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分享:環保就真的生態嗎?
這周,水業戰略論壇的前期策劃會上,薛總從生態學角度,介紹了一些新觀點——至少對我來說是新的,我記錄了一些有趣、有用的點,分享給大家。
1. 環保多年來更多考慮了末端治理問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出了更高要求,就是生態。現在的問題:一是污水處理量在提升,但是水中COD削減量下降,這是效率問題,有些設施、有些項目對環境貢獻有限。這就拷問商業模式問題,以及PPP考核機制。現在PPP規範時代,必須得做真運營、做實績效。二是能量和材料的損耗。大量耗能,同時用一種污染物去削減另一種污染物,如藥劑的使用、MBR、設備更換。這都導致一種高碳的環保治理。三是點源治理考核與從效果出發之間的悖論。比如黑臭水體治理的非系統化,以及飲用水方面,人工干涉越來越多,原水越取越遠,安全問題卻越來越突出,背離了生態角度。僅僅從環保角度看環境問題,只是把污染物消除,或者更高效地消除,這是不夠的。
2. 反饋論。複合生態系統的發展受兩種反饋機制的控制,一是作用和反作用彼此促進、相互放大的正反饋,導致系統的無止境增長與衰退。另一種是作用和反作用彼此抑制、相互抵消的負反饋,使系統維持在穩定態附近。正反饋導致發展,負反饋導致穩定,系統發展的初期,正反饋佔優勢,晚期負反饋佔優勢,持續發展的系統中正負反饋機制平衡。環境是自然界、社會(人)、經濟(錢)三者的聯合體,三者之間是互動、平衡的。如果只考慮自然界,不考慮社會的人的因素,或者不考慮經濟要素,或過多地考慮其中一個方面,比如經濟發展方面的價值流轉,沒有考慮生態價值,這必然是失誤的。
3. 碳氮磷問題。物質不滅,能源單向流動。物質本來是循環的,現在因為人類活動,被打破了。跟污水處理廠有關的幾個問題,第一是能量,所有能量來自太陽,植物吸取,輔助物質的某種變化。第二是水,水是能量最佳載體,包括更大的氣候問題,下雨啊蒸騰啊,它是有彈性的,有調節能力的。第三是碳氮磷,碳是一切生命有機體的根本,是生命骨架元素,污水處理廠富集一定能量,碳排放多了,氣候變化,只從環保角度看問題,只看到污染物削減,就會忽略碳排放問題;氮是蛋白質的主要元素;磷是生命信息元素。現在的問題是,碳不回歸土壤,排放到大氣,同時氮磷過多地進入水體後造成富營養化,土壤卻變得貧瘠,有機質含量下降。
4. 演進理論。就是先培養一些主要的初生的東西,以植物為主,在它上面再覆蓋、生長生態系統。健康的生態系統是什麼,城市水環境領域的研究已經有一定思考:它必須有一定的內部彈性和抗壓能力,能夠抵抗一定的污染物負荷和外部干擾,所謂的自凈能力。現在城市生態功能崩潰,而我們的城市污水處理廠並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人工濕地等仿生態的系統的價值就在這裡。
5. 生態位理論。物種在時間、空間和營養關係方面在群落中所處的地位,可以引申用在企業戰略上。生態位,是系統概念。在一個生態系統中間有食物鏈,有競爭格局。比如大型貓科動物,獅子、老虎,不在同一個地方產生,在競爭中就會分化,老虎和狼在不同的生態位,不同生態位就能同時生存。對企業來說,生存下去,就要錯位競爭。這又回到了我們天天說的企業生態組合,生態組合就是每個企業找到自己的生態位,根據你的特點、基因,在資源獲取和配置中間找到自己與其他競爭者不同的地方。
6. 一個正常的生態系統,所有物質都是有用的。生態系統中有幾大類,生產者(植物),捕食者(動物),分解者,自然界能把所有東西都不浪費,人類產生一大堆的垃圾,但本質上說,「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道理在這裡。
7. 如果不考慮碳方面的考核,污泥就是焚燒、干化也無所謂。但是污泥本身有有機物,作為碳應該回到土壤。餐廚等有機廢棄物也類似。基於此,厭氧處理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如果不是厭氧,污泥餐廚等直接回歸土壤,生態學上叫長鏈短鏈化。本來自然界是層層分解,比如秸稈直接還田並不好。燒掉還田呢也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大量放熱,熱能出去了,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沒有全回到土壤。生態學裡面發現,在自然界里,植物更可能被吃掉,被排泄掉,排泄物再被分解,一層層地能量梯次利用,全部利用完。能量梯次利用的比例越高,物質循環越充分,浪費越少,越生態。生態農業,秸稈不能拿來燒,損失太大;秸稈直接還田,人為地把長鏈變短鏈,會造成過程極其漫長,也不好。應該用秸稈當飼料,秸稈中的能量被動物消耗,動物糞便還能再做一次飼料,養蚯蚓等,能量又被獲取一次,最後變成腐殖質,再還田,反而是物質被利用、吸收最有效。有機物厭氧處理產沼氣而不是直接堆肥,這是在有機物上的正確路線,道理就是先利用一次能量,然後剩下的東西,還能回到土壤,如果把這些東西直接堆肥,這種粗暴的方式,中間會產生熱能,會增加碳排放。這不合算。
8. 中國承諾2030年左右碳排放達到峰值,實際上,控制碳排放和生態文明建設是有吻合度的。這個不是用污染物消除來進行計算的,為什麼用二氧化碳來計算呢,跟自然界的邏輯、梯次利用有關係。
隨手一記,可能並不那麼準確,薛總也沒審看。
最後再分享一個並不那麼新鮮的觀點:開卷有益。上述觀點主要就是薛總近期讀書得來的,並結合了一些行業觀察。哈哈哈,最後來這麼一記揭秘。
推薦閱讀:
※為什麼這麼多人反對丁克 ?
※2017年中國生態環境修復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2018年那些需要「三思而後游」的地方,當地可能並不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