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因人而生的,也要因人而解——無結構人際團體的科普

人際關係塑造並維持我們的情感體驗

這是一篇招募文案

(本專欄刪除了招募文案,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文末鏈接,對比一下排版的差異)

也是一篇關於團體諮詢的科普

我們會提供真實的故事和學術觀點,

閱讀『故事』,會讓你具體看到:

1. 為什麼所有問題都和人際關係有關

2. 團體是如何幫助人們轉變

我們也將『對比分析』,為什麼一些常見的方式(學習、旅行)的效果有限

想知道團體的有關理論和研究結果,可以先閱讀下文的『學術觀點&研究』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座迷宮

很累,但是還是自動去討好周圍的人;

極力避免,但是最擔心的結果還是如期而至;

決心不再拖延,但是事到臨頭還是一切依舊;

道理全都明白,但是依舊情不自禁地憤怒/害怕/迷戀/絕望……

彷彿在漩渦中,不斷地重複經歷不如意的事,直到精疲力竭、暈頭轉向

我們成了各種負面情緒的俘虜,而這種狀態又反過來使現實問題愈加難纏複雜,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我們可能試過:旅行、閱讀、學習;它們確實有效,但卻有所局限。

理解了人際關係的巨大影響力後,我們才能清楚其他方式的局限性

人際關係的影響力遠超我們的想像

拖延行為、身疼痛、言行習慣,乃至記憶力和注意力;

它們都可能受到過去和現在人際關係的影響


故事——不善言辭的E

  • 發現並理解自己習慣中的潛台詞,超越過往的束縛
  • 團體會給人不同以往的人際關係

E的父母極為嚴苛,記憶中父母不曾稱讚或欣賞她。

父母的邏輯是:『優點的安全的,所以不用干預,而缺點是會帶來危險而不可容忍的。』這對缺乏安全感的父母時時刻刻都想著:『幫孩子克服缺點』,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孩子。

吃飯太慢會被批評,講話沒有邏輯會被批評,對客人不夠熱情周到會被批評,朋友不多會被批評……當然還有最為重要的:學習成績。

E企圖解釋:『我已經很努力了,我不是故意的……』,但是換來的是更嚴厲的批評和懲罰:『你這是什麼態度?還是你太笨,理解不了事情的嚴重性嗎?爸媽這都是為了你好!』

E嘗試過乞求:『我知道錯了……下次會注意的,爸媽你們不要生氣好不好……。』可是父母似乎沒有心軟,反而追問:『那你說說看自己具體錯在哪裡。……』如果E的回答父母比較滿意:『看來你很清楚啊,那你為什麼不早點注意?這是沒必要的錯誤,及主要隨時隨地提醒自己,不能犯錯!』如果E的回答父母不滿意:『你看你這人,還說知道自己錯了。連自己錯在哪裡都說不清楚,叫別人怎麼信你?!』

漸漸地,E開始不願和父母交流,甚至看到父母就會有憤怒和挫敗感。她不想看到父母充滿懷疑的眼神,還有他們緊縮的眉頭。她開始默默忍受,並不停地安慰著自己,等長大了就會好了,等自己可以獨立生活就會好了。小心翼翼地忍耐和心懷希望;對一個孩子來說,這就是為了保護自己所能做的一切了。當她終於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大學(不是全國排位多麼靠前,而是離父母居住的城市足夠的遠)。

離開家的時候,她甚至沒有回頭看一眼她的父母。

眼前就是新生,E感覺身體輕盈、彷彿能飛起來,她充滿好奇和期待,奔赴了那個她認為和舊有的一切都不同的生活。大學的確和家裡完全不同,E開心了一陣子,但是很快她發現,周圍充斥著讓她不愉快的人——苛責的、非議的,冷漠的。

雖然離開了父母,但是周圍又出現了更多父母那樣的人。尤其是宿舍里的人,要麼無話可說,要麼就是衝突。沒有溫馨,只有暴風雨之前似的沉悶。

為什麼會這樣?難道這就是自己的命運?

E躺在床上,一次次地問:『為什麼為什麼……』。

沒有答案,她開始失眠

E努力地想改善自己的狀況。她看到微信微博里,別人發的旅行照片和日記:『人的痛苦來自於生活瑣碎,困鎖在一個地方。在屹立千萬年的雪山面前,所有煩惱都是過眼雲煙。……小鎮里的水慢慢流淌,人們和睦相處……。』她深受吸引,也開始了旅行,也在旅行中睡了幾個安穩覺。但E隨後發現,旅行回來後,自己依舊過得不開心,反而巨大的落差讓人更加失落。

E開始嘗試學習,閱讀各種心理書籍,參加各種心理課程,甚至為了著名專家的講座或者沙龍奔赴不同的城市。雖然學到了很多知識——『潛意識』、『原生家庭』、『防禦機制』……。但是她覺得對改善自己的感受收效甚微。宿舍的關係依舊糟糕,自己依舊失眠,面對別人的時候她依舊感到危險、不安容和易充滿憤怒。她想:『我工作後,經濟獨立,自己住的話就會好了。』最終,E勉強畢業找了一份還算穩定的工作。

剛進入公司,E又體驗到了剛上大學的感覺,什麼都是新鮮的,同事也是那麼可愛和友善。但好景不長,她再次感受到和周圍人的衝突——緊張、苛責和不理解。於是E開始頻繁地換工作,甚至更換城市。男朋友更是交往不能超過半年就維持不下去。她告訴自己:『結婚也沒什麼好的,生孩子更是沒必要——世界這麼糟糕,幹嘛讓人生下來受罪?』

她的朋友很少,經濟狀況和同齡人比也不好。她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E的失眠還在繼續,她最終去了醫院。但安眠藥對她的效果並不明顯,醫生建議她嘗試心理諮詢。E考慮了一下,決定參加團體:『可以先看看別人怎麼說的,避免犯錯。一對一的個體諮詢,萬一出錯了,豈不是感覺更遭?』

E每周固定時間參加一次團體,前四次她幾乎一句話都不說。直到其他組員對她表示關心和好奇。她開始在團體里與人交談,她的習慣也開始自然展現:她會將每個正面評論理解為負性、帶有攻擊性的批評。

有一次團體中,組員們談起團體里的變化,說到了E從沉默到能與人交談的變化。E回應:『因為我不善言辭』。另一位組員告訴她:『我覺得你講話講得很有條理,不像你說的那樣。』E不會認為這是在讚美、鼓勵自己,反而會理解為一種批評:『他覺得我連評估自己的能力都沒有。』

E說話總是暗中帶刺,有一次她對另一位女性成員I說:『你是這裡唯一曾經問過我聰明問題的人。』團體帶領者問E:『你認為你剛才那句話,會讓團體中的其他人感覺如何?』起先E不想正面回答,但最後終於說:『別人可能感覺到被羞辱。』帶領者隨後建議她想團體成員驗證一下,她照做了,其他團體成員告訴她:確實感覺到被羞辱。並且沒有像她的父母那樣攻擊和批評她。

在隨後的團體里,E感到奇怪,自己為什麼沒有被批評?這和以往她在生活中體驗到的完全不同。她開始觀察其他組員,發現他們樂於把自己感受嘗試講出來,當然包括那些不好的的感受,而盡量不通過行動和言語的攻擊來平復自己。於是,E開始也嘗試使用這樣的辦法,有一次她感覺到一個組員F似乎在批評她,這讓她很受傷和憤怒,於是她嘗試表達自己感受,帶領者說:『E感覺自己被貶低了,這讓她感覺很悲傷和痛苦,F聽到這些是什麼感覺?』F想了想說:『我感覺很難過,是我讓她這麼痛苦,但我自始至終都沒有想傷害E,我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很抱歉。』E聽到後突然開始哭泣,並說這讓她想到了,她的父母從來沒有為傷害她而道歉。隨後,E開始講訴了她和自己父母的故事,小組都很認真地傾聽E的過往,故事中的E和小組裡的E有很大的不同。故事中的E很恐懼,很悲傷,不知道怎麼才能得到父母的認可,她認真地尋找父母喜歡自己的蛛絲馬跡,像個無助的小女孩。而小組的其他組員帶有共情性的傾聽回應了她的無助。

隨後的小組活動中,E開始越來越能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並且理解自己,最終,她明白到自己的這麼做的原因,並且在團體里說出來:

①她認為自己一定會被批評。寧可羞辱別人被批評,也不想討好別人無效被批評。

②至少以這樣的方式,可以成為團體注意的中心。

帶領者詢問了E當下的感覺。她表示感覺不錯,並且承認了團體對t她很重要。這與她一貫話中帶刺的說話方式是不同的。

  • E不僅看到了自己的習慣,而且嘗試了新的表達,她體驗到了自己並沒有被攻擊、也體驗了新表達方式可以讓自己被團體注意,而且不會像以前那樣產生衝突。

改編自真實案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對比分析

旅行

旅行確實讓我們獲得了更大的視角,也改變了情緒,痛苦因此顯小

但另一方面,也因為差異巨大,人很難在舊環境里保持新的心態

當我們再次回到原有的環境中,很容易條件反射般的產生那些情緒和言行習慣

即便保持了新的態度,但是我們沒有新的技能,尤其是人際關係

看到上司的臉還是感到緊張、面對父母依舊百味雜陳心情複雜

旅行是美妙的插曲,但我們希望改變的是主旋律

旅行也可能會維持原有的問題:

  • 旅行讓人暫時脫離原有的困擾,休整後,原來的困擾變得可以忍受,我們也就不迫切去改變;當再次忍無可忍時,不得不又去旅行——旅行不但沒有解決自己的現實問題,反而強化了迴避的行為。

有沒有可能,在當下的生活中開始新的旅程?

就像在外地旅行一樣,我們在此時此地,同樣興奮、好奇、勇敢嘗試,對熟悉的人事物換一種新的方法,讓關係也變得不一樣?

學習

閱讀,繪畫、書法、音樂、舞蹈、健身……

我們相信,總有一樣能帶來不一樣的自己

當然,還有心理學,那麼多公眾號,那麼多文章;

我們比以前更充實、更聰明

可真的感到更幸福了嗎?

真的更喜歡自己、有更好的關係了嗎,和父母、朋友、愛慕對象?

學習也可能讓我們更加無所適從:道理全都懂,但無從下手——接納自己就好了,但是怎麼接納自己吶?認清自己就好了——但如何認清自己?

  • 單純地學習知識,不能改變我們對事物的感受。因為知識是理智上的,而我們的情緒和行為習慣並不全由理智控制;它更多是此時此地的事物觸發了我們心底的記憶,自動產生情緒和行為,使我們對現在的生活產生了扭曲的體驗,而這個扭曲的體驗是無法用認知來修正的。

有沒有可能,讓那些知識,不是從文字里來,而是從活生生的人的身上感受到?

團體是一段特別的旅程:這個新的人際環境裡面,我們會展現自己的習慣,然後有機會轉變。外出旅行時,你的身份是『外人』;而在團體里,你是『自己人』。

團體提供人際學習機會:在團體里,我們不是依靠知識,而是通過體驗來學習。一個新行為,會牢牢地和你在團體里的經驗聯繫在一起,而且也聯繫上你過往的經驗。


關係導致的問題要在關係中修復

如果一個人從小被指責/批評/忽略,他會怎麼樣?

如果一個人生活在一個競爭非常殘酷的環境中,他的心態如何?

如果一個人從來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長大會怎樣和別人相處?

會更相信別人喜愛自己,還是更相信別人討厭自己?

他處理其他工作、學習、生活事務,是不是會更困難?

這些問題,可以讓我們開始思考:

『過往人際關係』和『當下的生活困難』之間的關係。

  • 我們的生命始於小的家庭單位和延伸家庭,家庭外我們也生活在不同的團體中。人類是人際關係的物種,我們都是團體關係中的人,我們所經歷的不同時期不同性質的團體決定性地塑造了我們。

每個人背後都很無數人際關係,從一個團體到另一個團體,直到安置之地

學術觀點&研究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1、人自出生起就在人群中,哪怕獨處心裡也有他人,人不可能完全獨自生存。

無論我們用什麼觀點來研究人類社會——不管是瀏覽人類的歷史發展,還是細閱單個個體的發展史,我們總是不得不將人放在基本的人際關係中考慮。……沒有深入的、積極的、互相的人際聯繫,個體和種族的生存是不可能的。

——《團體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美】Irvin D.Yalom &【加】Molyn Leszcz(2010) 17頁

2、我們被過去塑造,然後我們由塑造了現在,形成了循環

因此,自我可以說成是由他人的評價所組成的。加入評價以貶低為主,如遭人遺棄、從不曾被愛過的孩子,或從沒有被養父母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過的孩子;即如果自我動力主要由被貶低的經歷所組成,那麼,這將導致個體對他人及自我的評價都傾向於採取敵對與輕視的態度。

——Mullahy,contruibutions,22頁

沙利文用『有害的扭曲』一詞來描述個體曲解對他人的知覺的傾向。當個體同他人發生聯繫時,常常不是以他人的現實屬性為基礎,而是完全或主要以自己的與早年經歷有關的想像為基礎,這樣就容易產生有害的扭曲。……『自我應驗預言』——個體預料到他人會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反應,然後會下意識的做出相應的對付這種反應方式的行為反應。換言之,人際中的因果關係是一種循環模式而不是線性關係

——《團體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美】Irvin D.Yalom &【加】Molyn Leszcz(2010) 19頁

3、實證研究表明,團體是有效的

在過去的十年里,關於短程治療效果的研究與日俱增,一個對關於抑鬱的短程治療的48篇文章的綜述表明:團體治療,治療次數平均12次臨床上有顯著改善,團體成員比那些等待治療的來訪者得到改善的幾率要高出3倍……對於那些哀傷和遭受痛苦的來訪者進行短程治療被證明是有效的,而且比起沒有參加治療的來訪者效果顯著。表達—解釋型團體和支持團體在上述人群中都顯著有效。

——《團體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美】Irvin D.Yalom &【加】Molyn Leszcz(2010) 224頁

4、帶領者對團體效果的影響

臨床學家普遍認為,異性協同治療師的組合也許能更強烈地激發組員將團體想像為原生家庭;組員會對兩位治療師的關係產生更多的幻想,而對這些幻想的探究正是對組員有益的。……而這種配對設置(一男一女)本身就能令許多來訪者獲益匪淺,尤其是對早期創傷的組員,這種配對在帶領團體的過程中通過處理不信任、權利濫用以及無助等主題的機會而擴大治療的範圍,這些話題都起源於早期異性交往的範式。

——《團體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美】Irvin D.Yalom &【加】Molyn Leszcz(2010) 377頁

在你的位置上,展現、發現、轉變

原文鏈接:

改變人際關係,就能改變一切【無結構人際團體-招募組員-低費-北京】


推薦閱讀:

NO.2 難,難,難
不忘初心,回尋本心,2017新年心愿
溫暖別人前,先要照亮自己 | 個人體驗的正確打開方式
【北京晚報】你知道嗎?潛意識也會「計時」

TAG: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