾年裡,我從沒為那所謂的銷售業績感到壓力和苦悶,因為我心裡非常清楚,哪些客戶,是我要陪他們一起玩的(就是那20%的客戶),哪些客戶,是他們陪我玩的(就是那80%的客戶,【如何理解他們陪我玩的,就是我在他們身上練手,打個電話,拜訪一下,沖個電話量、拜訪數據、鍛煉一下思維、口才、收集一下自己失敗或者不能成交的原因與案例集,我覺得這些客戶陪我玩的挺好的,至少我在他們身上不用交學費】)銷售工作如此,產品方案、項目執行也是如此,試問一個18萬左右的案子,客戶經理、產品經理你們計劃最多派幾個人,能做多久,產出什麼?有一些案子,十幾萬,客戶要求卻一堆,然後一群人,忙前忙後,一股腦扎在這個案子里,結果其他案子、產品方案沒人跟進,看上去很忙,做的很有價值,其實,我告訴大家,我們虧了,公司虧了,人力難道不是潛在的成本和金錢么?十幾萬就註定這就是幾期培訓+一點點輔導或者1-2個報告而已,如果你陪客戶玩,你累死,公司虧了,客戶開心(但下次也未必再找你),你覺得好像我們多投入,把這個做成標杆,未來可以作為展示,但你想想,十幾萬的價格做標杆,那以後項目還能賣上價格么?客戶也只會越來越苛刻要求,所以,當下,做服務和銷售,我們逐漸開始要思考的,是如何限制客戶期望,否則真的是用80%的人力投入在20%的回報上了。
10、關於合作。我以前每次在團隊拓展課程上,都會發現學員在很多跨部門活動中失敗,根本原因就在於「利益之爭」,想要改變和改善,根本在於,找到彼此的共同利益目標,以產品和銷售兩個職能部門為例,經常看到你們彼此因為究竟是「產品方案不給力」還是「銷售說服不給力」的狀況糾結,這個問題背後的實質,就是利益分配!如果大家建立一種利益共同分配的原則,大家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時,你覺得還會互相推諉么?有錢大家賺,不努力大家都沒的玩,我覺得這樣的玩法,對員工,對企業更有利!在公司成立的10個年頭裡,只有我一個員工真正在銷售部、產品部都做過事,我非常清楚和明確兩個部門的狀況,內部之間的關係,也將直接影響到公司利益,而你們,究竟怎麼看,想怎麼發展?不要問元芳,問自己的心!同時,任何一個崗位,都是只有你做了,做多了,做久了,做透了才有資格評價,試問,沒有做過銷售的人,你拿什麼資本來討論銷售如何?沒有做好產品,又有什麼權利對產品指手畫腳?沒有做好服務,又有什麼能耐向別人叫囂?在一個組織氛圍中,每個人先做好本職工作,再來看,有什麼能夠幫到別人的。部門與部門,員工與員工,是合作,是良性競爭,是互相監督,不是破壞,不是勾心,不是監控。良好的企業氛圍要的是「和」,在公司7年里,那些喜歡說是非,勾心鬥角,「閃閃」惹人煩的,不得人欣賞,不得人待見,不得人尊重!
11、關於價值。關於對銷售人員的期待和理解:時至今日,我真的並不清楚公司如何評價一個銷售的價值和水平,也許體現在銷售額,成單數量,這些客觀數字。但我一直堅持我的看法,別人開發不出來的客戶,你能開發出來,別人開發出來的客戶,你能讓他翻倍,別人開發的客戶利潤低的,你能讓他變高了,別人只能把我們品牌課程推進去的,你能讓客戶採購更多樣產品的,我覺得這樣才是好銷售,用一句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的銷售,不是好銷售!
12、關於歉意。這一段,是寫給曾經被我教訓和修理過的同事及員工:回頭想想,貌似在公司,極少有沒被我教訓過的同事,現在很多同事還有「倖免遇難」的,換做08-10年,應該每一個同事都被我罵過和訓斥過,那時候年輕氣盛,修養不足,雖然這2年有所改善,但仍時不時和大家發火,在這裡希望你們諒解。我把新人看成學生和徒弟,所以我嚴格,恨鐵不成鋼!我把老人看成兄弟,如果無法一起走的那麼快,恨你不成器!我一直覺得,名師未必出高徒,嚴師出高徒的幾率反而更大一些,所以,在老闆和主管對你們都太過於「仁慈」的狀況下,這種黑臉人,也許適合我這種火爆脾氣的人。當年我在公司做人力資源的時候,做黑臉人,也是常事!這麼多年,我內心的真實想法只有一個:就是希望你好
13、關於依賴。剛剛提到「大樹底下好乘涼」這個話,現在要對你們說的是,不要凡事都去指望別人,不要等食兒吃,不要等單拿!我記得以前,公司一有投標,就來指望產品經理和我,公司一有論壇和年會主持,就來找我,我知道這是你們大家對我們的信任,但另外一面,也是對其他人的不信任和對自己的不信任,「不要說我們專業」,我們專業,有經驗,也是從不會到會,從沒有到有,從膽怯到自然,從不成熟到成熟的,每個人都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你現在不邁出第一步,更待何時?用一句玩笑說:哪個女人最初不是先遇到幾個流氓的。公司的年會,論壇,這些也都是你們鍛煉和展現自我的好機會,當初你們每個人來面試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描述自己在大學期間如何風光,能歌善舞,能說會演的,為何到了真正需要你們的時候,沒有人站出來呢?包括2012年的論壇、年會,當我直接拒絕再登台主持之後,除了一個新人盡心儘力,哪個人能站出來?在這一點,我以前經常說「有本事的人,不要在下邊嘀咕,站台上去講!」這個公司不是老闆一個人的,不是某幾個人的,每個人都應該盡心儘力,何謂「以公司為家」的概念,不是說你吃喝拉撒睡在公司就是以公司為家,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智慧出智慧,說的更白一點,你在家,哪髒了你不擦么?門壞了你不修么?家人有事你不管么?有人被欺負了你不出頭么?是個爺們兒,就站出來!要為你的家多擔當!
14、關於擔當。其他主管會走,我也會走,每個人都會有離開一個環境的時候,不要過度依賴某個技術人員、專業人員。我向來是一個不喜歡求別人的人,我的性格是:能自己完成,絕對不求人,就好像打廣東麻將一樣,就是自摸,不用等你放炮讓我胡!我舉一個咱們內部發生的狀況,說說我的看法,之前A客戶經理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簽了一個訂單,但發現老師的時間其實已經排課程了,然後跟客戶說了這個事情,客戶就要求想辦法解決這個事情,那A就想內部協調,這通常是我們的思維,沒有錯,如果內部協調了,他的問題,他客戶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對吧,不過換個角度想想,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可取么?最優么?答案是否:一來,你是靠別人幫你解決問題的,不是自己解決問題的,你對於處理問題上是沒有貢獻度的,二來,用別人的客戶時間調整,相當於拆東牆補西牆,不可取,潛在得罪了另外一邊的客戶,又未必討好這邊的客戶(客戶也會想,當初你告訴我老師時間已經沒有了,現在又有了),雙方都不討好,得不償失,遇到這樣的狀況和問題,不是首先想讓別人幫你解決問題,調整時間,這是下下策{最終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再考慮的},首先想的「能延期么」,「能換老師么」「如何讓客戶同意延期,給客戶什麼優惠條件」,「如何讓客戶同意更換老師,如何說服客戶信服換的老師更好」等等---這其實也是叫「敢擔當」
15、關於態度。以前,記得有一次在南寧的火車上,我對那時還在做助教的一個同事說:工作狀況分把事情做了,把事情做對,把事情做好三種,我們的客服,還僅僅停留在把事情做了這個階段,如果你能把事情做好,你再帶出來一個把事情做好的人,你就可以晉陞上去,你就可以去做你想做的額外的事情,這話一轉眼過去有近3年的時間了,現在我們想想看,我們的工作通常做到了哪一層級,反映出來的,又是我們內心怎樣的狀況:把事情做了(未關注結果優劣),等於不上心;把事情做對,等於合格完成;把事情做好,等於不但讓自己有所交代,也讓這件事的受益的人群爽了!而想要把事情做好,不但需要專業技能,更是需要盡心竭力,早幾年《細節決定成敗》的書很火,被人推崇,源於細節里可以看真知,關注細節,往往就需要從小事和點滴做起,當下環境,很多人是:你小事看不上,大事看不上你的局面。總覺得在公司前2年,打打雜有多委屈,有多沒價值。試想看,哪個名將不是首先從士兵做起的?當然也有將軍直接做上去的,可後來死的都挺快,都挺慘,因為你脫離了實際,脫離了一線,怎麼可能知道如何打仗,如何打硬仗,如何打勝仗。郭雲老師之前說過,脫離一線久了,也就離真理遠了!回到我們的崗位上來看,你沒興趣做好服務、做好方案;懶得做、不屑做,那是你從不知道這基礎工作,瑣碎事情未來能產生的價值。往往這樣的狀況,最容易讓人自滿、自高、自大,這些問題,年輕時候都會犯,但關鍵是看,你是否有心和意識去改變。記得2011年,8月份,我和一位老師、一位助理去清遠移動做調研,那時候這個助理入行也不過2年,我記得他那時候對我跟老師說大概這樣一個意思的話:allen哥,我覺得我差不多了(言外之意,在產品部學的做的已經差不多,可以出山了),我對他說,我一個工作5年,老師工作近20年的,都沒敢說我「差不多了」,因為還不夠格!從那以後,這2年,他的進步,他的方案、思路、想法我想所有人都有目共睹,時至今日,我相信他都不會自滿,因為他沒有停下向前的腳步!而這一切,我個人覺得,至少都與他沒有脫離這些基礎工作,一點一滴積累和鑽研分不開的。
16、關於習慣與素養。習慣是一點一滴養成的,相信很多跟過七個習慣課程的同事都知道。記得2年以前,與一位部門員工一起去貴陽拜訪客戶的時候,我有一句話深深的刺痛她,我說:你告訴我,你除了吃喝睡這些人生必要的事情以外,有哪一件事情是你持之以恆做到的?她沉悶的回答:想想還真沒有。我告訴她,無論你是打遊戲,逛街,還是看書,總要有一個持之以恆的愛好,後來,她告訴我,她有在持續看書,雖然我不知道看書的成效是什麼,但想跟各位說的是,好的習慣和素養,都是一點一滴積累的。舉點簡單的例子來看看:我們經常喊公章在哪裡?「是誰「偷」走了我的公章!」財務不禁要喊。以前我們有個規定,公章應該在財務那裡使用,不要帶走,後來慢慢又變成了一個不成文的習慣「拿走了,用完了公章,即可歸還」,可再往後呢?卻變成了,用完了就放自己桌子上了,別人找不到,還得把公章「喊回來」。每次公司要有客戶來,相關的銷售都會在群里吼一聲「一會有客戶來,請大家5s一下」,試問,5s是什麼?喊出來的5s無非就是整理,整頓,清潔,清掃一下,而5s真正的內涵,在最後,在素養上,衛生環境需要的是保持,保持就是一個良好的習慣和素養,等客戶來才收拾一下,那是做給外人看的,平日保持的好,是做給自己的。以前有個道理講:人,首先是要活出自己么,給別人展現的那些,都是虛的!東北傳統文化中有一個很好的值得學習的地方,就2個字,「實在」,來點實實在在,實實惠惠的!如果舉公章和5s的例子還不夠,就再講講銷售中的關於客戶合同的存檔以及使用銷售管理工具的2個例子。我記得每次招投標之前,都有可能需要找一大堆代表性的課程合同,但每次去尋找,都發現想要的合同不超過三分之一,一詢問才知道,基本銷售根本就沒上繳財務存檔。一個稱職的銷售,其中一點,就是你要把商務合同保存好,一來產品和其他銷售可以拿這個合同做營銷佐證,二來財務統計有事實依據,三來一旦出現商務問題,有個法律憑證。這麼多年來,我個人的銷售訂單,有95%的合同都有拿回公司歸檔(除富士康外),其他人呢?能否超越我,實現100%呢?再說到銷售管理工具,眼下,你們是把他當被強迫的任務完成呢,還是一樣形成了銷售的專業素養,不用人盯著,強迫著就能使用呢?
17、關於新人。說說我對剛進公司1-2年或者未來要進公司做銷售的同事的想法:依照你們個人的想法,你們公司制定的現有的日常打電話的數量、拜訪數量,是根據什麼擬定的呢?肯定是依據以往這麼多年,這麼多銷售人員的數據為依據擬定的。那你們覺得,這是一個高指標高要求獲得高收入的「鏈條」呢,還是一個「最低消費標準」呢?當然是低消了,也就是說,以前,很多銷售前輩,往往打了那麼多的電話,拜訪了那麼多客戶,談了那麼久,才能收穫到今天的收益,而你們現在還想在低消之下再降低一個標準,那這個銷售,真的可以不用做了,回家賣紅薯去,沒有績效指標,看天吃飯!你們要清楚,任何行業,都是先進的有肉吃,後進的頂多剩點肥肉甚至是菜湯了,眼下,諮詢行業已經從藍海變紅海,如果你們連公司前輩們,低消的都不能保證,如何超越競爭對手,如何在市場競爭中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18、關於「熱愛」。請問有多少人,是一進諮詢公司,就知道這個行業,或者喜歡這個行業進來的?有多少人進入這個行業之時是「海誓山盟」,結果到頭來是「落荒而逃」的呢?你們是真的熱愛,還是僅僅拿他當一個敲門磚,過渡期,吃飯的碗?說說我自己的感受,我記得06年我在剛接觸公司的時候,有一個叔父就對我說,你要把老闆的企業當自己的對待,你才可能做好。這句話,我一直牢牢記得,進公司以後,幾乎公司所有的事情我都放在心上,不是我好事,不是我犯欠,而是我真把這公司當自己的一樣去做,所以任何崗位我都去努力做,任何可以想辦法去幫公司改善的建議我都去提,甚至是牢騷,抱怨,甚至是遷怒於老闆。因為我知道,如果一個企業里,連異樣的聲音都沒有了,那實在是太可怕了!如果你覺得在某事某刻某種建議是真的能幫到企業,請大膽的提,即便公司當下無法儘快改善,未來也一定有這樣的機會。說出來,做出來,機會是0到100,不說不做,機會是無。如果你熱愛這個行業,熱愛這個企業,那就真心去思考,你可以為這個企業,除了在你本職工作上的事,你還可以為企業帶來什麼價值。
19、關於「氣」與「度」。其實應該把兩個字放一起,統稱氣度,我想在公司的這麼多年裡,我最大感受和收益之一,就是氣度二字,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我們時常因為某一些不順的狀況,而容易讓自己無法再接受這樣一個環境和氛圍,比如:你時常被主管罵,比如你經常完不成業績,再比如,有小人等等,甚至是外界給你的一些訊號,比如,某某同學現在的薪水已經是你幾倍了,某某諮詢公司的某某銷售竟然薪水如何。做人啊,千萬別被這些外界因素所干擾了你。你一定要清楚和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出點樣子來。每每我們活動,聚會,喝酒,總有很多人喝醉,喝傷心,都是過來人,我能不知道你們心裡想什麼么?要是真要比較一下,你們的那點傷心和不盡人意的事,跟我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兒科啦:你們降過薪么(不是績效獎金),你們能接受所有主管都有年終獎,唯獨沒有你,讓人在背後嘀嘀咕咕看笑話的事實么?你們能接受與你一屆來的,甚至比你晚來的,現在要麼是這個部門主管,要麼是哪個部門經理,而你,沒「抬頭」的情況么?這樣讓自己難過的事情,對我而言何止五件十件,可能多到我自己都數不清了,換了是你,估計早就走掉了,而用老闆在兩年前對我說:依allen的脾氣,早就應該離職好幾次了。為什麼一直沒離職呢?因為我自己清楚一些事:第一,在這裡遇到的問題,並不是換一個企業或者環境就能避免的,甚至更多;第二,既然在這裡遇到了,那就儘可能解決吧,年輕時候遇到的問題多,未必不是好事;第三,我當初的信念是要在諮詢行業小有所成,混出點名堂來,現在遇到的這些小麻煩,都是攔路虎,我不該被他們打敗;第四,凡事要有始有終,半路逃跑,不是英雄所為。也就如此,這幾年,我一直在練習自己的氣度:不大喜,不大悲;有,欣慰,沒有,不強求。
20、關於離開。在這裡,我想說的,我能說的,是我有了更高的目標和追尋,也是職業生涯發展的要求:28歲之前,是煉就專業能力和技術同時掌握與人溝通打交道能力的時刻,28歲-32歲,是要開始從被管理,往管理方向轉變的時刻,32歲-37歲應該是能夠獨擋一面,頂天立地的時刻。說的白一點,第一個五年做學徒,第二個五年做師傅,第三個五年做師叔祖。用專業話說,第一個五年被人管,第二個五年去管人,第三個五年做經營。現在到了我期待從被管,到管的階段,也是要檢驗我這麼多年做學徒的橙色的時候了。正如松下電器客戶之前跟我講到的:在諮詢公司做太久了,人總是容易浮在半空中,去企業里做做,才能知道在諮詢公司里學到的東西最終能不能用上場,這也是檢驗和豐富自己的方式。
21、關於未來。以往,都是看著公司的兄弟姐妹們離我而去,他們遍布黑龍江,河南,山東,上海,江蘇等地,現在,終於也輪到我了,早幾年離開的那些兄弟姐妹們他們至今都各個跟我保持著聯繫,但我發現,到了09年之後進到公司再離開的同事們,卻很少與我們保持聯繫,是現在的人情淡了,還是我們的心容不下那麼多人了。。。以後的一段時間裡,也許在公司里沒有一個劉老師的身影,但劉老師曾經分享給你們的,對個人和公司有幫助的,希望可以繼續傳承下去,同樣,雖不像在同一個辦公室里那麼方便耳提面命,但透過飛信,郵件,電話,還是很方便的,搞不定的客戶,搞不定的狀況,一樣可以問我,我們無法預知明日和末日誰先來臨,但我知道,明日的我們不會是競爭對手和敵人。也許十年八年之後,我還會回到諮詢行業,再來陪客戶玩,陪你們競爭也說不定,但眼下,我要去做的,是我真正從學徒向師傅,從員工向管理者邁進的路。
寫在離開前。
推薦閱讀:
※我沒多動症,我只是愛動
※做什麼樣的工作可以年薪12w+?
※年輕最大的遺憾:因為害怕,最終什麼也沒有做
※接下來會有一批數據分析師會下崗
※我的科學家夢
TAG:職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