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產品工作總結(下篇)

接著上篇來~這篇主要講:

  • 行業細分編輯類分析
  • 未來計劃內的產品規劃
  • 開些腦洞不能內部落地的產品規劃
  • 一些做人做事的思考和技巧
  • 展望個人

六、行業細分編輯類分析

編輯類業務的分析和創意類業務的分析恰好反過來了,上述是分析在少數,主要在優化,下述是分析在多數,優化在少數。

編輯類素材,主要面對的客戶群體就是網易搜狐新浪騰訊這種的新聞媒體,一般圖片的用途也都比較簡單,都是用來撰寫文章的配圖插圖使用了,所以模式也都是非常簡單的,比創意類客戶簡單許多。

相比創意類素材還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是,創意類素材直接就呈現單個素材了,而編輯類素材還有組素材的概念,所謂組的概念上述說過了,就是電腦中的文件夾,將描述同一事件的素材聚合一起,比如特朗普訪華有500張圖片,那就將500張圖片行成一個組,每個組可理解為一個事件。

但更為細化的概念實際叫新聞點,比事件的概念顆粒度更為細化,比如某場比賽,某個人的精彩進球時刻,是一個新聞點,某個人在賽場上大家了,又是一個新聞點,某個觀眾闖入,又是一個新聞點,也就是每一個大的事件由無數已挖掘或待挖掘的新聞點構成,這種新聞點也就構成了我們日常看到的新聞和標題黨,新聞點的挖掘程度決定了編輯的水平高低。

越能引發社會共鳴,社會輿論的新聞點,也就越能帶來流量,隨之也就越受歡迎,也就是這個道理了。

一般情況下的客戶行為,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己在各頻道主頁點一點選一選,看看當天發生的事件,挑選一些圖片購買後撰寫文章就好了,還有一種是需要使用到搜索引擎,這種編輯多數是在做策劃,深度或者盤點類的文章,所以我們去分析編輯類業務的時候,就去按照圖片被購買後運用的不同場景,摸清是如何使用我們的圖片,或用戶日常工作是做什麼,是否有用圖行為,頻次、方式如何。

可以將所有的用戶按照文章類型分為:時下新聞、爆料八卦、乾貨、盤點、深度、譯文、採訪、官方政治、科普、謠言、情感雞湯、輕鬆搞笑類。

這也基本就是編輯類用戶群體每天乾的事兒了,逐一進行分析:

(1)時下新聞類

  • 用戶核心:當前最新的新聞;
  • 用戶畫像:基本為我們的用戶,用圖多,對質量不敏感,對時效極為敏感;
  • 搜索相關:搜索屬性偏弱,獲取圖片渠道一般為在網站滾動不間斷刷新;
  • 用戶流程:用戶流程:通過各家輿情監控平台監控(新華社、人民日報、各競品間)或各熱點監控平台(微博、百度、微信等)獲取最新新聞或突發事件,來視覺進行搜索,如未搜索到,可能的行為:
  • 為時效性犧牲版權,選用微博、百度(非政治類)客戶配圖、視頻;
  • 詢問我方編輯,線下交付;
  • 自行等待(少數),搜索為當前事件名稱如:特朗普訪華、新疆地震;
  • 搜索內容:事件關鍵詞。

(2)爆料八卦類

  • 用戶核心:根據選題深挖,挖出祖宗十八代;
  • 用戶畫像:基本不是我們的客戶,多為自媒體,用圖多,對質量、時效不敏感,對準確性、數量極為敏感;
  • 搜索相關:搜索屬性極強,基本該類作者只有搜索獲取配圖素材;
  • 用戶流程:拿到八卦題材,撰寫語料,一般情況為邊百度邊撰寫,但該類客戶為我們的客戶數量不多,所以他們的解決問題平台就是百度搜索→百度百科→百度圖片→微博,會將某人、某事件深挖到底,例如:
  • xx出軌,xx還有沒有出過軌;
  • 之前的感情經歷如何;
  • 現在的感情經歷等或同類型出軌事件還有誰,繼續平行深挖;
  • 搜索內容:時間、事件、人物。

(3)乾貨類

  • 用戶核心:有自己的行文思路;
  • 用戶畫像:基本不是我們的客戶,多為個人,用圖少,對創意、編輯素材劃分不明顯,純視覺導向,對質量、匹配度敏感;
  • 搜索相關:搜索屬性極強;
  • 用戶流程:行文完畢後,會使用百度圖片進行搜索,搜索詞為該文章總結出的關鍵詞或標題,有將近一半的用戶會直接使用標題丟到搜索引擎進行搜索,有版權意識客戶,將會通過以圖搜圖到視覺,來購買一張近似的版權圖片,無版權意識的客戶,直接用了;
  • 核心秘密:有許多個人用戶有著良好的素材收集習慣,中後期不會每次都來搜索引擎進行搜索,他們的核心素材是通過日積月累,不經意間在網上發現的素材圖、素材標題、語句、選題,記錄下來形成自己的一套素材庫,如果有相關配圖需求時,優先在自己素材庫內尋找,我見到的素材庫分為:標題、文段、圖片、視頻、音樂、字體、話題;
  • 搜索內容:標題、關鍵詞。

(4)盤點類

  • 用戶核心:平行延展當前選題;
  • 用戶畫像:我們的客戶與非客戶參半,用圖屬性同爆料八卦類;
  • 搜索相關:搜索屬性極強;
  • 用戶流程:部分我們的客戶是委託自媒體或代筆者發話題後進行撰寫文章,文章撰寫完畢後,審稿通過,自行搜索配圖,發稿,自媒體用戶則為自己選題,自己配圖發文,流程參見乾貨類;
  • 搜索內容:事件、關鍵詞。

(5)深度類

  • 用戶核心:借用當前選題為話題翹板,結合當下社會等因素引發新話題;
  • 用戶畫像:與盤點類近似,但較多為媒體類;
  • 搜索相關:搜索屬性極強;
  • 用戶流程:參見盤點類;
  • 搜索內容:事件、關鍵詞。

(6)譯文類

  • 用戶核心:國外文章轉譯;
  • 用戶畫像:基本不是我們的客戶,多為個人;
  • 搜索相關:基本無搜索屬性;
  • 用戶流程:配圖多為原版稿件直接獲取;
  • 搜索內容:基本無需搜索或標題。

(7)採訪類

  • 用戶核心:採訪紀要,寫實;
  • 用戶畫像:多為媒體類客戶;
  • 搜索相關:有部分搜索屬性;
  • 用戶流程:用圖基本自產自銷(採訪時候順手就拍了),如果拍的不夠好或不夠多,則會在發文前再進行搜索,搜索一般為採訪者的肖像、藝術圖等;
  • 搜索內容:人物。

(8)官方政治

  • 用戶核心:政治宣傳;
  • 用戶畫像:多為媒體類客戶;
  • 搜索相關:有部分搜索屬性;
  • 用戶流程:用圖基本自產自銷,多餘的圖還會賣給我們;
  • 搜索內容:基本無搜索。

(9)科普類

  • 用戶核心:科普一類知識、一個現象、一個事件等,有自己的行文思路;
  • 用戶畫像:客戶量級少,用圖量大,但極為專業,一般素材庫無法找到,不差錢;
  • 搜索相關:有部分搜索屬性;
  • 用戶流程:基本都是攢文者自帶圖片,多為科研工作者,從試驗室中順手就能帶出圖片或從國外專業垂直素材庫中尋找購買或免費授權使用,比如NASA;
  • 搜索內容:垂直、專業關鍵詞。

(10)謠言類

  • 用戶核心:劣質、標題黨;
  • 用戶畫像:多為媒體類客戶;
  • 搜索相關:有部分搜索屬性;
  • 用戶流程:盜圖、有圖就能用,用標題進行搜索,出來一個差不多的就用了,多在百度圖片搜索;
  • 搜索內容:標題、關鍵詞。

(11)情感雞湯

  • 用戶核心:有自己的行文思路;
  • 用戶畫像:多為媒體類客戶,版權意識較弱;
  • 搜索相關:有部分搜索屬性;
  • 用戶流程:優先在自己素材庫內尋找,或用自己僱傭的插畫師配圖,或使用百度圖片進行搜索;
  • 搜索內容:關鍵詞。

(12)輕鬆搞笑

  • 用戶核心:有自己的行文思路,多為圖文文章,圖>文;
  • 用戶畫像:多為媒體類客戶,用圖量極大,對版權意識較弱;
  • 搜索相關:有部分搜索屬性,但基本不在我們平台;
  • 用戶流程:文章構成主要為圖片,但圖片獲取路徑為微博、微信,主要為轉載,會署名,為我們的機會,下面我會說;
  • 搜索內容:不搜索,刷熱點。

通過以上的橫比分析,也發現視覺的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也去轉化,構成了一些解決方案,把一些正在落地的方案寫給大家吧,開腦洞的一些在後文里寫寫:

  1. 當下發生的事件用戶找到的成本較高,針對此問題,也首次搭建了EDM、網站推送機制,即通過用戶主動訂閱的頻道來進行適當的工作郵箱和網站內的信息流推送;
  2. 客戶有時候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圖,就想直接把標題丟進去,你給我吐出來一些圖我來判斷是不是命中,所以根據這個問題,內部也逐步優化了分詞功能,讓用戶丟個標題進來,可以很準確的切割,然後可以接入百度語義分析,進行庫內搜索滿足常規用戶的需求;
  3. 猜不中用戶心思,好素材曝光過少,結合歷史數據,通盤分析,打造屬於視覺的推薦系統,基於內容的事件推薦體系(Item CF)。大多數的內容型網站都是基於用戶行為,我們不是的,為何,因為用戶行為是不準確的,既然是工作型平台,用戶的行為是不受自己主觀意識控制的,因為一切都是在工作,所以沒辦法談用戶行為一說,但是既然是在工作,工作的主線流實際是圍繞當天發生的熱點事件進行的,也就可以做基於事件的推薦系統了,目前這個系統內部已經通過討論,正在開發實施中了(大工程),詳細的可以在下一段里講一講。

七、未來計劃內的產品規劃

小的優化之類的,也就不多說了,畢竟不是彙報工作,隨便講講當前的現狀和規劃。

web這邊當前算是比較穩定了,但是依舊有很多問題的存在,比如網站架構不一樣,當前最想做的實際是趕快把所有網站的架構進行統一起來,那樣無論未來的可維護性和開發成本都會小很多。

比如我們當前一共有5個模塊,居然出現了3套架構,一套react,一套redux react,一套vue。

另外還有諸多靜態頁,還有2個PHP站要交到我這邊,真是有點力不從心了,這樣維護起來成本太高了,比如修改一個導航或者頁尾,那需要同時修改這麼一大堆,不能有一點紕漏,要不然就是不統一了;而且細心的朋友能發現,現在主站的導航是不一樣的,來回蹦來蹦去,這也是由於實際是屬於不同網站造成的問題。

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雖然計劃的好好的,要快速地重構這些,結果有無數次被阻擋,也有無數次的有其它高優先順序任務插進來,也就沒法繼續再做了,一拖再拖。

所以當前在結束一個商業項目以後,啟動上述所說的編輯類推薦系統的項目,同步也就想趕快推進下去了,畢竟還有非常多的優化需要來思考和規劃,無論是從商業模式上的思考還是從現有業務上的優化,都需要時間和人力來做。

三個月以內能結束的話,真的就算順利啦。做完後,整個系統的可維護性也就高了很多,人員離職也會有很規範的文檔,交接起來也是很舒服的。

未來產品方向分為幾大塊的工作需要持續進行:

  • 是進一步地完善起關鍵核心數據。目前視覺里的人都是從傳統的思路,還沒有特別重視起來,我要進一步把數據的威力發揮出來,希望有一天數據的力量能指引整個業務的發展吧。相較之前,肯定還是規範了一些,不過還遠遠不夠。畢竟一個人的經歷有限,需要專門的人來做這個事,要細心和耐心吧,兼職肯定是做不好的,我也頂多了搭個框架;
  • 是深度用戶接觸,這裡的接觸不僅僅是訪談,也許要下放到客戶那裡去工作,去真的體會用戶使用時候的痛點和問題,這個真不是說飄在上面就能決策了的,用戶的痛點也許就那麼一瞬,他也描述不出,你也無法察覺,甚至數據也無能為力,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和用戶打成一片。對當前圖庫來說,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我個人覺得,還是差那麼一點,總覺得沒有抓住最最核心的那個痛點,是人與素材間的匹配嗎?不是,總隱隱感覺還有別的什麼,接下來就是要挖掘這個,一定要把它揪出來;
  • 也就是做一些常規性的產品功能迭代和優化打磨,比如說視覺一直缺少的幫助中心,這個我們和競品確實差的太多了,要補上,還要做一系列的降低用戶門檻的功課,比如前文說的小樣圖的概念科普,還有一些複雜的參數科普,網站基礎功能的科普等等,我準備規劃作為一套課程呈現出來,也是即將展開的工作之一;
  • 對於用戶運營體系,To B 當前比 To C 牛的地方是明確知道每一個客戶是誰,因為必須簽約才行呀。但是並不知道每一個用戶是誰,所以接下來要規劃的也就是用戶運營體系,如何將我散在外面的用戶轉化為我的客戶。現在已經做了一個系統叫商機系統,也就是挖掘這些用戶的潛在能力而後轉化為我的客戶,但也是剛剛起步,還遠遠不夠,需要去挖掘每一層用戶的痛點,巧妙的設置一個橋樑收「過路費」,若你能通過,那麼你也就在穩步的許可權升級中,無論是給我持續的貢獻購買力還是貢獻你的創意,都是我所歡迎的。還有個問題需要解決,也就是有許多的用戶我還不知道他們的所屬,也就是飄在外面,所以我飄在外面這一堆的用戶如何轉起來,如何逼他們現身,也是接下來的一大課題;
  • 進一步去輔助設計師用戶方便使用素材,搭建專門的設計師專區,總體規劃是在設計師專區內可以相互分享收藏的素材圖釋放出來供其它設計師參考,是否可抽成給設計師還得等leader們的決策。在設計師專區內,所有的素材都是矢量圖和分層文件,迎合方便和快速的這個訴求,未來也不排除將設計師專區進行專門的處理比如變為平台型網站,承載甲乙方在上面進行任務發布和接受任務,形成應有的閉環產生額外的銷售額;
  • 想要推進行業內的首個行業報告的工作,每月出一次,橫向通過銷售和下載數據去分析本月的用戶趨勢,結合成功售賣的行業和素材的用途,甚至來根據歷史數據去預測下月趨勢,橫向縱向分別之後放給行業,報告出來後可以讓攝影師去參考下月的拍攝內容,從而幫攝影師賺到更多的錢。這種互聯網數據報告的公司很多了,艾瑞、易觀、藝恩等,但是對於攝影內容的還是零,而且一旦做的足夠深度,甚至可以變為一項主營業務,是可以直接賣錢的,不管從場景還是從責任,都是想推進來做這個事,但是就是不知道公司的態度如何了。

八、開些腦洞不能內部落地的產品規劃

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也會迸發出一些想法,拆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留下一些合理的可能做的想法分享出來,這裡指的不能落地,是不能在視覺內部落地,沒那個孵化的氛圍,所以交由各位拷問吧。

1. To C 圖片交易庫

其實從上面的編輯類業務分析就能看出些許端倪,因為有些新聞事件是突發性質的,既然是突發,所有的都是不可預知。

我們內部在審核新聞突發的時候時效性很弱,相比圖庫來講是最強的,相比微信微博自媒體來講就非常弱,因為我們要等待攝影師傳圖上平台,其次還要找到落實的新聞源之後才能發布,否則就有造謠的風險。

這也就導致了我們的速度很「慢」,在突發事件面前,時間就是金錢,在我們的客戶端看來,誰有素材就會用誰的,講究的是快,而不是質量。

所以,微博這種平台非常好地滿足了用戶需求,發現了大量的轉載素材,而並沒有使用我們的素材,這種損傷實際還是蠻大的,所以這個思路就是盡量去挽回損失。

不是有句話叫「人人都是自媒體」?

我想打造一個人人都是攝影師,比如你在路邊看到了一起事故,隨手拍下上傳至平台,簡單輔助說明盡可發布,發布後可有用圖的客戶來挑選,從而產生銷售額,補足當前視覺在快上面的短板。

那為何不能在視覺內部做呢,因為視覺一直稱自己為優質的PGC圖片平台,常規的UGC是無法加入的,這也是最大的一個不能在內部孵化的原因。

當然這種思路風險極大,特別是在當前C端用戶對圖片版權這個東西還沒有明顯意識的前提下,客戶門檻過高,而且如何讓用戶首要放棄朋友圈的產出轉而去這個平台,也是個難題,最主要的是視覺在當前圖片素材行業已經位居行業翹楚,任何一家企業或者一個平台與之競爭都是風險極大的,要做後路的規劃,不過假如有一天能夠做起來並且能夠做大,與視覺合併倒也不是一個壞事。

2. 打散素材完成電商化

現有視覺的商業模式是純To B的商業模式,充分利用消息不對稱來去賺取利潤,這也屬於ToB行業的一個基礎模式。

舉個例子,比如我是一個剛成立的小自媒體,購買素材A可能只需要20塊錢,若換成一個成為網紅坐擁千萬粉絲的我,購買素材A可能就要2000塊,這就是利用消息不對稱所做的生意,因人而異。

可,當前的兩個問題擺在面前的時候,第一個變化是面臨的客戶群在變,第二個是互聯網化,這個問題就不再是大搖大擺就能規避過去的了。

所謂客戶群,之前一直是傳統客戶,隨著自媒體的興起,自媒體逐漸的使用素材的訴求就凸顯出來了。

之前還一直是使用盜版素材、微博圖,隨著視覺的向下游布局,滲入到自媒體平台中以後,隨著逐漸用戶被教育完,這類用戶雖然還沒有壓倒性優勢替代原有客戶,但是苗頭初現,必須要有所準備。

而一直與各搜索引擎圖搜合作的正版圖片搜索工作逐步上線,意味著視覺已經從後徹底走向前,若面臨這類用戶,還採用原有流程,很明顯是無法留住用戶的。

比如我要採用你的幾張圖片寫一篇文章,可你居然要我去簽線下合同,才給我開對應的賬號,每個月還要結算對賬,這是當前互聯網大環境下絕不允許的。

電商化,實際迫在眉睫,可也說了,本身ToB的生意是不可將價格抬到明面上的,如何兼顧,成了又一個難題,思來想去,也是可以解決的。

這就要深度探尋自媒體用戶的使用素材場景和需求以後,才好去做相應的優化,簡單來說,自媒體使用素材的場景一般是內容導向,我甩出去一個搜索關鍵詞,我不想知道什麼叫創意素材什麼叫編輯素材,我就要找到我要的圖就可以了,而我當前要找視頻還是圖片,才是需要區分的,所以這就對我們現有的結構造成了極大挑戰,這種挑戰是萬不可在現有視覺嘗試,會損傷原有用戶。

所以就想若是自媒體用戶登錄,我的導航分布和現在是不一樣的,現如今的分布為:

思考中想要行程的分布實際僅分為首頁、圖片素材、視頻素材、音樂素材,其中圖片和視頻包含創意類和編輯類,這樣就不用把難題丟給近似於版權小白的用戶了,丟個關鍵詞進去,找到最符合我思路的那張素材,點擊購買即可完成。

所以線上支付、購買環節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用戶很流暢的完成閉環,線上引流,線上找到中意的素材,線上購買,線上下載等,一氣呵成,專門針對自媒體人的一套平台,對原有業務也沒有造成影響和衝擊。

不能在視覺落地的原因是對內部震動實在太大,也許是動了公司的根本,況且現有研發力量實在不足,無法進行支撐,若要是真的立項開始開發,估計光討論就恐怕明年見了,再分配研發做,本來研發就一個蘿蔔三個坑,現在根本沒多餘人力了,拖到明年還不知道什麼情況呢。

3. 圖片聚合平台

首先國內圖庫正逐漸崛起,大大小小的都有,無疑對行業來講是繁榮的好事,可是對客戶來講就不是什麼太好的事了,意味著要去這裡看看,那裡看看,而這個事就是要把現網圖庫的素材爬過來,然後自建一個圖庫進行導流。

難度不是在於爬蟲,難度是在於這件事實際是和百度等搜索引擎的圖搜在做抗衡,如何去讓你的用戶改變原有的在百度搜圖的習慣來你這,而且來你這之後跳轉過去的還都是付費平台,這就更加了一層難度。

你也不能說以搜索質量來抗衡,跟百度等搜索工具說我跟你比搜索,這也是不要命的行為。

所以這個想法,也僅僅是一個方向,正如多年前的tuan800做的事,把千團大戰時期的團購網一覽無餘,看起來唯一能和百度圖搜抗衡的理由就是大而全,因為圖搜去接入任何一家圖庫平台,實際都是要走繁雜的商務流程甚至要付費的,這無形中限制了他們的成本,若這種集合類的工具能夠出世,唯有做的比圖搜平台更為大而全,體驗比各家圖庫更為好,才有可能去和圖搜類平台抗衡。

所以講到這裡,實際這個想法和上一個想法是相互結合的,既然自媒體人的天下視覺不好去掌控,那為什麼不能跳出來組建一個獨立品牌獨立爬取全網的所有素材,利用合理的素材排列和好的搜索體驗,來框住只屬於你的用戶,打造自己的競爭壁壘,不過這難度非常大,夾縫中生存,若能求生成功,必然也是出人頭地。

4. To C 圖庫的商業化之路

上述那麼多,無非還都是去切B端市場,只是大B小B的區別,那麼不如乾脆點,直接切To C的盈利市場?

面對廣大的散戶,絕對不能說「我這張圖片賣多少多少錢」,試問自己要是有這麼個平台自己會不會買,必然不會,買來做什麼用?哪裡都有圖我為什麼要買?

這也就是問題所在,如何能平滑解決和過度這個問題,是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

針對ToC的消費市場,特點很有意思,大多是偏向內容話,即有內容,就能賣會員,就能獲取大量流量進行流量變現,所以既然我視覺有著數不勝數的素材內容,如何轉化成收益。

再把問題進行拆解,也就變成哪些內容是C端用戶可以消費的,整合一下就是圖片資源通過什麼手段可轉化為供C端用戶消費的內容。

這樣就變為了一個具象的課題,其實這種問題拆解整合的思路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充分借鑒,發現再複雜的問題具象到最後也就是一句話,誰都能明白,要是兩句話或者說了別人不明白,那就是失敗的,需求本源往往都是很純粹而簡單的。

翻看了下世面上的產品和應用,發現對於C端確實不能以常態來考量,圖片來說最大的巨頭無異於PS,中國相對較大的也就是美圖秀秀了,這都是供C消費的,也都是在圖片美化上下了功夫的,是一個思路方向,那根據這個方向我能做什麼?

比如說,之前的答題火熱的時候,能否出品一款猜圖的小程序或者APP呢?

可以充分調動用戶積極性,比如圖片是一點一點從模糊變清晰,兩個用戶間可以搶答,這是思路一,思路二可以做一個拼圖小遊戲,也是運用了圖片素材,思路三,可以做一個背景提供軟體,比如說我出去玩了或者壓根沒出去玩只是想裝個逼,我來你這個APP搜個圖作為前景背景,傳一張我自己的人像圖,可以把我的照片P到你的素材上,相信這個功能一定會滿足極大多數虛榮心很強的C,也能解決出去照相時候,全都是人,拍的照片質量不佳的問題,有很多諸如此類的思路小點子,可以說是很有意思了。

若是能這麼做了,結合第一個腦洞,那就成了圖片生產是主要功能,小遊戲創意玩法變成增強用戶粘性的支線功能,是可以連接起來的。

這段主要講的是一些基於現有業務和現有資源,還能做什麼的思考,只是把最主要的放了出來,還有許多小的東西,那些其實也就大部分視覺能內部自產自銷了。所以對於這麼大的陣仗,要做就要做的巨頭無法轉身,要能給機會轉身,你基本也就失敗了。

在這裡,我也把思考過程儘可能事無巨細地呈現出來,提供給各位,希望能夠在日常工作中幫到各位,覺得不對的也可以直接忽略不看,看不懂的也歡迎來討論。

九、一些做人做事的思考和技巧

有幾點體會吧,一一分享給大家:

1. 善於總結規劃

無論多忙,時間多不充裕,也一定要擠時間出來總結,一定是文字形式,只有文字形式才是經過大腦思考過的;另外無論多忙,也一定要擠出時間來去深度思考問題、現狀和商業模式。

所謂的深度思考,是要跳出現有的工作流來,而不是根據現有的工作流或業務流去思考,那樣一定會局限自己的,要跳出來,能跳多高就跳多高,能跳一米高,你也和別人不一樣,哪怕想的都是錯的,多問,你也在思考了,不至於當個木頭傻子一樣,別人讓幹嘛就幹嘛,從這裡你已經就變得和別人與眾不同了。

2. 好奇心

一定要保持好奇心,不是說這個好奇是工作上的好奇,無論從工作還是生活,都要保持好奇心。從職位來看,好奇心是一個必須的,否則什麼都跟你沒關係,到頭來你還是個執行者。

要試圖去觀察市場,去思考別人是為什麼這樣做的,能否結合自己的場景來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與此同時,也要保持樂觀,所謂樂觀不是短期內的樂觀,也不是讓你傻了吧唧天天笑,傳遞一些正能量,帶動起分為,帶動周圍人來協同工作,總是比那些沉悶環境下工作效率要高的多。

3. 撰寫

所有的項目、邏輯、功能,要落筆成文,不能說「我懶,我口述一下」就不寫了。你是產品,你的工作就是這個。萬物都是無序的,互聯網世界也是如此,你寫的每一個邏輯每一個字,都是在打造你自己的世界,你怎麼打造,世界就朝著哪個方向去邁進。所以把自己想成是上帝吧,互聯網的秩序是你來維持的。

及時的更新最新的邏輯和文檔,是一個好習慣。這裡包含了一般性更新和邏輯的補充,誰也不是神,不是說我寫出來了就永遠不會改了,肯定會存在許許多多沒考慮到的細節問題。

不要緊,研發提出來了,給出合理的答案後,及時更新上去,這樣,對自己本身就是成長,其次供後人翻閱的時候,也會留下所有的細節,至今在視覺我已經寫了將近十萬字左右的文檔進行留存了。

4. 面對外行

面對一個外行你該怎麼辦,具象一下叫非科班出身的leader你該怎麼辦?信奉那句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然後就來做產品經理了,事實呢?覺得看過兩本書就是產品經理了,然後按部就班地按照書上的履行。

如果你做的和書上的不一樣,那你就是錯的,還真是可愛呢。記住你和它的區別是,你有著充分的知識體系,懂得在什麼場景、什麼資源、什麼情況下,運用你知識體系里不同的方法達成同樣的問題或者對同一個問題分析出不同的原因,從而用不同的手段來解決它,這是你的價值,也是你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

不過面對這種leader該怎麼辦呢?

記住不要硬碰硬,畢竟他是leader,也不要和他爭辯,那樣他會把你拉到同一個水平線上然後擊敗你,那你的價值呢?

所以,適當的不去較真,在非原則性問題上,該讓步就讓步,保證項目的啟動和進行,才是重點。而面對這種leader,也要多去換位思考,多去問他為什麼這麼想的,leader嘛,總是多吃了幾年咸鹽的,你先聽,如果不對,用你的知識去給他講解,總會有好辦法解決的。

要是一意孤行,也沒辦法,不過你要把提前能遇見的問題提前擺出來,畢竟這裡有你的職業素養在,讓他來自己思考,沒準他也就退讓了。該裝傻就裝傻,畢竟幹活的還是你,怎麼干他也管不了。

5. 代入感

這個工作我之前做的一直不太夠,尤其是對研發來說,比如你要做個產品,基本是把文檔寫周全就給到研發了,而研發並沒有代入感,沒有代入感做出來的東西就沒有成就,沒有成就就很可怕了,覺得在你這待的沒意思,團隊就會很快的不穩定,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雖然這不是一項專門的工作,但是由於此前的不重視,現在需要重視起來,帶入研發做每一件事,讓他們去理解你做的事,而不是你要強壓進來。

6. 產品和運營

產品和運營通盤去思考,很慶幸我之前和現在都是一個人負責一個站。所以,我至今在任何時候設計產品的時候,都會捎帶上運營思路。

雖然有時候不招人待見(運營),但是這也是我的特點,有時候好心辦壞事,設計了許多根本用不到的東西,但是還是覺得思路是最重要的,拿出來就是供討論用的。但有時候出來的產品確實是很有用的,建設性的,這裡也建議大家去通盤考慮,多多去思考自身的產品設計出來了,如何去運營才能活下去或者活得更好,不要把這種事直接就甩給運營去解決或者被動的等他們提需求了,那是不對的。

7. 傾聽

懂得傾聽,無論你覺得你自己多牛,在別人開會的時候把嘴閉上,不要輕易打斷別人講話,先聽別人把所有思路講完,也不要一上來就去否定別人,學會傾聽,學會換位思考他們是怎麼想的,傾聽代表了尊重也代表了你的素養和能力,先閉嘴再張嘴。而且一旦張嘴,要想清楚你說什麼,邏輯是什麼,別無腦地張嘴就胡來,那樣一次兩次,你也就失去信任感了,也就沒人會跟著你死心塌地的幹活了。

8. 模仿

有人覺得抄襲是丟人、無恥的,但模模擬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而且模仿哪裡有那麼簡單,抄抄就結束了?模仿比原創有時候更難,因為你看到的都是表象,你要去模仿那些看不到的東西,比如邏輯、交互、架構等等,這就難了。再有,若是要模仿的成功,必然要揣摩出當時的原創者的想法,來去針對此時的困境去合理的改造、改良,那樣出來的東西,才不至於生硬,你的客戶群也更容易接受。

9. 資產還是負擔

想想自己是公司的成本還是資產,這點實數有些焦慮但也是必須的。想想你每天的工作都做了什麼,及時地復盤,有時間的話要寫寫工作日記,至少日報也是要給自己的,要不然你今天做了什麼或者上線了什麼,去追的時候都不好去追。

日記是記錄成長的腳步,每天都思考了什麼,怎麼思考的,當時的想法是什麼,等下次跳槽面試的時候你就能滔滔不絕,不信你試試。

做了以上這些,再對比你每天的工資,看看公司對你的投入產出比是不是合理,你的核心價值在哪裡,你的看問題思考問題的深度又在哪裡,是否能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思考和建議從而提升整個公司的某些業務還是數據還是錢,這是需要在一家企業里任職實時需要思考不能忘記的。

10. 主動性

不要等人催著你,你再去做事,那就晚了。這個習慣一定要做好,凡事要做在前面而不是後面,整天讓人追著你要賬這就不太好了,而且也不是說leader不要你的工作計劃或者總結,你就不寫了跟沒事人一樣,不是那樣的。

leader雇你是花費了金錢成本的,而你的產出是leader衡量你值不值的一個標準,所以什麼事做好了就及時的發出來,哪怕有問題,也要讓大家知道你準備好了,可以隨時去討論,這樣leader也會對你刮目相看。

還有一個比較,產品助理是產品經理讓幹嘛就幹嘛,充分學習階段;初級產品經理,是學著從高級產品經理的手上分擔出一些工作來做,歷練經驗和眼界的時候;中級產品經理,是讓別人天天推著幹活,火燒眉毛的角色,但是總能壓線完成;高級產品經理,是懂得自驅動,知道自己這時候該幹什麼,知道什麼時候該拿出什麼東西,讓研發和leader過的很舒服;產品總監是在兼顧以下的前提下還要為產品線做好規劃,做好發展路線和計劃,畫個大餅讓團隊分食。

11. 多問

多問不丟人,多問也不是證明你實力不行。只是想告訴各位,別自己就拿主意,你不是一線,有些時候你看到需求郵件過來腦子都不過就直接發了研發任務,那肯定是不對的,你的理解和需求方的理解總會有偏差。

一次兩次命中說明不了問題,只說明你運氣太好了,刨根問底問清楚你的同事或者你的用戶到底要什麼,是什麼讓你做了這個選擇,你再做邏輯轉換和功能轉換,這樣對於生產出的功能,才是真正用戶所需要的。

而且要注意萬年難題真偽需求,一定要懂得辨別真偽需求,不是說我要幹啥就幹了,最簡單的就是看數據,如果你業務感極強,憑感覺也是可以的,也一定要多問,方案出來後一定多多溝通,不是說直接就能開發上線了的,多溝通才能驗證思考的是否跑偏了,別鑽牛角尖。

12. 交流和溝通

要多交流和溝通,這點許多人可能都會想,這太簡單了,但事實不是的。這裡不多講那些所謂的說話技巧,沒意義。

意思是多去請教比你資歷老的同事,多去用原有的系統,像我這樣有機會重構原有系統的更是如此,你不要閉門造車,一定要多去使用,和業務部門打成一片,然後不明白的去問,迅速提升你的業務能力,從而將合理的業務需求轉化為合理的產品功能,之後再通盤考慮進行一體化的規劃工作。

這樣也就儘可能的少做了無用功,產品經理切忌的就是自大,千萬別以為天下唯你掌控,實際應該是唯用戶掌控,擺清自己的角色和身份,辛辛苦苦打造出的產品若是偏離業務需求也就毫無意義了。另外不要一上來就要想著推翻重構,存在即合理,多運用同理心去思考為什麼之前這樣做的,你需要考慮的是合理還是不合理,能否進行優化或者簡化提升效率。

13. 計劃性

學會做計劃,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做計劃證明了你的能力所在,比如你清楚的知道這個Q的計劃,按部就班從容規劃推進,無論從個人成長角度還是從彙報角度來說,都是所必要的。只有做了計劃,才知道自己該做的工作範圍是哪些,建立起主人翁意識,否則的話總是被動的聽從leader的安排,總是覺得這些事是別人讓你做的,而不是自己要做該做的,長期來看是會影響自己的快速成長的。

做計劃後,和leader梳理一下,leader也會給你同步一些你所不知道的消息,充分溝通理解後,制定優先順序,leader也會告訴你哪些是你該做的但是沒有在你列表中,迅速知道你的職權所在,以後這些事也就都是自己的了。接下來的就是想清細節,去執行吧。

14. 善良

學會善良,其實在產品工作中每天都面臨著許多選擇,無論是這個該不該做,還是這個應該怎麼做,也或者是達到同樣的目的,有著多種方案選擇一個,無論是哪種,都面臨著各種選擇。

這時候,可能會為難,在面臨這種岔路口選擇的時候,要選擇善良的那條路,其實這個是比較虛的,但是確實是的,你去尊重用戶,去理解用戶,去善待用戶,用戶也會去反哺你的,所以做選擇的時候,不要過於目的導向,比如我要讓用戶填個東西,每次都彈來彈去,顯然這不是最善良的,我要植入某些廣告完成商業化,結果全屏幕都是廣告,對用戶好一些,用戶也一定會善意地使用你的產品。

15. 分清主次

主要說的不是排優先順序的問題,主要講的是分清楚你這個頁面是做什麼的,不要本末倒置。

舉個例子,我們平常看文章時候的順序,一般是標題,發布時間,正文這樣,可我們作為素材庫,你的主要核心要突出的實際是素材,那就不能固化你的思維,否則就很危險容易本末倒置,看似平常不合邏輯的一些排布在某種場景下也是合理的了,比如素材,標題,說明,這個是我之前的一個真實陷入思維坑的案例,分享給各位。

16. 面試企業

很多人都是被企業面試,拿到offer以後就倉促去了,並沒有深刻理解企業的價值文化,畢竟找工作不容易,能拿到一個offer就不易了。

可實際是面試是雙向的,不管對於企業面試你還是你面試企業,都是雙向的過程,你要充分地理解企業做的事,針對企業做的事結合你過往的經驗來去做簡歷,來去描述,做好功課,這樣的面試還會恐慌嗎?

在有多個企業同時給你offer的時候,儘可能的在加入之前就去貼近業務去工作。

我在加入視覺之前,拿了一些offer,面試時候就覺得聊不來的及時給人家回復,不要等,更不要莫名其妙不來,這樣的習慣非常不好,企業招你一個人的時候成本很大,時間、人力、金錢,不去至少給人家一個消息,雙向的尊重。

最後挑選了幾家覺得可能感興趣的,真的坐在公司里去協同辦公,看一看他們的日常行為,處理的事情,是否是自己hold住的,感興趣的,我也要避免我自己是面試黨,面試時候全都優秀,一工作蠻不是那麼回事,最終才選擇了視覺。

在看企業的時候,看對這個職位的態度是否迫切,可以隨便聊聊面試多少人了,有多久招聘這個崗位,一般面試官也都會告訴你的,可以來評估你加入後的話語權和地位。

看看企業文化,隨處可見,是否明亮,氛圍是否相對活躍,面試官的態度和修養,員工的態度和修養,其實都是你面試企業的一個標準。

而最終決定你是否能否在這裡乾的開心,畢竟乾的開心才會有高效的產出,企業也不會白投入你嘛,你也不會沒有成長。

17. 物盡其用

做產品要想到最長遠的規劃,也要想到可落地性,要一個迭代一個迭代的實現最終的那個目標,而不是一上來就打算一口吃個胖子,小心噎死自己。

要去合理的規劃每一個版本的迭代,不同版本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如何來去培養用戶的習慣,完成你最終極的目的。

在做事的時候,從最基礎的做起,往往就能發現,最基礎的階段,許許多多的功能、介面其實都是有的,無非就是再組合和再利用罷了,減少了開發成本,物盡其用。

在不斷的迭代過程中發現不滿足了,再進行開發,那樣無論對產品成本控制還是對研發心理層面,還是對產品開發周期來講,百益無害。

十、展望個人

全文到此也就該結束了,巴拉巴拉寫了那麼多,感謝能看完我自嗨的朋友。也不是要根據這篇文章找工作,當然了要是有好機會的話也是可以商量的。

目前來說只是覺得積累了一些思考和想法,結合之前自己所看所聽所學,整合輸出出來,也是對自己這份工作的一個尊重,也是對自己這近兩年來的總結,給自己留下些什麼。

當下我喜歡我這個職位,我也熱愛我當前做的事,保持著激情,會有這麼多的思考和總結,否則的話也就不會寫那麼多了。

對未來,對這個世界繼續保持著深度思考,做個和比人不一樣的產品經理,希望能進一步的加速成長吧,可不想掉隊呢。

無論工作時候有多不開心,要懷著一顆同理心和感恩的心去工作,沒有什麼偉大的願景和理想,唯一就是努力把當下每一件事爭取做到盡善盡美。

leader說的一句話是很對的,「視覺每年這麼大的銷售額,這麼高的市值,至少一半是在你這出呢,你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要慎重,不要輕易就動了,想清楚做的理由在動手,小心駛得萬年船,謹慎些總是好的。」

我想在未來,以這篇文章作為結構,有更多的思考和理解體會,也都會及時地更新上來吧,就權當自己的知識庫。

想來時間過得也快,做產品都3年有餘了,依然還是個初學者,產品水深,心理素質不好的別輕易動。

今年還要把自己過往落下的書儘快補上,讀書是萬不可停滯的,多聽多看多想多做事保持好奇善良和少說話,是在當下自己送給自己的幾字箴言吧。

看完以上所有內容的朋友們,有問題也可以隨時聯繫我下面的聯繫方式溝通討論,能解答的一定會解答的,有HR或者獵頭朋友也歡迎,多給自己積攢一些人脈資源,有單純想粉的真是想說就算了吧,我不太喜歡人間的社交行為(找男票的除外^_^),開玩笑~無論何種目的都是歡迎的。

最後,祝萬物一切安好,按照各自的規律去運行吧。

#專欄作家#

吳邢一夫(微信號mystic326531548),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3年產品經理工作經驗,需求、用戶、數據有深入研究。歡迎交流想法,拒絕無意義添加好友。

本文獨家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本站許可,禁止轉載。謝謝合作。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原文鏈接:

3年產品工作總結(上篇):從9個方面深度思考 To B 與 To C

3年產品工作總結(中篇):以視覺中國為例,從產品角度分析圖片行業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3年產品工作總結(下篇):開些腦洞不能內部落地的產品規劃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推薦閱讀:

地產銷售行業市場部人員個人年終總結
思考 | 當我在做人工智慧產品的時候,我在想什麼

TAG:產品 | 工作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