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能力 | 考試焦慮, 你家寶寶中招了么?

考試焦慮是孩子在學習中常見的一種現象。比如孩子經常向你抱怨「考試前幾天就老睡不著」「一進教室就想上廁所」等等情況,很可能就是孩子正在經受焦慮情緒的影響。

心理學家們對考試焦慮的定義眾說紛紜,但是總的來說,考試焦慮不外乎有三個組成部分:

①消極的自我評價或別人評價造成的意識;

②反常的情緒反應及多汗、呼吸急促、尿頻、頭痛、失眠等生理反應;

③出現逃避、防禦等行為。

考試焦慮存在的外部客觀因素是考試情境,內在因素則存在於個人的氣質性格、認知意識、知識經驗、心理承受能力和生理成熟上的差異。

就是說,同樣的一個考試情境放在甲身上不會有什麼問題,可是在乙身上卻可能會引起考試焦慮。

那麼,考試焦慮對學習的影響有多大呢?

國外的兩名心理學家希爾和薩拉森在對小學生的考試焦慮和學習成績關係的研究中發現:

整個小學階段,學生的考試焦慮與學習成績存在一種負向關係,就是說,考試焦慮程度越高,學習成績越差。另外,考試焦慮對不同類型學科學習的影響也不同。一般地講,學習材料越複雜、抽象思維程度越高所受考試焦慮干擾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何針對孩子的考試焦慮進行比較科學的干預呢?金色雨林的小編我,為各位家長朋友準備了一些「備用小處方」:

1、針對考試焦慮中消極的自我意識

建議孩子進行自信訓練,通過正常的情感自我表達,扭轉他們消極的自我意識,進而削弱考試焦慮的情緒。

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把潛意識裡的消極情緒在一張白紙上逐條寫下來。

通常考試焦慮的學生往往體察不到自己消極的自我意識,這樣就很難對他們進行進一步的協助。要改變這種情況的最好辦法,就是教會他們更清楚地體驗到自己的那些不恰當的憂慮,比如自己在臨考前生理上的變化、對考試結果可能引發的後果的擔優等。把這些朦朦朧朧的潛意識焦慮上升到意識的水平上來,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第二,學會挑戰消極的自我意識。

在自己已列出的考試焦慮和擔憂的清單中,逐條地進行自我辯論,如「我的擔憂有必要嗎?」「我真的需要上廁所嗎?」等。類似的自我質疑,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換位思考,闡述不恰當的擔憂將會給自己帶來的危害,明確應該抱有的正確態度和認識。

2、針對考試焦慮所伴隨的生理反應和

消極行為因素

建議孩子進行放鬆訓練,通過循序交替收縮或放鬆自己的骨骼肌群,細心體驗自己肌肉的鬆緊程度,最終達到緩解緊張和焦慮狀態的目標。

具體做法如下:

——選擇合適的訓練時間。臨睡覺前或飯後一小時比較理想。

——找一處安靜的、無人打擾的地方,選擇一把舒適的椅子或一張床放鬆地躺下。

——選擇一種對自己來說最舒服的姿勢,準備開始。

——注意從腳趾肌肉放鬆開始,逐漸過渡到面部肌肉放鬆結束。每過程大約持續10~15秒鐘。初期最好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這樣效果會比較有保證。

3、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家長在協助孩子克服考試焦慮的過程中,也需要為孩子舒緩焦慮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家長應該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過高的期望有時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不利於孩子形成比較恰當的自我評價。

家長對孩子的考試結果不要過分緊張,不要讓孩子在心目中把考試當成一種獎懲的必然品,那樣的話會讓孩子形成對考試目的的錯誤認識,平時多督促孩子複習,不要在考試來臨的那一刻「臨時抱佛腳」,要讓孩子「有備無患」地迎接考試。


推薦閱讀:

運維素養-如何培養下屬的能力和潛力

TAG:考試 | 學習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