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快思慢賞]大都市的變身與升級

有魅力的城市不僅得益於好的規劃,也取決於自我生長演化的能力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常常往來於全球一線大都市,同時由於自己經營著商業地產,對各個城市中湧現的商業綜合體也格外敏感。這些年來,算是親眼見證了許多城市新地標的誕生。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包括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維多利亞大廈,美國紐約的世貿中心交通樞紐綜合體、日本東京的GINZA SIX等。

斯德哥爾摩最高的建築維多利亞大廈位於市區和市區機場之間,是一個集辦公樓、酒店和商業於一身的綜合體,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建築本身:大樓以平形四邊形為設計基礎,外立面鑲嵌著彩色玻璃,既滿足節能需求,又能隨天氣、天色變化呈現出變換的色彩,簡潔而富有設計感,極具北歐特色。

由西班牙建築師Santiago Calatrava設計的PATH車站樞紐也稱得上標新立異,這個世貿大樓遺址上重建的建築也是一個綜合體,集Oculus購物中心、轉乘站和人行步道網路於一體,呈現張開雙翅的鳥形結構,走在其中可以看到紐約的一線天空。內部空間以白色為主,給人一種藝術而治癒的感覺,很適合作為世貿大樓的新生。

相比之下,GINZA SIX在外觀上就沒有那麼搶眼。但它是個很好的都市更新案例:由東京都中央區、J.FRONT控股、森大樓、法國名牌LVMH等企業共同聯手,利用包括銀座松坂屋百貨舊址在內,將跨街道的兩個區塊重劃結合成一體,容納商場、辦公室、文化設施、防災倉庫、屋頂庭園等功能,活化了原有街區的生態。建築設計師谷口吉生說得很好,「建築本身應該有永遠存續的價值,商業建築則要有與時俱進的成分」。

以上城市新興綜合體,都是在事先規劃的基礎上,投入極大的財力物力建成的,它們成為城市新地標,都在意料之中。但去年在上海意外出現的一個外觀上更加不起眼商業地產「幸福里」,卻令我很受啟發。一家名為URLAZH的設計公司需要一個約5000平米的辦工場地,找了很久,最終找到番禺路上一間一萬餘平米的閑置老廠房,租金便宜。於是他們打算自己設計裝修,再把多餘的五千多平米租出去。在改造的過程中,政府推行敞開式社區的理念,為這塊場地增加了一個出入口,使它意外成為貫穿兩條道路的支路。支路儘管只有20米左右,但突然有了大量人流,也有很多網紅店找了過來。現在,幸福里已經成為文藝青年拍照參觀的勝地。然而當人們向這家設計公司請教開發商業地產的經驗,他們卻說,當時根本沒想運營商業,只想反正已經租下來了,就把氛圍改得好一點自己用著舒服,沒想到市場喜歡。

我想,這就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固然需要好的規劃。於去年年底落成的K11 Atelier辦公室,正正受惠於一個好的規劃 —— 它坐落在文化中心、香港藝術館、尖沙咀海旁邊,本身已經跟三位「鄰居」形成一個有文化氣息的社區。

但是,也取決於自我生長和更新演化的能力,內外配合,才能成就一個好的工作環境。因此,這也是首次將藝術、人文及自然三大元素融合在同一建築的甲級寫字樓,裡面有不少由我悉心挑選的藝術作品,包括秦風、Nick Mauss及Alexander Tovborg三位來自不同地域的藝術家運用附有創意的創作媒介,挑戰傳統繪畫的作品,刺激上班族的創意。K11 Atelier更加向租戶提供 Office Academy課程,當中涵蓋身心靈健康、生產效率與成功之道、文化與創意,以及團隊精神等主題,期望於工作空間呈現跨界別、多元化的合作並促進環球聯繫,同時提升文化與身心靈體驗。

根據我觀察不同城市的經驗,我發現香港是最有系統、最快捷的城市,但這種快捷,同時也令城市失去了不少可塑性和發揮創意的空間。記得我曾經讀過巴西政治家Jaime Lerner的Urban Acupuncture理論,希望以「最小的介入,準確地指向問題,如同針灸一樣,打通經絡,再造成大範圍的轉變」。我期望,這幢K11 Atelier大廈,可以作為打開城市創意的一個門口。曾經,香港年輕人都夢想在中環上班,但現今尖沙咀周邊有一個更年輕、更富文化藝術氣息的環境,希望,這能成為香港將來的中心。

推薦閱讀:

「15」錢準備好後,這周可以買買買了
如何評價余文樂的潮牌madness?
關於 VLONE 和主理人 A$AP Bari,你可能知道的還不夠....
潮玩中國(15):AI可以復刻聲優│脫苦海
高街是什麼意思?

TAG:潮流 | 都市 | 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