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故事思維(3):偉大都源於自己的故事 | 起步成為Storyteller

我是老劉。

這一段時間,我將連續創作若干篇關於「講故事」的文章,這是第三篇。前面兩篇分別是:

#1 講不好故事,你會混不下去的

這一篇我解釋了為什麼我們需要講故事,為什麼互聯網時代會講故事的人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2 兩個習慣養成講故事高手| 老劉的小動作

我沒有像以前那樣,用邏輯嚴密的套路和方法論介紹「如何講好故事」,而是分享了我自己受益良多的2個習慣:「你得入戲」和「堅持打比方」。這兩個習慣看似簡單,長期堅持,能夠很好的培養自己的邏輯能力和情緒感知能力,而這兩個是講故事高手背後的核心能力。

這一篇,我將回到一個更低的起點,也就是對於一個語言資質平凡的人,該要從哪裡開始,來逐步培養自己講故事的能力。這個成為Storyteller的起點是什麼?

- 偉大都源於自己的故事 -

這幾年,我遇到過很多人問我問題:

「老劉,我喜歡聽你演講,有故事感。你怎麼做到的?」

「老劉,我基礎差,有沒有從零起步學講故事的方法?」

「......」

我很認真的思考了這些問題。因為我自己小時候其實並不善於說話,口舌木訥。我很希望通過反思自己的成長,找到適合更多人的學習方式。那麼我們從頭開始。

我們都在故事中長大

我發現,其實我自己就是在一個個的故事中長大、並慢慢理解這個世界的:

- 我家住在河邊,小時候我媽告訴我:你一定要記得,不要到河邊玩!隔壁郭姨的大兒子就是2年前在河裡游泳遇到漩渦淹死的~ >

- 大了一些,上中學了,班主任老師諄諄教誨:你們要好好學習啊,2年前,你們的學姐王小花堅持3年不懈的努力,最後考上了清華大學!未來她的前途就不可限量嘍!>

- 後來上大學了,喜歡上了Beyond的歌,知道了新的故事:Beyond樂隊一行來到非洲,為那裡飽受戰爭災難的人們帶來音樂和信念,並為此創作了經典的《光輝歲月》。>

......還有很多,不一一舉例了~

在一個接一個故事中,我們認識這個世界,認識生活的社會,也在塑造自己的價值取向,再將自己的信念影響其他人。我們聽到一個故事,若自己的某些經歷與故事不謀而合,就會產生深深的共鳴,依靠著這種共鳴,故事在人群中傳播,製造難以估量的影響力。

第一個影響我的故事,一點都不勵志

上大學時,跟很多男生一樣,為了增加自己的魅力,我開始練吉他。教我吉他的是我的大學同學,叫他Mr.Z好了。Mr.Z的故事,真正對我產生了影響:

Mr.Z出生在音樂世家,爺爺是京劇演員,爸媽都是交響樂團成員,從小受正統音樂訓練。到中學時他開始叛逆,愛上了搖滾,放棄了古典音樂,學習成績也一路下滑。在家長老師的各種手段之下,他跟父親達成協議:既不拉小提琴,也不玩搖滾,而是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最後他成功考上了武漢市最好的大學。但對他來說,大學沒有任何意義,他來上大學真正的目的,是可以自由的搖滾。他做到了。對我們這些人來說,他是神一樣的存在。

但他也付出了代價:大三那年,因為掛科過多,他被學校勸退了。離校前的一個晚上,我們一起喝酒送他。在天台上他給我講了這個故事。我問他有什麼打算,他說:「不知道,明天再說吧~」眼中充滿矛盾和迷茫。

這個故事打動我,是因為真實。我沒有出生在音樂世家,我也沒有成為吉他英雄,也沒有大三時被勸退。跟Mr.Z相比,我普通得近乎平庸。但Mr.Z描述的那些細節我都有體會甚至感同身受。當時我在學生會工作,近距離聽過新東方俞敏洪老師的勵志演說,全場都熱血沸騰,但我並沒有太多感觸,因為我知道這些故事都被無數次加工過。

一轉眼將近10年過去了,我再也沒見過Mr.Z。直到去年我在上海又遇到了Mr.Z,他的身份是一個外資銀行的投資經理。說到搖滾樂,他說,「我還在一個三流搖滾樂隊做吉他手,偶爾演出,挺好的。」

故事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真實

講一個編造出來故事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記得小時候,我被語文老師要求向全班同學講《邱少雲的故事》。我站在講台上臉憋得通紅,似乎每說一個字都用盡全身力氣。儘管整個過程只有10分鐘,對我來說卻像一個學期那樣久。

現在想來,並不是因為我怯場,而是這對我來說並不是在講一個故事,而是在背稿子。那些被老師強行要求加上去的「抑揚頓挫的語氣」和令人肉麻的修飾辭藻,更是讓我覺得自己像一個小丑一樣。那些不真實,我說出來沒底氣。

一個編造的虛假的故事,並不能得到聽眾的認同。因為假的故事離我們太遠,無法喚起我們的共鳴。我們的內心非常忠實,對外界的信息,只要無法達到情緒的共鳴,我們在內心深處不能真正認同。在所以如果想成為一個Storyteller,你一定要避免的,就是講編造的故事。

你自己的人生,最真實

作為一個普通人,沒機會見證別人的人生,可能也沒來得及形成自己獨創的觀點,但你仍然有機會講好一個故事,那就是你自己的故事。

我們被觸動,本質是因為「共鳴」。從不同的人生經歷,面對一些瑣碎的抉擇面前,我們很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影子,這就是同理心。講述自己的故事,就像是拿著放大鏡細細的觀察自己的經歷,以及當時的內心感受。當自己的故事能夠引起別人的共鳴的時候,你就能體會到storyteller的力量了。

怎樣講好自己的故事?

只需要4個步驟:

1- 重新發現自己的故事

使勁的回憶,在你的生命中曾有過的這樣經歷: 你為了一個目標,強迫自己跳出舒適區域,經過一系列努力克服了困難,併產生積極的影響。儘可能回憶起那一刻你所感受到的成就感。把你回憶到的內容記下來,越細節越好,越多個人感受越好。你的描述要儘可能詳盡:

-你當時面臨怎樣的挑戰?

-你當時選擇的難處在哪?

-你為什麼矛盾?

-你當時有怎樣的心理活動?

如果你不善於寫,你可以使用手機錄音,然後對著鏡子說出自己的經歷。

2- 你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重新喚起你的經歷細節之後,你需要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我的核心觀點是什麼?我的結論是什麼?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觀點或結論必須足夠簡單易懂。可以試著用一句話來概括自己的核心觀點或者結論。

例如,講完自己的故事,我的觀點是:「活在當下」其實是易於執行的最優人生策略。

3- 你的故事講給誰聽?

你打算對誰講出這個故事?出於對故事最終的效果考慮,你需要明白:不同的聽眾,對故事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先弄清楚自己的聽眾是誰。概括一下,聽眾可以分成4種:

- 普通大眾

能讓普通大眾津津樂道的,是那些戲劇性的、意想不到的、小人物通過努力翻身的、以及催人淚下的故事。尤其當下人們最喜歡聽到的,是「屌絲的逆襲」;

- 意見領袖

這是一群謹慎的有自己獨立思考的人。他們希望一個故事能夠帶來更大範圍的反思,能夠推廣到一種「全局觀」,甚至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

- 創新者

相比「意見領袖」,創新者更加務實一些。所以他們喜歡那些能給他們帶來實際好處的故事。或者說,你的故事能夠給他帶來啟發,或乾脆就教給他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他克服現在面臨的困難;

- 投資人

指的是廣義的投資人,也就是「投機者」,關注的永遠是回報。他們希望從故事中看到一個有利於回收資本的願景。所以你的故事必須讓他們相信,這當中包含了一個充滿了潛力的「機會」。

分析一下你講故事面對的是以上哪一種人,或者說,你講故事的目的,是為了吸引以上哪一種人。在確定你的主要聽眾之後,接下來就要選擇合適的故事結構。

4- 選擇一個合適的故事結構

了解了自己的聽眾,確定了自己要傳達的核心結論,就需要著手構建自己的故事了。選擇一個適合的故事類型很重要,以下有3個經典的故事類型:

- 「完成一個挑戰」(The-Challenge Story)

這是關於故事主角歷經艱險,克服了極大的困難,完成了看上去不可能任務的故事。這種類型的故事,核心在於對困難的描述,以達到一種戲劇性的翻轉效果。這種故事是常見的電影題材,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建議聽眾:普通大眾;

- 「我教你….」(How-To Story)

這種故事集中描述清楚解決一個問題的詳盡過程,最好是以一種創新的獨特的方式解決問題。對「創新者」和「意見領袖」而言,他們喜歡這樣的故事,並希望從中發現對自己有價值的啟發,甚至直接將當中一些方法應用於他們正在努力的事業中。

建議聽眾:創新者,意見領袖;

- 「我有一個想法!」(Big-Idea Story)

跟How To Story不同,Big Idea Story更加側重於表達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不在乎該方案是否已經實施。對於這種故事來說,更重要的是需要向聽眾證明這種全新的解決方案能夠用來有效的克服現實存在的一些重大問題,並可能帶來巨大影響力。

建議聽眾:意見領袖,投資人;

最後總結一下

經過以上4個步驟,我們就可以基於自己的真實經歷,發掘出一個有價值的故事。這一篇文章信息量比較大,我在最後總結一下:

- 不要害怕成為Storyteller: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在故事中長大的;

- 講故事並不是忽悠:

作為聽眾,我們能分辨並對那些真實的故事產生共鳴;

- 自己的人生是最好的故事素材:

我們自己的人生最真實,所以每個人都有一個成為storyteller的機會,那就是從自己的故事開始;

- 4個步驟講好自己的故事:

重新挖掘經歷 > 提煉一個觀點 > 確定聽眾是誰 > 選擇故事類型。

當然,聽我說再多講故事的方法和原理,都比不上你回家就立即試一試。限於篇幅,本文關於「4個步驟講好自己的故事」,只能進行理論描述,不能用案例來解析。

作者微信號:tong065954


推薦閱讀:

蘇染
《我想你,我愛你》
雨霖鈴 - 讀一首詩,講一個故事
《孟婆湯》
我被我的貓囚禁了

TAG:講故事 |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