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他們用雙手,成就文玩人的夢想

「匠人」,我們中國人習慣稱之為」手藝人「。或許會有很多人認為,匠人是一種機械式重複的工作者,但其實他們更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而始終如一、日復一日的執著,把一件事追求完美和極致,傳承的同時推陳出新,這便是工匠精神。本期文玩天下·核雕中國系列將帶大家感受核雕名家的藝術匠心世界。

△張東老師作品

△蔡祖恩老師作品《我家老黃》

△田園老師作品

△蘇鎮煥老師作品

唯執是為匠

蔡祖恩老師,嶺南核雕的新風,開創了一帶風格的先河。他平時為人低調,做事認真,不諳世間浮躁之法,只叩問內心清涼之門。蔡老師多年來開闢廣東核雕荒地,堅守自己的藝術風格和藝術操守。在傳統美術繪畫的基礎上,專攻佛造像工藝。慈悲為懷,每每體現在作品之中。閱盡千帆,後得大成。廣東核雕在蔡老師的引領下相信會有更多精彩作品和新人出現。嶺南刻意,核上乾坤,期而待之。

△蔡祖恩老師作品《醉逍遙》

△蔡祖恩老師作品《賣柑者言》

△蔡祖恩老師作品《綠度母》

△蔡祖恩老師作品《慈母觀音》

唯精是為匠

蘇鎮煥老師是知名平面設計師,攝影師,雕刻藝術家,香港區徽設計優秀獎獲得者,二零零零年始接觸雕刻,先後在竹、木、牙、角及篆刻等雕刻領域都「玩」出了超凡脫俗的藝術魅力。二零一一年起師從著名雕藝家陳向民先生。2014年10月與陳向民先生在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舉辦了師徒作品展,作品得到了收藏界的一致好評。 他能畫擅刻,讓作品更具文氣。在題材還泛泛於十八羅漢時,他就以自己花鳥薄意雕刻的技法,清新了整個核雕圈。薄意雕刻看似簡單,實則難度很大。在很薄的一層作減法,還要有透視關係,還原事物的特點。要求作者除了要精心的布置和安排之外,還要掌握整體的把控能力。其代表作佛手、齊天大聖、核舟等都呈現出圈中少有的清雅之風。

△蘇鎮煥老師作品

△蘇鎮煥老師作品

△蘇鎮煥老師作品

△蘇鎮煥老師作品

唯創是為匠

田園老師,湖南雙峰人,自幼喜歡繪畫,曾在婁底市博物館主辦個人畫展,進修於中央工藝美院。從事核雕以來,作品均為原創,風格獨特,被多位文藝界名人,海外華僑收藏,2018年在廣州亞運城建立《廣州核雕創作傳播中心》及廣州寶墨園《廣東核雕體驗館》。在自己紮實的美術基本功之上,作品每每有自己獨特的設計和創意。打開大家的視覺感官,獨創《方圓十八羅漢》。打破傳統之藩籬,符合新時代的審美和要求。讓大家眼前一亮,突破不是臆造,這一切都是在理解傳統的基礎之上。每周更有自己的創意想法的作品發表,讓自己的想法落到作品上。反應社會時事境況,道德水準,大時代背景下人的喜怒哀愁。核雕雖小,但可以承載更多的表達語言。田園作品以美術雕塑的語言,會意你我想表達的情緒和思慮。未來的路上,田園將會不斷創新手段,讓核雕與時俱進貼近生活。

△田園老師作品

△田園老師作品

△田園老師作品

△田園老師作品

唯專是為匠

張冬老師是四川富順人,現居珠海,從事雕刻工作20餘載,擅長寫實人物雕刻,刀法處理細膩流暢,細節刻畫完美如真,代表作品《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等。世間百態,一核盡存。當核雕進入新時代,需要新的視野和血液。而張冬以寫實派的細膩水準,還原各時代人物風采。還原當時人物境況,從帝王將相到平民百姓,從巨星商賈到古人高賢,用自己獨特的視角詮釋人物造像。惟妙惟肖,造其型,還其神韻。核雕造像一來原料的選擇需要反覆比較斟酌,因為每個人的頭的形狀不一,還要保持無漏補。二則,要準確捕捉當時人物的年齡感和時代風采。讓藏家一眼即識人物,知其所以然。目前張冬以自己獨特的造像雕刻藝術,行走核雕圈。受到全國各地藏家的熱捧,在核雕市場大浪淘沙的時候,自成風格特點鮮明。目前張冬在做更多的嘗試,讓人物造像更貼近人的情緒和心靈深處。引發藝術之共鳴,是核雕作者們共同的追求和理想。

△張東老師作品

△張東老師作品

△張東老師作品

△張東老師作品

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心中。2018年4月14號(周六)四位核雕界的工匠代表將集體亮相於廣州羲園,參加線下交流活動——廣東省首屆核雕藝術交流沙龍暨「核雕中國·大福天下」作品聯展鑒賞會。文玩天下·核雕中國全國巡展的發起人、文玩天下核雕版版主兼特別顧問李國慶先生也將親臨沙龍現場,可謂是眾星雲集。現誠邀核雕愛好者親臨現場,一睹核雕的真實魅力。

活動詳情鏈接

廣東省首屆核雕藝術交流沙龍暨「核雕中國·大福天下」作品聯展鑒賞會邀請通知

推薦閱讀:

橄欖核雕入門

TAG:核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