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居一隅,福兮禍兮?——孤立程度與經濟發展的定量分析

為什麼有的國家富裕,而有的國家貧窮?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十分複雜,有的可能完全在我們意料之外。Ashraf、Galor和Ozak 2010年發表的研究,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首先計算了歐、亞、非三個大洲,1500年時各個國家的孤立程度。所謂孤立程度,指的是考慮地形等因素後,從這個國家的首都出發,到達這三個大洲的每一1公里*1公里區域所需的平均時間[1]。根據他們的計算,對中國,這個數字大概是2個月。

圖1 孤立程度與1500年時的人口密度

近代之前,按目前大多數學者支持的觀點,人類社會尚未跳出馬爾薩斯陷阱。因此,人均生活水準方面,各個社會差距不大;能夠反映當地社會發展水平的指標,是人口密度。文章發現:在控制到最近的技術中心的距離、緯度、可耕地比例、新石器革命時間、距離主要河流/海洋距離、大陸固定效應等變數後,孤立程度與經濟發展水平的相關性非常顯著。具體來說,孤立程度(也就是平均距離)每上升1周,人口密度平均上升38%[2]。

圖2 孤立程度與2000年時的人均GDP

這一關係在當代仍然成立嗎?文章發現:在前面提到的控制變數基礎上,再控制住一系列反映制度、族群、疾病、宗教等與增長有關的變數後,孤立程度與2000年時的人均GDP之間仍然存在非常顯著的相關。具體來說,孤立程度每上升1周,人均GDP平均上升27%。總之,2000年來,孤立程度和經濟發展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相關。二者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聯?背後又有怎麼樣的因果鏈條?這些都是非常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1] 指標構造的細節,請見?zak, ?. (2010). The Voyage of Homo&Economicus: Some Economic Measures of Distance. Manuscript in preparation.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Brown University.

[2] 對公元前後及公元1000年時的人口密度,這一相關性亦顯著,且係數估計值相近。

參考文獻:Ashraf, Q., ?zak, ?., & Galor, O. (2010). Isolation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8(2-3), 401-412.


推薦閱讀:

瘟疫、溫情與道義──透視威尼斯平民的經濟生活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女性政治參與對教育平等的影響
歐亞世界簡史(44) 資本主義的發展

TAG:經濟學 | 經濟增長 | 經濟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