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培養孩子的情商(二)別忽視所謂的孩子氣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幾個明顯的階段,為人父母都體會過這些場景,我們將其稱為「孩子氣」,但卻容易忽視這些情形與孩子「高情商」之間的關係。

第一種情形:我即刻就要!我們常常在公共場合看到不少孩子會因為不給好吃的,不給買玩具哇哇大哭,或者什麼要求沒有被滿足,孩子的反應非常大。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反應就屈服妥協,而孩子會學習到這種方式的有效性,屢試不爽;有的家長則粗暴制止,同時責怪孩子:「你為什麼這麼不懂事!為什麼這麼不省心!」甚至口不擇言,「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小孩!你要是再怎麼怎麼樣,我就不要你了」等等恐嚇的話,對孩子的心理是很大的影響。

第二種情形是等同模式,心裡想像的就等同於外面現實世界的樣子,內在世界和外在現實被簡單的對等起來。思考和感受似乎只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物。比如,孩子看到了父母的大吵架,低氣壓,很多孩子會問,是因為我不乖,我不好,所以爸爸媽媽不開心了嗎?所以有的時候我們發現,家裡人發生激烈爭吵之後的一段時間,特別小的孩子好像特別懂事,特別省心。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孩子把外界發生的事情「攬到」自己身上來,並覺得是因為自己的緣故,導致了家庭的不和諧不穩固,所以要通過「表現好」這種方式極力彌補。

再舉個例子,我們很多幼兒園和小學的師生比配置都很高,比如一個班主任帶40個剛上一年級的學生;兩個年輕幼教要面對20多個一會兒哭一會兒爬一會兒亂往嘴裡塞東西的小鬧騰們,力不從心。老師的經驗和精力有限,考核的壓力、收入的壓力、生活上需要面對的種種,有的時候會一不留神就忽略了某個孩子,處理孩子間的糾紛或者管教孩子的方式趨於簡單、快速、甚至是粗暴。這時有的孩子受了委屈,也會堅定的覺得是由於自己不好,於是就「知道」自己將會受到老師不好的對待。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慢慢深入這種感受,覺得自己不配獲得老師的愛,而老師也一定不會喜歡我這一類小孩。其實,這也許並不是大人的本意,大人的忽略或經驗不足,卻給孩子留下了自己不會被喜歡的烙印。孩子長時間在這樣一個封閉的循環里走不出來:遭受不好的對待——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或不討XXX喜歡——知道自己不好——所以就會受到不好的對待。自己的好與不好,取決於發生的事情,並沒有一個不受外界影響的主體我。

其實等同模式並非全是不愉快的體驗,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經歷過等同模式的階段。比如,嬰兒會覺得自己所在的世界就是全世界,自己餓、冷、不舒服等就會自動的被解決;自己想要的就是自己的東西,並不存在別人,所以2歲的寶寶並不覺得自己在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只是因為單純覺得好就過去拿了;幼兒開口學說話時有一個階段是代詞無法正確使用,也體現了孩子處在等同模式中,如小孩子和大人一起開門,看大人對門外的人說:「你來啦!」下一次自己在門外的時候,也會說:「你來啦!」而不是說「我來啦!」

第三種叫假裝模式,說的是內在世界和現實世界脫鉤,否認那些我們想忽略的事情,認為那些事情都無關緊要,按照自己的想像來構建一個世界,並感覺這才是真實的自己的世界。當孩子逐漸認識到自己與外界並不完全等同時,就慢慢的進入到了假裝的世界。例如,小孩子在某一個階段特別喜歡的過家家遊戲,你扮演爸爸,我扮演媽媽,我們假裝怎麼怎麼做。這個時候,大一點的孩子,比如4歲左右,玩過家家的遊戲時並不會真的去吃「假麵包」、「假食物」等道具,而共同參與遊戲的年齡很小的孩子卻可能跟著哥哥姐姐一邊玩一邊就真的去吃玩具了。另外,小孩子非常喜歡聽童話故事,堅定的相信故事裡的世界,特別的理想化,也是內在世界想像構建的過程。或者孩子有很多奇思妙想,覺得自己能從家門口挖個洞,通到地球另一端;覺得自己能和爸爸媽媽要一個月亮,偷偷養在窗前的玻璃缸里等等。

這三個階段都是我們成長中必經的階段,而這些階段的打造和父母的努力都特別重要,如果做得不好,到了成年的我們可能還會卡在某一個童年階段走出不來,一遇到類似場景就會反覆的卡殼,做出很多外界被評價為「情商低」的表現。例如,

即可就要模式:姑娘給男朋友打電話,對方未接,當天也沒有回復。第二天再聯繫時姑娘非常生氣,會質問對方為什麼不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為什麼不即刻回復,這是不是不再愛了。或者男孩子出去玩,沒有提前向女朋友報備,然後雙方陷入了長時間的冷戰中,怎麼哄怎麼勸也沒效果。這些一定要控制對方,讓對方按照我的心意做才能心滿意足,否則我們怎麼也過不了這個坎兒的事兒被我爹通俗的概括為:「無理取鬧」。而這些行為的出現,很可能就是童年時期和父母相處時即可就要這個階段沒有被滿足的表現。

等同模式:舉個好玩的,「你瞅啥!?」「瞅你咋地!」一言不合就動手的例子,反應了雙方都很容易感受到周圍滿滿的敵意,被攻擊的可能性;再如,敏感多疑,事情辦的不順利時簡單歸結於別人對自己有意見,故意從中阻撓等等。這些沒有想到「事物的產生有多種可能性」,而簡單的將外界事物歸納於自己想像中的固定模式,從而推斷出心裡想的就等同於外界現實也是大人常有的反應。

假裝模式:例如,與外界嚴密的封閉。兒童時期多次得不到父母的回應,為了保護自己給自己建了一個非常封閉的內在王國,跟自己說,自己很強很獨立,不需要外界回應,不需要任何理解和感情支持,一樣能把事情做得很好。跟自己說討厭一切和外面的接觸,其實內心深處壓抑了曾經受到傷害而引發的恐懼和害怕。成年人樂此不疲的自我欺騙也是假裝模式的表現。

當!當!當!看了這些成年之後仍走不出童年三階段的例子,終於進入到爸爸媽媽怎麼做環節。我把它概括為三建設兩沒有。

第一個建設:給孩子建立安全堡壘,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給予自己關注,是被大家重視的、喜歡的、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不到,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必須做點什麼才是重要的,或者自己什麼都不重要。例如,我學習成績好,爸媽才喜歡我。我怎麼做都不被重視,我妹妹弟弟才是爸媽的心頭肉,他們對老大就那樣!)

第二個建設:情緒能被讀懂的基地。爸爸媽媽關注孩子的情緒,並和孩子在一起,陪伴孩子度過各種情緒。讓孩子感受到,你不會離開,會一直陪著他,而且爸爸媽媽能幫孩子承擔那些對於孩子來說天都塌下來的、太多的情緒,一直到孩子覺得他不需要了的時候。首先理解孩子的情緒,去安撫他,幫助他理解,對方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人會感受到這種情緒,替孩子表述出來。孩子小的時候,有很多傷心難過只能用哭來表達,即便大一點的時候他知道這個情緒的命名,卻感受到像魚刺卡在喉嚨里一樣就是說不出來。這個時候如果大人能替孩子說出來,先把孩子承受不了的感受拿到自己這兒來,用自己的分析理解說完,再還給孩子,就是對孩子的幫助。

例如,我認識一個「拖延症」姑娘,其實她的拖延是從幼兒園時代就開始了。她從來都不喜歡去上幼兒園,上幼兒園對幼小的她來說,意味著和父母的分離,好像父母不要她了,忘記了她,只是兩個大人去快活了。她的爸爸媽媽神經大條,確實有把孩子忘到幼兒園,承諾了孩子下午來接,晚上亂七八糟的事兒一忙,乾脆讓孩子在幼兒園睡了一宿。孩子滿懷期望的看著一個一個小朋友被點名接走了,最後自己孤零零的和幾個本來就是整托的小朋友被老師領回去睡覺,這是孩子不能承受的情緒,這對她來說太大了。於是,她發展出各種策略,例如早上去幼兒園之前刷牙時,喝一口漱口水就把整杯水倒掉從新接一滿杯,以此拖延時間。堅決不整理書包、作業,和大人一起在早上手忙腳亂,七耗八耗,錯過了幼兒園的早飯,於是就跟著父母出去吃,吃完了在路上提各種要求以拖延時間,買一包麥麗素啊,再吃個酸奶啊,就要去奶奶家啊,或者乾脆就是一去幼兒園就莫名其妙的生病,等到大人終於不堅持送她去幼兒園的時候,如釋重負。這個故事中,父母並沒有注意到孩子的情緒,沒有替孩子分解或者是站在孩子的情緒上來理解這件事,也沒有做好安全堡壘的建設,慢慢的孩子把童年的問題帶到了成年,遇到那些喚醒不好體驗的事情時,拖延症就會時不時的跑出來干擾她的生活。

第三個建設:溫暖的港灣。能讓孩子得到溫暖的、穩定的、可以預測的回應。如果孩子積極的告訴你他的想法、他的擔心,要珍惜孩子的分享,不要簡單粗暴,不要晾著孩子、不及時或者不積極的回應,甚至把自己的情緒化反饋給孩子,讓孩子心裡打鼓,到底會怎麼樣,我能安全的分享,能和爸媽說嗎?我說的會有用嗎?有必要說實話嗎?說了你們真的懂嗎?比如有的權威式父親,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會說:「你看,我跟你說了一萬遍!你怎麼就不走心,你根本不聽我的,這下錯了吧!」或者「我跟你說,這事就得怎怎怎麼辦!」有的媽媽會指責孩子,「哎呦,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省心,這麼燙的吃的,早說了不要碰,你還把這吃的掉到我身上來了,哎呦燙死我啦~去去去~」有的時候父母又特別隨意,飯桌上立規矩,小孩子不許喝飲料;第二天,哎,看看!孩子噎著了,快喝杯飲料送一下吧!或者是執行了沒幾天,一高興,來~乖兒子,今兒爸爸(媽媽)高興,咱一起喝個飲料!這些對年紀小的孩子來說,都屬於不可預期的反應。

最後,我們來說說兩沒有。一個是沒有敵意的堅持,一個是沒有誘惑的深情。以即刻就要模式下的「熊孩子」來說,當孩子在商店裡滿地打滾兒要玩具的時候,不是孩子出了問題,而是大人要反思是不是平時對待孩子的方式要調整。不要沒有耐心的攻擊孩子: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你怎麼這麼費勁兒,怎麼說都沒用。也不要騙孩子什麼沒帶錢包啊之類的,這些借口很容易被孩子識破。而是沒有敵意的對待孩子,嗯,這個確實是你想要的,理想化的,但咱們要不了。但要不了沒關係,爸爸媽媽還是愛你的,陪著他感受情緒的低落起伏。第二個,沒有誘惑的深情:別誘導孩子,你想要嗎?好啊,那你得考多少多少分兒,我就給你買啥啥啥。這些激勵方式用久了,看起來省事兒,但實際上時間長了孩子的安全感就被破壞了,孩子會陷入一種困惑,爸爸媽媽愛我嗎?是不是只有我學習好,他們才愛我?和規則條件綁架起來的愛,會讓孩子內化成對自己的苛責,我想做,但做不到的自責。

愛,是讓接受的人心裡感受到的。而不是我們想當然自己想做的對對方好。但要記得,人無法相信自己沒有體驗過的東西,我得到了就能給。所以,培養孩子的情商,從題目來說,這多半兒是個偽命題,當爸爸媽媽,更多的也許是先修正彌補我們童年時代的三階段,自己做自己的父母,支持自己、愛自己,重視自己的感受和情緒,而後再做孩子的父母,把愛傳遞出去。

參考資料:李昂,《我沒安全感,你能給我嗎?》簡單心理微課堂;

David Wallin,Attachment in Paychotherapy,2007, The Guilford Press.


推薦閱讀:

2-5歲孩子英文學習體驗+12部超經典英文原版動畫片下載鏈接分享
好一個戊戌金狗年!
寶寶這四種性格「很要命」!3歲前一定要改掉!
現代幼兒教育方法與目的
數學就是學習計算?這樣想就弱爆了!

TAG:幼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