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一次真實的探洞體驗

網路條件允許的話,建議先忽略文章直接看視頻

day 1

https://www.zhihu.com/video/958022585863077888

day 2

https://www.zhihu.com/video/958133110026555392

曾經參觀過一些溶洞,可那些被霓虹燈照耀得如西遊記片場般的洞穴,已失去了生命的神秘。它們如「標本」一般,被抽幹了氣血,晾掛在那裡,拿櫥窗里的展示燈以各個角度打光。

我認識,又彷彿不認識它們。我認識它們是那些掛在牆上的牌子告訴我的事,我們甚至有過合照;不認識它,是因為我從未了解它在變成「標本」前是怎樣的個性和脾氣。

▲ 溶洞網圖

而有一些洞穴,還活著。活著的洞穴是黑暗的。探一個活著的洞穴,是妙不可言的。「犀牛洞」就是其一。

— 深入黑暗 —

初次接觸,令我好奇的是它沒有被照的通亮,鋪上水泥前的真實模樣。在這牢不可破的黑暗中,想去看清楚周遭,只能憑著頭頂上那一束凝聚的光線投射到一個個角落,通過緩慢地挪動來拼湊每一幀格的畫面,加上少許想像力的彌補。

▲ 頭燈照射下的洞穴

如果你暫時沒有流量或打算稍後再觀看視頻,以下是魔性小圖為你科學解讀全程

▲ 整張圖代表著洞穴的內部結構,兩條綠線分別為兩天進入洞穴的路線,而標記有紅色問號的部分我們始終未到達。

相傳犀牛洞共有七個廳,每層為一廳。

— Day 1 —

最先進到洞中的路廣闊空蕩,辨不清方向。寬闊處拿頭燈轉一圈,什麼都照不見,只得顧著眼下的路。

緊接著,在探照燈的光圈裡,開始展現出犀牛洞多變的一面,起起伏伏,變幻莫測。其中一段夾縫空間,像是拿大刀在洞穴的岩壁上開出的一道口子。

▲ 鑽夾縫有種莫名的童趣

到達有一鍾乳石柱作為標記的小廳,四周看似有幾條路可選,而通路只有其一。

其後的坡度呈40~50度,看來之前是有人打錨點,綁了安全繩,才使這一段變得容易些。

▲ 需要繩索輔助的斜坡

到達一個略大的廳,看似無聊,沿著牆探照細看,竟能找到許多嵌在牆體內的螺貝類化石,便猜想大約這裡曾經是海底吧。(確實雲貴高原在約2億年前是熱帶淺海

爬過亂石堆。根據前面來的路來看,似乎廳與廳之間都是由一個通道相連,或狹窄,或陡峭,或凌亂。層層遞進,環環相扣。

亂石堆的盡頭,遁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只見一個斜洞張著幽暗的大口對著我們,吞噬了四周的光線,想必是傳說中的豎井了。模樣和我們在電影里常見的垂直深洞相距甚遠。

井底隱約涌動著暗河的水流聲,被探照燈透析的空氣中散發著游移不定的水氣。

豎井底部是眾說紛紜,口頭相傳的部分:沿著斜井下爬到底有一條暗河,需要自帶皮划艇划行2km,到達天坑地底,再由另一豎井上升到天坑洞穴中。

— Day 2 —

抱著對傳說的好奇,第二天我們和一當地小伙組隊去往天坑一探究竟。

從天坑的頂部下來有一條「人行走的痕迹」(就是連滾帶爬可以下來的意思)。到了山腰處有一洞穴的入口。

▲ 從天坑往下爬的小路

這個洞顯然沒有前一天的友好,裡面是個約有10幾層樓的巨大空洞,坍塌的巨石斜向下堆積成山坡,由於坡度傾斜的厲害,落腳點狹窄,再加上洞內潮濕易滑,照明設備不足,下去幾乎舉步維艱。

▲ 徒手爬下坡回想起來還是有點冒險了

下到底部後,找到一個「隧道」入口,沿著由沙子堆砌的巨大圓弧形通道向下滑行,突然眼前道路驟然而止,驚現黑洞。

在沙坡終止處停歇下來,用礦燈仔細照了照這個「黑洞」,其實是又一個空曠的洞廳,底部似一條河道,往下的岩石似光滑圓潤的巨型鵝卵石,閃著細小銀光。在不起眼的角落裡有一道「小門」,不知道是否穿過它就到達豎井了?

此時細細回想起來,第一天我們走過四個廳四個過道,第二天則深入了兩個廳,一個過道。若說這總共七廳的說法沒有問題,那麼就僅剩兩條豎井和最底部的第五廳未及了。

▲下到天坑底部的這個出口是個「死胡同」,和犀牛洞並無關聯。在洞底發現了一大片岩壁而立的芭蕉林和一處天然地下泉。

夜晚將臨,裝備有限,只得先打道回府。

在這一路回來的路上,小哥給我們講了很多傳說,包括這暗河裡有渾身金色的魚,烤了十分美味……這直接奠定了我們下回深入豎井的決心。

▲ 出山時剛好日落

我著實驚訝於這一方圓幾公里的洞穴系統包含了豎井,天坑,溶洞和地下河多種地貌。然而它們之間的聯繫並非巧合:天坑是由河流衝擊地面坍塌形成的,和此處的暗河脫不了干係。而喀斯特水下系統連貫互通,這些洞穴和天坑之間由地下暗河相互連結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癮?更多現場實錄,回到文章頂部視頻中看看「真人版」吧

—為什麼要探「野洞」?—

徐霞客在描述自己探索喀斯特洞穴經歷時寫道「其中所入者皆甚深,秉炬穿隘,屢起屢伏,乳柱紛錯,不可窮詰焉。」 若能秉炬,那便是與洞最真誠的接觸和了解了。

在人類不過分強勢的地區,洞穴,天坑,暗河,豎井……這些就本是神秘,充滿傳說甚至叫人敬畏的存在,人們帶著簡陋的設備,憑著直覺去害怕,去接觸,去親自探索驗證。

享受這抽絲剝繭,層層撥開謎團的過程,總是比導遊告訴你來龍去脈要有趣的多,不是嗎?

無論這個地方有多少過往的人曾經探索過,只要這個驚喜發現的過程仍在,便是自己獨一無二的經歷。

— 意趣的終結 —

如今早已不是20世紀初,那個探險家的樂園了。這個時代出不了發現精絕古城的斯文赫定,出不了在東非馴馬的女飛行員柏瑞爾,也出不了寫下撒哈拉故事的三毛(你非要說是轉世我也沒辦法)。

▲ 網圖:女飛行員柏瑞爾,順推薦《夜航西飛》

花1萬可以報一個沙漠徒步團,花2萬可以在東非safari,花20萬可以去南極,花30萬可以登珠峰。只要有錢就可以當探險家,帶你裝逼帶你飛都不是夢想。

無數個深藏山林的古老寨子和少數民族被圈起來販賣故事,邊界秘境被鋪上水泥路進行封山式開發,只允許景區巴士進出美其名曰環保。那些還一息尚存的天然景點和野生村落,每一年都在遞減。很快的,犀牛洞也將被安上電梯,成為新的「標本」。

在這個已經沒有多少空間留給你去探索的世界裡,你用什麼方式留住或挖掘新的意趣?

我們複製不了一個美好時代,卻可免於落入「景點打卡」,「baidu故事」的俗套。用我們自己的方式發現「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奇,亦或是練就「醉卧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的洒脫,興許也是獲得意趣的另一蹊徑。

— 請溫柔攻擊,文明效仿 —

即使我自己有點小好奇小衝動,做了些不好的示範,還是要告誡大家不要盲目模仿,盲目探險。進入一個陌生的洞穴,請閱讀以下:

1.確認該洞已經測探完畢。確認內部沒有什麼「神奇生物」(不明白什麼意思的請看黑暗侵襲……)

2. 第一次進洞有嚮導帶路。我們聽說有一些戶外俱樂部,慕名而來的老外來找當地的嚮導進去過。自從貝爺火了之後,這個行業就在暗自生長。

3. 逐步深入,量力而行。在不確定前方是什麼或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不要貿然前行。我們這次分別從兩邊洞口進去都沒有下到豎井底部,一方面對於下去以後是什麼情況,要走多少路才能出去沒有明確的說法,另一方面,皮划艇,速降設備和頭燈也未準備完善。

— END —

這是我們在松木巴士上的第74天

我們將繼續在路上,探索這個時代的游牧生活方式

如果你發現過一些鮮少有人知曉又意趣盎然的好去處,可關注公眾號【松木巴士】告訴我~~如有驚喜的推薦地點我有親手製作的【游牧小物】相送~還可能成為我們的下個目的地!

推薦閱讀:

2017.02.20 今日日曆
健崔 | LA LA LANDNG
喜迎雞年 | 來聊聊世界上有多少跟雞有關的景點?
歷史文化遺產是否應開發成旅遊景點?
一個有正當職業的單身男性申請自由行的旅遊簽證有什麼困難需要克服?

TAG:探險 | 洞穴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