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想要趕超中國,首先要先滅掉美國

原標題:印度擁有的是人口累贅還是人口紅利?

(本文原創首發於鐵血軍事微信公眾號)

經濟總量只有中國六分之一的印度,經濟增長率已經跌落至5.7%,印度的「趕超中國」大業遭遇了重大挫折,不過印度人卻依然樂觀,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掌握一個「制勝法寶」,那就是「人口紅利」。無論是印度總統莫迪還是印度民間輿論,都經常提到這個詞,那麼印度真的有人口紅利嗎?如果有,人口紅利真的可以使印度趕超中國嗎?

「人口紅利」指的是國家恰好處於「年輕勞動力較多、老年人和孩子較少」的時期,產出多累贅少,是國家積累財富的好時機。人口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這個詞的同義詞為「人口機會窗口」(demographic window),顧名思義,它一般只持續很短的時間,經濟學上一般認為是30年。哈佛大學教授大衛·布魯姆(David E. Bloom)在發明這個詞的時候,主要是用來研究和解釋亞洲四小龍以及愛爾蘭的經濟崛起的,而上述國家和地區的高速發展窗口期也僅持續了10-20年時間。

經濟學家研究的案例是否可以普適到印度呢?未必。

1, 人口素質問題。

想要讓年輕勞動力產出更多「紅利」,不僅僅只需要勞動力的數量,還需要質量,而印度的年輕勞動力空有龐大的數量,但質量堪憂。根據印度自己的統計,印度目前成人文盲率為72.2%,然而在印度,只要用一種語言寫出自己的名字,就不算文盲了,意味著印度成年人至今有三分之一的人連自己的名字----------區區幾個字母都不會寫。 另外64.7 %的印度女性沒有接受過教育,意味著印度的「半邊天」其實是塌著的。

而且印度的入學率也有水分。雖然印度兒童的入學率達到了95%,但學校的教育質量卻不敢恭維。在講印地語的印度北部,一些兒童在入學三年後仍然不能閱讀,在校學生的出勤率也只有65%。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阿馬蒂亞·森認為,在社會發展方面,印度與其鄰國中國差距最大的是教育和醫療衛生。他說:「在壽命預期、嬰兒死亡率、平均受教育時間、疫苗接種等一些生活水平最關鍵的社會指標方面,兩個國家的差距正在擴大,而不是縮小。」印度人的平均受教育時間是4.4年,而印度小學的師生比僅及中國的三分之一。從印度的高中入學率,大學入學率來對比,印度的教育在質量和覆蓋面上,都遠遠落後於新興市場國家,接近於非洲窮國水平。

大國崛起需要的是工業化,勞動者的素質在工業社會比勞動者的數量更為重要,文盲是不可能操作電腦和精密儀器的,最多只能做一些簡單重複的工作,但即使是血汗工廠,沒有文化和素養的工人做出來的產品,次品率也會非常高,印度所謂的紅利人口很大一部分並不適應工廠工作,這與當年的亞洲四小龍以及90年代的中國是完全不同的。

2, 消費問題。

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發布的全球飢餓指數,2012年印度飢餓指數排在全球第15位,比辛巴威、烏干達等一大批飢餓的非洲國家得分還要高,甚至比印象中饑荒頻發的朝鮮還要高出13個排名。印度在人均糧食擁有量低於饑荒國家的時候,居然還是一個糧食凈出口國,這意味著印度有很多農民處於飢餓的狀態還要被迫交糧。幸好印度人是吃素食為主,且氣候溫暖,否則糧食產量只有中國一半的印度,是斷然養不起13億人口的。飲食方面可以省一下,但工業方面卻不可以了,因為機器可不會學著不吃油和煤。人口越多,就需要生產更多的工業產品滿足人們需求,如今工業規模只有中國約十分之一的印度也遭遇了霧霾問題。賤民在鄉村挨餓,高種姓的人大可裝不知道,但霧霾來了,高種姓也得去吸,可以斷定印度的工業發展將會遭遇高種姓階級的阻撓。

貧民窟的人口只會消耗低劣的飲食,而電、汽油、電子產品、鋼鐵水泥等資源都極少使用,廁所也可以不建。正常的工業人口要消耗肉食、汽車、手機、住房、教科文衛、公路機場以及無數大大小小的日用品。有些資源是可以再生的,但大部分資源都是有限的,比如土地和礦產。 所以養活十億貧民窟的人口容易,但用有限的資源養好十億小康生活的工業人口則是另外一個概念。印度如今連讓十億人口擁有廁所都難以辦到,不知道哪來的自信去讓他們過上體面的現代生活。

經濟學家口中的人口機會窗口期,主要是指年輕人生育少,老人也不多的時候。然而印度人口中的人口紅利則是「年輕人使勁生」「未來繼續使勁生」。把這種狀態稱為人口紅利,就是忽視了人口消耗的問題。印度學者和政客們也許認為,低種姓的人並不需要消耗很多資源也可以成為高技術高產出的工人吧。想要馬兒跑,還不讓馬吃草,這就是印度人對「人口紅利」的基本見解。

3,買辦經濟問題。

印度的另一個隱患則是買辦經濟。由於本國工業弱小,工業品在產量、質量和價格上都很難與外國工業國家競爭,對於買辦經濟來說最優解就是進口外國產品,從而本國的工業遭受擠兌和打壓。這個教訓我們中國在民國的「黃金十年」已經經歷過了,當時中國的鋼鐵廠因無法與買辦的洋鋼競爭而紛紛倒閉,偌大的中國鋼鐵產量只有5萬噸,不及同期日本的百分之一,甚至連晚清洋務運動時的7萬噸都不如,最終中國人只能拿血肉之軀硬扛日本侵略者的鋼鐵,屍橫遍野。然而印度沒有這樣血淋淋的歷史教訓,買辦經濟早已深入印度的軍工和重工,民事工業也很可能會淪陷。如果印度本土的工業都發展不起來,印度的年輕勞動力只能繼續務農,還能有什麼紅利呢,印度還崛起什麼呢?

況且買辦經濟是不可持續的,它的終點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南美洲國家為何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為投機資本只看廉價勞動力而蜂擁前來賺一把。既然只是為了賺錢,當然也就不會花錢去教育當地人和儲備科技,當廉價勞動力不再廉價時,國際資本蜂擁撤離,留下了一片沒有文化和技術,也缺乏資本積累的國家,永遠保持在中等收入階段。也就是說在樂觀的估計下,就算印度的買辦經濟有幸使印度的經濟崛起,但當印度走到中等收入階段時,經濟崛起也會大幅減緩。

4, 機器人問題。

這是一個「既生瑜何生亮」的問題。印度想要利用數量龐大的年輕勞動力,勢必要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就是血汗工廠,這是中國大陸、亞洲四小龍、日本、乃至歐美國家都走過的路線,是必經之路,也更符合印度人口眾多的國情。然而中國或歐美在搞勞動密集生產時,都沒有被機器人如此威脅過,電腦和機器人技術在過去很不成熟,無法進行很多人手加工的動作且成本很高,資本更願意投向勞動密集型產業,但現在不同了。經過幾十年的電腦科技、AI和機器人技術的沉澱,未來30年將是機器人替代血汗工廠的時代。在中國的一些港口,已經實現了無人裝運,效率要比人力高得多,成本卻更低。這只是一個縮影,但它拉開了血汗工廠將退出歷史舞台的序幕。

印度恰好就處在這個不幸的時刻。當歐美崛起後拋棄血汗工廠,日本接盤,日本拋棄後,四小龍接盤,四小龍拋棄後,中國接盤,然而中國拋棄血汗工廠後,印度幾乎什麼都接不到了。自動化工廠對資本和勞動力素質要求更高,印度沒有經歷血汗工廠的時代積累資本和技術,是更不可能勝任自動化工廠的,況且印度龐大的年輕人口,在自動工廠經濟下完全發揮不出數量優勢,毫無人口紅利可言。不僅如此,機器人還會逐漸取代印度的一些支柱產業,比如電信服務,軟體低級代工等,都將在30年內被AI取代,不知道印度人準備好了沒有。

5, 制度問題。

西方曾經紛紛預測中國要崩潰,他們列出了種種中國面臨的各種困難和麻煩,卻唯獨沒有評估中國的自我調節和糾錯能力。我們在預測印度未來時,應該要避免這個失誤。然而當看到印度的制度時,基本可以蓋棺定論了,印度的自我調節和糾錯能力極差,原因正在於「民主制度」。

印度的種姓制度、廁所問題、文盲問題、買辦經濟、人口爆炸問題,我們不應該嘲笑它們,因為中國同樣也有或者曾經有這些問題。國家發展時遇到困難,好比開車遇到大石頭,繞開就好了,不能說有石頭就一定會出車禍,不能說我們希望印度崩潰就說印度一定崩潰,這都不是客觀科學的態度,最終必然會被打臉。對一個國家「繞開石頭」的能力進行評估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總是把「德先生」和「賽先生」相提並論,但其實民主和科學其實是一對矛盾。

科學是追求真理的,民主是講少數服從多數的,然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最終民主做出的決策,很可能就是不科學的、違反發展規律的。所以印度「繞開石頭」的決策,也很可能因民主制度而被阻撓和否決。印度事實上早就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但因民主制度而無法有效實行,問題依然存在,在可見的將來,也不大有可能「繞開石頭」。印度眼見人口無法控制,不去思考制度問題,只自我安慰這是人口紅利,好比汽車即將撞上石頭,卻自我安慰「汽車可以藉助石頭飛的更高」,其腦洞並不比印度電影更差。

所以如果印度依然在使用那套適用於發達國家的民主制度,而不將其改革為民主集中制,科學務實地解決發展的問題而不是自我欺騙,印度將一定會在人口問題上絆倒、在買辦經濟問題上絆倒,在種姓制度上絆倒,在各種未來還未遇到的問題上絆倒,永遠無法穩定地增長,更別提趕超中國了。中國經濟總量將在不久之後的將來趕超美國,印度想要趕超中國,首先要趕超美國。認為印度可以超過美國的人,想必比認為印度可以超過中國的人少得多吧。


推薦閱讀:

一個已經變色的前社會主義國家,為何卻依然被美歐大卸八塊?
朴槿惠受賄會判多少年?
川普上台,意味著 冷戰時代的真正終結!
簡析最近朝鮮形勢
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背後的真實目的?

TAG:國際政治 | 經濟 | 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