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520特輯】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一)?

【引子】

5月20日發布第一篇幼兒教育的話題,多少有一點偶然。我的男神說,如果我們活到80歲那麼剩下的日子也就18000多天了,要做點人生真正喜歡的事。他又說,別人也許很容易一眼看出來我們不能做什麼,卻不一定馬上知道我們能做什麼。幼兒教育並不是我的專業,只是打小傾心熱愛的一片土壤。我從事的本職工作是大學教師,算到今年執教4年,培養的第一屆學生已步入社會,成為專業領域的新鮮人,他們探索這個世界,以愛的方式出雙入對,不久就會步入婚姻家庭。我和每一屆的孩子們都有很深厚的感情,他們親切的叫我「趙老」,大家一起風裡來雨里去,我所希望的,如同大多數家長的心情,便是能扶他們上馬再送一程,特別是等他們的孩子出生的時,能看到這些對幼兒教育的探索,也是一點小小祝福。而我的大學同學們,畢業十載,在事業上升期中既完成社會期許又兼顧保護家庭,大多都在孩子1-3歲的階段,無論睿智沉穩的男生還是溫暖聰慧的女生都正扮演有擔當有作為的新家長。這個時候正好開啟我們的話題,談一談如何「教育」小朋友,如何以愛和自由滋養孩子?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某種意義上而言,不是教出來的。在漫長的家庭生活中,孩子更多的是被滋養熏陶出來的。我們每一個人都來自原生家庭,深深地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比如,父母意見不一,家庭長期低氣壓或脾氣無徵兆的爆發,讓幼小的孩子惶恐,常常處於害怕和不安中,有些孩子就會發展成「討好型」人格,說話做事第一反應是希望對方能喜歡自己,自動忽視自己內心的感受,通過別人求證自我價值感。長大以後也不斷地用各種方式證明他/她在乎的人是愛他的,而證明的方式有不少都是各種「作」,以此獲得穩定的安全感。

再如,A型人格的家長,通常較具有進取心、戰鬥性、自信心、成就感,並且容易緊張,總願意從事高強度的競爭活動,不斷驅動自己要在最短的時間裡干最多的事。這樣的風格促進人們邁向更大的成功,但也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這樣的父母容易對自己和孩子寄予極大的期望,同時容易苛求自己,不惜任何代價實現目標,也把這樣的標準套用在孩子身上。長期以往,容易忽視孩子的感受,惟成果論,事情結果不錯就表揚,事情做得不好就指責孩子不夠努力不夠聰明。這樣家庭的小朋友長期處於父母的控制之下,也許要經歷很長的探索期,才能慢慢的認識到自我,自信心閾值也會比較低,這也是原生家庭帶來的一種影響。

我們從父母的家中走出來,已不是當年無助的小孩,自己也組成了新的家庭,特別是我們已經開始為自己的孩子創建了他/她的原生家庭,可以也有機會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環境,讓他們健康無憂的成長。

【情商高的基礎】

當我們說一個人情商高的時候(又稱為心智化),關注的是一個人如何處理自己內心和外在世界的關係,按照心理諮詢師的說法「我們能從外部的角度看自己,也能從內部的角度看他人」,知道自己和外界的區別與聯繫,特別是能夠在互動中豐富、準確的理解他人。這個豐富,代表著不僵化、而準確,說明了我們的同理心很強,能迅速的將自己的心放置在別人的位置上來理解問題。

而情商或者說心智化的塑造,最主要的來源便是兒童時期的經驗,特別是襁褓嬰兒到3歲左右的時段尤為關鍵。同時,心智化並不是一個理性思維可以訓練的產物,它的源頭在於體驗,因為從原理上說,「人無法理解他未曾經歷和體驗過感受」。因此,嬰兒和父母一次又一次的互動,小寶寶被溫暖的照顧、餓了有好吃的,困了有人哄著睡覺,冷熱軟硬都被很舒適的滿足,便為孩子打下了體驗的基礎,這個基礎越堅實,越有助於他們長大後心智化的高水平。特別是照顧者,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能穩定的為孩子提供一個迅速理解孩子想法的反饋機制時,孩子的發展越好。孩子在一次次愛的滋養中建立了一個良性反饋,既關注自己的感受,也能預期外界環境的安全度,因此就會減少扭曲的成長,安全的探索世界,慢慢就形成了獨立的人格。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一個道理,他的吃喝玩樂需要「大人」的支持才能維持,因此,他所作的努力都圍繞著保障飲食安全、睡眠充足而來。一旦孩子發現父母供應系統並不穩定時,就會採取各種辦法來維持這一穩定。比如,過度僵化執行定點、科學餵食的父母,孩子就會在能有機會接觸吃的時,想盡一切辦法佔有資源,以免漫長等待中飢餓難耐,因為他知道無論怎麼找父母表示需求,父母都不會有所反應,因此他只好自己調整,久而久之孩子或者還會自我安慰自己並不餓,否定自己感覺的存在。

下一期我們再具體來談談心智化程度較低的表現,以及沒有這樣的機制會有怎樣的危害。

【核心原則和有效陪伴Tips】

如果說與孩子相處的一個核心原則,那麼就是首先把孩子當成一個人,當成一個擁有獨立性的人,充分尊重他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用大人的權威壓著他、欺負他。舉個例子來說,很多大人喜歡逗小孩,覺得好玩,也覺得是增進大人間感情的一種方式。然而這件事對於小孩子而言,是一種很不舒服的體驗和困擾。試想,當幼小的你處在一個陌生環境中,一個彪形大漢高高在上的走過來,站在你面前,虎軀一震,大塊頭把半邊天都遮擋了,用怪腔怪調和你說話,一會兒又要摸你的臉,你什麼感受?所以有經驗的大人在接近孩子的時候,第一反應是蹲下來,避免讓孩子仰視著和自己對話,也會盡量用平和的語調緩慢而正常的和孩子對話,絕不勉強,給孩子一個適應過程。

這裡我們以「有效陪伴」為例,簡單梳理幾個為孩子提供愛的滋養的方式和小要點,不斷優化我們的行為。

1.有效陪伴不是指媽媽在廚房做飯,爸爸在客廳打遊戲、看報紙之類的,孩子坐在客廳里自己玩;或者是把孩子送進早教機構,你坐在外面乾等。而是你和孩子在一起玩,共同參與一個活動。通過參與一個活動的形式,和他交流,注重他的感受。

2. 如果孩子太小還不會做遊戲呢,多和嬰兒的互動可以通過身體接觸的方式進行。輕柔的按摩小朋友的身體,充分的肌膚接觸,能讓孩子和外界建立有效的連結。同時,可以給孩子講故事,講的內容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讓孩子感受到你在關注他,願意隨時和他建立反饋。

3. 當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難時,第一時間不是提出解決辦法,而是先說出他可能的感受。理解他的心情,才有可能讓你的解決方案聽到孩子心裡去。同時,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想法,無論這一想法多麼幼稚,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很大程度上基於想像力,不要替他探索世界,我們要做的是讓他自己來,你在旁邊給予充分的精神支持,在他需要的時候再以共同探索的方式提出你的思路,讓他來決定做或者不做。

4. 不要給孩子探索世界設定人為障礙。孩子很小的時候是用嘴和手來探索這個世界的。不要在他專註的品嘗、觸摸各種物品的時候,粗暴打斷。我們家門口菜店裡有個剛會走的孩子,笑呵呵的抓起一顆小油菜就咬,接著把白胖的手指的戳進一顆聖女果里,番茄汁四溢,他高興的都不行了。結果此刻被奶奶嚴厲呵斥。孩子並不知道所謂的一顆油菜、一顆聖女果的世俗價值,而這樣的行為讓孩子困惑,他能接收到的信號是,當我在探索玩耍時被家裡人批評了;而不是我能玩不要錢的,而不能玩賣錢的東西。

5. 關注,關注,關注~如果父母帶孩子參加大人的聚會,要提前給孩子準備好他心愛的玩具,或者特別有興趣的「大殺器」(不是IPAD這種能成癮的),別讓咱們的孩子為了求得你的關注,做出各種表現——這些通常被老人稱之為「人來瘋」。孩子並不理解為什麼在家的時候你們都圍繞我,關注我,一出門就不一樣了,於是各種淘氣,扮鬼臉,「胡說八道」的高度求關注。回應,回應,回應,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他是我們的孩子,但也是一個獨立的,值得我們尊重的人,而且首先是個人,其次才是我們的孩子。

好吧,今天先到這裡,下一次我們具體說說孩子安全感是怎麼建立的,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在心智化道路上走得多麼艱難,作為把最親愛的寶貝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父母,我們能做點什麼,避免哪些誤區。

-----------以下高能預警的私貨分界線-----------

【4月記】

生活是很有規律的,每天早上五點到晚上九點,充滿詩意自由自在,充實是因為多線程的工作,每天學新東西就感覺大腦被重新開發的一樣高興,寫文章不把發表作為目的而當學習過程的樂趣。全方位的充實自己,凡是自卑的時候就想一件事,這個世界是可以習得的,而學習這事是我們最擅長的,過程就足夠有趣,把所有的事兒都當成嘗試和好玩。失敗也不可怕,重要的是經歷的過程。真誠是我們的護身符,好奇心是我們的源動力。

-------------------------------------------------

版權或其他合作請私信或聯繫:devben@126.com

微信公眾號不日開放~~~(另圖片侵刪)


推薦閱讀:

雙語寶寶並不只是會說兩種語言這麼簡單
幼兒識字 家長輔導(5)
幼教分享:幼兒園管理的三個支點
幼兒園老師:學校如何才能留住男幼師
怎麼教幼兒識字?八種方法教給你。

TAG:幼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