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油畫欣賞速成指南

總聽人說,西方畫欣賞不來!不管裸女還是建築,看著像照片的就都是好畫!這種時候萃花就忍不住想翻個白眼,真的,想看懂西方畫,一點都不難!

那什麼,幾何透視法、花式構圖、各種角度的光影、千變萬化的色彩了解一下?

學不會幾何畫不來的透視法

看了上面仍然雲里霧裡?

△ 古斯塔夫·卡耶博特 1877,《巴黎街; 陰雨天》

上面這幅《巴黎街;陰雨天》,畫家分別用了一點透視法和三點透視法。

其中一點透視法畫出了整個場景的空間結構,石磚路向遠處延伸,在地平線的位置相交於一點,這一點正是一點透視法中的消失點(即黑線相交的紅點)。可以看出畫中打傘的男人所在位置距地平線處的建築物距離較遠,而這正是此畫利用透視法所展現出的縱深感。

畫面左上方的建築物(萃花推測為百貨大樓),則是用的三點透視法描繪的。因為我們的視線和打傘男人的眼睛位置是相同的,此線恰好也是畫中的地平線,因而以我們的視角去看百貨大樓,勢必為仰視角度。三條虛線在畫外相交於一點,兩端各有一個消失點,完全符合上文提到的三點透視法的規則。

問題來了,畫家為什麼要用透視法科學去畫畫?不能freestyle嗎?

這是個好問題,以萃花之拙見,如果不是往像照片一樣還原真實場景的方向畫,普通人可能連欣賞西方藝術的門檻都邁不上去。(請想想自己觀賞西方藝術畫的評判標準——「像照片」吧……)

這時候透視法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作為學素描的基礎,如果連透視法都用不好,人物、靜物、建築等立體感和空間感就表達不到位,專業人稱「形不準」,乃繪畫大忌!

這就相當於你想描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這麼美好的畫面時,根本無從下手,遑論畫出符合真實場景的畫了。

而一個合格的畫家可能就會構思出,怎麼安排橋和樓的位置,姑娘站哪看風景,樓上的人從什麼地方探出身子看姑娘,這其中蘊含的,可都是科學啊!學不好幾何都不敢說自己會畫畫

學了幾何還要變花樣來的幾何構圖

本來畫家只會「近大遠小」這種基本操作,直到一位幾何學家布魯內萊斯基發明了幾何學意義上的透視法,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們自此打開了幾何學的大門,從中發現了很多可以應用於繪畫中的新思路新操作,對稱的、三角的、S形的、圓形的等等。

三角形構圖,露出神秘微笑的神秘女子——蒙娜麗莎▼

初中數學老師講過,三角形是最穩定的結構。(內什麼,三角戀除外哈……)至於為什麼穩定,萃花建議大家去複習一下初中課本。

S形構圖最會畫聖母的拉斐爾的《椅中聖母》▼

萃花覺得,這個S形構圖和我們的太極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稱式構圖,整整齊齊的處刑現場▼

△ 這麼對稱工整,還需要輔助線嗎

對稱式構圖,工整有秩序,強迫症患者的福音!

圓形構圖,魯本斯筆下《掠奪呂西普斯的女兒》▼

圓形構圖使得畫作中人物造型集中,很適合多個人物凹造型的場景!

形影不離且千變萬化的光影與色彩

與中國畫崇尚留白寫意不同的是,西方畫家一直執著於如何還原真實場景,從最初的「近大遠小」基本操作再到透視法,已經無法滿足西方畫家對描繪真實感的訴求了。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畫家們福至心靈,一拍腦門,把現實的光和影畫進畫里,不就有真實立體感了嗎?在前輩喬托開路之後,我們的跨界天才達芬奇研究起了自然光,並立志於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到自己的繪畫中去。

達芬奇說:「一切物體都被光和影包裹著,沒有一件不透明物體不兼備光和影。……所有物體之表面,都罩以不同之陰影與光線。」

達芬奇對於光影的研究令整個西方畫壇沸騰了,到了16世紀巴洛克繪畫把光影研究推向極致。16世紀末的義大利畫家卡拉瓦喬不僅是有名的光影大師,還是一個drama愛好者,他最喜歡把光線集中打在畫面上,黑暗的部分極黑,與明亮的部分形成強烈對比,營造出舞台劇的效果。

只要能凸顯戲劇效果,畫出來的光影完全是自己主觀上的也OK,這就是卡拉瓦喬的繪畫光影理念。

△David with the Head of Goliath

倫勃朗是卡拉瓦喬的優秀繼承者,但是倫勃朗很有個性,他覺得光線集中和明暗對比還不夠突齣戲劇效果,主角應該有聚光燈!於是,他的畫就有了聚光燈特效,比如下面這幅代表作《夜巡》。

△ 倫勃朗 《夜巡》

上述繪畫都是室內場景,畫家大多時間都待在畫室里繪畫。哦,畫家們還要苦學幾何透視和光影理論。但是啊,幾何學啊空間立體啊,還真不是什麼人都能學得來的。

終於有人坐不住了,在畫室飽受理論摧殘後走到戶外,突然頓悟「哇大自然真是太美了!大自然才是藝術之光!」

漸漸地一幫年輕畫家紛紛走到戶外,開始寫生。拋開幾何立體空間感,從大自然中學習他們眼中的美的光影美的色彩。——藝術史上稱這幫人為「印象派」

△ 《日出·印象》,莫奈

相信大家對莫奈的這幅《日出·印象》並不陌生,它初面世時還被瘋狂diss。

「線條太粗糙了!筆觸也亂七八糟!」

「竟然用這樣的色彩,不按教材上教的畫,簡直膽大妄為!」

「船畫的毫無立體感可言!差評!」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這幅畫通過光影和色彩所營造出來的場景是絕對真實的,真實到讓人恍惚中以為自己正站在某個港口碼頭,親眼目睹了一場日出。

印象派畫家日夜在戶外寫生、觀察各種景物在不同光影條件下產生的色彩變化,研究如何在不塑造立體感的情況下描繪真實,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在印象派的帶領下,畫家們對色彩的研究也因此更上一層樓。

△ 《睡蓮》,莫奈

至此,畫家們對光影的描繪終於完成了從理論到畫室內再到外出寫生的大蛻變,只是有的畫家喜歡用光影展現空間立體感,有的畫家傾向於用光影表現場景真實感。

而我們除了可以通過畫家對光影的應用判斷出作品時期之外,還能感受到西方畫家們在追求畫面真實的道路上遇見的不同風景。

/// 我是彩蛋 \

萃花看到很多美妝博主,高光、陰影和修容輕輕鬆鬆秒殺手殘星人。一問,得!人家是學美術的!看來要想美,得先學畫畫!不和你們說了,萃花這就去報一個素描班!


推薦閱讀:

TAG:西方藝術 | 油畫 | 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