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時代下,如何有效地管理信息和知識
1.開場
我大概在2008年就開始研究和學習時間管理至今,當時我一邊閱讀一邊把自己的實際經驗通過寫博客的方式發布在網上,然後慢慢地就有越來越多人找我聊時間管理,初初開始我不過還是一個大學生,至今都很難想像那時候總會有一些經理或者老闆專門開車過來學校找一個完全沒有職場經驗的人聊時間管理。接著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我因為時間管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發現,然後以此為業,目前我也在一家效率型工具互聯網公司負責運營,也就是在為知筆記。同時我從2012年開始跑步到現在,業餘是一名跑步教練,我一直致力於把自己喜歡的事情變成自己的工作。
而今天的分享是專門針對在這個信息超載的年代,然後又針對於微信,因為這幾天看了微信的年度報告,在2016年平均每一個用戶每一天打開微信有90分鐘的時間。而今天針對的分享人群就是每天微信接收到 N 條消息導致工作效率低甚至無法正常完成工作的初階人群。(如果在信息超載這個層面你已經擁有了一套自己的有效方法論大概也可以不聽。)
今天是2016年12月29日,又到了一年的年末了,你今年完成了一些什麼事情?今年的年度總結我還沒有做,不過我做了上一年的年度總結,在2015年一年裡面,我參加了11場的馬拉松,跑步里程超過1000公里;寫了200多篇文章;通過學習成為了一名跑步教練;讀了106本書;做了24場的線下活動;從零開始學習調酒,基本大部分的雞尾酒都可以調出來;做了4個個人諮詢;做了一個叫知識工作者修鍊的社群;看了126部電影;開始學習和欣賞古典音樂;策略了一次生日跑步旅行,繞著雲南的瀘沽湖跑了一圈,整整六十多公里……
然後在做這些事情可能是比別人多一點點,那麼我就在思考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可以讓我可以比別人完成更多的目標和成就呢?我想,最關鍵的原因莫過於就是有效地管理信息和知識,這很有可能就是底層最關鍵的一個原因,也就是我可能在處理信息和知識層面與大家稍微不同的方法而已。延伸看看更加厲害的多重身份者,譬如納博科夫,他是一個超一流作家,我想大家幾乎都知道他所寫的洛麗塔,他不僅僅是一個小說家和文學教授,同時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業餘身份,那就是鱗翅目蝴蝶分類專家,他業餘非常喜歡捕捉蝴蝶分類蝴蝶,至今鱗翅目蝴蝶分類體系依然使用納博科夫的參照體系。
回到現代,譬如韓寒,大家在2000年的時候很多人都聽說過他的《三重門》;但業餘還是一個職業賽車手,在2009年,韓寒成為了中國職業賽車史上唯一一位場地和拉力的雙料年度總冠軍,同時擁有象徵中國職業賽車兩項賽事最高榮譽的冠軍獎盃;最後,他還是一名導演,我想很多人都看過又或者是《後會無期》這部電影。
還有林志穎就更不用說,不僅僅是一名歌星,一名演員,還是一名職業賽車手和企業家。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關鍵能力可以讓他們可以在各個領域都成為一個這麼厲害的人?
彼得·德魯克曾經在《21世紀的管理挑戰》這本書提及過,信息的目的不是掌握信息,而是能夠採取恰當的行動。企業和個人都將需要了解他們需要什麼樣的信息和如何獲取這些信息。他們必須學會組織信息,使信息成為他們重要的資源。
譬如李笑來,大家現在都知道他不僅曾經是一個新東方名師,還是中國比特幣首富。在此之間,他自己在推特上關注了1.8萬人,但是沒有感到處於信息洪流的焦慮,反而發現了比特幣這個點並抓住了這個機遇,現在身價已超過上億。我今天從4個比較關鍵層面來給大家分享一下經驗:
- 如何在1個地方閱讀所有信息?(建立有效的收集平台)
- 如何有效過濾 90% 無效信息降低大腦焦慮?
- 如何在微信里及時獲取最重要的 20% 的信息?
- 如何快速找到8000本書裡面的關鍵信息
1.如何在1個地方閱讀所有信息?(建立有效的收集平台)
像我們現在已經越來越多獲取信息的渠道,在90年之前我們只能通過報紙或者電視,當有了互聯網之後,我們開始定期到各類門戶網站去獲取諮詢,到了今天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我們不僅有各類門戶、網站,還有微博、微信、今日頭條、即刻等各種訂閱 APP。
但是如果我們每次想了解某些信息的時候分別都要上不同的網站、門戶、微博微信等去查看,明顯十分低效,有時候可能會錯漏了一些信息,有時候又會重複多遍閱讀某些信息。
我想現在大多數人可能通過微信,特別是公眾號作為閱讀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我想說的是,微信並不是一個閱讀工具,它的閱讀體驗非常差,它僅僅是一個即時溝通的工具。為什麼這樣說?想想當你在朋友圈或者公眾號看到一篇文章的時候,你會點擊進去閱讀,在閱讀的時候,你接著就會想,會不會有人會回復我信息,會不會有人會給我發送信息,而你又擔心會錯過,然後你就會退出當前的文章,返回到溝通的界面,好了,發現沒有人找。你需要繼續找回之前那篇文章,剛才是在朋友圈看到的點開,還是在公眾號,還是在微群裡面,點開了又想想剛才讀到哪裡,又要翻到當時的閱讀進度。
所以在這裡推薦一個技術,RSS,那麼 RSS 究竟是什麼東西呢?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種描述和同步網站內容的格式,是站點用來和其他站點之間共享內容的一種簡易方式(也叫聚合內容)。RSS 其實已經產生了很多年,甚至被很多技術所常使用的一種信息收集方式,但是它還沒有被廣泛普及到大眾,還有很多人並不知道。
或許你還聽不明白,但是沒關係,關鍵是 RSS 能用來做什麼?- 訂閱博客,你可以訂閱你工作或者興趣所要關注的技術或者乾貨文章;
- 訂閱新聞,無論是明星八卦,還是工作上你所關注的競品最新消息,又或者你喜歡領域的最新資訊;
- 甚至訂閱微信公眾號,你不需要每次都在微信等著一片片碎片化地去閱讀這些文章,你可以統一在一個地方閱讀。(偷偷說一些,百度搜索」微廣場「就可以看到裡面所收錄的公眾號,免費用戶可以獲取10個訂閱源)
當你使用了之後,你就不會那麼焦慮每次在微信裡面刷文章,甚至也不需要每次更新了就馬上點擊進去閱讀,每周定期閱讀自己的 RSS 閱讀器,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時效性的影響,也就是有很多文章你覺得當下是很重要甚至不得不看,其實當你收藏後又或者訂閱後一周再看,你會發現大多數的信息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重要。
總而言之,通過 RSS 譬如我使用 inoreader 就可以在一個地方閱讀所有的信息,降低重複閱讀和遺漏信息,同時可以更專註於閱讀的本身。
不過這只是第一步,我們可以在一個地方閱讀所有的信息,那麼下一步的問題就是這麼多信息,我怎麼讀完?所以下一步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2. 如何有效過濾 90% 無效信息降低大腦焦慮?
2.1 個性化過濾上面我們剛講完可以使用 RSS 的方式在一個地方閱讀所有信息,那麼我們又是否可以利用 RSS 來幫助我們過濾這些信息?譬如 inoreader。
答案肯定是可以的,以 inoreader 為例,我們可以通過個性化的設置來過濾和篩選信息,儘可能把過濾和篩選的工作交給機器,而不是我們自己,這樣才是最高效的方式。
譬如可以把不同訂閱源相同的文章過濾,譬如可以把符合某些關鍵詞匹配的標題或者文章內容過濾,到了你想找到具體的某些相關信息的時候優選使用搜索和篩選的功能。
(圖)
2.2 精英過濾
曾國藩關於讀書有一個觀點,認為讀書一定要讀那些真正重要的書:「要攻佔據點和兵家之爭,不要做打家劫舍的流寇。」
那麼信息和知識的據點是什麼?
其實就是經典和文獻。當你想深入地了解某一個領域的時候,那麼你就應該直接使用中國知網或者是 Google 學術,直接看文獻。文獻的本身就是一種精英文化,當你去閱讀文獻的時候,你已經過濾 99% 的無效信息,並且更關鍵的是你比其他人更早地獲取到一手資訊和更加源頭的資訊。
譬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很多美國暢銷書,譬如自控力,超越智商等,其實本質就是作者讀過了文獻再翻譯成大家都懂得的文字,但是文獻可能是在幾年前,10年前甚至在更早的時候已經發布了,等它被大眾所了解並且出書這個時間太長了。甚至在這個階段,你閱讀其他人的二手信息,已經不是源頭信息,可能帶著的就是偏見和誤解。譬如《異類》裡面所提到的一萬小時理論就是這樣,導致了現在很多人誤以為在某一個領域只要堅持一萬小時就可以成為專家,你想想,如果你每天練習3個小時的鋼琴,練習10年你就可以成為一個鋼琴專家嗎?不一定,特別是如果你每天練習的是像小星星這類型的曲子,即使再練習兩萬的小時你也不能成為這方面的專家。近期除了一本書叫做《刻意練習》從某種程度就是為了糾正這個觀念,也就是說,你應該如何練習,而不是單純地累計一萬個小時。
2.3友鄰過濾(如何在微信里及時獲取最重要的 20% 的信息?)
所謂友鄰過濾,簡單而言就是利用朋友幫你過濾信息,譬如某些懂我的朋友,直接推薦給我的信息或者轉發的文章,我會認真讀完,因為我知道他已經幫我篩選過一遍信息了,從他的角度,這個是更適合於我的。
當你的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都是你所認識的朋友的話,那麼直接查看你看到的信息都是「圈子」里的信息,就可以直接過濾掉外圍跟你完全不認識甚至跟你完全不像的信息。不過當你的微信加了越來越多的陌生人,這種友鄰過濾就會慢慢失效,因為你所看到的信息越來越多都是陌生的信息,你跟這些除了加為好友可能連一句話都沒有說過。
在這裡特別針對微信,需要換一種思維模式去對待,從過去被動地接受信息慢慢轉成主動獲取信息。
這是什麼意思?
大家可能比較習慣性地打開自動提醒,無時無刻微信都在接受各種類型的信息,不斷地搶奪了你的注意力,讓你不能很好地專註工作,甚至在跟朋友吃飯聊天的時候你都不免得怕錯失信息而刷微信刷朋友圈。
所以我在這裡建議大家關閉微信的自動提醒,奪回自己的注意力。其次就是關閉微信的朋友圈,把被動獲取信息變成主動獲取。因為如果你不關閉朋友圈,每次朋友圈更新後都會出現一個紅點,這個紅點經常讓人不得不去點開來消滅這個紅點,然後你就會無意地開始刷朋友圈,看似是很好地利用了碎片時間,實際上一下子就不見了半個小時一個小時,而問題關鍵在於裡面的極大多數信息跟你並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看了刷了也沒關係,我不理它就可以了。
你真的以為你不理它就是真的不理它嗎?這些垃圾信息,你不理它它也會像野草一樣佔據了你的大腦資源,然後開始生草。譬如你去逛超市的時候買了某一樣商品,你真的以為自己是自由的選擇嗎?這很有可能是你在N 遍刷朋友圈的時候無意看到了數次,你潛意識就會對此產生熟悉感,再到你去買的時候甚至在你完全不知情的情況影響了你的購買決策。
那麼你可能會覺得這樣會不會錯過朋友的信息?放心,真正重要或者緊要的信息肯定會通知到你,而我個人習慣就是如果突然想起了一個人想了解他的近況,又或者是跟某一個朋友溝通前需要了解對方的近況,那麼我就會直接在微信點他的頭像再點相冊,主動地把他近況了解一遍,這樣不是更好嗎?
以及還有一招是不錯過朋友圈的熱門信息,就是點擊「搜索」→「朋友圈」→「朋友圈精選」就可以看到昨天之前點贊和評論多的朋友圈,微信已經通過演算法幫你篩選了一輪,如果你確實關心的話,每天可以花費1-3分鐘稍微看看就可以昨天熱鬧的朋友圈都看一遍了。(所以這樣你也不會看到朋友圈的廣告,因為朋友圈的廣告一般是沒有那麼多贊和評論的)
關於如何關閉和關閉後的感受我寫在了下面的兩篇文章裡面,有興趣的可以點擊:
- 如何在關閉朋友圈之後優雅地使用朋友圈 如何在關閉朋友圈之後優雅地使用朋友圈
- 從關注少量好友到關閉朋友圈 從關注少量好友到關閉朋友圈
其次,在微信裡面可能還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該如何處理微群裡面暴增的信息?
譬如我在今年花費了大概3000元左右進入了一個知識 IP 群,裡面有很多自媒體的大咖,每天這個群平均超過2000條消息,那麼難道我就一定要全部看完嗎?對於這種特別重要的群又特別多消息,究竟應該怎麼處理?
所以在這裡也要善於利用微群後台的功能:
- 置頂。對於重要的微群我會這樣去做,但是同時置頂的不能超過7個,否則就太多了,甚至跟你不置頂沒有太多區別;
- 按照人搜索。很多人的問題,實質上沒有什麼價值,都是在低緯度上糾纏。問題不在於我們在思想上受不受影響,而在於受誰的影響。每個群裡面總會有那麼一兩個核心人物或者是領袖人物,主要關注他的信息即可。所以,在這裡我們還發現,重要的並不是信息,而是人。
- 按話題搜索。通常一個有規矩的群,某些消息需要按照一定的話題去編輯,直接搜索該話題即可。我所在的 IP 群甚至每天還有專人整理關鍵聊天內容,我只需要第二天早上把這些內容過一遍就可以了,基本不會錯漏什麼信息。
就如知名自媒體蕭秋水曾經說過:
群里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一味顧著群(每個人的群不只這一個),你可能會被海量信息淹沒,然而忘記了最主要的目標,而如果每天都有明確的目標,那麼,群里的信息會成為助力,因為你會留意和目標相關的內容。
好了,從前面在1個地方閱讀所有信息(RSS,譬如 inoreader),再到通過個性化過濾(RSS)、精英過濾和友鄰過濾這三種方式過濾掉90%無效的信息;甚至在朋友圈和微群的有效管理及時獲取微信里最重要的 20% 的信息。
那麼剩下最後的問題就是,如果可以快速找到你想要的信息?
3. 如何快速找到8000本書裡面的關鍵信息
所以在這裡的關鍵就是給自己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搜索方法。在我的電腦裡面有8000本以上的電子書,這麼多電子書我一定要讀完嗎?其實並不一定,只要你能及時調取到在這些書裡面你想調取的內容即可。最常見的就是寫作,當我想了解某個素材的時候我就可以通過這樣的快速搜索,馬上找到對應書里的內容,如果比較踏踏實實地做紙質筆記和摘抄我想這實在太難了,一方面紙質難以查找,運輸困難,大學畢業後我5大本摘抄和讀書筆記涵蓋了至少100本書的筆記,一旦想起我很難找到,另外當我來到了北京我不太可能持續帶著。另一方面,就是對於你沒看過的書,你根本就是不知道。所以當我想寫作的時候,我就可以輕鬆地通過這種方法找到我想要的素材,和引用書中的資料。其他類似搜索資料、寫調查報告等也是類似。
所以在這裡直接推薦兩個工具:
- MacOS:Spotlight
- Windows:everything
前者是原生的,不需要安裝,只需要你點擊 control+空格就可以隨時呼出;後者需要在線上下載安裝,比原生好用不止一個等級。
延伸再說說微信搜索的一個小技巧,輸入關鍵詞到微信搜索,可以在微信公號,朋友圈搜你要的信息,比如你文章關鍵詞,可以看到朋友圈誰轉發了,然後去互動。例如我之前看了一個演出,叫仲夏夜之夢,通過搜索發現原來有一個朋友圈在兩年前也看並且當時他還發了朋友圈,接著我們就有很多可聊的地方。
最後在這裡建議大家可以開始養成「搜索」的習慣,建立這個習慣之後,又能大量節省你的時間了。
- 一步到位找到。不需要每次找內容都按照目錄一點點去找,或者記住文件夾的目錄路徑。
- 減少整理的時間。因為你是直接通過搜索找到的,而不是通過多層目錄,反而越多層次的目錄反而越難讓人找到,這就是減少了勝利的時間。
4
當你收集了,過濾了,找到了,最後就需要一個容器把這些關鍵的信息裝住,這時候你就可以使用雲筆記了,在這裡我推薦一下為知筆記。讓為知筆記作為你關鍵信息收集、整理,最重要還是你輸出的容器。
最後總結一下:
- 如何在1個地方閱讀所有信息?可以利用 RSS,工具推薦 inoreader。
- 如何有效過濾 90% 無效信息降低大腦焦慮?通過個性化過濾(RSS)、精英過濾和友鄰過濾這三種方式。
- 如何在微信里及時獲取最重要的 20% 的信息?關閉微信自動提醒,關閉朋友圈,善於管理關鍵微群,善於使用微信搜索。
- 如何快速找到8000本書裡面的關鍵信息?把搜索變成習慣,MacOS使用原生的Spotlight;Windows使用everything。
最後請大家也不要過於執迷碎片化閱讀,真正能夠改變你的還是如何利用你的大塊時間,就如笑來所說,你哪見過撿破爛可以撿成百萬富翁。
最後的最後想問一下大家,信息那麼多,我們真的要看完所有信息嗎?推薦閱讀:
※歐陽澤林:每天都是你的個人品牌日,可是你就是沒有好好過!
※《商業的本質》 讀書筆記
※辦公效率提升神器,只要這6款精選工具就行了
※關於交互設計是什麼的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