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豆對中國到底多重要?

美國的大豆要加稅了。

有人覺得無所謂,不就是大豆嘛,加稅了我以後不吃炒糖豆、不吃臭豆腐、不吃黃豆豬腳,改吃花生油,吃西王玉米油……

今天來給大家捋一捋,大豆對於中國人到底意味著什麼?

優質蛋白

大豆與雞蛋相當,是人類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寫到:「以黃豆代肉類,中國人之發明」。「夫豆腐者,實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無肉料之毒」。

最初,大豆在中國是作為一種榨油的油料作物,而吃油並不是必需品,半年不吃油也不會死人,而且油料的替代作物非常多,比如玉米、花生、菜籽,放棄大豆也無所謂。

中國耕地有限,而且水稻小麥玉米產量都比大豆高,少進口大豆就要多進口水稻小麥玉米。要養活13億人,當然要優先種水稻小麥了。

優質飼料

後來,中國對大豆的需求,從油脂轉變為豆粕!豆粕是全球最大的蛋白來源,很難被替代。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對肉類的消費開始猛增,大豆進口量也水漲船高。

大家想想,你再有錢,一個月也不會多吃二兩油,但是對於肉類的需求,從一年吃一頓肉,到生日吃一頓後,到每頓要吃肉,增長是很快的。而且還有肉類品質升級的問題。

豆粕作為全球最優質、最穩定的蛋白來源,對於養殖工業化來說,不可或缺。一個年產上萬頭豬的養殖場,不可能再像20年前一樣,從河邊割把草來投餵了,所以豆粕需求迅速增長。

雞鴨豬魚牛都要吃飼料,飼料主要成分是玉米和大豆,玉米提供糖類,大豆提供蛋白質。大豆作為蛋白質含量最高的農產品,比玉米更值得進口,所以才值得不遠萬里從美洲運過來。如果豆粕少了的話,大家吃的雞鴨魚豬牛羊肉就要漲價了。

大量進口

中國人能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但僅靠18億畝土地,解決不了吃肉的問題。進口大豆是必然的選擇。同時,肉類奶類的進口也迅速增長。大家去淘寶,京東隨便翻翻,就能看到多少澳洲牛奶,南美牛肉。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的進口量也會迅速增長。

通脹主要指標是啥?美國看石油,中國看豬肉。

中國適不適合種大豆?非常適合,東北產區各方面跟美國中西部非常像,機械化推廣得也很好,如果真想解決這個問題,是可以相當大程度上解決的。

幾年前,中化花幾百億美金,收購了全球第二大的轉基因種子公司,其在大豆玉米的轉基因方面是領先的。但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是,要突破對轉基因的妖魔化,本質上這是效率問題,以國內目前大豆的單產效率,是無法與國外競爭的。關於轉基因的問題就不爭論了,比較無聊。

大豆重要性

在東北,種大豆的平均產量是畝產120公斤,玉米的平均產量是1000公斤。在價格上來說,單位重量的大豆的價格比玉米高一倍。雖然價格只差一倍,但是單產差了七倍。種玉米的機械化程度還更高,方便收割。如果你是農民,你願意種植哪種作物來提高自己的收入呢?

雖說玉米也是主要飼料之一,但由於玉米我國可以完全自給自足,而大豆的進口依存度將近90%,所以大豆的重要性遠高於玉米。

大豆是美國第一大農產品出口品種,佔美國農業出口接近20%。從美國大豆的出口情況來看,其中約有60%被出口至中國。其中來自美國的進口量約佔我國大豆總進口量的37%,另一大進口來源地巴西的佔比約為41%。

大豆價格影響CPI的主要路徑

大豆價格可以由多個路徑影響到CPI的表現,其中前3者更為直接:

路徑1:大豆作為油料可以用於壓榨生產豆油,豆油除了食用之外還可用於製成生物燃料。

路徑2:大豆可用於製成豆腐等大豆類食品。

路徑3:大豆榨油之後產出豆粕,是生豬養殖等肉禽養殖業的重要飼料成分。

路徑4:大豆價格的波動也可能影響到其它糧食的價格,進而間接對食品通脹造成影響。

路徑5:大豆價格的波動還可能影響通脹預期的形成。

如果談判不順利,南美豆主導格局奠定,大豆價格上行成為必然,則此類系統性成本上行必將帶來新一輪提價。12/13年提價潮即來自於大豆漲價,海天先行提價,廚邦滯後半年。預計此假設下,海天廚邦或將於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這一時間窗口再次提價對沖成本上揚。但預計兩強提價間隔窗口期顯著縮短至一個季度。

對奶價的影響:豆粕成本占養殖成本的5%上下,並非主料。豆粕成本若上升會對養殖成本有一定影響,但比較小。此外,儘管養殖成本端或受小幅度影響,但短期傳導至下游的可能性也不大,大概率在上游體系內消化,因此我們認為短期不必擔憂奶價會有即刻性的上漲。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浙江資本圈」。


推薦閱讀:

中美武林爭霸,江湖到底誰說了算?
中美貿易對話之煤化工篇
支持特朗普的選民都有哪些?
中美貿易戰核心在於承擔虧損的底線
鄭有瑋:3.26就中美貿易協商最新消息 日內黃金走勢 策略

TAG:大豆 | 貿易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