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功名塵與土, 不如墳頭跳熱舞

GIF

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脫衣舞嗎?

01

吳女捧觴,胡姬彈弦,鼓簫柔曼,舞步宛轉。千載未改人間樂,總在歌舞歡宴間。

大廳正中,一位舞者低眉凝立,忽地檀手輕揮,敲動花鼓。輕輕的鼓點聲,如細雨夜至般響起,音節殊妙,淵若金石,忽如薰風入竹,忽似深閨私語,艷撩蝶舞,醉激鶯揚,聽得滿座高朋如痴如醉。

DJ沖舞者吼了一聲:「換衣服!」

舞者更不答話,聚光燈下,當眾寬頻解扣,將全身衣服一件件脫掉,外套、羅衫、褻衣、底褲……舞者面無表情,悉數脫拋,轉瞬間已是不著一絲。

全場失驚,嘩聲四起,舞者卻是毫無羞態,反而挺胸叉腿,將自己赤裸的胴體全方位全形度全口徑呈現出來……

哦對了,這位光腚舞者,是個男的。男……的……

腦補一下場景:大型團拜會場,滿座名流高官,隆重的文藝匯演時,聚光燈下的男演員突然脫了個精光!Topless+bottomless的精光!莊嚴會場秒變島國片場,並且還是同志題材的島國片場……

無法直視有木有?

然而,這不是yy,而是真實事件。

史載,曹操大宴賓客,命禰衡擊鼓助興,禰衡著舊衣上台表演,典儀官命其更衣,禰衡二話不說當眾脫光,在廟堂之上洋洋腆胯,「裸體而立,渾身盡露。坐客皆掩面。」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這個場景,該怎麼說:

參考答案1:飄柔,就是這麼自信……

參考答案2:原諒我這一生把雞放縱愛基友……

02

只可惜,這位把雞放縱愛基友的落拓才子,最終還是跌倒了。他因為醉罵荊州軍閥,被砍了腦袋。

事實上,禰衡的名氣,主要不在於才,而正在於罵。嗯,就是那個詞兒,嘴炮。唇槍舌劍刀子嘴,遍噴狗血向人間。他一開口,孔明退避三舍,李敖自嘆弗如,只有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平頭哥差可一戰。

作為歷史級的嘴炮俠,禰衡最精彩的戰例是什麼?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對這一段估計會有點印象:

(禰衡評價曹操手下人物)荀彧可使弔喪問疾,荀攸可使看墳守墓,程昱可使關門閉戶,樂進可使取狀讀招,李典可使傳書送檄,郭嘉可使白詞念賦,張遼可使擊鼓鳴金,許褚可使牧牛放馬,呂虔可使磨刀鑄劍,滿寵可使飲酒食糟,于禁可使負版築牆,徐晃可使屠豬殺狗,夏侯惇稱為完體將軍,曹子孝呼為要錢太守。其餘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

精彩不?精彩。勢如傾河注海震雷破山,罵得天愁地慘日月無光,著實精彩。

但仔細想想,無非十四個排比句而已嘛,公文體的表述,口號式的煽動,說白了不就是文雅點的潑婦罵街,又算什麼罵戰經典了?

其實,禰衡的水平何止於官樣文章?真正的精彩,就藏在這大段厥詞的第一句話中。正所謂:尋常看不見,偶爾露崢嶸。

03

被罵的人叫荀彧

諾維斯基眼神兒不好,第一眼看到這名字頓時眼前一亮:我去!苟或?狗貨!

自帶嘲諷臉,別怪狗跟著;起個招罵的名字,也別怪禰衡找你說事兒。事實上,剛才那十四句排比,絕大部分都是羅貫中藝術加工的,只有罵荀彧這句,才正兒八經出自禰衡之口,被《三國志》記錄在冊的。

(禰衡)又見荀有儀容,因答曰:「文若(荀彧的字)可借面弔喪……」於是眾人皆切齒。(三國志?魏書第十卷)

那麼問題來了:說「借面弔喪」,算是哪門子罵人?又怎麼能罵得令人「切齒」?

這其中,有著豐富的內涵。

史載,荀彧「為人偉美、瑰姿奇表」,是個聞名時代的美男子。並且,他還「好熏香」,久而久之身帶香氣,有記載稱「荀令君至人家,坐處三日香」。也就是說,苟或整個人都被香給「腌入味兒」了,到別人家裡一坐,屁股墊子留下的香味都能持續三天!

這在歷史上是個有名的典故,「留香荀令」,跟「擲果潘郎」並稱的。荀彧也因此直追潘安,成為一代「國民老公」,雖然香噴噴的略顯娘炮了點兒。

而禰衡,就是敏銳地拿這點兒說事:

苟或啊,你身為鬚眉男兒,又是美艷,又是體香,曹操整天對你這麼好,誰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嗎?快閃開點吧您吶,我不是草船,您的賤別往我身上招呼,瞅誰家有個喪事啥的去吧,啊!辦喪事兒的喜歡熱鬧隆重,你這樣賣弄色香,去那種場合保准抓眼球!

您聽聽,罵得狠不狠?

可別說是諾維斯基過度解讀。您看看「借面弔喪」的「面」,再想想「面首」這個詞兒?

要不然,怎麼解釋荀彧被區區這一句「借面弔喪」罵得「切齒」呢?

當然,禰衡說「借面弔喪」,也是存心用「弔喪」的莊重來反襯男色生香。在他看來,自己大庭廣眾跳脫衣舞,並沒啥丟人的;你荀彧在喪葬場合賣弄風騷,這才是光屁股拉磨——轉著圈丟人!

04

只不過,禰衡萬萬想不到,還真有人,在喪葬場合賣弄風騷,並且是脫著衣服賣弄風騷!

葬禮上的脫衣舞,就是這麼流弊!比「墳頭蹦迪」更火爆,比「靈堂大趴」更硬核。

看看這場面:哀敬庄肅的靈堂,妖媚淫靡的艷舞,一邊是披麻戴孝的孝子賢孫,一邊是風流激蕩的脫衣舞娘,哀樂與香吻齊飛,喪服共酥胸一色,魔幻現實主義的極端對比令人刷新三觀。

白事放歌須縱酒。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這並不是萬惡的舊社會。時至今日,仍有一些地區不乏此景。

其實,仔細想想,還真是存在即合理。脫衣舞跳到了葬禮上,確有其應然之處。

第一,送葬都喜歡熱鬧隆重,不嫌人雜人多。脫衣舞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有著吸引眼球的效果,能夠很好地聚攏人氣、適應場面;同時,借著場面上的人氣,又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形成良性循環,共襄盛舉。

第二,偏僻地區的喪葬場合,圍觀群眾多是留守閑漢,高不高端不好說,但的確有不少人念了一輩子莎士比亞。這種情況下,脫衣舞很好地迎合了受眾感官,在情緒刺激下開啟群體無意識的狂歡。

第三,葬禮的主題是哀悼死者,脫衣舞雖然吸睛,畢竟是個點綴,大家熱鬧熱鬧罷了,沒有人去認真在意你舞跳得如何。所以,就算舞娘長相老點舞姿差點,哪怕扭腰甩胯時糙皮贅肉倒人胃口,也不會有人挑你太多毛病。

藉助場面、迎合受眾、忽略品質。因此,借送葬之機大跳脫衣舞,能夠成功蹭上熱度、受到關注、有所斬獲。

所以說,三十功名塵與土,不如墳前脫衣舞。

同理,蹭上熱度,雞犬升天。沒人在意你是不是真了解紀梵希、霍金、李敖……

05

當然,絕非一概而論,名人逝世時,鋪天蓋地的文章里,亦不乏情真意切質量上乘之作,黃鐘大呂,久久不息,似陽春白雪高山流水。

而像諾維斯基這樣,水平低微質量不高,偏又蹭熱點,您自然可以理解為「跳脫衣舞」。

只不過,脫衣舞也有層次之分。一般的脫衣舞,隨分隨喜罷了,哪怕掙個賣肉錢,畢竟也是生計所需,沒太多好說的。

但偏偏有那麼個人,跳脫衣舞還不夠,非得嘩眾取寵喧賓奪主把死者都拉來為自己粉飾,屍骨未寒的熱度也要拿來蹭自己身上,哪怕死者是他的恩師

「孑然一生 您讓中國有了喜劇大師;千里單騎 我讓上海有了海派清口!」

「我用執著 證明了您的預言 天下無雙」

恩師去世也要藉機托出自己,還口口聲聲說什麼悼念恩師?脫得把裸體都露出來還嫌不夠,非得把智商也露出來?

到這個地步,就不能叫脫衣舞了,而應該叫:托 & 乃衣舞

當然,中國有句古話,長江後推前,流水前讓後

波波有後,浪浪爭先。

要論「」,波波本已笑傲江湖了,誰知,橫空冒出來了個穿紅衣服的啊。

來源:老斯基野駛(ID:lsjyeshi) 作者:諾維斯基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

推薦閱讀:

TAG:喪事 | 脫衣舞 | 爭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