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
俗話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無論是從歷史上看還是身邊的例子,人類的確有太多愚蠢的決策:第一次世界大戰、冷戰、珍珠島戰役。。。上帝是否發笑我們不知道,但三體人估計笑得不行。
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
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它真正的作用在於讓你避免思考。人們喜歡解決問題,但不喜歡嘗試解決不了的問題。思考是費力、緩慢且不可靠的,而最重要的決策不需要思考,因為我們都傾向於用習慣而非思考來指導行動。
思考分兩種,外顯與內隱。外顯式思考指的是把長時記憶表徵到工作記憶上,然後模擬將會發生的事件與結果,權衡後作決策。比如做數學題。內隱思考指的是下意識地做某件事,比如老司機開車。新手剛學開車的時候,需要記住各個步驟,看後視鏡,踩離合,此時是工作記憶指導你去完成這些工作。而工作記憶空間有限(7個左右),所以你總是踩離合的時候忘記換擋,轉彎的時候忘記看後視鏡,倒車的時候忘記轉方向盤。對於老司機來說,這些動作早已成為本能,存儲在長時記憶中,所以開車的時候能開著窗一邊抽煙,一邊和其他人聊天,他們不需要佔用太多工作記憶。
我們是生活在現代的原始人,對於原始人來說,他們並不需要常常思考問題,生活中需要抉擇的地方少之又少。況且思考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野獸向你撲過來的時候還在思考是紅燒還是清蒸嗎?)而現實要求我們迅速行動。大多情況下,大腦的這種特性讓我們度過了飲血茹毛的原始時代、刀耕火種的農業時代,但也帶來不少問題。如各式各樣的認知偏差:錨定效應、從眾、集體無意識、證實性偏見、安慰劑效應、刻板印象、倖存者謬誤、零風險偏誤。。。
如今,社會的發展需要我們越來越多的思考,那麼要如何更好地思考?
思考的四個要素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思考有四個要素:
- 環境中的信息。
- 長期記憶中的事實記憶。
- 長期記憶中的步驟。
- 工作記憶中的空間大小。
事實記憶就是客觀存在的知識,比如大海是藍的,人類是動物等。事實記憶要先於技能,因為推理與演算要基於特定的事實知識。要懂得二元一次方程,起碼得先學會加減乘除吧?另外,擁有越多事實知識,學習新知識的時候也越得心應手。舉個例子,學過認知心理學的人對於「工作記憶」「長期記憶」「外顯內隱」這類名詞很熟悉,這些都是事實性知識。如果你不懂這些知識,你看文章的時候就會覺得認知負荷很大,這些術語停留在你的工作記憶中揮之不去,而你無法騰出工作記憶空間去深入思考。如果你熟悉這些術語,一目十行都沒問題,且能理解透徹,大腦騰出了足夠空間給你思考。
什麼是長期記憶中的步驟?步驟就是解題的步驟,比如「如何把一隻大象放進冰箱?」答:首先把大象切成塊狀,再打開冰箱門,最後使勁塞進去。
記憶是思考的殘餘物
相信你肯定體驗過這些情境:剛背的單詞一小時後就忘記;剛在地鐵上見到的漂亮女孩,轉眼就忘記了人家的臉蛋;晚上忘記了中午吃過什麼飯菜。
在大腦中,記憶首先從工作記憶到短時記憶,再變成長時記憶。短時記憶變成長時記憶的過程需要反覆練習,或者強烈情緒反應。
大腦如何把輸入的信息放進長期記憶里呢?記憶系統如何才能知道哪些記憶是你想要的,哪些是冗餘?是婚禮重要的一瞬間,或者是書本上無聊的公式?如果你仔細思考過一件事情,你的大腦的感覺神經元發起強烈的電信號,傳遞大量神經遞質,生成新的突觸。思考得越多,產生的突觸越多,神經元間的連接越緊密,下次提取該記憶的時候也更容易。所以為了記憶,你必須強迫自己去思考,思考越深刻,記憶越深刻。不要馬上記筆記,因為那些不思考就記下來的知識,你是記不住的。況且大腦為了節省資源,會把記在筆記本的知識當作「學會了」。
為什麼有些場景一旦經歷就無法忘記,深深印刻在大腦里?就像那句歌詞「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有個觀點叫做「記憶的生存優勢效應」,即大腦更容易記住草原、湖泊、親屬、食物等生存相關的信息。
記憶也有空間效應。大腦對於空間記憶很發達,人們在進入一個新的空間的時候,會首先在大腦海馬體上創建一幅空間地圖,上面切割成無數個小方塊,你走的每一步,都已經被預測了結果。
我們利用已知事物理解未知事物
我們利用隱喻了解世界,所謂隱喻就是用一個事物來理解另一個事物。
例如,把愛比作旅程。以旅程隱喻愛,意味著愛有一個開端,但是不一定有一個盡頭。旅程有歡樂有辛苦。有意外的發現,愛也同樣如此。人類的抽象思維大多利用了這種隱喻性的推理,即使用熟悉的事物去理解不熟悉的事物。但是如果窮根溯源,人們最初熟悉的事物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體以及身體同世界的互動提供了我們認識世界的最原始概念。例如,上下、左右、前後、高矮、遠近都是以身體為中心,冷、熱、溫、涼也是身體感受到的。以這些身體中心的原型概念為基礎,我們發展出其他一些更抽象的概念,如形容情感狀態。我們使用了熱情、冷淡、興高采烈、死氣沉沉、精神高漲、趾高氣昂等等。以身體為中心,我們把上面的、接近的視為積極的,把下面的、遠離我們的,視為消極的,所以有了提拔、貶低、親密、疏遠、中心、邊緣等術語。這些術語追根溯源都與身體的位置或活動有關。
而我們了解得越多,就更容易理解其它事物。經濟學上有馬太效應,富者越富,窮者愈窮,大腦也如此。擁有更多背景知識,能夠讓你更容易讀懂新知識。讓一位不懂腦科學的學生和一位腦科學研究生分別去讀腦科學論文,他們的理解程度肯定有差別。學習早期的認知力和晚期截然不同,對問題的抽象級別也差了幾個層級。你讀到的只是文字,資歷更高的人可能已經把關鍵要素提取出來了。
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大腦和身體一樣,需要不斷接受輸入、練習、存儲、提取的過程,讓神經元更健壯,組塊的連接更緊密。你才能在信息汪洋中乘風破浪,肆意遨遊。
資料來源:
-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推薦閱讀:
※聯網讓我們更愚蠢、更封閉?
※「易文化」之猜想——爻變,我們的認知瘤
※不知有多少錯誤的認知,影響著我們的判斷
※Live with your brain
※這個選擇題,正在浪費我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