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本傑明.格雷厄姆

紐約華爾街(wall street)是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一條大街的名字,長不超過一英里,寬僅11米。它是美國一些主要金融機構的所在地。兩旁是陳舊的摩天大樓,這條街上集中了紐約證券交易所、聯邦儲備銀行等金融機構和美國洛克菲勒、摩根、杜邦等大財團開設的銀行、保險、鐵路、航運等大公司的總管理處。各公用事業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棉花、咖啡、糖、可可等商品交易所。華爾街是金融和投資高度集中的象徵,這條街承載著太多的輝煌。而從這條街中走出了無數的金融大鱷,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本傑明.格雷厄姆。

人物簡介

本傑明·格雷厄姆(1894年5月9日-1976年9月21日),享年82歲,享有"華爾街教父"的美譽。代表作品有《證券分析》、《聰明的投資者》等。他的金融分析學說和思想在投資領域具有極為巨大的影響,如今活躍在華爾街的數十位上億的投資管理人都自稱為格雷厄姆的信徒。

格雷厄姆被喻為「華爾街院長」和「證券分析之父」。作為投資界最重要的思想家,對投資界的最大貢獻就是將明確的邏輯和理性帶到了微觀基本分析之中,並成為巴菲特等許多成功投資家的啟蒙宗師。與戴維?多德(David Dodd)所著的《Security Analysis(證券分析)》直到目前一直是投資界最經典和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人物生平

格雷厄姆,1894年5月9日出生於英國倫敦阿伯丁路14號。

格雷厄姆是家裡的老幺。在一個男孩流產,又生了兩個男孩之後,格雷厄姆的母親一心嚮往一個女兒。她直言不諱地告訴格雷厄姆,知道他是男孩後,第一個強烈的衝動就是--把他擲到窗外去。聽到這句話,華爾街或許會嚇出一身冷汗,幸虧他的母親沒有這樣做。

格雷厄姆一出生,就跟隨經商的父親開始了一系列的遷移。從英格蘭的伯明翰到倫敦,後來乾脆遷往了美國,踏上新國家的土地,那時的格雷厄姆尚不滿一周歲,在這之後的幾十年時間裡,美國成為了孕育這位經濟奇才的土壤,他年輕的心臟和這個年輕的國家一起強勁地跳動起來。

如果沒有家庭的不幸,格雷厄姆的人生或許會走上另一個方向。格雷厄姆9歲那年,父親去世,那是一個冰冷刺骨的冬天,留下一塊尚未完工的墓碑,年僅35歲的父親走完了人生的全程。對於格雷厄姆的心靈來說,那是無法彌補,難以想像的巨大創傷。他失去了獲得安全保障和正常發展的基本條件。然而童年時代的格雷厄姆便具有重大的災難也無法壓垮的性格,他表現得那樣堅強。

在父親死後3年中,格雷厄姆進入公立小學讀書。入學時,他是一個天真無邪、十分靈敏的兒童;而畢業時,剛過1 2歲,他已知道如何使自己堅強地對付命運的捉弄,如何用各種方法賺一點錢,如何集中精力完成該做的工作,尤其是如何主要依靠自己去理解、奮鬥和做好其他一切事情。

接下來格雷厄姆在布魯克林中學完成學業。在布魯克林中學讀書時,他不僅對文學、歷史有濃厚的興趣,更對數學有著非同尋常的喜愛。他喜歡數學中所展現的嚴密邏輯和必然結果,而這種邏輯的理智對於以盲目和衝動為特色的金融投資市場來說,永遠都是最為欠缺的。

從布魯克林中學畢業後,格雷厄姆考入哥倫比亞大學繼續深造。雖然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求學期間,不得不迫於生存的壓力,以打工來維持生活和交納不菲的學費,但他坦然面對生活的種種坎坷,在一批優秀導師的指導下,更深地把頭埋進書本和學問當中,從知識中不斷吸取營養。

1914年,格雷厄姆以榮譽畢業生和全班第二名的成績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但為了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格雷厄姆需要找一份報酬較為優厚的工作,為此,他放棄了留校任教的機會,在卡貝爾校長的力薦下開始步入華爾街。

1914年夏天,格雷厄姆來到紐伯格·亨德森·勞伯公司做了一名信息員,主要負責把債券和股票價格貼在黑板上,周薪12美元。雖然這份工作是紐約證券交易所最低等的職業之一,但這位未來的華爾街教父卻由此開始了他在華爾街傳奇性的投資生活。

格雷厄姆很快就向公司證明了他的能力。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他就被升職為研究報告撰寫人。由於他充足的文學修養和嚴謹的科學思維,以及淵博的知識,很快他就形成了自己簡潔而富有邏輯性的文風,在華爾街證券分析舞台獨步一時。

也正是紐伯格·亨德森·勞伯公司給格雷厄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踐與訓練場所,才使這位未來的股票大師開始全面熟悉證券業的一整套經營管理知識,了解了包括證券買賣程序、行情分析、進貨與出貨時機、股市環境與股市人心等在內的實際運作方法。儘管格雷厄姆未受過正式的商學院教育,但這種源自親身實現的經驗,遠遠比書本上的描述來得更為深刻有力,這給他日後在股票理論上的探索,打下了極為堅實的基礎。

公司老闆紐伯格經過仔細觀察,發現格雷厄姆身上蘊藏著巨大的潛力與才幹。不久,格雷厄姆就又被提升為證券分析師。升任證券分析師是格雷厄姆一生事業的真正開始。

當時,人們習慣以道氏理論和道·瓊斯指數來分析股市行情,而對單一股票、證券的分析尚停留在較為原始、粗糙的階段,而且普通投資者在投資時通常傾向於債券投資方式,而對於股票投資,投資者普遍認為過於投機,風險太大,令人難以把握。之所以造成投資者作出如此選擇,一方面是因為債券有穩定的收益,而且一旦發行債券的公司破產清算,債券持有人較股東有優先清償權,購買債券的安全係數明顯要高於購買股票;另一方面主要是因為一般公司僅公布籠統的財務報表,使投資者難以了解其真實的財務狀況。格雷厄姆透過那些上市股票、債券公司的財務報表,以及對那些公司資產的調查研究發現,上市公司為了隱瞞利潤或在債權清理時逃脫責任,常常千方百計地隱瞞公司資產,公司財務報表所披露的是低估後的資產,而這一做法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反映到股市上的股票價格往往大大低於其實際價值。操縱者可以通過發布消息來控制股價的漲跌,股市完全在一種幾乎無序而混亂的狀態下運行。

格雷厄姆決定拿隱瞞大量資產的公司開刀。他開始從上市公司本身、政府管理單位、新聞報道、內部人士等多種渠道收集資料,通過對這些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研究分析,搜尋那些擁有大量隱匿性資產的公司。

1915年9月,格雷厄姆注意到一家擁有多家銅礦股權的礦業開發公司--哥報海姆公司,該公司當時的股價為每股68.88美元。格雷厄姆在獲悉該公司即將解散的消息後,通過各種渠道收集這家公司的有關資料,對這家公司的礦產和股價進行了詳盡的技術分析,發現了該公司尚有大量的不為人知的隱蔽性資產,通過計算,格雷厄姆準確地判斷出該公司股票的市場價值與其實際資產價值之間有一個巨大的價差空間。他認為投資該公司的股票將會帶來豐厚的回報,建議紐伯格先生大量買進該股票。紐伯格先生接受了格雷厄姆的建議。當1917年1月哥報海姆公司宣布解散時,紐伯格一享德森一勞伯公司從這筆買賣中賺取了數十萬美元的利潤,其投資回報率高達18.53%。

格雷厄姆作為證券分析師,因其對投資股票的準確判斷而開始在華爾街有了一些小小的名聲,他決定在華爾街小試牛刀。

他應一些親戚、朋友之邀開始嘗試為一些私人做投資。剛開始時,格雷厄姆所操作的私人投資確實獲得了良好的收益,但一年後發生的"薩幅輪胎事件"卻給格雷厄姆帶來一記重創。

當時在華爾街暗中盛行一種買入即將公開上市公司股票,待其上市後再從中套利的操作手法。格雷厄姆的一位朋友向他介紹說,薩幅輪胎公司的股票即將公開上市。格雷厄姆未及仔細分析,便聯合一批同事、朋友分批購入薩幅輪胎公司的股票。但這些股票認購純粹是一種市場操縱行為,幕後操縱者在將該股股價狂炒之後,突然拋售,致使包括格雷厄姆在內的大批投資者被無情套牢,而該股票最終也無法上市。

"薩幅輪胎事件"給格雷厄姆上了生動的一課,使格雷厄姆對華爾街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使格雷厄姆從中得出了兩點經驗:一是不能輕信所謂"內部消息",二是對人為操縱市場要保持高度的戒心。這些都促使格雷厄姆逐漸走向成熟。

1920年格雷厄姆成為紐伯格·亨德森·勞伯公司的合伙人。他繼續通過實踐積累更多的經驗。隨著他的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勝利,他的投資技術和投資理念日漸成熟。

在格雷厄姆看來,投機並不是一項好的投資,因為投機是建立在消息上面的,其風險非常高。當股價已升至高檔的上端時,很難說哪一隻股票沒有下跌的風險,即便是績優股也不例外。所以,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基於事實本身的投資和基於消息的投機,兩者所蘊涵的風險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一家公司真的營運良好,則其股票所含的投資風險便小,其未來的獲利能力一定比較高。同時,格雷厄姆還認為,風險在股市上是永遠存在的,沒有風險就沒有股市,任何一個投資者要想成功,均需依靠行之有效的技巧來規避風險並進而獲利。格雷厄姆將期權買賣交易運用到規避投資風險上,為自己的投資組合設計了一整套系統保險方案,如當一證券看漲時,僅花少許金額買下它的待買期權,待日後升值時再以約定價格低價買進;當某一證券看跌時,花少許金額買進其待賣期權,以便將來下跌後再以約定價格高價賣出。期權買賣利用其槓桿作用,可以以小搏大,使得無論市場走向如何,都具有投資獲利的潛力。即使對證券價格走向判斷失誤,其損失最多只限於購買期權時所投入的一小筆資金,而不至於一落千丈。

格雷厄姆規避風險的技術對於那些時刻擔心自己的投資會因證券市場的變幻莫測而損失貽盡的投資者而言無疑是一種萬全之策。格雷厄姆也因此在華爾街樹立起了自己獨特的信譽。

1923年年初,格雷厄姆決定自立門戶。他成立了格蘭赫私人基金,資金規模為50萬美元。格雷厄姆決定以此為基礎,大展宏圖。

他選中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國化工巨頭:杜邦公司。

1920年,美國軍火巨頭杜邦公司利用通用汽車公司正陷於暫時無法償還銀行貸款的財務困境,通過一場蓄謀已久的兼并戰,最終兼并了通用汽車公司。杜邦公司對通用汽車公司的兼并形成了兩公司交叉持股的狀況。到了1923年8月前後,由於一戰結束,美國經濟進入復甦,杜邦公司失去了軍火暴利來源,股價急劇下滑,每股股價僅維持在297.85美元左右;而通用汽車公司因汽車市場需求的大增而利潤直線上升,每股股價高達385美元。

格雷厄姆注意到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股價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經過分析,他認為由於杜邦公司持有通用38%以上的股份,而且這一份額還在不斷增加,所以市場現階段兩種股票之間的價格差距就是一種錯誤,而由股市造成的錯誤遲早都會由股市自身來糾正,市場不可能對明顯的錯誤長久視而不見,一旦這種錯誤得到糾正之時,就是有眼光的投資者獲利之時。

格雷厄姆不僅大筆買進杜邦公司股票,而且更大筆地賣出通用汽車公司的股票。這樣,他就會因杜邦公司股票上漲和通用汽車公司股票下跌而雙向獲利。兩個星期後,市場迅速對這兩公司股價之間的差距作出了糾正,杜邦公司股價一路攀升,升至每股365.89美元,而通用汽車公司股票隨之下跌,跌至每股370美元左右。格雷厄姆迅速獲利了結,不算他賣出吃過通用公司股票之間的差價,其單項投資回報率高達23%。這使格蘭赫基金的大小股東們都賺了大筆的錢。

格蘭赫基金運作一年半,其投資回報率高達100%以上,遠高於同期平均股價79%的上漲幅度,但由於股東與格雷厄姆在分紅方案上的意見分歧,格蘭赫基金最終不得不以解散而告終。但這卻使格雷厄姆意外地遇到了他的最佳黃金搭檔--傑羅姆·紐曼。紐曼具有非凡的管理才能,處理起各種繁雜的事務顯得遊刃有餘,這使格雷厄姆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來專註於證券分析,作出投資策略。

格蘭赫基金運作一年半,其投資回報率高達100%以上,遠高於同期平均股價79%的上漲幅度,但由於股東與格雷厄姆在分紅方案上的意見分歧,格蘭赫基金最終不得不以解散而告終。但這卻使格雷厄姆意外地遇到了他的最佳黃金搭檔- -傑諾姆·紐曼。紐曼具有非凡的管理才能,處理起各種繁雜的事務顯得遊刃有餘,這使格雷厄姆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來專註於證券分析,作出投資決策。

格雷厄姆和紐曼組建了新的投資合夥公司--格雷厄姆-紐曼公司,格雷厄姆負責最核心的分析和投資策略,紐曼負責處理與投資有關的各種具體事務。新基金從一開始就表現得極為強勁,因為格雷厄姆既有基本理性分析的沉穩性,又有股市獵手超常的洞察力和嗅覺,他的操作使新基金成績斐然,其中較著名的是他與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之戰。

洛克菲勒是美國無可爭議的石油大王,他所創立的美孚石油公司曾以托拉斯的方式企圖壟斷整個美國石油市場,但最終被華盛頓聯邦最高法院判定違反了《壟斷禁止法》遭到解散。按照法律,美孚托拉斯被分割成39個在理論上相互競爭的公司。

20世紀20年代,美國公司的真實狀況一般比較隱秘,使人難識其真容。格雷厄姆經過調查發現,查閱公共服務委員會所存的各公司記錄有助於揭示那些公司真實的財務狀況。於是,他直奔公共服務委員會,將一些公司的重要數據記錄後,再回到華爾街,對那些資料進行詳盡的研究分析,終於他捕獲到他所要瞄準的目標--從洛克菲勒集團中分離出來的8家石油管道公司。格雷厄姆決定首先拿北方石油管道公司開刀。

根據格雷厄姆所搜集到的財務數據顯示,北方石油管道公司當時在股市上的市價只有280萬美元,而它所持有的鐵路債券就有360萬美元,顯然,它的投資價值被嚴重低估了。造成這一市場錯誤的根本原因是投資者沒有發現該公司那筆龐大的隱形資產--鐵路債券。而在格雷厄姆看來,當一家公司坐擁一大堆資產而不能創造任何利潤時,它便理所當然地應成為投資者的目標。徒然擁有價值而不能為企業所用,那麼發現它總比讓它沉睡要好得多。

格雷厄姆在買入北方管道公司5%的股份後,和另一位在北方石油管道公司佔有相當比例股份的律師結成同盟,並聯合了佔總股份38%的中小股東,在董事會會議中提出議案,要求將公司持有的鐵路債券兌現,並發給股東相應的紅利。因格雷厄姆提出的議案完全符合《公司法》的規定,無奈北方石油管道公司只得同意該議案,發放紅利。結果,格雷厄姆不僅分得股利,而且還在眾多投資者的追風下,從股價的上漲中獲利頗豐。

隨後,格雷厄姆又從洛克菲勒集團分離出的其他石油管道公司中擠出其所隱藏的資產,獲得了數額可觀的利潤。格雷厄姆也因此獲得了"股市獵手"的稱號。

格雷厄姆-紐曼公司在格雷厄姆正確的投資策略下,其投資報酬率每年都維持在30%以上,遠遠高於同期道·瓊斯工業指數的上漲速度。但格雷厄姆的驕人業績既非來自惡意的炒作,又非來自幕後的操縱,而完全是靠他的知識和智慧。他已將證券投資從原始交易的混沌中,提升到一個依靠理性和技術分析確定投資方向並進而獲利的新層面上。

格雷厄姆在處理投資項目的同時,不斷地在投資刊物上發表關於財經問題的文章,文章內容幾乎涵蓋了整個投資領域。文章文字精鍊,且有獨到的見解,深受讀者好評。格雷厄姆試圖通過在實踐中對投資市場的觀察、研究、分析,得出投資市場的規律性結論。為了便於將自己的觀點形成理論,格雷厄姆決定開山立說,在其有關投資理論的講授中整理、完善自己的理論。

格雷厄姆選擇在自己的母校哥倫比亞大學開設"高級證券分析"講座。在講座中,他不僅講授如何區分債券與股票的不同方面,更重要的是講授如何運用價值指標、贏利指標、財務指標、債務指標、背景指標來對一個公司的資產、價值、財務狀況等方面進行評估,證明其股票的投資潛力和投資風險。這些內容已涉及了格雷厄姆學說的基本方面,實際上他的證券分析理論框架已粗具雛形。

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講座使許多人受益良多,他在投資理論方面的真知灼見獲得熱烈的反響,他的影響也開始走出華爾街,向社會上擴散。

格雷厄姆在開設講座期間,其證券業務更加紅火,格雷厄姆-紐曼基金以及由他掌控的私人投資更是財源滾滾。這些都使格雷厄姆躊躇滿志,準備大幹一場。

1929年年初,美國華爾街股市的年平均股價已比1921年上漲了5倍。屢創新高的股市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目光,人們不顧一切地擁入股票市場,股票市場成了一種狂熱的投資場所。股票價格直線上升,成交金額不斷創出新高。但考慮到當時股票的平均利潤只有2%,而道·瓊斯工業指數的平均報酬率卻高達5%,股價的不斷攀升是極不正常的。

格雷厄姆對此雖有擔憂,但在潛意識裡卻不相信危機會真的來臨。他僅僅是按照他的避險策略進行避險,並未從股市中撤出,這使格雷厄姆在接下來的股市大崩盤中遭到致命的打擊。

1929年9月5日,華爾街股市一落千丈,開始動搖了投資者的信心。雖然華盛頓等地不斷發出叫人們放心的消息,但9月、10月兩個月,股市仍呈下跌趨勢。

10月24日,華爾街股市突然崩潰,短短几小時之內許多股票狂跌50點左右,後雖有所回升,但弱勢已成。

10月28日、29日,華爾街股市在拋售浪潮的衝擊下,徹底崩潰。

格雷厄姆雖然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已採取了相應的避險策略,使他的投資在股災初期時比別人損失少得多,但由於他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及時從股市中撤離,反而逆市操作,連續使用賣空、買空等多種手法進行避險,從而越陷越深,難以自拔,最終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格雷厄姆幾乎到了破產的邊緣。幸虧紐曼的岳父艾理斯·雷斯及時向格雷厄姆-紐曼基金投入7 5000美元,才使格雷厄姆暫時避免了破產。

格雷厄姆憑著對客戶的忠誠、堅忍的勇氣和對操作方法的不斷修正,到1932年年底終於開始起死回生。格雷厄姆 -紐曼基金的虧損也漸漸得到了彌補。

股市大崩潰還是給格雷厄姆留下一個深刻的教訓和經驗:時刻注意規避高風險。在以後的每筆投資中,他總是儘可能追求最高的投資回報率,同時保持最大的安全邊際。

格雷厄姆在華爾街慘遭重創和苦苦支撐的時期,也正是他關於證券分析理論和投資操作技巧日漸成熟的時期。1934年年底,格雷厄姆終於完成他醞釀已久的《證券分析》這部劃時代的著作,並由此奠定了他作為一個證券分析大師和"華爾街教父"的不朽地位。

格雷厄姆認為,對於一個被視為投資的證券來說,基本金必須有某種程度的安全性和滿意的回報率。當然,所謂安全並不是指絕對安全,而是指在合理的條件下投資應不至於虧本。一旦發生極不尋常或者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也會使安全性較高的債券頃刻間變成廢紙。而滿意的回報不僅包括股息或利息收入而且包括價格增值。格雷厄姆特別指出,所謂"滿意"是一個主觀性的詞,只要投資者做得明智,並在投資定義的界限內,投資報酬可以是任何數量,即使很低,也可稱為是"滿意的"。判斷一個人是投資者還是投機者,關鍵在於他的動機。

格雷厄姆成為世界上運用數量分析法來選股的第一人。他提出了普通股投資的數量分析方法,解決了投資者的迫切問題,使投資者可以正確判斷一支股票的價值,以便決定對一支股票的投資取捨。

1956年,雖然華爾街仍處於上升趨勢之中,但格雷厄姆卻感到厭倦了。對他而言,金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華爾街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並將這條道路毫無保留地指給了廣大的投資者。在華爾街奮鬥42年的格雷厄姆決定從華爾街隱退。

由於找不到合適的人接管格雷厄姆-紐曼公司,公司不得不宣布解散。格雷厄姆選擇加州大學開始了他的執教生涯,他想把他的思想傳播給更多的人。

格雷厄姆的離去絲毫沒有削弱他在華爾街的影響力。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所創立的證券分析理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投資者。他所培養的一大批弟子,如沃倫·巴菲特等人在華爾街異軍突起,成為一個又一個的新投資大師,他們將繼續把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學說發揚光大下去。

美國《紐約時報》(2006年)評出了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格雷厄姆和戴維?多德被稱為「價值投資之父 」,排名第四。

投資理念

格雷厄姆被稱為「證券分析之父」,其經典著作流傳於世,影響一代又一代投資者,包括大家公認的股神-巴菲特。因此,小馬很難以隻言片語還原格雷厄姆投資理念的原貌,這裡主要說一說他的投資核心理念。

1、內在價值:是價值投資的前提。

格雷厄姆認為,公司的內在價值是由公司的資產、收入、利潤以及任何未來預期收益等因素決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公司未來的獲利能力。因為這些因素都是可以量化的,因此,一個公司的內在價值可用一個模型加以計量,即用公司的未來預期收益乘以一個適當的資本化因子來估算。這個資本化因子受公司利潤的穩定性、資產、股利政策以及財務狀況穩定性等因素的影響。

格雷厄姆認為,由於內在價值受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經濟狀況的不精確計算所限制,其結果很容易被一些潛在的未來因素所否定。而銷售額、定價和費用預測的困難也使內在價值的計算更趨複雜。不過這些均不能完全否定安全邊際法,經實證研究發現,安全邊際法可以成功地運用於以下三個區域:一是安全邊際法運用於穩定的證券,如債券和優先股等,效果良好;二是安全邊際法可用來作比較分析;三是安全邊際法可用來選擇股票,特別是公司的股票價格遠遠低於其內在價值時。

不過,格雷厄姆同時指出,內在價值不能被簡單地看做是公司資產總額減去負債總額,即公司的凈資產。因為公司的內在價值除了包括它的凈資產,還包括這些資產所能產生的未來收益。實際上,投資者也無需計算公司內在價值的精確值,只需估算一個大概值,對比公司股票的市場價值,判斷該公司股票是否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能否作為投資對象。

格雷厄姆雖然比較強調數量分析,但他並不否定質量分析的重要性。格雷厄姆認為,財務分析並非一門精確的學科。雖攤對一些數量因素,包括資產、負債、利潤、股利等進行的量化分析簽估算公司內在價值所必須的,但有些不易分析的質量因素,如公司的經營能力和公司的性質也是估算公司內在價值所必不可少的。缺少了對這些質量因素的分析,往往會造成估算結果的巨大偏差。以致影響投資者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但格雷厄姆也對過分強資質量因素分析表示擔憂。格雷厄姆認為,當投資者過分強調那螃推以捉摸的質量因素時,潛在的失望便會增加。對質量因素的過度樂觀也使投資者在估算公司內在價值時採用一個更高的資本化因子,這會促使投資者去購買潛在風險很高的證券。

在格雷厄姆看來,公司的內在價值大部分來源於可量化的因素而非質量因素.質量因素在公司的內在價值中只佔一小部分。如果公司的內在價值大部分來源於經營能力、企業性質和樂觀的成長率,那麼就幾乎沒有安全邊際可言,只有公司的內在價值大部分來源於可量化的因素,投資人的風險才可被限定。

2、市場波動:要利用市場短期經常無效,長期總是有效的弱點,來實現利潤。

格雷厄姆曾講述一則關於股市的寓言,藉此來說明時時預測股市波動的愚蠢,這就是非常著名的「市場先生」。

假設你和"市場先生"是一家私營企業的合伙人。每天,"市場先生"都會報出一個價格,提出他願以此價格從你手中買人一些股票或將他手中的股票賣給你一些。儘管你所持有股票的合夥企業具有穩定的經濟特性,但"市場先生"的情緒和報價卻並不穩定。有些日子,"市場先生"情緒高漲,只看到眼前光明一片,這時他會給合夥企業的股票報出很高的價格;另外一些日子,"市場先生"情緒低落,只看到眼前困難重重,這時他會給合夥企業的股票報出很低的價格。此外,"市場先生"還有一個可愛的特點,就是他從不介意被冷落。如果"市場先生"今天所提的報價無人理睬,那麼他明天還會來,帶來他的新報價。格雷厄姆告誡投資者,處於這種特定的環境中,必須要保持良好的判斷力和控制力,與"市場先生"保持一定的距離。當"市場先生"的報價有道理時,投資者可以利用他;如果他的表現不正常,投資者可以忽視他或利用他,絕不能被他控制,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3、安全邊際:以四毛的價格買值一元的股票,保留有相當大的折扣,從而類減低風險。

投資者應該在他願意付出的價格和他估計出的股票價值之間保持一個差價,一個較大的差價。這同留些餘地給駕駛汽車中可能出現的偏差是一個道理。如果余度留得足夠大,即有足夠的"安全邊際",那麼他就擁有基礎的優勢,不論形勢有多麼的嚴峻,只要有信心和耐心,必然會有可觀的投資收穫。

格雷厄姆的安全邊際學說是建立在一些特定的假設基礎上的。格雷厄姆認為,股票之所以出現不合理的價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人類的懼怕和貪婪情緒。極度樂觀時,貪婪使股票價格高於其內在價值,從而形成一個高估的市場;極度悲觀時,懼怕又使股票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進而形成一個低估的市場。投資者正是在缺乏效率市場的修正中獲利。投資者在面對股票市場時必須具有理性。格雷厄姆提請投資者們不要將注意力放在行情上,而要放在股票背後的企業身上,因為市場是一種理性和感性的攙雜物,它的表現時常是錯誤的,而投資的秘訣就在於當價格遠遠低於內在價值時投資,等待市場對其錯誤的糾正。市場糾正錯誤之時,便是投資者獲利之時。

對於投資者的忠告

「華爾街教父」為了避免投資者陷入投資誤區,在他的著作及演說中不斷地向投資者提出以下忠告:

1、做真正的投資者

格雷厄姆認為,雖然投機行為在證券市場上有它一定的定位,但由於投機者僅僅為了尋求利潤而不注重對股票內在價值的分析,往往容易受到"市場先生"的左右,陷入盲目投資的誤區,股市一旦發生大的波動常常使他們陷於血本無歸的境地。而謹慎的投資者只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才作出投資決策,所冒風險要少得多,而且可以獲得穩定的收益。

2、規避風險

一般人認為在股市中利潤與風險始終是成正比的,而在格雷厄姆看來,這是一種誤解。

格雷厄姆認為,通過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而獲得利潤,甚至是無風險而獲利,這在實質上是高利潤;在低風險的策略下獲取高利潤也並非沒有可能;高風險與高利潤並沒有直接的聯繫,往往是投資者冒了很大的風險,而收穫的卻只是風險本身,即慘遭虧損,甚至血本無歸。投資者不能靠莽撞投資,而應學會理智投資,時刻注意對投資風險的規避。

3、以懷疑的態度去了解企業

一家公司的股價在其未來業績的帶動下不斷向上攀升,投資者切忌盲目追漲,而應以懷疑的態度去了解這家公司的真實狀況。因為即使是採取最嚴格的會計準則,短期內盈餘也可能是會計師所偽造的。而且公司採用不同的會計政策對公司核算出來的業績也會造成很大差異。投資者應注意仔細分析這些新產生的業績增長是真正意義上的增長,還是由於所採用的會計政策帶來的,特別是對會計報告的附住內容更要多加留意。任何不正確的預期都會歪曲企業的面貌,投資者必須儘可能準確地作出評估,並且密切注意其後續發展。

4、想想品質方面的問題

如果一家公司營運不錯,負債率低,資本收益率高,而且股利已連續發放了一些年,那麼,這家公司應該是投資者理想的投資對象。只要投資者以合理的價格購買該類公司股票,投資者就不會犯錯。格雷厄姆同時提醒投資者,不要因所持有的股票暫時表現不佳就急於拋棄它,而應對其保持足夠的耐心,最終將會獲得豐厚的回報。

5、規劃良好的投資組合

格雷厄姆認為,投資者應合理規劃手中的投資組合。組合中應保持25%的債券或與債券等值的投資和25%的股票投資,另外50%的資金可視股票和債券的價格變化而靈活分配其比重。當股票的贏利率高於債券時,投資者可多購買一些股票;當股票的贏利率低於債券時,投資者則應多購買債券。當然,格雷厄姆也特別提醒投資者,使用上述規則只有在股市牛市時才有效。一旦股市陷入熊市時,投資者必須當機立斷賣掉手中所持有的大部分股票和債券,而僅保持25%的股票或債券。這25%的股票和債券是為了以後股市發生轉向時所預留的準備。

6.關注公司股利政策

投資者在關注公司業績的同時,還必須關注該公司的股利政策。一家公司的股利政策既體現了它的風險,又是支撐股票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一家公司堅持了長期的股利支付政策,這表示該公司具有良好的"體質"及有限的風險。而且相比較來說,實行高股利政策的公司通常會以較高的價格出售,而實行低股利政策的公司通常只會以較低的價格出售。投資者應將公司的勝利政策作為衡量投資的一個重要標準。

小馬有話說

格雷厄姆作為價值投資倡導者之一,給予整個證券投資最大的貢獻就是提出了普通股投資的數量分析方法,解決了投資者的迫切問題,使投資者可以正確判斷一支股票的價值,以便決定對一支股票的投資取捨,簡單的來說就是內在價值量化。雖然現在這種方法被廣泛應用,但是在格雷厄姆的《有價證券分析》橫空出世之前,這是一個從未被探索過的領域。

雖然在格雷厄姆去世前不久,接受美國《財務分析師》雜誌訪談中,宣布他不再信奉基本分析,最終相信「有效市場」理論。但是並不能說明基本分析無用,而基本分析恰恰被其弟子巴菲特發揚光大,成為主流分析方式之一。

格雷厄姆的學說一直流傳至今,影響了幾代證券投資者,其核心理論對於大家的投資有極大的幫助,如何去使用這些理論就對投資者們智慧的考驗。巴菲特就是在沿用格雷厄姆理論的基礎上,修訂了內在價值的計算,並融入了費雪學說,最終形成了自己的價值投資體系。因此,投資者們對於這些學說一定要辯證的去學習,不要走入依葫蘆畫瓢的死胡同。


推薦閱讀:

TAG:股票 | 本傑明·格雷厄姆 | 證券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