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移情心理學的筆記(2)
可能讀過榮格自傳的人都知道,榮格出生在一個基督教的家庭中,對他來說,家庭里傳輸的宗教理念與他實際上的個人宗教體驗的衝突導致可以說決定了他後面理論的整個走向。甚至在榮格的紅書中,」上帝有兩個面「這樣一個私人體驗已經成為了一種對他來說某種永恆的真理,在這種真理的影響下,他接納了來自易經中的陰陽學說,成為了他學說中「陰影原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榮格的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個個體,在面對一種「時代精神」——或者是用現在的心理學術語來描述「社會化」——的影響下,其實或多或少的會有一些不適應的東西,而這種不適應的感受,就是我們成為自己的最關鍵的因素。甚至通過榮格自己的理論,我們可以確定一個人大體的心理軌跡是,前半生可能多數是在扮演社會對他要求的某些角色,也就是人格面具,後半生其實應該是尋找成為自己的可能,並且最後使自己與這個社會和諧起來。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思路下,我們可以開始觀察一下我們社會中的東西。這個部分的觀察結果可能每個人都不太一樣,我只說一下我自己的觀察。
我出生在中國北方的城市,但是經歷比較複雜,在10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從北走到南再從南走到北的經歷。雖然我小的時候漂泊的時間為多,但是我的安全感其實還是比較充足的,小的時候可能也是被人照顧的比較多,所以自信心小的時候也是比較好。所以我的童年還是比較順的。
而在我的眼中,與越多的人接觸,我越多的看到的,其實是一種不安全感。這個社會中瀰漫著一種焦急的訊號,每個人都在試著做些什麼,或者說去獲得什麼,每個人都有太多的慾望沒有被滿足,每個人都非常貪婪。同時每個人都會把自己的慾望投注到另外一個人身上,希望他去替自己滿足自己的慾望,並且最最關鍵的是,社會的規則是,這樣的替代我辦事的事情是好事,或者說,一個人越有能力的評價標準,就是替自己辦事的人數的多寡。這一點,在中國叫人脈。所以在中國,可以看到的是,一個人的慾望在人脈的作用下成幾何性增長,而由於這個慾望的過分膨脹,最後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對人尊重的缺乏和對人感受的忽視。而這,也是我每天見到的孩子行為情緒問題的重要的因素——因為家長自己的感受從來沒有被人尊重和關注過,他們自己自然也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和關注自己孩子的感受。非常諷刺的是,目前心理學的流行也和這個因素直接相關——因為我們之前是缺乏對自己感受的關注和尊重,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理論或者技巧來填充我們自己的需要。心理學就完美的滿足了這樣的一個需求,特別是在中年早期到中年中期的人群中,這樣的需求催化出各種各樣的「現代」的心理理論。但是,講真的,我們真的是在成為我們自己而非是填充某種過去的空洞么?
那我對我們現代的社會問題的回應是什麼呢?我的答案是,或許我們可以在孩子身上就喚醒尊重自己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感受的種子。而我相信人類的心理,是存在這個可能的。那麼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喚醒這個種子呢?
推薦閱讀:
TAG:分析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