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培養了多位法國總統的頂尖大學,面試都在問些什麼?

C計劃是一家致力于思辨教育的社會企業。公眾號ID:PlanC-Edu

主創專欄:和你分享我們在批判性思維、公民教育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閱讀提示:在申請季的尾巴,主創藍方和她的母校——巴黎政治大學的面試官們好好聊了聊,將這次感想與你們分享,本文2100字,閱讀需2分鐘。

川普執政一百天。他的貿易政策,究竟落地了多少?他給世界貿易格局帶來了什麼改變?對哪些國家是契機,哪些是挑戰,又有哪些,是赤裸裸的威脅?

現在,有一篇1000多詞的經濟學人文章對這些問題作出回應。你有三十分鐘時間閱讀,然後基於這篇文章,就川普的貿易政策做一個十分鐘的陳詞。你會從何說起?

世界各大高校2017年的申請季已到尾聲。五月,也是法國名校、巴黎政治大學(下稱巴政)本科錄取的最後一輪面試。

作為一所政治類精英院校,巴政的本科教育類似於人文社科的通識教育。學生們在第一年學習政治、經濟、歷史、社會學和法律五大學科,大二時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更專業化的學習,大三則必須去到海外院校交流。巴政的七個校區,基本課程內容一致,但每個校區又有自己區域性問題的研究特長。例如歐亞校區,就會有不少和亞洲相關的課程。

想要申請巴政的國際學生,在高中畢業後可以提交申請。通過初選後,他們都要經歷一場口語面試。面試會要求學生們用三十分鐘閱讀一篇時政文章,而後做十分鐘陳述。面試官們基於這一陳述提問,最後則再問一些與申請動機相關的問題。

在這場決定性的面試中,學生們將經歷些什麼?

作為巴政校友,我們的主創藍方,也和母校的面試官們一起聊了聊。

國際化很重要,與在地的鏈接更重要

能通過巴政初試的國際學生,簡歷往往都非常出彩。他們有的因為父母工作的緣故,從小就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生活;有的則通過各種遊學、交換項目,而有著豐富的跨文化生活學習的經歷。每個人都曾旅居過很多地方,熟練掌握三四門語言,對全球化有著充分的體驗與熱情。

不過,不管他們走過多少地方,考官比較執著的,還是在考察他們究竟與在地產生了什麼樣的鏈接。

例如那些因機緣巧合而在中國生活、在中國提交申請的學生——考官往往會詢問他們到底都通過些什麼渠道來了解中國。平時會看哪些中文的電視、報紙?在看哪一個中國的電視頻道?中國的文化和這裡的人,到底哪裡吸引了你?

既然決定要去法國接受本科教育——那你對法國的文化、政治究竟了解多少?你在通過什麼了解法國?你知道哪些法國的媒體?他們都有些什麼政治傾向?

遊歷過這麼多國家、地區,你的身份認同是什麼?你對你血緣上的故土,究竟懷著什麼樣的感情?你對它了解多少?

作為一個在異國文化生活的外來者,這些跨文化的經歷,究竟只是為了裝點你的簡歷,還是可以真正豐富你的人生體驗,讓你與不同背景的人、文化產生鏈接,真正讓你對國際化和世界公民有所認知和理解?

(上圖:紀錄片《關口知宏之中國鐵道大紀行》截圖,紀錄片記錄了藝人關口知宏在2007年以乘搭鐵路的方式走遍中國的全過程,有空值得一看)

閱讀理解很重要,批判性閱讀更重要

面試的重頭戲,是學生們針對時政文章所做的十分鐘陳述。

對這些從小在國際化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語言並不是障礙。但陳述到底該講些什麼,卻並不好把握。

是只對文章大意進行提煉歸納,顯示自己能讀懂文章?

考官們更想看到的,可能是考生對文章論證邏輯的理解:主題是什麼,核心事實是什麼;作者提供了正面、反面的哪些理由,依次支持了哪些觀點;總的來說,作者的態度和觀點到底是什麼。

結構化的提煉出文章的核心思想,考察的正是批判性閱讀的基本功。有效把握住作者的邏輯脈絡,看清對方如何構建觀點,才能進一步評價對方的論證是否可接受、相關和充分。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針對性的提出自己的觀點和不同意見,實現有效和良性的對話。

讀懂一篇文章說什麼,語言能力很重要,但對信息結構化的整合梳理、批判的理解吸收,可能會更重要

知識很重要,知識的積累更重要

考官們針對文章的提問,不是考察學生們對這篇文章涉及到的事實到底有多少了解,更多的要看他背後的知識積累,和他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

例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川普貿易政策的文章。文章里說到貿易保護主義——那到底什麼是貿易保護主義,川普現在的政策算是貿易保護主義嗎?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有什麼關係和區別?川普是民粹主義嗎?民粹主義與民主的區別究竟是什麼?歐洲的領導人里,誰是民粹主義?勒龐是嗎?她的貿易政策主張,和川普的貿易政策有什麼相似的嗎?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貿易利益究竟是什麼?……

對於那些從不關心國際政治,也不關心貿易經濟的人,這些問題當然很難。尤其還要用英語把各種ism闡述清楚,更是難上加難。

怎麼應試?如何準備?要說簡單,也非常簡單。保持與這個世界的鏈接。關心你所在的社會,你的國家,你的地區。時時了解這個世界到底在發生些什麼,並且用批判性思維去看待分析正在發生的一切,形成自己的觀點。

如果一個人從小的家庭教育,父母和他討論的是整個世界,孩子自然毫不意外的會心懷天下;如果學校教育氛圍充滿著公共關注,時刻保持對國內國際政治的關注又有何難事。

中國現在的教育,距離培養出符合這些世界名校選錄標準的年輕人,究竟還有多遠?依然還是只有那些從小上國際學校,學習二外,每個假期都有機會出國遊學、交流的精英、中產二代,才能奢望考上這樣一些精英的院校嗎?

又或者說,中國國內精英教育的標準,距離世界名校對精英的定義,還有多遠?當批判性思維、公共關懷、世界公民早已成為一流名校普遍的選拔標準時,國內的高考,依然還在以什麼作為基礎教育的指揮棒呢?

身邊如此之多焦慮的父母,無非都在為第一個距離而焦慮。但如果我們的教育改革、教育創新不為彌補第二個距離而努力,中產焦慮在有限的精英教育資源和日趨激烈的競爭面前,或許真的無解。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會有宗教?宗教究竟是什麼?
怎樣擁有並且鍛煉批判性思維?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培養批判性思維技能?
如果沒有大眾點評,你還知道要吃什麼嗎?
[001]混亂的思維世界

TAG:批判性思維 | 大學教育 | 面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