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入場:健康醫療大數據何時打通?
「
14億人口的健康信息孤島,在國家隊入場後,能否加速打通?
」
撰稿:賈 寧
製圖:王思程
14億人口的健康醫療數據,散落在各個醫療機構的伺服器里,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數據是互聯網醫療的根基。然而,渴求數據的各類機構和創業者卻面對著緊閉的鐵門,焦頭爛額。
與此同時,健康醫療大數據涉及公共安全、患者隱私、商業機密等問題。
2016年6月,《關於促進和規範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印發,將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納入國家大數據戰略布局,由中國電子、中移動、中科院分別牽頭,成立三大健康醫療大數據集團。
其中,中國電子旗下為國家重點行業、部門提供數據整合、管理及應用服務的平台公司——中電數據,於2014年10月16日成立。
01 央企創業
北京致真大廈14層,是中電數據總部所在地。
「決戰第四季度 衝刺全年目標」,鮮紅的橫幅高高掛起。另一側牆面上掛著,「擼起袖子加油干 一張藍圖繪到底」。
「在國企,做事的機會一般就三年時間,你每年要有明顯的成績,如果你三年干不出來像樣的業績,機會就不是你的了。」中電數據董事長李世鋒說。
中國電子作為央企,2011年進行戰略轉型,將網路安全、信息服務作為集團戰略方向。
2013年,李世鋒帶著團隊考慮從熱門的互聯網產業入手,但是央企的基因不太適應互聯網創業所需的扁平化管理和快速迭代的容錯機制。
在這當中,他們發現了大數據反而更適合央企:
首先,它對效率的要求遠低於互聯網;
其次,數據作為未來資產,保值和增值還沒有明確要求;
再次,央企更具備獲得授權的優勢。
確定從大數據突破之後,李世鋒團隊對大數據的細分領域做了調研,發現醫療行業有為數據付費的習慣,客戶群體廣泛,包括製藥、保險、藥品物流等行業。
並且,健康醫療大數據具有一定的安全屬性。醫療產業的主要問題,以非技術類居多,例如人性倫理、法律法規等,解決這些問題,央企具有一定優勢。
李世鋒記得,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業務的時候,中國電子集團董事長芮曉武明確提出一點:要利用好央企的基因,不能照搬BAT模式。經過幾輪論證和優化,最終成立中電數據。
2015年,大數據成為國家戰略,衛計委認為最核心的醫療數據非常有價值,後來到中國電子調研交流,讓中國電子牽頭,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推進數據的匯聚。
於是,中電數據與衛計委對接,協助衛計委起草《關於促進和規範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47號文)。2016年6月21日,47號文正式發布,健康醫療大數據成為國家戰略。
▲中電數據董事長李世鋒
接受新經濟100人訪談時,李世鋒提到一個小細節:
會見政府工作人員時,他會穿正裝;去Facebook他就穿T恤、牛仔褲,背雙肩包;見IBM高管,他就穿西裝、襯衫,打領帶。
李世鋒解釋,每次見面時間很短,得從形象匹配入手,營造出親切感,方便下一步溝通。
就像中電數據這家企業一樣,需要不斷切換身份。
「央企里的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里的央企」,這是中電數據對自己的定位。因為業務涉及國計民生,必須擁有央企身份;但要從競爭中脫穎而出,整個團隊必須是互聯網公司作風,要有創業精神。
公司員工平均工作時長,每周60小時以上;有的部門甚至是80-100小時。中電健康基金合伙人宋雨說,他每周工作時長超過100個小時,每天凌晨兩三點回家。
「公司沒有可複製的模式,只有從頭開始,一路瞄準數據往前沖。」中電數據總經理譚念東說。
02 數據的採集
雖然有國家戰略做支撐,醫療數據的採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具有一定難度。中電數據的模式是獲得地方政府的授權,在地方把所有的數據採集、管控、清洗、開發。
「我們提供一個數據搜集、清洗、應用的服務平台。核心是數據共享開放的平台,我們不會做醫療的具體應用。它跟騰訊的微信平台、京東的買賣平台一樣,上面可能會有很多廠家的產品。」中電數據首席應用官肖輝說。
中電數據的數據採集最早開始於陝西,按照國家「4631-2」區域平台標準採集,採集了3760萬人,共40億條數據。
2016年10月21日,衛計委確定了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和產業園第一批試點地區:福州、廈門、南京、常州。
2017年4月25日,中電數據作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產業園建設國家試點工程(福州)的規劃、建設和運營主體單位,在首批4個國家試點城市中率先啟動建設。
福州700萬人,近200億條數據,數據顆粒度更加精細。
這些數據來自福州二甲以上醫院,涉及到千餘個信息系統,都是不同廠商提供,互相沒有打通。醫療數據背後是地方多個利益方的博弈。
「你要調動當地政府積極性,調動企業積極性,還要調動社會科研機構積極性。」李世鋒說。
中電數據通過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產業園建設國家試點工程進行嘗試。
一方面,這是出於安全考慮,醫療數據只能在特定區域專線提供,建立園區勢在必行。
另一方面,說到產業園,地方政府也願意進行投資,吸引企業落地。國家試點工程的核心基礎是數據匯聚,匯聚完之後,能夠帶動新的業態發展。
中電數據以此把企業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同時讓地方政府給予配套政策做試點,第一步才算推動起來。
和地方政府打交道時,譚念東經常用比喻講明白中電數據是做什麼的:類似中糧,割麥子、產麵粉,而包餃子、做麵條是下游企業拿到麵粉後做的事。
採集數據不是簡單的事。中電數據和某地方政府談合作的時候,對方表示,已經有了一定量的數據積累。不過,比照中電數據更精細的數據採集標準,該城市全數據的採集量將增加一倍以上。對方立即表示,你們再采一遍吧。
目前,中電數據已完成與多個城市的簽約。
03 投資與布局
中電數據在匯聚數據之後,把數據應用推送給醫院,讓醫院提高服務、醫療和管理水平,享受數據帶來的益處。
北京兒研所作為試點醫院,中電數據部署監測醫院一千多台機器,保障埠、伺服器、內外網的安全。
在安全運營的基礎上,他們為醫院提供自動化應用,比如通過大數據分析抓票販子和醫保欺詐,後者利用醫保卡購買藥品,然後放到網上去賣,賺取中間的差價,牟取非法利益。
兒童有一種治療過敏的藥物叫弗洛霜,系統發現該葯的數據有異常,一般就醫者一天只購買一管葯,而同一個號在某個時間段多次購買,防欺詐的模型就把它識別出來,做封卡處理。
對於中電數據來說,納入平台的產業鏈下游企業、數據應用越多越好。為此,中電數據成立了中電健康基金,通過投資的方式打造生態圈,類似小米與它的生態圈。
「國家隊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做好平台,匯聚數據,負責數據安全。通過合作的方式構建生態體系,保持我們的公平性。作為央企,我們不可能跟互聯網醫療公司競爭,那不是我們的優勢。我們就發揮自己的優勢,設計好模式,讓他們在裡面玩。」中電健康基金合伙人宋雨說。
2017年,基金成立後的半年裡,宋雨接觸了兩百多家公司,「數據在哪應用就在哪,我們像吸鐵石一樣,吸引著所有好公司」。
他關注醫療領域每條賽道領跑的幾位選手。醫療圈涉及7個利益相關方——醫生、醫院、患者、政府、保險、器械、藥品。中電數據的投資也是圍繞這7個領域展開。
宋雨認為中電健康基金除了資本以外,還在政策、市場、數據等方面賦能企業。
政策:健康醫療是政策強相關的領域,非常封閉。企業採取其他渠道的數據容易不合規,接入到中電數據平台使用數據,就避免了不合規的問題。
市場:中電數據每到一個地區都是整體落地,能將醫療領域的解決方案打包,幫助合作企業與當地政府、醫院、藥廠談合作。
數據:有了數據就像打德州撲克時提前知悉牌面,勝率大幅度提高。過去缺失數據,很多業務例如遠程診療都是空中樓閣,現在基於數據的MDT加分診和出轉診業務已經實現,轉診時數據同步給到。
為了不「心虛」,宋雨在投資之前基金都會做POC(Proof of Concept)。他們把項目分為兩類,一個是技術驅動,一個是模式驅動。
技術驅動的項目,例如森億,做中文醫學自然語言處理和數據治理,宋雨就找了7家類似公司,設計POC讓大家比賽,看誰的中文分詞準確率高、效率高。
模式驅動的項目,中電數據作為平台,擁有足夠的資源,直接拿著模式做測試:首先,看是否動了其他人的蛋糕,利益方反彈大不大;其次,看模式能不能走通,業務邏輯是否合理,能否解決痛點。一整套流程驗證通過了,才會去投。
「我們能夠真正實現產融結合。我的夢想是,未來健康醫療領域的投資者說,中電健康基金投哪個,咱就跟著投哪個。」宋雨告訴新經濟100人。
李世鋒在中電數據成立之初,就定下兩個在三年以內必須完成的目標:
「第一,成為國家隊,因為這是一個政府監管嚴格的行業;第二,一定要找到市場認可的商業模式。」
「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我們自己,這是一個新業務,大家都沒概念。」李世鋒說。他又補充了一句:
「現在,數據變現的未來,我們隱隱約約能看到了。」
推薦閱讀:
※馬兜鈴酸都存在於哪些葯裡面?
※醫院術後觀察不夠嚴密緻患者死亡,醫院承擔輕微責任
※患者瘤切除術後損傷加重,醫院僅承擔次要責任?
※這位8歲患兒的母親,給我們下跪了……
※全球醫生公認最健康的一天是怎麼樣的呢?
TAG:醫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