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線下實戰案例 -- 媒介屬性

在關鍵明老師的小密圈看到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鋼琴培訓班在菜場門口貼了海報,但轉化全無,但同樣內容的海報做成DM,就招到了學生。

很多朋友在分析內容的不恰當,我覺得分析得很棒,畢竟這是個文案圈子,大家上來就從文案角度看問題也是必然。

但同樣內容通過貼菜市場門口,和手動分發傳單,結果不同,必然也是有渠道本身的差異。

渠道1,貼菜市場門口。 (我對這個菜市場的選點也不是很確定)

渠道2,人工手發傳單。

這兩個渠道的差異有如下兩個點:

1, 靜態還是動態?

2, 單向還是互動?

首先,消費者和青蛙眼睛是類似的,動態的信息更容易獲得關注。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動態霓虹燈的原因。

在這一點上,一個默默貼在門口的海報,比起一個熱情招呼的傳單小妹,效果差異是很大的。這個差異就是AIDA的第一個A。

海報獲得的注意力極少,雖然改變設計可以提高,但應該比不上一對一面對面的傳單可以捕獲的注意力。

其次,傳單是靜態信息,單方傳遞。而發一次傳單,至少要有幾個互動的環境。比如,確認過眼神,比如招呼和溝通,比如表情和問候。

上次說到,希拉里刷競選廣告的推廣費用更高,但都是刷單向展示類。而川普更低的預算在互動社交媒體上,獲得更好的結果。

鋼琴課本身大概屬於」廣告心理「中分類為 」經驗性商品「, 也就說購買前無法判斷品質的商品。這類商品,對於信任建立要求比較多。

如果從建立信任的角度看,有活生生的人的DM 模式,比起一個單向海報的信任度要高。尤其傳單小妹如果素質高,表現得專業,還有加分。

看起來貌似海報百無一是,但它便宜覆蓋廣阿。一個傳單小妹一天至少是50-100 元吧。 案例中的海報零轉化也不能說明海報就完全無用。

推薦閱讀:

竹跡:被動精準營銷工具
大宅門二奶奶的現代營銷學,你學不會
機器學習是未來市場營銷的5個理由
大數據下的精準營銷,媒介們將何去何從?
郵件營銷:聯繫人管理與分組

TAG:市場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