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盛有8種表現,養護肝臟4種方法最見效!
肝火旺的8種表現
1、肝火上炎:是指肝火病症中表現為上部有熱象或具有上沖性特點者,如頭暈、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邊尖紅,甚或昏厥、發狂、嘔血等。中醫認為火有「火性炎上」的特點,因此多表現為人體上半身的病症。治宜疏肝降火為主,可用天麻鉤藤飲等。
2、肝火耳聾耳鳴:見於《醫學元要·耳》。耳聾之因於肝火上攻,致耳鳴善怒、面赤、口苦脅痛、耳竅脹塞、脈弦者。因肝腎同源,腎開竅於耳,故肝火可致耳聾。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龍膽瀉肝湯等方。
3、肝火眩暈:眩暈的一種,見於《證治匯補·眩暈》章。由於腎水虧少,肝膽相火上炎所致。症見頭暈頭痛,面紅升火,口苦目赤,舌質紅,脈弦數。可見於現代高血壓病、腦動脈粥樣硬化症等。因肝開竅於目,肝經上行於巔頂。偏火旺者,宜清肝瀉火為主,用龍膽瀉肝湯;偏陰虛者,宜滋陰降火,用知柏地黃丸。
4、肝火不得卧:見於《病因脈治》卷三,指肝火侵擾所致的失眠。多由思慮過度、惱怒傷肝,氣火拂逆,或肝血耗傷,神失所守而成。因「肝藏魂」,肝火旺則神不守舍。症見夜卧不寧,善驚,口渴多飲,脅肋時脹,或小腹季脅引痛,痛連陰器,脈弦數。治宜疏肝清火為主,可用疏肝散或龍膽瀉肝湯等方。
5、肝火月經先期:經行先期證型之一。出自《婦人良方》,病因郁怒傷肝,肝鬱化熱,熱擾沖任,迫血妄行所致。症見經行先期,經量時多時少,色紅或紫,或有瘀塊,乳房及小腹脹痛,煩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熱,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
6、肝熱自汗:自汗之一,見於《證治匯補·汗病》章。因肝熱所致,常兼見口苦多眠。治宜清肝斂汗,可用逍遙散加減。
7、肝火頭痛:頭痛病證之一。因肝火上擾所致,見於《類證治裁·頭痛》,「內風擾巔者筋惕,肝陽上冒,震動髓海」。症見頭角及巔頂掣痛,眩暈煩躁,易怒,睡眠不寧,脈弦等。治宜平肝潛陽為主,用天麻鉤藤飲、珍珠母丸等。若兼肝膽火盛者可予龍膽瀉肝湯或當歸龍薈丸等。
8、肝熱惡阻:惡阻證型之一。因孕後血聚養胎,沖脈氣盛,沖氣挾肝胃之氣上逆所致。多見於平時性情急躁的婦女,症見嘔吐苦水或食入即吐、眩暈口苦等。宜清肝和胃,降逆止嘔。可用加味溫膽湯(陳皮、制半夏、茯苓、炙甘草、枳實、竹茹、黃芩、黃連、蘆根、麥冬)。
日常肝臟養護方法
1、食物養肝護肝
飲食護肝有兩大要點:一是優選食物供足養分,滿足肝臟的各項生理需求;二是注意食品衛生,防止細菌、病毒入侵肝臟。另外,養肝護肝的食物以清淡平和、營養豐富為宜,同時要避免多吃油膩、油炸、辛辣食物,否則會導致肝臟功能的失調。
此外,綠色食品是保肝、養肝的最佳選擇,可以促進肝氣循環,舒緩肝鬱、保護視力。因此,應多食用一些綠色食物,如黃瓜、芹菜、菠菜、花椰菜、海帶等。
2、平和心態養肝
大怒會傷肝,肝臟不好的人千萬不要生氣,因為憤怒會導致肝氣上逆,血隨氣而上溢,從而損傷肝臟功能。有些人一生氣便常常面紅耳赤、頭暈、頭痛、甚至出現吐血、昏倒、血壓升高等現象,這都是因為肝氣鬱結所致。
因此,我們要想強健肝臟,要學會制怒,儘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髮、順調。
3、中草藥茶養肝五加紅參茶——短梗五加葉、酸棗仁各2g,茯苓、大棗、百合各1g,紅參0.5g
小劑量的刺五加具有顯著保肝效果,且短梗五加葉有很好的補益氣血的功效,充足的氧和血,是可以促進肝臟自我修復的,輔以紅參等滋補中草藥,不僅可以養護肝臟,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身體抗病毒能力,是養肝護肝、補益元氣的好幫手。蒲公英甘菊茶——蒲公英2.2g,胎菊0.5g,金銀花0.3g
蒲公英通肝經,祛火,消炎。特別適宜肝火旺的人,對於慢性肝炎的人如果服用三年生以上的蒲公英茶水,輔助治療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菊花除了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外,也是很好的一味中藥,清熱解毒效果很好,可平肝明目,而胎菊的效果要比成菊花更好。金銀花也有平肝涼血的功效。三者搭配飲用,保肝排毒,可以讓體內的毒素能夠快速的排出體內,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身體防禦功能的作用。
4、以酸養肝
以酸入肝,酸入肝是指食用酸味食物或藥物可以養肝。在日常飲食中,可以適當食一些酸味食品,如山楂、橘子、葡萄等。其中山楂含有熊果酸,能降低動物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有一定的防止或減輕動脈硬化的作用。
如平時吃些鮮山楂,用干山楂泡水喝,或在燉肉時加入山楂,既調味,又能幫助消化。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酸味食物並不是一年四季都適宜吃,比如春季肝氣旺盛時,就不可以吃太多酸味食品,否則會造成肝氣過盛,影響人體健康。
推薦閱讀:
※雙盲實驗 | 讓有意無意的騙子現形
※說說感冒
※潘曉川論氣(十):能量儀器亟待研製
※中醫黑神邏輯
※方舟子:中藥注射劑應該完全禁用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