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utztruppe(殖民地警備部隊)
引言:非洲的資源絕不僅限於自然資源,人力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項。許多歐洲國家在其殖民地上均建立了殖民地部隊,例如英國的英王非洲步槍兵團(Kings African Rifles)和比利時的公共力量(Force Publique);德國人當然不會缺席,並建立了不以數量卻以質量著稱的殖民地警備部隊(Schutztruppe)。本文將著重討論此部隊的建立,結構,素質與戰時表現。
(封面為德屬東非警備部隊的旗手。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Bundesarchiv_Bild_105-DOA6369,_Deutsch-Ostafrika,_Askari.jpg)
殖民地警備部隊於1891至1894年在德屬東非,德屬喀麥隆及德屬西南非洲成立。作為不屬於帝國陸軍或帝國海軍的一個獨立分支,警備部隊由歐洲人與非洲人共同組成。警備部隊的主要任務是以武力征服殖民地並鎮壓反抗。
註:本文引用資源過多,所以將不集中展示引用來源。
(不,一點也不過多,實際上基本來自英/德語維基百科,我只是懶得放那麼多鏈接,不過圖片鏈接還是會給出的)
關於前3段基本來自於此文章,為本人翻譯:
Schutztruppe (East Africa, Southwest Africa, Cameroon)
另外,「殖民地警備部隊」是本人暫時的翻譯,如果有更好的翻譯麻煩告訴我,我會更正。
*最後,下文將包含大量圖片,使用流量的讀者請仔細考慮。
目錄
1.建立
2.結構與組織系統
3.任務與實力分析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
(1).德屬西南非洲
(2).德屬喀麥隆
(3).德屬東非
5.尾聲
6.附錄:開戰前的部隊部署
——————————————————————————————————————————————————
建立
「殖民地警備部隊」(德語:Schutztruppe,英譯 Protection Force)是德意志帝國除多哥蘭外所有非洲殖民地下轄武裝部隊的正式名字。1884至1885年,德意志帝國開始成為殖民帝國時,關於在殖民地建立武裝部隊的規定尚未出台;俾斯麥宰相也僅打算通過貿易公司來建立與資助當地武裝力量。然而,貿易公司要麼拒絕這麼做,要麼僅僅對部隊建設投入極少的資金,就像他們在多哥蘭和喀麥隆所做的那樣。1889年,德屬東非與德屬西南非洲爆發的土著起義迫使俾斯麥同意正式組建殖民地部隊。然而,儘管部隊由國家出資,但殖民地部隊仍然由私人組織組建,因為當時殖民地的行政管理權仍與貿易公司有一定關係。在當時,殖民地部隊中所有德意志人成員的申請入伍與辭職都必須與赫爾曼·馮·韋斯曼(Hermann von Wissmann, 1853-1905)和庫爾特·馮·弗朗索瓦(Kurt Von Fran?ois,1852-1931)簽署相關合同。在所謂的「阿拉伯人反叛」(德語:Araber-Aufstand,即阿布士里起義)被鎮壓後,德國中央政府接管德屬東非。隨後,韋斯曼的部隊於1891年3月22日成為了第一批「帝國殖民地警備部隊」(德語:Kaiserliche Schutztruppe,英譯 Imperial Protection Force)。
殖民地警備部隊最初的計劃並未包括原先殖民地警察部隊的轉型,例如在1885年於多哥蘭建立的警察部隊與在1891年於德屬西南非洲和德屬喀麥隆建立的警察部隊均未參與轉型。然而,隨著土著起義頻繁爆發,殖民地現有防備力量的弱勢被揭穿。於是,在1894年5月3日至4日,德意志帝國宰相發布命令,以德屬東非的殖民地警備部隊為模範,重新組織德屬喀麥隆與德屬西南非洲的警察部隊;德皇威廉二世隨後於1895年6月9日正式宣布警察部隊改名。與此同時,多哥蘭的警察部隊也計劃在晚些時候轉型為殖民地警備部隊,然而計劃一拖再拖直至於1900年流產。
結構與組織系統
作為與陸海軍並駕齊驅的獨立兵種,他們起初像帝國陸軍或帝國海軍一樣,直接向皇帝效忠。然而,警備部隊的訓練與組織最初由國家海軍辦公室(德語:Reichsmarineamt)督辦,並在行政層面隸屬於外交部的殖民部門。不過,警備部隊由於在管轄權上的衝突導致其於1896年將所有權利上交殖民部門,隨後於1907年再移交給「帝國殖民辦公室」(德語:Reichskolonialamt);而皇帝也將他對警備部隊的一部分管轄權交予帝國宰相。在殖民地,作為最高指揮官的總督被授權部署警備部隊,以協助達成軍事或新政管理目標;不過這些部署也需事先通過與各警備部隊的指揮官協商。警備部隊指揮官擁有諸如訓練,紀律與裝備管理的私人權利:這創造了一個群英薈萃的環境,而這也是在帝國內不常見的,因為通常情景是軍官對下屬軍隊的管理必須向公務員報告。
在德屬東非與德屬喀麥隆,警備部隊以韋斯曼的部隊為模範,建立了由德國軍官/士官與非洲士兵編成的部隊。而在擁有大量歐洲居民的德屬西南非洲,不少較低的職位也由德國人擔任。部隊的所有入伍者均為符合標準的志願者,而入伍標準規定申請者必須適應熱帶環境且未欠下任何債務。服役期限在德屬喀麥隆為2年,德屬東非為2年半,德屬西南非洲則為3年半。在殖民地,人們渴求服役的機會,因其擁有高額薪資,與頻繁參加戰鬥從而獲得勳章以及被晉陞的機遇。
在1890年代,殖民地警備部隊的成員是由其他歐洲殖民地的居民組成的,後來本地的志願者才逐漸增多。在德屬東非,大多數阿斯卡利(Askari)士兵均為自願加入,他們的服役期限實則2年至5年不等。與其他職業相比,警備部隊成員擁有高得多的潛在收入以及固有的社會聲望,由此吸引了大量成年原住民男子參軍。然而,警備部隊成員不得不承受嚴格的紀律管理:與帝國的其他士兵不同,非洲士兵可能會因為最輕的罪行而受到毆打處罰;不過這種現象並不只存在於德國人的殖民地警備部隊。在英屬殖民地的英王非洲步槍兵團(英語:King』s African Rifles,KAR)以及比屬剛果的公共力量(法語:Force Publique,荷蘭語:Openbare Weermacht),這種現象也時常上演。
任務與實力分析
根據「警備部隊行為準則」(Schutztruppengesetz)的規定,部隊應當保障海外領地的「秩序與安全」,也就是或多或少承擔警察部隊的職責,並與奴隸貿易作鬥爭(奴隸貿易在德屬西南非洲與喀麥隆並不存在)。事實上,警備部隊在早期的任務為拓展領土,但他們起初只能武力佔領沿海地區。征服殖民地的時間花費在各地互不相同:在德屬東非,征服行動從1891年持續至1902年;在德屬西南非洲,行動從1894年持續至1903或1904年;而在德屬喀麥隆,行動則從1894年延續至了1908年。警備部隊為了達成目標不得不發動戰爭。據統計,僅在德屬東非,警備部隊就在1891年至1902年內進行了80次征服行動。
在征服階段結束後,兩次大規模土著起義成了德國短暫殖民史中的最大危機。1904年1月,赫雷羅人與納馬人首先在德屬西南非洲開始反抗;1905年的馬及馬及起義也由德屬東非的20餘個部落聯合發起。兩次起義都通過大規模的增援以及數年高強度的戰爭鎮壓。殖民地政府針對這些叛亂進行了廣泛的改革,例如在1906年,殖民地政府就減輕了警備部隊的行政管理責任。小型行動被交予殖民地仍存在的警察部隊執行,而警備部隊則著重於提高其軍事能力:這項計劃包括了加強軍事訓練,在德屬東非與德屬喀麥隆永久增加兩個搬運工兵團,以及在德屬東非組建了一個通信連隊。
殖民地的戰爭狀態迫使帝國議會批准對警備部隊的預算,且定期增加金額。在1895年,共有736名德國人和1,914名非洲人在三支(東非,西南非,喀麥隆)殖民地常備軍中服役;1914年,這一數字增加到2432名德國人和4,122名非洲人。此外,在危急時刻,警備部隊可能會得到大規模的短期增援:例如在赫雷羅-納馬戰爭期間約有15000名德國士兵在德屬西南非洲作戰。
警備部隊通常蔑視國際武裝衝突法,以最殘暴方式征服並鎮壓土著部落。因為土著居民通常不選擇與殖民者正面接戰,警備部隊對戰鬥及非戰鬥人員不作區分,並採用焦土政策迫使原住民投降,這意味著無辜的婦孺也成為了受害者。例如警備部隊在赫雷羅-納馬戰爭期間實行的種族滅絕造成了65000-80000人死亡。警備部隊擁有現代化的武器,但也時常被迫接受失敗,例如在1891年8月17日,殖民地的部隊就遭受了最大的一次災難。指揮官艾米爾·馮·澤勒夫斯基率領的3個連隊遭到了赫赫族人的伏擊,幾乎全軍覆沒。10名德國軍官,291名阿斯卡利與96名搬運工戰死。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角色
(註:從此段開始文字資料均來自於英文維基百科。找了至少6個左右吧,大概)
儘管防衛領土並未被明確列為警備部隊的任務之一,但警備部隊在與另一個殖民力量爆發戰爭時也不可能放棄戰鬥,有關戰爭目標的指示也早在戰前數年便已下達。該指示確認了警備部隊的作戰目標:戰時,由預備役軍人補充後的警備部隊將邊戰邊撤至內陸地區,並在內陸建立穩固防線直至戰爭結束;而德國軍方當時對戰爭持續時間的預測是不超過三個月。德國軍方希望這樣的行動會在和平談判中增加籌碼。實際上,警備部隊在戰時的表現遠超過軍方的預算,儘管德國人並未準確預測到戰爭的持續時間。
德屬西南非洲
在德屬西南非洲,警備部隊的抵抗持續至1915年7月15日,最終向擁有巨大數量優勢的協約國軍投降。戰前部署上,英屬南非有67000人,葡軍有1600人;而德軍警備部隊加上預備役僅有3000人之眾,外加西南非的民兵,總計10000餘人;戰後,英軍有113人戰死,262人傷病死,560人受傷,另有782人被俘;葡軍有77人戰死,76人受傷,另有79人被俘;而德軍有103人戰死,890人被俘,另有37架野戰炮以及22支機槍被繳獲。在戰鬥方面,起初的邊界衝突以對德軍有利的局面拖延了協約國攻擊德屬西南非洲的計劃,此外南非的布爾人起義也發揮了作用。然而,德屬西南非洲的首府溫得和克仍在1915年5月5日淪陷。1915年6月,在德屬西南非洲的南部,向英軍投降的德軍代表團交送英軍一份下轄人員的名單列表,名單中包含約2200人;而英軍司令斷言德軍欺騙了他,因為他知道德軍至少有15000人駐防此地。此時,德軍指揮官維克托·弗蘭克回答說:
「如果我們真有15000人,那麼你們就不可能站在這裡,我們也不可能被投進監獄。」
德屬喀麥隆
在德屬喀麥隆,德軍在開戰初僅有警備部隊1735人及警察1230人,需要面對英法比三國聯軍的夾攻,但在1915年將部隊擴充至6000人;而協約國軍的力量則有不同意見。一些資料聲稱聯軍有19000人及30000名搬運工,而另一些資料則宣稱聯軍僅有9000人。同樣地,德軍通過小規模的反擊拖延協約國軍的進攻計劃,協約國軍的進攻計劃也經常不協調。德軍利用喀麥隆的複雜地形防守,而複雜的地勢對協約國軍而言是比德軍還大的敵人。最終,德軍在警備部隊主力面臨包圍時撤向了中立的西屬幾內亞海灣領土,並在那裡於1916年2月下旬被集體拘留。在傷亡方面,英軍傷亡1668人,法軍傷亡2567人,比軍數據未知;而德軍則共亡傷俘5000餘人。
德屬東非
在德屬東非,當地軍民的抵抗持續至一戰結束。德軍指揮官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Paul von Lettow-Vorbeck,1870-1964)拒絕執行現有的命令,他贊成機動作戰,即在戰爭爆發時迅速襲擊英比殖民地,從而牽制協約國軍有生力量;然而此計劃失敗了,因為協約國軍早已在英屬肯亞部署了大量軍隊。
既便如此,福爾貝克仍卓有成效地抵擋了英軍的入侵,例如在1914年的坦噶戰役,德軍就以1000人之眾擊潰了匆忙登陸的英軍及英屬印度陸軍,儘管英軍人數是德軍的八倍。德軍以傷亡147人的代價換取了英軍995人的損失,而撤退中的英軍也慌亂地丟下了幾乎全部的裝備。憑藉這次巨大勝利,福爾貝克完全有能力重組他的軍隊。德軍擁有60萬發子彈,繳獲了16挺機槍,電話設備和額外的軍服,這些資源可供警備部隊使用一年。隨後,福爾貝克於1915年1月18-19日攻擊了靠近英屬肯亞邊界,與戰爭初期被佔領的城市賈辛(Jassin)。這座城市僅有300名英軍及印度兵駐守,另有援軍800人;而德軍在戰前則集結了9個連的兵力發動突擊,意圖削弱英軍對坦噶的威脅。德軍擊斃包含英印軍指揮官Raghbir Singh在內的200名英軍及英印軍,俘虜300-400名英軍/英印軍,而自身僅陣亡86人。德軍靠兩次勝利推遲了協約國軍進攻近一年半的時間,但也意識到憑藉現有的人力物力再把正面戰打下去是不明智的,遂選擇展開游擊戰爭。
福爾貝克在此之後將部隊擴充至14000人,且他的部隊絕大多數均為非洲原住民,這與他管理部隊的政策分不開。憑藉著流利的斯瓦希里語,福爾貝克在非洲原住民中贏得了好感,他甚至讓原住民擔任軍官的職務,並說道:「我相信我們在這裡都是非洲人。」一位歷史學家做出如此評價:「當時很可能沒有任何一個歐洲指揮官能像福爾貝克那樣,去欣賞非洲人作為一名戰士,甚至作為一個人的價值。」除此之外,福爾貝克亦收容了德國巡洋艦柯尼斯堡號(SMS K?nigsberg)上的倖存人員,並獲得了船員們拆卸下的艦炮。此門炮亦成為了德屬東非戰時最大的陸地火炮。
1916年3月,英軍約45000人發動了攻勢,並終於在1916年9月攻佔德屬東非首府達累斯薩拉姆;然而福爾貝克堅持戰鬥,並促使協約國軍於1917年調集30萬人之眾對德屬東非發動總攻。面對數量為己方30倍的協約國軍,福爾貝克仍能夠取得勝利,例如在1917年10月爆發的馬希華之戰,福爾貝克就率領1500人之眾擊潰了擁有4900人,由奈及利亞人組成的英王非洲步槍兵團。德軍在此戰承受了500-600人的傷亡,而英軍則傷亡2700人。儘管福爾貝克給協約國軍造成了自坦噶戰役以來的最大損失,但他的軍隊也已精疲力竭:500人的傷亡是他下轄部隊的1/3,德軍極為有限的軍需也在為期4天的戰鬥內損耗嚴重,德軍耗費了85萬發無煙火藥子彈;而德軍將由於缺乏無煙火藥子彈而被迫使用老式裝備。福爾貝克隨後棄守殖民地,改為突襲空虛的協約國殖民地。
1917年,11月25日,福爾貝克的軍隊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於清晨7:00渡過洛伏馬河,突襲了位於尼格文奴(Ngomano)的葡軍要塞。德軍擁有1500-2000人,而葡軍則有900人。兩軍在機槍的使用上形成鮮明對比。缺乏子彈的德軍將重機槍挪至儘可能近距離的位置以便減少浪費;而毫無經驗的葡軍打了30000發子彈也只不過擊斃了一名德軍軍官。戰鬥結束後,德軍損失數名阿斯卡利,一名德國軍官戰死;而葡軍則傷亡200餘人,餘下全數被俘虜,葡軍指揮官若昂·特謝拉·平托(Jo?o Teixeira Pinto)被德軍擊斃。德軍將俘虜的葡軍作為搬運工使用,並繳獲了25萬發子彈,6挺機槍和數百支步槍。隨後,德軍在尼格文奴留守一個連,其餘部隊繼續往南進軍掠奪裝備與資源,直至於1918年9月返回德屬東非繼續打游擊。
1918年11月13日,在德意志帝國正式宣布投降後的兩天,得不到信息的福爾貝克仍率軍佔領了英屬羅得西亞一座棄守的小鎮Kasama;次日清晨,一隊英軍在德軍行軍路上出現。諷刺的是,英軍領隊打著白旗以聲明前來談判的意圖。指揮官隨後告訴福爾貝克停戰的消息,於是福爾貝克同意與英軍簽署停火協議。福爾貝克將軍與1918年11月25日向英軍宣布投降,而此時他的軍隊僅餘下30名德國軍官,125名德國士官,1168名阿斯卡利以及3500名搬運工。
戰爭結束後,德屬東非的德軍有16000餘戰鬥人員亡傷俘或失蹤,另有7000名搬運工死亡;而協約國軍則可統計40000人傷亡,其中英軍戰鬥人員死亡11189人,比軍戰鬥人員死亡2620人,葡軍則為5533人。
(感謝前輩 @開心千歲千歲千 提供的圖片。)
尾聲
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並失去殖民地後便不再需要殖民地武裝。1919年11月10日,德國官方宣布解散德屬西南非洲與德屬東非的殖民地警備部隊,而德屬喀麥隆的警備部隊也於1920年3月31日解散。
附錄:開戰前的部隊部署
德屬東非
在德屬東非,戰前的一個連擁有160名戰鬥人員(可擴充至200人),分成3個排,每個排擁有50至60人;每一個連也至少擁有250名搬運工。德屬東非在戰前一共有2500名常備軍駐守,組成14個連。如果算上搬運工以及勞工,則共有14000人。警備部隊總部位於達累斯薩拉姆。
部署如下:
1. Kompanie: Arusha/Neu Moshi
2. Kompanie: Iringa and Unbena
3. Kompanie: Lindi
4. Kompanie: Kilimatinde and Singida
5. Kompanie: Massoko
6. Kompanie: Udjidiji and Kassulo
7. Kompanie: Bukoba, Ussuwi and Kifumbiro
8. Kompanie: Tabora
9. Kompanie: Usumbura
10. Kompanie: Dar es Salaam
11. Kompanie: Kissenji and Mruhengeri
12. Kompanie: Mahenge
13. Kompanie: Kondoa Irangi
14. Kompanie: Muansa and Ikoma
德屬喀麥隆
德屬喀麥隆駐有12支連隊,擁有1600人,總部位於濱海城市Soppo。
部署如下:
1. Kompanie (Stammkompanie) und Artilleriedetachement: Duala(司令部,與炮兵分隊同時駐紮一地)
2. Kompanie: Bamenda, Wum und Kentu
3. Kompanie: Mora und Kusseri
4. Kompanie (Expeditionskompanie): Soppo(遠征及考察用)
5. Kompanie: Buar und Carnot
6. Kompanie: Mbaiki, Nola und Nguku
7. Kompanie: Garua, Nassarau (Nassarao), Mubi, Marua, Lere
8. Kompanie: Ngaundere
9. Kompanie: Dume und Baturi
10. Kompanie: Ojem und Mimwoul
11. Kompanie: Akoafim, Ngarabinsam und Minkebe
12. Kompanie: Bumo, Fianga, Gore und Schoa
德屬西南非洲
德屬西南非洲的警備部隊由12個連隊組成,擁有1966名人員,總部位於溫得和克。部隊絕大部分由德國人編成,因為此地原住民與德國殖民政府的關係惡劣。第七連與第八連作為機動部隊騎在進口駱駝上行軍。一個被稱為Baster連,由本地人組成的部隊也被部署。值得注意的是布爾人與阿非利卡人也被招募來對抗英國殖民者。西南非的部隊包括來自帝國陸海軍的志願者以及一些奧地利人,但基本上由德國人組成,他們被部署到非洲之前也在巴登大公國的首府卡爾斯魯厄做了相關訓練,因為潮濕的上萊茵蘭河谷地區為即將面臨西南非氣候的部隊提供了一些早期適應力。
部隊由90名軍官,22名醫生,9名獸醫,59名文職人員和煙火技術人員,342名士官,以及1444名士兵組成。
(譯者註:其實上面這張圖我沒看懂……(划去))
部署如下:
北部軍區:溫得和克
1. Kompanie: Regenstein, Seeis
4. Kompanie (MG): Okanjande
6. Kompanie: Outjo und Otavi
2. Batterie: Johann-Albrechts-H?he(炮兵連)
Verkehrszug 1: Karibib(運輸排)
Proviantamt: Karibib(糧食供應辦公室)
Pferdedepot: Okawayo(馬廄)
Artillerie- und Train-Depot: Windhuk(火炮與火車頭倉庫)
Lazarett: Windhuk(軍事醫藥倉庫)
Hauptsanit?tsdepot: Windhuk(服裝倉庫)
Bekleidungsdepot: Windhuk(地方總部)
Ortskommandantur: Windhuk(地方總部司務長)
南部軍區:基特曼斯胡普
2. Kompanie: Ukamas
3. Kompanie: Kanus
5. Kompanie (MG): Chamis und Churutabis
7. und 8 Kompanie: Gochas und Arahoab (Kamelreiter und MG), Lazarett.(駱駝騎兵)
1. Batterie: Narubis(炮兵連)
3. Batterie: Kranzplatz bei Gibeon(炮兵連)
Verkehrszug 2: Keetmanshoop(運輸排)
Artillerie- und Train-Depot: Keetmanshoop(火炮與火車頭倉庫)
Lazarett- und Sanit?tsdepot: Keetmanshoop(軍事醫藥倉庫)
Bekleidungsdepot: Keetmanshoop(地方總部)
Proviantamt: Keetmanshoop(糧食供應辦公室)
Garnisonverwaltung: Keetmanshoop(駐軍管理辦公室)
Pferdedepot: Aus(馬廄)
Kamelgestüt: Kalkfontein(駱駝養殖場)
Ortskommandantur u. Proviantamt: Lüderitzbucht(地方總部司務長)
(Baster連未在上表列出,所以一共為8個步兵連,3個炮兵連,外加Baster連,總共12支連隊)
—————————————————————————————————————————————————
全文完
總算是寫完了。最近在啃關於昭和陸軍的英文書,所以之後可能有一段時間不會投這麼長的稿,並且投稿速度會放慢。之後我會考慮直接翻譯一些德國歷史的原始文檔,並在標題打上【資料】二字。
另外這是我在知乎上的第三次投稿,有不足之處可以直接指出但請包涵。還請多指教了。
推薦閱讀:
※歐亞世界簡史(45) 第一次世界大戰
※舍曼代達姆嶺戰役及努瓦永戰役(下)
※戰前準備——再起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軍隊
※轉捩點——分裂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