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屆金像獎影帝一定是他
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正在進行中。
其他獎項的歸屬不敢妄斷,但影帝一定會是古天樂。
提到古天樂,你會想到什麼?是「一見誤終身」的史上最帥楊過;
去年上映的《貪狼》中痛失愛女的父親;
還是……感動眾多國人的「蓋校狂魔」。(順便表白一波心繫祖國、低調慈善的古仔)
出道20餘年,古天樂參演了百餘部影視劇,塑造了許多經典角色。有這樣一部電影,古天樂在裡面飾演的角色壞出高度,壞出境界,壞到我懷疑人生;但他的表演卻好到完全值得一座金像影帝……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電影《毒戰》。
電影《毒戰》由杜琪峰操刀執導,韋家輝、游乃海擔任編劇,在風格上延續了銀河映像一貫的冷、狠、酷。
扣人心弦的劇情,寫實刺激的槍戰戲,使得《毒戰》廣受好評。更有網友稱讚影片過癮如可卡因嗨翻他的神經。
大致回憶一下緝毒題材電影:商業性較強的《湄公河行動》和《掃毒》在大篇幅刻畫正邪雙方的激戰場面外,分別突出了主旋律與兄弟情;《門徒》對吸毒販毒人員的生活、行為、心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描摹,拷問每個人的底線,最後引出了對「毒品可怕,還是空虛可怕」的深思,令影片得以升華。
而《毒戰》的格局似乎更大。杜琪峰不單只描繪這場警匪之「戰」,更聚焦人心之「毒」,比起警察和毒販的較量,善和惡的對峙才是本片最大的看點。
影片最開始,毒梟蔡添明(古天樂飾)駕車逃出爆炸的制毒工廠,撞進餐廳後被送往醫院。
與此同時,禁毒大隊長張雷(孫紅雷飾)的卧底行動收網,將抓獲的販毒人員送往醫院強制排毒。出於偶然,張隊發現了蔡添明的制毒者身份,命手下警察盯住他。
故事就此展開。
影片大量運用灰藍及暗灰兩種色彩,營造了沉重壓抑的情感基調。
另外,運毒司機邊開車邊吸毒,犯人灌腸,女孩排毒痛哭,清洗拉出來的毒品等一些列極富真實感的大尺度鏡頭,也在告訴觀眾:這部片子可是來真的。
在醫院,蔡添明實施了第一次畏罪潛逃……可惜沒成功,在太平間里被張隊瓮中捉鱉。他放下緊握的手術刀,從冷櫃中坐起,高舉雙手示意投降。(象徵他放棄反抗,準備通過戴罪立功來改死刑為死緩)
這之後,他再也沒有逃跑過,對於警方似乎也表現得十分配合。但作為片中的「毒王」,蔡添明顯然不可能這麼傻白甜。
事實上,他「逃跑」的念頭從未消失過。
這種人是典型的不見棺材不掉淚,招供的誠懇程度和當下危機程度成正比,當他覺得危機已過,自己暫時不會被處決時,心中的歹念便繼續騷動,並靠高超的智商和演技為自己鋪好後路。指望他一次性全招了?不存在的。
蔡添明深知,只要他身上還掌握著警方不知道的線索,他就一直都有利用價值;而只要還有價值,遊戲就有翻盤的機會。
他想要的機會出現過幾次。
第一次,他安排他供出的下線哈哈哥和上線黎樹昌分別和扮成他們的張隊見面,從而使哈哈哥和黎振標通過一座「不存在的橋樑」建立起「要貨出貨」的關係。
在扮演哈哈哥和黎樹昌碰面過程中,張隊不得已吸食毒品,蔡看著因痛苦倒地掙扎的張隊。
一個內容豐富的眼神,「要不要逃,怎麼逃,逃掉的可能大嗎?」相信有無數個關於逃跑的念頭在這瞬間閃過腦海。但很快,女警小貝折回屋內,一切不安分的想法戛然而止。
第二次,蔡添明按約定去鄂州和運冰毒原料的二人碰面,打鬥過程中,蔡添明奪過了對方的手槍。面對下面兩個選項,蔡再次心生動搖。
A.砰砰兩槍將這兩個送貨的滅口,自己跑路,也保住了大聾小聾兩個徒弟和鄂州的制毒廠。
B.按原計劃把大聾小聾和工廠出賣給警察,自己戴罪立功。
這個鏡頭將光運用到極致,蔡心中涌動著的惡念與糾結通過黑暗中臉上光的明滅得以體現。
這次,蔡添明依舊沒有跳反。
因為他知道這兩次時機都還不夠成熟,自己一人單挑警察一群,勝算終歸是小的。
之後,一切看似都在警方的掌控之中。警方通過蔡添明了解了鄂州制毒工廠的內部細節;和大毒梟黎振標見了面並準備「深入合作」;安排大聾小聾出貨,哈哈哥收貨。
警方要收網了,然而這網只收了一半。
張隊等人在津海人贓俱獲地逮捕了哈哈哥,而鄂州卻傳來了大聾小聾逃跑,同事犧牲的噩耗。
蔡添明隱瞞了制毒工廠的地道一事,直接導致了警方抓捕行動失敗。眼見戴罪立功不成要被押回總部,蔡添明立刻聲淚俱下地甩出第二波「乾貨」。
「黎振標,只不過是煙霧。」——幕後的七個香港人,才是真正的「標叔」。
看到這兒不難發現,蔡添明才是這場緝毒大戰的馬達,其他正反派人物,包括張隊都只是圍繞著蔡添明轉動的齒輪。蔡的一言一行給其他角色的行為提供了動機,劇情的走勢也都取決於他一念之間的正邪抉擇。
渴望將他們一網打盡的張隊似乎有些急躁了。他再次給了蔡添明機會,同時立下了「你要想活我陪你,想死我也陪你」的悲催flag。
利用蔡添明的配合,躲在傀儡背後運籌帷幄的七位「標叔」終於抵不住錢的誘惑,站出來見了「哈哈哥」,促成了這筆巨額的毒品交易。
幕後boss顯身了,毒品也會明天運到津海,只差幾個小時就可以在交易過程中將他們全部捉拿歸案。然而就在離勝利一步之遙的時候,「毒王」蔡添明再次起了歪心,而且不同於前兩回——這次他是真的付諸行動了。
沒有一點點防備,一場殊死決戰就在電光石火之間開始了。戰爭的發起者——蔡添明突然毀掉了警察安在他身上的監聽設備,慫恿隊友掏槍和警察硬碰硬。
蔡添明終於等到了他的機會。人性的惡,在他身上徹底爆發了。
他選擇在小學門前的馬路作為戰場;
他冷血地撞向兩位保護孩子的女警,讓無辜的小學生做人質;
他故意不殺死女警,引得重情義的警察送死;
他在隊友上車的前一秒關上車門揚長而去,留下他們和警察廝殺給自己爭取逃跑的時間。
「人心比毒還毒。」
而他「毒」的本源,說來諷刺——正是他強烈的求生本能。
正如張隊生前說的最後一句話:「你一個人想跑,死了這麼多人。」影片里所有人的「死」都可歸因於蔡添明的求「生」。一個人對活下去的強烈慾望,反而使他喪失了全部人性。
回想之前蔡添明痛哭著對張隊說:「那七個人里有我乾爹和最好的朋友,我不想出賣他們。」我願意相信這話里有幾分真心,可出於「想活」,他還是出賣了;又是出於「想活」,他親手把兄弟們送進墳墓——這,才是最恐怖的毒,而這毒就像膠囊一樣,平日擱在那裡人畜無害;可到了生死關頭,人畏死的本能就像胃液,將這層名為理智和道義的脆弱外殼慢慢溶解,釋放出人性中最原始的劇毒,這種毒是無解的——名叫自私和慾望。
我們不妨默默自問一下,平日和善的你我,到了這種關乎生死的時刻,會不會變成另外一個「蔡添明」?
蔡添明這個角色似乎令人對人性感到絕望。但仔細一點我們也能發現影片對人性善的一面的捕捉。
最開始的毒販在逃跑時還不忘他身後的「同夥(張隊卧底假扮)」;
小貝見藏毒者痛哭主動遞紙;
大聾小聾老婆被抓時拚死按下警報保其性命;
小祥不忍小貝受折磨欲拚死保護……
太多對人性的刻畫,讓《毒戰》的格局不僅停留在一部刺激觀眾腎上腺素的燒腦商業片,而是成為了一部讓觀眾走近並了解緝毒警和毒販的人性窺探片。
提到人性,只塑造「極致的惡」顯然是不夠的。一定要有一股相反的力量,強大到與之抗衡,形成對峙,才能加深影片對人性的探討。
這股力量當然就是張隊。
為取得毒販信任,他二話不說吸食毒品;為了不讓蔡逃跑,負傷的他沒有選擇等待特警的到來,而是帶著手下奮起直追;死之前,他用最後一口氣銬住蔡添明的腳,完成了他的勝利與救贖。
蔡添明內在是「邪」,表象是「逃跑」;而張隊代表「正」,表象是「追捕」。一逃一追是劇情的外在邏輯,一正一邪則揭示了電影的內核:毒戰——與人性之毒的對戰。
杜琪峰的電影經常有宿命論的體現。就像影片中所有角色,無論正邪善惡,一旦卷進這場「毒戰」,都難逃死的下場。這令人扼腕的殘酷結局,恰恰更接近現實中緝毒行動的寫照——面對狡猾殘暴的毒販,犧牲,常與緝毒英雄相伴。
配樂、高頻的鏡頭轉換與緊湊的剪輯加快了影片的外部節奏,環環相扣的情節推動劇情快速發展,同時服務於角色的塑造。影片整體信息量大、節奏快,加上杜琪峰對武戲場面的出色調度,增加了觀影時的代入感與緊張感。
為了增強戲劇張力,影片利用鏡頭語言和蒙太奇設置了幾處對比聯想。比如:
視頻里毒販用真錢祭拜師母,而視頻外的警察卻連幾十塊錢都要幾個人分。充滿諷刺意味的鏡頭,警匪間的巨大差距令人唏噓。
上一幕是精疲力竭的緝毒警蜷縮在角落小憩,下一幕是毒販慶祝交易成功大吃大喝,一個巧妙的蒙太奇將正邪之間的衝突激化到了頂點。
據古天樂透露,《毒戰》還拍了另外一個結局,蔡添明在最後的槍戰中成功逃脫,8年後,仍在販毒的他竟遇到了已經升為禁毒隊長的女警小貝(槍戰中倖存)……但想必是迫於廣電的壓力,我們最終看到的是壞人終受制裁的不那麼殘忍的結局。
最後,一直不見棺材不掉淚,永遠在給自己留後路的蔡添明躺在注射刑場上,仍喋喋不休著更多他知道的內情。
人求生的慾望著實強大。
這次,他應該是誠懇的吧。
誰知道呢。
http://weixin.qq.com/r/bjhgeM7E75OQrYob9218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