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給我的照片P圖?是因為我很醜嗎?

讓我們來設想這樣一個場景:

「媽媽,我很醜嗎?」

「不啊,寶貝,你很漂亮。」

「那你為什麼還要給我的照片p圖?」

________________。

怎麼回答孩子才好?


我有個朋友一直想把孩子培養成小童星。孩子未滿周歲時,她便留意起了各種出鏡機會。等孩子稍大一點兒,她給孩子報了表演班,聲樂班和朗誦班,還帶著孩子參加大大小小的才藝比賽,給招募兒童模特的公司寄去孩子的照片。

雖然她在很努力地當好一名經紀人,但孩子的「明星之路」並不順利。我們每天都能在朋友圈,看見她兒子的九宮格照片,美顏痕迹越來越明顯,她的配圖文字也越來越消極,埋怨老天爺為何不賞飯吃。

一個6,7歲的孩子,正值他天真爛漫的時候,沒有俊或丑的說法。只是如果你見過他本人,再看看他母親手機里的相片,沒人會認為這是同一個人:

照片上的男孩,皮膚明顯磨了皮,眼睛也撐大了兩圈,臉頰又白又嫩,還有粉粉的腮紅。

我不知道,是不是這明顯失真的照片,耽誤了孩子未來的星途?

只是家長選擇性忽視孩子本真的可愛模樣,卻一心「偏愛」美顏後的那張「假臉」,這是對孩子缺乏信心的表現嗎?


自己孩子漂不漂亮?優不優秀?在集體中處於怎樣的水平?生活和學習能力如何?父母對此能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嗎?

我相信是有的。因為這就能夠解釋,父母們為什麼會刻意對自己的孩子進行美化。

具體的美化方式是因人而異的。有人喜歡把黑黑的皮膚磨白,另一些則喜歡給孩子的不完美尋找借口。

我有個大學同學結婚較早,孩子已經上學了。有段時間孩子成績退步,他經常被老師叫去挨訓。孩子不愛念書,是什麼原因呢?他想來想去,找到了一個「很有道理」的理由:因為我兒子長得太高了!

他兒子剛上五年級,身高就到了1米7,比班裡其他男生都高出一個頭。因為長得高,他兒子一直都是集體的小尾巴:排隊在最後,座位在最後,中午也是最後一個拿到盒飯。

這就給了我同學一種錯覺:要怪就怪兒子長太高,所以什麼都排在最後。於是,兒子成績差的原因也被歸類到了長高:長得高,坐得就離老師遠,自然不受老師重視,所以成績差。

我第一次聽到這種邏輯推論,簡直被驚為天人了好嗎?雖然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反駁,卻也覺得他的說法挺順的。


我想起我初中班裡有個女生,成績很好,卻沒什麼存在感,因為她從不跟班上的同學說話,一直獨來獨往。

有一次放學的時候,我無意間聽到她父親和班主任的對話。班主任大概是希望,家長能鼓勵孩子多和同學交往,而她父親說:

「我也沒什麼朋友,可能是我們家的姓氏比較冷僻吧。」

這個女孩姓國,作為姓氏雖不常見,但這個字本身並不古怪。班裡同學也沒人拿她的姓氏開玩笑,反而因為她高冷的氣質,大家心裡都有些怕她。

小時候我不太懂她父親的說辭,但現在我明白了:她父親不完全是在為女兒辯護,其實也是在為自己開脫。


正因為家長能看到孩子身上的不足,所以才會出現護短的舉動。

有些家長會幫助孩子正面提高能力,有些卻執著於尋找借口和合理性,試圖營造出自洽的邏輯來,但這麼做的結果,只能讓一切顯得欲蓋彌彰。

這些行為的背後只有一個原因:父母們害怕接受孩子真實的樣子。這也反應出父母的無能為力:他們不知該如何解決自己的焦慮

於是,他們轉而用理想化的形象,或外在的理由來說服自己,起碼這樣能讓自己安心一點。

但孩子能得到些什麼?

他們什麼都得不到,反而會在父母「掩飾性」的行為方式下,不斷強化出這樣一種觀念:你看,我果然是不行的。

孩子們會覺得:我果然長得很醜,我果然學習不行,我果然人緣很差——因為連我爸媽都這麼覺得。

一旦孩子逐漸接受並認可「我果然不行」,他就「認命了」

那麼小的孩子就認命了,你覺得這是好事嗎?


有人會說,我喜歡怎麼用美顏工具,管你什麼事?你不喜歡看,拉黑就好了。

不是這樣子的。

成年人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審美能力和自信心,但孩子並沒有。

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認可,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父母對他的評價。


現在,讓我們回到開始的那個場景:

「媽媽,我很醜嗎?」

「不啊,寶貝,你很漂亮。」

「那你為什麼還要給我的照片p圖?」

________________。

這句話你能幫我填上嗎?

E/N/D

愛童言微信公眾號ID: arhats500,努力讓父母們看到點不一樣的

推薦閱讀:

父母有「窮病」,是孩子的悲哀
頑斗坊的IWONDER課程體系
這樣選玩具,寶寶才會喜歡(2-3歲)
科學與藝術(音樂與課堂)
為什麼現在幾個大人都照看不了一個小孩?

TAG:育兒 | 兒童教育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