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藝術品市場到底有多大?
本文長約3000字,閱讀需8分鐘。
中國藝術品市場所創造的回報率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越來越多的資金不斷湧入藝術品市場。在西方的財富整合中,藝術品作為一種資產配置的形式,被稱作安全的資產管理方式而深入人心。在西方發達國家,80%的富豪會將30%的資產配置為藝術品。
在西方的財富整合中,藝術品作為一種資產配置的形式,被稱作安全的資產管理方式而深入人心,不同於獲利目標和期限明確的金融產品,藝術品資產化是將藝術品作為有效資產,區別於一般標準化資產標的物的另類投資。
資產配置就是用資產的多元化配置來分散資產風險。藝術資本與其他金融 產品的關聯度非常小,這也是藝術品適合做資產配置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胡潤、福布斯排行榜上,中國前50位的富豪參與藝術品市場的大概不超過3個。而在西方發達國家,80%的富豪會將30%的資產配置為藝術品。
總的來看,目前國外藝術品投資基金的運作模式主要有三種:藝術品組合投資模式、藝術家信託投資模式和藝術品對沖投資模式。
1、 藝術品投資需要具備哪些常識?
縱觀全球,當今綜合國力競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重要發展戰略。
國際藝術品市場發展規律顯示,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的時候,收藏需求會出現增長趨勢;達到5000美元的時候,便會進入「井噴時代」。文化藝術品列入家庭資產的配置表也必定是未來發展趨勢。
國內有個機構對藝術購買者做過調查,得出的結論是:
國內高收入階層中過20%的人群有收藏習慣,他們大約可將超過其財產1%的部分投入到藝術品收藏。假設全國個人儲蓄總額其中16萬億元中有50%屬於高收入階層,則意味著,至少每年800億元資金在理論上是可以用於藝術品的。
由於藝術品正如名車、別墅一樣成為高級品位、財富與權勢的象徵之一,所以目前富二代、藝二代人群正被吸引進入藝術品投資領域。
藝術品作為資產配置,具有保值性強,安全係數高的優點。這些是藝術品的魅力所在。
當然,藝術品作為家庭配置資產,不像投資房地產,具備簡單的知識即可,藝術品投資需要具備多方位的知識。
所有的藝術品都可以做資產配置,目前推薦的是流通性強、市場成熟的藝術品,以近現代繪畫和當代藝術為主。來源是在平台上委託賣出的藝術品及管理機構推薦的藝術品,從中篩選優質藝術品,通過管理公司來實現投資預期。達到投資期限的藝術品,可以通過客戶購買、畫廊交易、拍賣等方式變現。
資產配置是以藝術品流通的真實價值作為推薦對象,根據藝術品市場交易行情和拍賣行情得出判斷。隨著藝術品市場繼續活躍,這樣的藝術品交易平台會越來越多。比如藝諾網,通過「保增值、保變現、保退換的首創保障交易模式」,為收藏者收藏藝術品提供了一個有安全保障的交易平台。
客觀來看,根據目前的市場和政策環境,藝術品資產配置是一個比較合適的藝術金融化模式,相對於藝術品基金、信託的門檻要低,讓普通家庭可以參與進來,分散股票、房產投資的風險。
同時,藝術品投資作為一種中長期投資行為,要五年以上才能看出明顯回報,且在回報上是遠遠超出其他資產的。這要求資產化的支撐主體需認同藝術品資產化形態的存在,對投資有理性的認識,不盲從跟風,將藝術品投資作為必得的財產追加行為。
而在對藝術品資產化的探索過程中,從文交所到銀行等金融機構對藝術品類產品的嘗試,有可借鑒的成功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總結。其實藝術品作為資產配置最重要的落地是融會貫通,把握好融資與投資的進出口,建立一個全產業鏈的服務平台,從而解決大眾對藝術品資產配置的擔心。
另外,鑒定、評估、保管、保險等基本過程是產品上市必須要達到的前提條件,投資機構的信譽、背景、規模和運營模式,直接影響人們對藝術品資產配置的認同度。
2、 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藝術品作為人類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載體,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場價值主要體現在它的唯一性和不可複製性。
在過去的5~10年中,藝術品的表現都超過了金融資產、股票和房地產。全球股市從回報率為6.5% ;而藝術品的年平均回報率達到了16.6%。
巴克萊銀行曾對英國本土各類資產在不同經濟情況下的表現研究表明,藝術品投資在高成長的環境中表現優異,而在高通脹環境下的表現要遠遠好於房地產投資和股票投資。
無論從藝術品資本特性還是國內外經驗看,資產配置是藝術金融投資的重要選擇方面。在當下世界經濟震蕩的環境中,藝術品市場所創造的回報率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越來越多的資金或是熱錢不斷湧入藝術品市場,這可能會進一步助推市場投資取向出現偏差的行為,即過度重視理財投機性投資,而輕視資產配置型投資。即在藝術金融發展過程中,更多地重視藝術金融產品的金融特徵,而忽視了藝術金融產品的內容:藝術品本身的特質。
兩者的最大差別就是前者把藝術品當作一種金融產品,獲利目標與期限明確:後者將藝術品作為有效資產,是一種「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財產持有概念。
在世界發達國家,藝術品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標準化的投資標的物,而是區別於一般意義標準化資產標的物的另類投資。在西方財富整合中,藝術品作為一種資產配置已深入人心。在西方藝術品作為投資還不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時候,他們已經將藝術品作為資產配置的一個選項。
所謂資產配置就是用資產的多元化配置來分散資產風險。藝術資本與其他金融產品的關聯度非常小,所以這也是藝術品適合做資產配置的一個重要原因。
雖然西方發達國家藝術金融產業並不一定是我國藝術金融產業發展的一個標杆,但在藝術金融發展過程中所提升出的理念——資產配置是重要的,值得去關注與學習。因為我們會越來越認識到,資產配置是中國藝術金融產業發展的一個戰略選擇。
總體而言,藝術品市場水比較深,在投資藝術品時,個人或機構擁有專業的知識看起來是必須的。藝諾網建議參與者要選擇一個有保障的交易平台,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隨著人們藝術鑒賞水平的提升,藝術品拍賣屢出高價的推動下,藝術收藏、投資,讓越來越多的人躍躍欲試。但不同的人總懷揣著不同的心態與目標,一般來說,藏家出於保護藝術品或學術性收藏的態度購買藝術品,是正確的「打開方式」,而懷有投機心態、期待短期獲益而進入藝術市場的人,往往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對以收藏和投資兩種不同的方式進入藝術品市場的買家們,藝諾網創始人張一鳴先生認為沒有必要揚此抑彼,其實在現代社會兩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有時候是合二為一的,買家們的行為都是對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藝術品收藏就是一種長線財務配置。藝術品收藏行為的開啟,需要投資者對藝術品價值判斷和市場規律兩方面都有深入的理解。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吳冠中的作品只有數百元,1984年,范曾四尺整張《人物》精品掛牌價也只有8千元,且這一價格無人問津。然而,10多年後,吳冠中和范曾的作品在市場上動輒數十萬乃至上百萬元,但是如果當時吃進吳冠中或范曾的畫並立馬轉手,恐怕很難有如此收益。由此可見,藝術品不太適合短線操作,它的價格上漲是需要有一定時間和周期的。
海派名家陸儼少,改革開放後,國家對他的作品收購價為15元一平方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漲至100元一平方尺,然後又升至1000元一平方尺;到1990年陸儼少山水畫每平方尺高達1500美元;2000年,陸儼少的作品在海內外市場上也大幅攀升,精品每平方尺從3萬元躍上5萬元乃至10萬元。可謂是驗證了「長線是金、短線是銅」的藝術品投資經。
藝術品投資在當下,既充滿機遇,又存在各種風險,如果想要全面的投資藝術品,就一定對藝術品投資有充分的認識。從行業屬性來看,藝術投資如果把投資周期拉長,那麼相對於其它投資項目而言,藝術品投資更安全,增值效果更明顯。
文:來源於網路
圖:來源於藝諾網商城
推薦閱讀:
※@博雅藝術講——商業大佬的藝術資產配置意味著什麼?
※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91):聊聊怎麼賣畫
※藝術品該怎麼玩
※藝術品&奢侈品的投資
TAG:藝術品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