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邁克爾·路易斯的新作「復盤現實:一對知音改變了我們的思維」

想做到慧眼識才,就憑您的經驗和直覺?別逗了!

摘要:兩位個性迥異的心理學家成為科學史上最具創造力的好基友。他們揭示了人類與生具來的思維誤區;對政治,經濟,軍事,體育,醫療等諸多領域產生了空前巨大的衝擊。

每次聽說邁克爾·路易斯(Michael Lewis)要出新書,我都會在第一時間奔赴書店(亞馬遜快遞還要等!)買上一本。一口氣閱讀過半,然後情不自願地開始減速,再減速:不知道這本讀完,下一本還要等幾年。

路易斯是當代最卓越的紀實作家,講故事的大師。他的每一部書幾乎都能帶來一次行業性的風暴。「復盤現實:一對知音改變了我們的思維」 (The Undoing Project: A Friendship That Changed Our Minds) 是作者最新力作,講的是2位以色列心理學家如何揭示了人類思維的誤區,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思維的認識。

創作 「復盤現實」的想法要回溯到作者2003年出版的一部暢銷書,Moneyball(中譯名:點球成金),講的是加州奧克蘭棒球俱樂部巧妙地利用市場的盲點和偏見而大獲成功的故事。該書於2011年被搬上銀幕,Brad Pitt主演,獲當年多項奧斯卡提名。電影好看,不少台詞兒都變成日常用語了。

[電影]【中英字幕】電影預告片:Moneyball(點球成金) - 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u03521whh0z.html

大家都懂,一個職業球隊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它球員的水平。然而,百多年來職業棒球界普遍存在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問題:球員的價值總被誤判。大牌球員的薪酬是天文數字,但對球隊的貢獻存疑;而很多極具才能的球員卻流離顛沛,難以得到任何球隊的青睞。

什麼原因呢?

棒球俱樂部要靠職業星探(Scouts)負責招募球員,這些老司機完全在靠自己的經驗和直覺來確定球員的價值。久而久之,老司機們的「直覺」越來越趨同。大家看好的球員,很快被抬成天價。稍微與眾不同的球員呢,誰也不會碰,管你有多大天才。

奧克蘭算是最窮最差的俱樂部之一了。正兒八經的肯定干不過人家,只好獨闢蹊徑。他們讓老司機下課,開始用統計學演算法(時下稱大數據)來甄選球員。不求最貴只求最好。結果呢,短短一個賽季內就打進了總決賽。一路上各種破紀錄。業內星探行家老司機紛紛石化。奧克蘭的方法後來被多家棒球俱樂部山寨,而這些山寨者的戰績也馬上竄升。

除了棒球,其他體育項目的行家們會不會也犯同樣的錯誤呢?也會的。作者最常舉的例子是NBA的林書豪。林書豪一路走來,總被行家們忽略。高中時獲得北加州最佳球員獎,但沒有一所大學給他體育獎學金。後來憑學習成績進了哈佛,又連續三年獲得藤校全明星球員的榮譽,可畢業時仍沒有一個NBA球隊看中他。 當時籃球界對林書豪的評價是,他體能不行(」Not Atheletic!」) 。在幾個球隊當了2年板凳隊員,就在他準備放棄職業籃球生涯的前夕,一個偶然機會,隊友們的傷病把林書豪送上了球場。

他瞬間爆發了!

一個體能不行的球員怎麼爆發得了呢?利用現代科技,在林書豪身體部位貼放了感測器之後測量,才發現他的幾項關鍵體能指標(如初始兩步速度,起跳騰空速度等)強得簡直爆表。那麼為什麼所有的NBA星探和專家都走眼了呢?林書豪自己和各大NBA球隊的總經理都坦承,因為他是亞-洲-人!NBA球員中沒有這種亞洲人的先例,老司機們也沒有判斷的標準。

那麼除了體育項目,其他行業的專家會不會也犯同樣的錯誤呢?路易斯說,其實很普遍。作者引用了一份1968年醫療健康業的研究報告。當醫生用X光片診斷胃癌時,要看7項指標:潰瘍的大小,邊界的形狀,開口處的寬度等。研究人員找來96個病人,把每個病人的X光拷貝2份,共192個光片。全部「洗牌」後,再請醫生診斷。與此同時,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演算法來模擬醫生的診斷邏輯。然後將醫生和演算法的診斷兩相對比,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醫生們的診斷遠不及簡單的演算法可靠。不僅不同的醫生對同一個病人診斷不一,甚至同一個醫生對同一個病人的診斷也會前後矛盾。

講到這裡,事實就很清楚了:專家們的經驗和直覺都不那麼可靠;一個科學的演算法比專家更能慧眼識人。現在更深一層的問題來了:為什麼人類的經驗和直覺這麼遜,總讓我們接連不斷地誤判呢?「復盤現實」一書提供了答案。

「復盤現實」中的主人公是兩位以色列心理學家,丹尼·康尼曼(Danny Kahneman,圖左)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圖右)。

早在60年代,他們的研究成果就揭示了人類思維是以模式的方式進行的。我們從生活經驗中總結歸納出一個個的模式,然後試圖以這些模式解釋新的事物。大腦里這些已有的模式會給我們勾畫出一個醫生應該是什麼樣子;一個會計師應該是什麼樣子;一個籃球運動員應該是什麼樣子,等等。那麼什麼情況下我們大腦的模式會大面積(系統性)失靈呢?丹尼和阿莫斯的研究指出了大腦諸多的思維誤區,如:

  • 錨固效應(Anchoring Effect):第一件發生的事情影響我們隨後的判斷;

  • 見微知著偏差(Law of Small Numbers):小樣本事件誤導我們對總體的判斷;

  • 代表性效應 (Representitiveness Effect):根據外在特徵而倉促歸類,等等。

諸如此類好多的坑兒!難怪呢,當一個前所未有的牛人橫空出世時(林書豪),我們的大腦里的模式就失靈了,老司機就走眼了。

一般暢銷書作家是不敢碰心理學理論這類的話題的,畢竟多少讀者能有這份兒耐心去啃這麼艱深的內容呢?

但路易斯豈是一般暢銷書作家,他敢!

路易斯的書不局限於單純講透一件事情或一個道理。他追求的是講一個好的故事。他筆下的人物都不是高大上,而是一些有點兒「各色」的平常人物。這些各色造成了他們跟社會的衝突,也讓他們身上有故事。讓讀者通過故事中的人物感悟真諦,是路易斯的拿手好戲。

在這部新作里,路易斯筆下的丹尼和阿莫斯個性迥異。丹尼的新想法噴涌不斷,但往往一個想法還沒完成,他就開始自我懷疑了。阿莫斯似乎永遠理性,自信,犀利。兩人在一起時就變成了完全不同的人。他們可以一起在辦公室工作一整天,門口傳出的是不間斷的高談闊論和開懷大笑。此時丹尼不再自我懷疑,阿莫斯也不再批評挑剔。知音之間的靈魂碰撞出舉世震驚的學術成果。但隨之而來的榮譽卻讓彼此產生了嫉妒和猜疑。丹尼和阿莫斯之間的跌宕起伏在路易斯的筆觸下充滿戲劇性,這裡暫不劇透了。

丹尼和阿莫斯聯手創立了行為心理學,並為行為經濟學作出了基礎性的貢獻。Amos不幸於96年辭世,而丹尼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在丹尼發表獲獎演說時,他背後的大屏幕上從始至終顯示著阿莫斯的頭像。

最後回到我個人的興奮點:如何慧眼識才。丹尼和阿莫斯闡明了我們為什麼會常常誤判人才。那麼如何繞過那些誤區,最大程度做到知人善任呢?「復盤現實」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的經驗和直覺是寶貴的,是判斷人的基礎,但也常常把我們帶到溝里。所以僅憑這些是不夠的,一定要輔之以科學的方法。這樣我們才不會錯過下一個林書豪,才能在行業中異軍突起。


推薦閱讀:

「知識儲備」線性代數的本質 - 直觀理解(下)

TAG:書籍評價 | 行為科學 | 直覺 |