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強迫症怎麼辦?
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出門後回想家門有沒有關好,煤氣閥有沒有檢查,有可能返回家中進行檢查;或者是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反覆檢查自己的作業、方案等等。這些算不算強迫症呢?
強迫症是指具有強迫觀念、強迫行為並為此感到焦慮和痛苦,設法擺脫不能。其中強迫觀念是持續、不受控制地闖入意識領域,並導致嚴重焦慮或痛苦的想法、表象、觀念或衝動;強迫行為指個體認為自己必須付諸實施的某些重複行為或精神活動。人們產生強迫觀念或無法實施強迫行為時,就會體驗到焦慮。與強迫症相關的還有一些很特別的障礙如:囤積障礙、拔毛障礙(也稱為拔毛癖)、抓痕(皮膚搔抓)障礙以及軀體變形障礙。
強迫症往往出現在童年和青少年期。男性發病的高峰期是6-15歲,女性為20-29歲。兒童往往隱瞞自己的病症,甚至不告訴父母,因而強迫症可能持續多年不被察覺。如果不予以治療,強迫症可能會發展為慢性的。強迫觀念令強迫症患者十分痛苦,而強迫行為會耗費大量時間,甚至造成危險(例如頻繁清洗直至身體出血)。高達66%的強迫症患者還有明顯的抑鬱情緒。1%-3%的人會在一生的某個時期罹患強迫症。
在各種文化中,最常見的強迫觀念與以下方面相關的思維和表象:
1、 攻擊(如傷害某人孩子的想法)、性(如反覆出現色情畫面)或宗教(如在教堂里大罵髒話);
2、 對稱和次序,最著名例子就是足球明星大衛.貝克漢姆。他不僅在場上是個完美主義者,在生活中他對於秩序和對稱也有極致的追求:「我有強迫症,所有的東西必須排列成一條直線,或者每樣東西都必須是成對的」。貝克漢姆會花費數小時將家裡的傢具以某種形式擺整齊,或者將衣櫥里的衣服按顏色排列整齊。他的太太維多利亞說:「如果你打開我們的冰箱,每一邊都是十分協調的。我們有三個冰箱——一個用來放食物,一個用來放沙拉,第三個用來放飲料。在放飲料的冰箱里,所有的東西都是對稱。如果有三罐飲料,他會扔掉一罐,因為必須是偶數才行。(看來這個強迫症也是一種「富貴病」啊)」。
其實在東方文化里也有要成雙成對的觀念。
3、 常見的強迫觀念與污染相關,常伴有洗滌衝動,不完全的調查發現,未婚女性強迫行為中強迫檢查更多發,而已婚女性中強迫清洗行為佔比更大。
有時,個體的強迫行為與其強迫觀念之間存在邏輯關係。如一個人觸摸了另一個人的手或一個他認為骯髒的物品,他會反覆洗手直到覺得乾淨為止。如果強迫行為過於極端和重複,就變得不理性了。「檢查」類型的強迫行為十分普遍,它和強迫性懷疑相關。
強迫行為和強迫觀念之間的聯繫往往是「幻想」導致的。許多強迫症患者相信,將某種行為重複一定次數能夠幫助自己或其他人避開危險。患者的儀式行為往往變得刻板和僵化,併產生沒有正確地執行儀式的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某人覺得自己必須將某本書的某個段落完美地讀25遍,害怕自己沒有做到的話,家人就會發生不幸。
以上我們介紹了強迫症的表現和癥狀,下面說一說強迫症產生的理論與治療方法。
大多數人,包括非強迫症患者,都會偶爾有一些消極、闖入性想法,包括傷害他人或做出違背道德準則的事。人民在情緒低落時更容易產生這樣的想法和實施僵化的儀式化行為。許多照顧生病父母的子女,由於睡眠不足和照顧病人的壓力而精疲力竭,進而產生期望父母早逝或者傷害父母的念頭,儘管這樣的念頭會讓他們驚恐不安,她們也絕不會真的做出這樣的行為。
大多數人都會因其招致痛苦和煩惱而忽略或摒棄這樣的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想法漸漸平息和消退,強迫症的認知行為理論認為,強迫症患者和非強迫症之間的差異在於是否具有終止這些消極的闖入性想法的能力。強迫症患者難以終止這些想法的原因是因為:
強迫症患者可能經常情緒抑鬱或焦慮,很小的消極事件也可能誘發消極的闖入性想法。
強迫症患者有堅持僵化的道德觀念的傾向。他們可能比其他大多數人更不能接受自己消極的闖入性想法,因此更加感到焦慮和內疚。
強迫症患者可能認為自己應該能夠控制這些想法,他們很難接受這樣的事實:每個人偶爾都會產生壞念頭,他們傾向於認為產生這些壞想法意味著他們瘋了,或將產生想法與實施行為等同起來。
強迫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操作性條件作用形成的。因強迫觀念導致焦慮的人們發現,如果他們實施某些行為,焦慮癥狀就會減輕。每次強迫觀念回來時,他們就實施這些行為來減輕癥狀,從而使這些行為得到負強化。因此,強迫行為就形成了。
為了徹底治療強迫症及相關障礙,藥物治療的同時必須結合使用暴露與反應阻止療法。
暴露與反應阻止療法讓來訪者反覆暴露於強迫觀念的焦點,並阻止其對強迫觀念引發的焦慮產生強迫反應。讓來訪者反覆暴露於強迫觀念的內容,可以消除其對強迫觀念的焦慮。來訪者認識到,不實施強迫行為並不會產生可怕的結果。比如,要求來訪者克制每天都必須打掃房間的強迫行為,改為每三天打掃一次。之後可以要求來訪者把餅乾丟在廚房的臟地板上,然後撿起來吃掉;或者把菜刀丟在地上,然後再用這把菜刀切菜。
治療也可以去挑戰個體的道德觀念和過度的責任感。例如,患強迫症的母親相信,如果她在沒有完全確定手是乾淨的情況下觸摸了她的孩子,她就是個壞母親。可以通過暴露練習(例如用稍微有點髒的手觸摸她的孩子)和反應阻止(不洗手)來提供指導,同時幫助她挑戰她的孩子會受到傷害的想法(通過注意到孩子在被有有點髒的手觸摸後仍是安然無恙)。
當然這些治療是需要具有高度專業性和豐富案例經驗的諮詢機構和諮詢師來實施的。
作者簡介:
雷雨
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前身為中國心理學誕生地——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應用心理學系
國家註冊心理諮詢師
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資深人才測評師及資深EAP培訓師
中國心理學發源地的學術浸潤,給了雷雨老師豐厚的心理學底蘊,從南師大開始,雷老師便跟隨諸位老師研究精分與意象,對於精分與意象的深入探尋,讓雷老師痴迷於圖畫心理學而廢寢忘食,這一痴迷,竟是一紀的光景。
雷老師對於人性之於圖畫的研究,不僅是在理論的層面,更重要的是將圖畫的理論融入到生活與工作中。在他從事企業人才測評時,曾經開創性地將圖畫與人才測評相結合,產生了超乎想像的效果,贏得眾多企業HR的高度認可與觀摩學習。
同時,雷老師還將圖畫運用於親子諮詢中,幫助了眾多家長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階段,為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雷老師對於嘗試利用圖畫治療抑鬱傾向的來訪者,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推薦閱讀:
※無心法師里的無心是一個好人嗎?
※秋季釣魚難上鉤該如何解決?
※心理治療研究領域的渡渡鳥效應
※女人也有求歡的自由:全球性別差距中國排名100
※抑鬱症的前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