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量怎麼爆款了

作者:雷雨

年前一個關於「左右腦與心理年齡」的測評火爆朋友圈。

微信公眾號、微博上一個心理小測驗輕易的能夠吸引逾千人的使用,感受準確或有意思的超過萬人更是輕而易舉。

這還是趣味心理測驗,就連一向看起來很枯燥、高深的專業心理測評也一下子火了起來,無論從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還是作為心理行業從業機構接到越來越多關於心理測量的客戶需求,真實的感受到目前心理測量的受關注的火爆程度,不禁想問:為什麼現在心理測評是如此的大受歡迎?

我們對自己最關注。

「對於人類來說,沒有比人更有趣的話題了。再者,對於多數人來說,最有趣的人正是他們自己。」——鮑邁斯特(美國心理心理學家)

焦點效應:我們往往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並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

一個人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自我。你希望知道自己是誰,自己的性別,了解自己的感受和記憶。

但是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富有、聰明或矮小?

一種重要的方式是通過社會比較。我們周圍的人會幫我們建立富有或貧窮、聰明或愚蠢、高大或矮小的標準:我們把自己和他人進行比較,並思考自己為何不同。

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是圍繞社會比較而進行的。當別人不漂亮時我們就覺得自己美麗或英俊,當別人遲鈍時就覺得自己聰明,當別人冷血時就覺得自己有同情心。當我們評價個人的表現時,不可能不把他和自己作比較。因此,我們可能會為別人的失敗而暗自高興,特別是我們嫉妒的人遭受失敗或遇到不幸。

心理測量就給到了一個讓我們與他人進行比較的「客觀」標準,用「分數」的形式去呈現我們去他人比較的結果,這個比較的標準在心理測量里稱為「常模」。喜歡把心理測量的結果曬出來的夥伴們,其內心深處一定是因為自己某一個方面的結果是超過他人的,或者是有「特點」的。

當然,說到與他人的比較,還有一個有趣的心理現象——「自我服務偏差」。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場景,請評價一下自己的才能、樣貌或是工作中的貢獻。我們幾乎不假思索地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中等偏上」。

2008年的一項調查發現,49%的已婚男士聲稱自己承擔了一半或大部分的子女教養責任,而認為丈夫做了這麼多的妻子僅佔31%。這一調查還發現,70%的妻子認為家裡的飯大部分都是自己做的,而56%的丈夫則認為自己做飯更多。

其實無論年齡、性別、種族、經濟地位或宗教背景,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相信,我們比普通人要強。基於這樣的原因,大家都比平均數要高,那麼平均數變了嗎?

這不禁讓人想起弗洛伊德的一個經典笑話:一個丈夫對妻子說:「如果咱們倆中的一個先去世,我想我會搬到巴黎去住。」

目前很多的心理測量的結果並沒有真實存在的常模,測量的結果就是為了迎合人們的「自我服務偏差」,讓自己比他人好的結果在測量中得以印證。

說完了我們為什麼喜歡做心理測量後,我們再談談心理測量本身。

1、心理測量幫助我們快速認知自己和他人

2、心理測量滿足了關注自己的我們,以及與他人的比較。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能迅速而簡單的幫助我們認知自己和他人。

3、心理測驗按照不同分類標準可以分為:智力測驗、特殊能力測驗、人格測驗;客觀測驗、投射測驗;文字測驗、操作測驗;最高行為測驗、典型行為測驗。。。。。。

目前受到普遍關注和比較火爆的是人格測驗和智力測驗,而其他諸如投射測驗受到施測條件要求和對主試要求較高的原因一般很難在網路上傳播。

而在心理諮詢機構、精神疾病醫院用得比較多的一般也是人格測驗和心理評定量表(諸如精神病評定量表,抑鬱量表(SDS),焦慮量表(SAS))等等。

不論是流行的心理測驗還是專業的心理測驗都能在很大程度中幫助我們快速地對被試進行分類或分級。

比如,智力測驗通過測量的分數把被試分為「超常」、「平常」、「低常」、「智力缺陷」等不同類型;人格測驗把被試分為「內——外向」、「情緒穩定——不穩定」、「精神質」、「開放性」、「宜人性」等不同的類型;心理評定量表把被試分為「正常——異常」、「健康——不健康」、「強迫」、「焦慮」、「抑鬱」、「敵對」等等。

當然在今天看到一個更絕的測驗「內在人格」,分為「人類-惡魔-妖精-天使-神」這樣的分類名稱和標準也真是夠神奇的了。不過也還有不少的朋友曬出來。

目前的心理測驗一般為幾十分鐘內完成,長的不過數小時內完成,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給到我們一個相對準確的、有傾向性的結果,這個結果相當於評估與診斷的過程,讓我們後續的自我認識,教育或者諮詢、治療更有的放矢。

雖然人類科學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對於許多心理問題(包含精神障礙)的認識與評估診斷的辦法仍然十分有限,目前無論是專業的精神疾病醫院還是心理諮詢機構仍然在使用諸如SAS、SDS、SCL-90、MMPI等運用時間已經很長的量表,這些心理測驗仍然在幫助心理諮詢從業者和精神疾病治療者快速地識別各種各樣的來訪者或是「病人」。

同時,心理測量作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學科之一,創立於19世紀的歐洲,伴隨著心理學特別是人格心理學與發展、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而在全球得到廣泛的認可。說到在中國心理測量的火爆也離不開在國內心理學爆髮式增長的大背景,當然這其中也引發了關於「山寨心理學」、「心理毒雞湯」的話題,因此難免也會有缺乏理論依據和違反心理測量基本原理的一些「山寨心理測驗」的出現,去偽存真也是心理測量推廣所面臨的一個課題。不過,從另一面更印證了心理學與心理測量受歡迎的程度,就好比「假冒偽劣」一定是模仿最受歡迎的產品。

心理測量與星座一樣是重要的資訊與話題。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心理評估工具是古巴比倫人發明的「占星術」,最早用於災害、戰爭等國家事件的占卜,後來用於對人的評估,而在現代心理學裡更多用於「心理暗示」。

之前流傳著這樣的一個段子:看一個男孩子是否花心,「是否懂星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如果非常懂星座,那麼一定與女孩子有很多話題,而且也知道利用女孩子的性格弱點,最後「達陣得分」。

這其實又引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什麼樣的人更關注心理測量,男性與女性是否存在顯著的差異。

在心理行業流傳著這樣一段話,「心理學的愛好者一定是有三點,有點閑、有點病、有點錢。」

確實如此,心理學的發展一定是基於社會物質文明發展達到較高的水平,人們有更高精神領域的探索,不再受困於「溫飽」的滿足。而這其中女性對自身感受的關注度更大,除了女性本身的問題應對策略的歸因更多是內歸因外,還受到同伴傳染、思考模式、情緒關注等因素影響。而男性在面對問題時更多採用「戰鬥或逃跑」的策略,打不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就算心情低落,也更多採取「宣洩」等方式來應對。

因此,對心理測量更感興趣或傳播更廣的一般是年輕女性或是具有創新意識與自我思考的人群,而心理測量的結果能給我們帶來與他人產生必要連接與話題。女性更願意與人分享,思考者願意去傳遞心理相關的信息也是心理測量容易出現「爆款」的重要原因。

最後留個問題思考下,既然女性是心理學的主要受眾人群,為什麼目前心理學裡的所謂「大師」,諸如:弗洛伊德、榮格、馬斯洛、羅傑斯、貝克、歐文亞隆等等都是男性,而女性心理學大師卻相對較少呢?

當然霍妮會說這是社會的原因,女性主義心理學的興起成為必然,除此之外還有嗎?

下期我們談談心理測評里有意思的故事與心理效應。

作者簡介:

雷雨

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前身為中國心理學誕生地——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應用心理學系

國家註冊心理諮詢師

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資深人才測評師及資深EAP培訓師

中國心理學發源地的學術浸潤,給了雷雨老師豐厚的心理學底蘊,從南師大開始,雷老師便跟隨諸位老師研究精分與意象,對於精分與意象的深入探尋,讓雷老師痴迷於圖畫心理學而廢寢忘食,這一痴迷,竟是一紀的光景。

雷老師對於人性之於圖畫的研究,不僅是在理論的層面,更重要的是將圖畫的理論融入到生活與工作中。在他從事企業人才測評時,曾經開創性地將圖畫與人才測評相結合,產生了超乎想像的效果,贏得眾多企業HR的高度認可與觀摩學習。

同時,雷老師還將圖畫運用於親子諮詢中,幫助了眾多家長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階段,為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雷老師對於嘗試利用圖畫治療抑鬱傾向的來訪者,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推薦閱讀:

2、父母的愛(原創)
為什麼要叫《黑暗聖經》?
走進釋夢
林黛玉為什麼那麼愛哭?
《社會心理學》讀書筆記

TAG: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