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 偶像崇拜
豬豬女孩小媛突然談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她省吃儉用不再是為了減肥,而是為了買愛豆的專輯和演唱會門票;她每天熬夜不再是為了肝ddl,而是為了看圖舔屏興奮到輾轉難眠……從此,豬豬女孩小媛變成了追星女孩小媛。
究竟是什麼黑魔法促進了豬豬女孩小媛的華麗變身呢?答案就是——神秘活動:偶像崇拜。
沒有男神女神我就out了? | 什麼是偶像崇拜
偶像崇拜是一種更多出現在青少年身上的擬社會關係,是個體或群體對其主觀認同的具有激勵作用的人物或形象表現出的關注、情感投射以及願為其付出的願望,包含內部的認同和情感依戀,以及外部的行為傾向。也就是說,偶像崇拜時個體會對自己所崇拜的對象投入更多積極關注,認為他/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可能還會常常幻想自己與他/她在一起的場景,甚至可能會為他/她「兩肋插刀」。
所以天天刷男女神微博?想給他生猴子?想打倒一切黑他/她的惡勢力?恭喜你,這說明你正在進行偶像崇拜。
有趣的是,研究發現80%-90%的青少年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女生崇拜的多為歌手、演員等明星,而男生崇拜的多為政治家、企業家等。當女朋友給你全方位安利歐巴新出的專輯時,你還在琢磨著在她生日送一本《喬布斯傳》,那可能就注孤生了……
追星使我幸福VS追星使我痛苦 | 偶像崇拜與主觀幸福感
有人認為追星是幸福的,哪怕和他/她遙遙相見的代價是吃兩個月的土;也有人認為追星是痛苦的,因為所崇拜的偶像總是高不可攀,並且這種崇拜讓他們有了非常高的擇偶標準(並因此單身萬年)。
那麼到底事實是怎樣的呢?有研究者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選取了一些初中生作為實驗參與者,對他們的偶像崇拜水平、生活目標、主觀幸福感以及社會讚許性進行了測量,結果發現偶像崇拜水平能夠負向預測初中女生的主觀幸福感,但對男生的影響不顯著。這可能是因為女生在進行偶像崇拜時有更強的代入感,因此她們的情緒更容易受到偶像的影響;同時,她們對於偶像的情感投射願望也更加強烈,更容易因此而受到傷害。
那麼為什麼依然有人認為追星是幸福的呢?研究發現,在偶像崇拜中獲得較高幸福感的人往往是那些理性地進行崇拜的人。
畢竟,只有冷靜的嬪妃才能在深宮的爭鬥中笑到最後。
沒有他我真的活不下去了? | 重視明星崇拜教育
這個信息傳遞日益發達、狗仔水平日益提升、吃瓜群眾人肉和惡語相向技術日益增強的時代,無論是對公眾人物還是對無名小卒,都無疑是一把雙刃劍。人們可能因為愛豆的一句話而姨母笑一整天,也可能因為愛豆的一個舉動而做出非常愚蠢的行為。為了能更加合理地為愛豆打call轉身爆燈,更有效的明星崇拜教育灰常重要。
我愛你,因為你值得我愛
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矣,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喜歡誰是一個個性化的問題,我們也很難要求青少年去改變他們的喜好,關鍵是要能從自己的偶像身上學到一些好的品質,使自己在遇到思想衝突時不至於迷失。偶像和粉絲常常是相互影響的,要想不成為anti粉就先要看清本質飯對人哦~
我愛你,不是因為你除了帥以外一無是處
隨著外貌協會規模的擴大,越來越多的少男少女愛上一個人僅僅需要一眼,這就導致他們成為了最容易沉迷於偶像崇拜的群體;而他們彼時又正處於埃里克森認為的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關鍵階段,因此受到偶像崇拜的消極影響也就不奇怪了。因此,家長們應該著重引導這些少男少女們對他們偶像的某些積極的人格特質產生認同,多關注他們的謙遜敬業,而不單是神顏。
我愛你,但我不為你瘋狂
xx公布戀情引得粉絲為情自殺、xx深夜去做頭髮引發了撕X界的一場腥風血雨、xx被封殺引得粉絲們力捧「紫光閣地溝油」上熱搜……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粉絲們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偶像的生活中無法自拔。這樣的過度捲入帶來的不僅僅是時間上的浪費,還有認知上不假思索的全盤接受、越發狹隘的目光、情感上的過度依賴以及逃避的處事態度等等。因此,要想不為愛瘋狂,首先應該確認自己是合理捲入到了偶像崇拜當中。
我愛你,但不代表我愛你背後的一切
愛屋及烏,喜歡一個國家的偶像就很可能會順帶喜歡上那個國家的文化。而文化中都是既存在精華也存在糟粕的,因此要學會辨識,避免最後吸收到的全是負能量。
顯然,無論身處哪個年齡段,我們都會產生偶像崇拜,只是崇拜的對象、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如何給自己的愛豆最合適的愛,如何平衡自己的現實生活和這種虛擬崇拜,對於所有追星族來說都將是一直值得思索的問題。
畢竟愛豆的力量再大,也不能丟了自己。
文/糖糖
相關原文: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 偶像崇拜
參考文獻:
[1] Boon, S. D., & Lomore, C. D. (2010). Admirer-celebrity relationships among young adults: explaining perceptions of celebrity influence on identity.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7(3), 432-465.
[2] Giles, D. C. (2002). Parasocial interact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model for future research. Media Psychology, 4(3), 279-305.
[3] Horton, D., & Wohl, R. R. (1956). Mass commun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 Psychiatry-interpersonal & Biological Processes, 19(3), 215-229.
[4] 喬志宏, 張菁, & 車宏生. (2010). 中學生偶像崇拜、主觀幸福感及其關係的研究. 中國青年研究(5), 79-82.
[5] 時嘉惠, 張夢圓, 楊瑩, 馮姬, & 寇彧. (2016). 初中生偶像崇拜及其與生活目標和主觀幸福感的關係:性別的調節作用. 心理發展與教育, 32(6), 666-674.
[6] 王萍, & 劉電芝. (2011). 初高中生明星崇拜現狀及教育對策. 教育科學研究(6), 48-51.
[7] 姚計海, & 申繼亮. (2004). 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的關係研究. 心理科學, 27(1), 55-58.
[8] 岳曉東. (1999). 青少年偶像崇拜與榜樣學習的異同分析. 青年研究(7), 2-10.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心理科普,讓這裡成為當代人們追求幸福美滿生活的大學堂。奉獻百年積澱,帶你腦洞大開!
歡迎參與機構號提問討論&評論回答&私信學堂君和TA的小夥伴們:)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bnupsychology」歡迎關注!
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微信公眾號後台聯繫。
——糖糖,每個人的心理都值得關注,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份禮物。
推薦閱讀:
※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魚之樂?——我們如何知道人類在想什麼
※「我覺得」這件事靠譜嗎?
※情緒的錯覺
※《迪迦奧特曼劇場版》好看嗎?
※我來看看有多少粉絲是為什麼現在人死了就再也活不過來了?的,他的個人資料有多少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