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中被忽略的禪定功夫
《了凡四訓》是許多學佛朋友的入門讀物,主人公袁了凡先生前半生的命運,被邵子皇極數傳人孔先生給算得死死的,某年考試得第幾名,某年當補廩,某年當貢,貢後某年,當選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歸。並算定他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壽終正寢,且命中無子。
這位孔先生給了凡先生起數算命是在他少年時期,自此之後,了凡先生所有的考試名數先後,包括之後任何官職,何時升遷,俸祿幾許,事無巨細,皆不出孔先生之推算,因此了凡先生徹底相信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是命運註定,「益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無求矣。」
然而,在了凡先生36歲時,迎來了他人生的轉折點,在棲霞山拜訪雲谷禪師之後,得禪師點撥,明白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並向著「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的目標懇切用功,立志、改過、行善、積德,從而改變命運,得二子,並活到74歲。
因此,這本《了凡四訓》便成了一本學佛者的勵志讀物,許多朋友認為只要能一心向善,做個好人,多做好事,便可以改變命運,便是修行了。
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了凡四訓》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即袁了凡先生的禪定功夫!
《了凡四訓》:「貢入燕都,留京一年,終日靜坐,不閱文字。己巳(西元1569年)歸,游南雍,未入監,先訪雲谷會禪師於棲霞山中,對坐一室,凡三晝夜不瞑目。」
雲谷問曰:「凡人所以不得作聖者,只為妄念相纏耳。汝坐三日,不見起一妄念,何也?」
這是《了凡四訓》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段落,了凡先生在棲霞山與雲谷禪師面對面坐在一室之中,能夠三晝夜不瞑目(即不倒單),而且不起一個妄念,這是很深的定功!
我們且不討論他是單盤或雙盤,是散坐還是在凳子上正襟危坐,他能夠三天三夜不打瞌睡、不吃飯、不喝水、不上廁所……而且不動任何一個念頭,現在有幾人能做到?
注意啊,這裡的不動念頭不僅是指他不惦記股票,不牽掛升職加薪,這裡的不動念頭包括他沒有瞌睡的念頭、沒有對抗瞌睡的念頭;不因為飢餓而動吃飯的念頭,不因為口渴而動喝水的念頭,不因為身體的疲勞而動任何的念頭……
這完全是真實的坐禪功夫,雖然禪境偏枯,但已經是很深的定功。而且據我的實修體會,在眼、耳、鼻、舌、身這前五根沒有修通之前,想要不打妄想、不起念頭是絕對不可能的。只有隨著色身中的毒素垃圾逐漸澄清,經絡逐漸打通,氣血逐漸增強,中脈逐漸打開,眼根、鼻根、舌根、耳根、身根一步一步由粗鄙到微細、到精微、更精微……之後,妄念才會一點一點變得輕薄、淡薄、稀薄、更稀薄……
比如在禪坐中感覺腰酸背痛,或者腿發麻,想要稍稍調整一下坐姿,哪怕你還沒有移動身體,只要這個想法一起,就已經動了念頭,而幾乎是同步地,坐在對面的上師馬上就會知道,這是根本無法隱藏或掩飾的。
因此,雲谷禪師問他:「汝坐三日,不見起一妄念,何也?」說明了凡先生在這三天三夜之間,身體上沒有起過任何的覺受,所以也沒有任何的起心動念,連獨頭意識也沒有動過。
這種禪定功夫是之後他改變命運的基礎,所以雲谷禪師以道家畫符為喻,告訴他「萬緣放下,一塵不起……凡祈天立命,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格。」
此外,了凡先生雖在禪坐中無念(偏於「枯禪」境界),但尚未到達無心之境,因此雲谷禪師教他持誦准提咒,「不令間斷,持得純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頭不動,則靈驗矣。」
有以上的功夫和功課作為實修的基礎,然後才發心、懺悔、寫功過格、行三千善一萬善等等,逐漸改變命運。
我寫這篇文,是想提醒對佛法有興趣的朋友,心靈雞湯並非佛法的全部,行善積德也只是積集資糧,而坐禪是修行的最最基本的功夫。雖然有「磨磚豈可作鏡,打坐焉能成佛」的典故,但是如果不打坐的話,那是恆河沙劫都無法修成的。
所以希望各位有志於修行的道友,先破掉身見,先破掉色蘊,先不用忙著辯經,先把色身修好,先把桶底坐穿,有了這個最基本的功夫,再談修行!
點擊【風生水起】,和「凝一閣主」一對一交流,獲取量身定製的風水點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